抗日劇之所以能夠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就是因為作為國人永遠無法忘記歷史,侵華戰爭那一段已經成為了近代史的屈辱,在中國的土地上他們殺燒搶掠,各種喪心病狂的事情全都做過了,就在中華兒女團結一心抵抗14年後,抗戰結束,最後以勝利告終,日本也在全世界宣布正式投降,我國也沒有在追究戰爭賠償款,但也給我們上了一個血淚的教訓,落後就要被挨打。
很多朋友都看過抗戰劇,比如最火的《亮劍》,帶動了不少抗日劇,讓抗日劇走向了一個新的巔峰,但大家也會發現,很多抗日劇裡面的日本人總會說一句八嘎呀路,到了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把這句話蹦出來了,大家光聽都知道肯定不是個好詞,但具體什麼意思還真很少有人了解到,於是翻譯了中文後,大家心裡才明白,原來這個日本人的口頭禪,是如此的傷人,我們下面就說一下。
在抗日戰爭沒開始之前,中國一直都是世界上很有地位的國家,而且發展也十分繁榮,在之前中日的關係也很友好,日本總是派使者來到中國學習和交流文化,並且我國秉著大國的包容態度,也會毫不吝嗇地把各種醫學,工藝,還有文化都傳授到日本,甚至有很多文物也都帶到了日本,因此你在日本很多地方還會發現中國文化的遺蹟,以及文物館中陳列著很多來自中國的文物。
但因後期中國發展的落後,加上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和軟弱無能,整個國家就變得很頹廢,根本不知道外面那些國家都經歷了什麼,在發展上和日本也是差了很多,日本慢慢的走向世界,對於這個落後的鄰國他的野心逐漸膨脹,加上深刻認識到本國土地面積太小,要擴張就把矛頭指向中國,侵華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抗戰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情,首先日本發展當時很先進,中國在科技方面和人家差距太大,只能靠著抗日英雄們的堅毅挺過了日軍的強大攻擊,在打仗當中,由於兩國語言交流上都聽不懂,所以這方面並不是太好。我們在很多電視劇裡也總聽到「八嘎呀路」這個詞,這個詞是日語翻譯過來的漢文。
八嘎和呀路那是兩個意思,前者說的是笨,蠢,後者就是男人的意思,也有牲畜的意思,就是說這句話翻譯過來是那麼的不堪入耳,讓人無法聽下去,本來只是覺得吐槽的一句話,翻譯過來成了漢語竟然這樣讓人難受。
先不說民族仇恨,日本人很重視教育,所以講禮貌和尊敬人是他們必備的一個素質,而能對陌生的中國人說出這樣的一個詞語,看來在他們眼裡當時的中國真的很落後了,因此落後勢必就要被挨打,如今的我們已經發展強大,再也不用擔心這樣的事情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