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著不得不嘗的平民美食,來上海一定不能錯過的,不信你試試
現代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節奏也越來越快了,但是就算生活再好,節奏再快,還是要停下來吃飯的,由於生活節奏快,很多人都不願意花太多的時間用在吃飯上邊,很多人把這個環節放在了飯店裡,即省事,又快捷,但是回到家,生活節奏還是需要慢下來的,偶爾自己做做飯,體驗生活,發現生活可以更加美好。小編每天在這裡分享關於美食的一些瑣事,當你慢下來時,可以在這裡看一看,來看今天小編帶來的美食吧。
老上海蔥油餅不同於其他地方的蔥油餅外皮是酥脆的,內裡卻又極鬆軟,咬開之後,層層疊疊,夾了大量的蔥花,蔥香味兒和豬油的香氣完美的融合。
傳統的青團將艾草汁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甜而不膩,帶有青草香氣。
三絲眉毛酥是一種明酥,把餡料包入其中捏成餃子狀,味道鹹鮮酥香。
蟹殼黃,其實裡面沒有蟹也沒有黃(當然也有傳說中的蟹粉蟹殼黃,但是我口福不夠,從沒吃過)。之所以叫蟹殼黃,是因為長得跟蟹鬥很像,而且烘烤完之後金黃香脆,顏色也像出鍋的大閘蟹。
單檔湯和雙檔湯是上海家常湯品。1個麵筋+1個百葉卷叫「單檔」,2個麵筋+2個百葉卷就叫「雙檔」 。湯清純鮮,味道不要太好!
杏仁排酥酥的咬感和濃濃的黃油味太勾人了!表面烤的焦香,布滿脆脆的杏仁片。
慄子蛋糕,細膩的慄子泥,配上輕盈的奶油,一勺下去軟糯香甜,濃鬱的慄子香、清甜的奶油香,再加上一絲酒香。
白脫小球其實就是一種小球狀的麵包,簡簡單單,看似平淡無奇,卻還原了食材最質樸的真滋味,小身材大味道說的就是它啦。
摜奶油就是扎紮實實滿滿一杯的攪打過變蓬鬆的奶油啊!熱量與美味成正比,但是它那綿密的口感,清淡的甜味,濃鬱的奶香讓人慾罷不能!
西番尼有這麼甜蜜的名字,吃起來也是辛福感滿滿,香濃的巧克力塗層加上一層一層綿密的海綿蛋糕,中間還夾有甜甜的果醬。
別士忌類似於麵包幹,但是卻伴有濃濃的黃油香味,表面撒上一層細砂糖,入口香甜,咬一口鬆脆可口。
哈鬥圓滾滾胖乎乎的身材十分討人喜愛口感介於麵包與泡芙之間。外層有厚厚的巧克力外衣,中間是酥皮夾著奶油口感綿實香鬱可口。
老虎腳爪這是一種小孩子都不愛吃的點心,原因是口味淡。長大了之後,我才知道老虎腳爪慢慢嚼著的回味有多棒,可是現在已經幾乎找不到這種單純、原始的點心了。
粢飯糕:粢飯糕是小孩子最喜歡的食物。與粢飯不同,粢飯糕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粳米。唯一和粢飯相類似的是,粢飯糕中的米也不磨漿,而是原粒壓成糕坯,下油鍋炸。粢飯糕通常在調味時略帶鹹味,炸制出來之後,外表酥脆(小時候經常咬倒牙),裡面極為溼潤,是每次吃都不惜燙傷嘴也要大口大口吃掉的美食。
最後小編有話說:看完之後你們覺得怎麼樣呢,或者看完之後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網友們盡情吐槽,有什麼喜歡看想看的文章也可以告訴小編哦!小編會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