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風險」小區封閉管理14天,他們寫下了這些家書,細細讀來讓...

2020-12-17 上觀

今天零時,上海浦東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正式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久久難以入眠的夜晚,許多事情在腦海裡盤旋,許多身影在心底裡穿梭。一覺醒來,天亮了,但有些事有些人,永遠不會忘記。

   

比如,在14天封閉期間寫過的家書。這些在特殊時期寫就的書信,是人間最美的事物,今天我們再回頭細細品讀這一封封家書,才會明白這段日子是怎麼走來的,是如何成長的?因為,我們有最真的情,最愛的人。

   

中學退休教師陳老師的孫女,由於防控需要,被安排前往隔離酒店接受隔離觀察,他的家書,字裡行間滲透著對孫女的關愛、思念和殷切希望。他寫道:

   

我知道你第一次離家出『遠門』,而且是隔離,心裡不免是七上八下的。我對你說,你和你爸去隔離實際上正投身到抗疫戰鬥中去了,這是人生中一段難忘的磨練,並不是一件壞事喲!我說到這裡,你的臉上平靜下來了,露出了些許的笑意。在等車時,我跟你說起,你在武漢疫情時,寫信給那位戰鬥在一線的抗疫英雄護士姐姐甘如意,稱她是你心中的英雄。你的這封信不僅被評上了獎還被編進了書。說到這裡,你去找出了這本書,重溫這封有意義的書信,隨後你對我說:「我要向這位姐姐學習,我會配合醫護人員做好隔離工作的,並帶好書包在酒店上好網課的」。聽到這裡,我的心也放鬆了。想不到你在面臨疫情來到身邊時,能勇敢面對。我也真切感受到,你在疫情之中「長大」了不少,真是好樣的!

  

在我給你寫這封家書時,你給我微信裡發來了一幅你畫的水彩畫。看到你畫的水彩頭像就是你呀!我橫看豎看,喜上眉梢。你的大眼晴撲閃撲閃的,顯露出堅強的目光……在抗疫的隔離中,你成熟了許多。你在酒店學習認真,生活快樂。我由衷地為你高興!你在畫的旁邊留下了你秀美的字跡:「記得來看我」。我雖不能來見你,但通過這幅畫,足見你很想念我。不是嗎?你對我的這種情,那樣的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你我雖不能碰面,但我幾乎天天騎著自行車,來到二公裡外的你隔離的酒店送生活用品等,也更是表達了我對你以及你爸的深深的牽掛之情。」

四位小夥伴給他們共同的摯友,在明天華城小區居住的小季同學寫來了書信:


「親愛的小季同學,最近過得怎麼樣?作業寫得如何?網課上得如何?你不在的那些天裡,我睡不好,吃不好,只希望你能快點回來!這兩個星期對於別人來說是十四天,對於我和你的同學,你的朋友來說,是1,209,600秒,這兩個星期對於我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沒有你的日子裡,我的世界似乎缺少了許多的樂趣。沒有你,我們打籃球缺少了中鋒,缺少了穩定的三分,缺少了你那體重,也缺少了你那瀟灑的上籃……在此特殊時期,希望你吃好,喝好,多做運動,希望過的愉快!期待你的回歸!繼續和我們一起見證No.1。」

   

與女兒一起前往隔離酒店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一位母親寫道:


「此刻我們相對而坐,我敲擊鍵盤,你專注學習。抬眼看時,你童稚的臉龐分明有著雲淡風輕的『老成』。

   

21日凌晨3點,我們來到35號隔離點。你微笑著安慰愁容滿面的媽媽,淡定地拖著行李箱坐上急救車,忍著疲倦安靜地等待登記入住。你的內心真如表情那樣平靜而堅強嗎?第二天新聞發布會前,是否也有如媽媽一樣的忐忑?隔離之始的24小時,你的表現真讓媽媽感到驚喜。

   

只屬於你和我——我們倆的14天,多麼珍貴啊。午餐時,我們愉快地商定『每日安排』和『勞動計劃』。網課、晨讀、勞動、看新聞、閱讀寫作……細數起來,日子頗為充實。

   

說真的,此前,爸爸媽媽一直擔心你粗枝大葉『不解風情』,時時刻刻想把自己的所謂經驗傾囊相授,然而仿佛總是不得要領。經此一『疫』,你長大成熟了。誠如《夏天裡的成長》所說『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儘量地用力地長』,這次的經歷就是你的那個『夏天』。讓我們細數14天的腳步,一起靜心閱讀,一起冥想成長。日子從我,你,到我們。我是你的鏡子,你有我的影子。

   

明天華城小區因為出現兩粒確診病例而被列為中風險地區,這兩位確診病例的女兒也寫了一封信:

   

「2020年11月21日早晨,我是被愛喚醒的。親朋好友、同學老師紛紛發來簡訊。『老師和同學們都很牽掛你,我們是你的後盾。』『聽說你沒事真的太好了!』『囡囡,生活上缺什麼,阿姨送過來。』……理解和關愛一點一點消除了我的擔憂。

   

這麼多天,所有的情感匯聚成「感恩」二字。首先要感謝和媽媽一樣的醫護工作者。雖然我看不到你們清澈的雙眸,但當你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出現在我面前,我想到了在病房裡巡查的媽媽。你們熟練的操作,溫柔的話語,給我親人般的溫暖。你們讓我明白:樂觀的人生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我要感謝區教育局和我的學校。22日晚,學校『線上教學動員大會』回應了家長和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班主任說,只要攜手並進共克時艱,我們就是『神一樣的班級』。當天晚上,我還收到了教育局送來的課本。周一全校進行了一次『特殊』的升旗儀式,校長的講話給所有人吃了『定心丸』,那天的校長雖然神色憔悴,但比往日更加和藹可親。現在,在全校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網上學習正有序進行著。點點滴滴的感動匯聚成巨大的力量,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人戰鬥。」

   

詩聖杜甫曾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信息不發達的年代,一封真摯的書信會讓人回味許久,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傳遞的介質和方式也許發生了變化,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互助與共鳴,從來也不曾消退。

 
周浦是文化大師傅雷的家鄉,為了擦亮傅雷文化這張名片,周浦鎮連續多年舉辦「傅雷杯」上海最美家書徵集展評系列活動,共同推動家書文化挖掘研究成果。把家書教育作為周浦德育系列特色品牌亮點,家書文化已深深根植在周浦這片熱土上。

相關焦點

  • 上海「中風險」小區封閉管理14天,他們寫下家書,細細讀來讓人淚目
    今天零時,上海浦東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正式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久久難以入眠的夜晚,許多事情在腦海裡盤旋,許多身影在心底裡穿梭。一覺醒來,天亮了,但有些事有些人,永遠不會忘記。比如,在14天封閉期間寫過的家書。
  • 被列為中風險後,封閉的是小區,擋不住的是人心溫暖!
    一張可以加快居民核酸檢測登記速度的電子表格,一份用黃色綠色標定完成時間的居民需求清單,還有一個人數倍增的臨時志願者群……這幾天,上海幾個中風險小區正在進行封閉管理,當記者昨天用各種方式
  • 上海中風險地區清零!小布直擊祝橋鎮航城七路450弄小區「解封」 現場
    上海中風險地區清零!12月8日零時,隨著祝橋鎮航城七路450弄小區連續14天內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正式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上海全部成為低風險地區。「解封」前後,航城七路450弄小區內外發生了什麼?來看小布在現場第一時間發回的報導。
  • 回首從慌亂到安心的14天,明天華城小區居民搞了小小的儀式
    2020年12月4日晚,上海浦東新區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大門處於封閉狀態,亮著燈光。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12月4日晚,距離明天華城小區降為低風險地區還有幾小時,10歲的多多給家人彈了首《明天會更好》鋼琴曲。她的媽媽趙女士,為一家人包了頓韭菜雞蛋豬肉餡餃子,燒了一桌菜,「作為一點小小的儀式吧」。
  • 祝橋鎮3個居村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封閉管理期他們如何守護家園?
    12月8日零點,隨著航城七路450弄小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祝橋鎮因疫情而封閉管理的一個村和兩個居民小區全部結束封閉管理。近一個月來,在社會各界眾志成城的努力之下,3個居村成功度過了抗疫最艱苦時段。其實,顧先生當天在父母家吃過晚飯就來到了小區門口,焦急地等待解除封閉。他告訴小布,自己上個月出差,11月23日回到上海,此時小區已經處於封閉管理狀態。「妻子和女兒都在小區裡,說實話心裡還是有點擔心的。」顧先生說,這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會來小區門口轉轉,也看到了居委幹部、安保人員以及志願者們為小區居民的真心付出。「風裡雨裡,他們都挺辛苦的。
  • 今天零點,上海一群居民在小區門口揮著小紅旗輕喊:「祖國萬歲,上海...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自12月7日零時起,將浦東新區祝橋鎮新生小區和張江鎮順和路126弄小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上海市其他區域風險等級不變。上海將持續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
  • 上海這個小區封閉10天了!幾乎每天都有意外!簡直可以拍電視連續劇...
    但對於因疫情封閉的 上海明天華城小區裡的居民來說, 掰著手指頭數一數, 今天是他們居家隔離的第10天! 11月20日晚8時,2位新冠確診病例所居住的明天華城全面封閉,實行「地毯式」核酸檢測。 11月21日,小區被列為中風險地區,6000多位居民開始了集體隔離的生活。
  • 14天,終於等到這一刻!上海明天華城小區迎來「解封」時刻,凌晨時分...
    12月5日凌晨 隨著零點的鐘聲響起 經過兩周的封閉式管理 位於上海浦東周浦的明天華城小區 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相關連結:上海這個小區12
  • 上海將浦東新區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列為中風險地區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微信公眾號消息,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要求,經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將浦東新區周浦鎮明天華城小區列為中風險地區,上海市其他區域風險等級不變。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浦東新區及有關專家介紹上海市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 上海張江封閉管理的小區門前,50歲外籍華人特意從松江趕來做...
    由於出現新冠確診病例,張江鎮順和路126弄小區日前被列位中風險地區,整個小區實施封閉管理。然而,「關閉」的大門關不住人們守望相助的熱心,隔絕病毒隔不斷人間溫暖。張江鎮順和路126弄小區居住著近2000名居民,其中有不少是在張江科學城工作的白領。這些天,他們不能上班,但工作絲毫沒有拉下。記者採訪期間,看到許多年輕人抱著一臺臺電腦來到小區門口。原來,他們是為同事送來「應急物資」的。一位在軟體公司上班的白領說,同事負責的新程序都在單位的電腦裡,這段時間他不能上班,只能請求同事把電腦送來,讓他居家辦公。
  • 就地過年,松江這些小學生寫下家書遙寄相思
    學生謝梓辰說:「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老家的親人了,老師說可以寫家書寄給他們,原來除了網絡還能用信來聯絡,我想家書快快『飛』到舅舅那裡,讓他知道我很想他,祝他新年快樂,也希望我能收到舅舅的回信。」學生師天樂想給青島的爺爺奶奶寄一封家書,他說:「他們從小就照顧我,今年我無法回老家了,見不著我心愛的爺爺奶奶啦,所以想通過寫家書來表達我對爺爺奶奶的思念,告訴他們我今年又成長了,我的字寫得比以前更好看了,希望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盼著暑假能見面。」孩子們都是第一次寫家書,充滿了期待和好奇,不少孩子還提前打了草稿。在老師帶領下,大家學習寫信的格式。
  • 上海這個封閉小區,全員幫忙吃土豆……怎麼回事?|你好明天①
    炸薯條、醋溜土豆絲、土豆燒牛肉……因疫情封閉的上海明天華城小區裡,「土豆菜譜」成了炙手可熱的話題。整個小區全員幫忙吃土豆,這是怎麼一回事?故事還要從上周五說起。上周五,也就是11月20日,丈夫從新場鎮倉庫拉了約4噸土豆回家,準備第二天一早銷往崇明。誰知,剛吃完晚飯,一看窗外,夫妻倆面面相覷:「壞了,怎麼來了這麼多『大白』?可能出不去了。」果然,當晚,明天華城小區就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嚴格落實封閉式管理。這一整車土豆也由此意外留在了小區,成了困擾這對夫妻的「滯銷品」。
  • 武漢實行小區封閉管理第一天:進出小區需登記信息,測體溫
    2月11日,為了徹底控制阻斷傳染源,武漢市對全市小區進行封閉管理。實行小區封閉管理會給居民帶來不便,但換來的是全社會的健康和安全。如何落實封閉管理措施,又保障好居民正常生活需求,湖北日報全媒體記者選擇幾個小區進行了探訪。
  • 一個上海小區十四天吃掉了兩噸土豆
    警戒線前方圍著正在做直播的記者,路人手持單反等待拍照,還有幾位中年男性,在等朋友出來喝杯老酒;而後方是一輛接一輛排著隊的私家車——11月20日,上海通報兩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明天華城小區位於浦東區周浦鎮,這個64棟樓、佔地接近17萬平米的大型社區隨即封閉,一場「戰爭」打響了:隨後的14天內,6000餘位小區居民三次核酸檢測全部陰性——直到12月5日零點,小區正式解封
  • 上海中風險小區三名孕婦今天生寶寶!現場來了
    位於上海浦東周浦地區的明天華城屬於中風險管控小區然而小區裡恰巧有三名孕婦即將生產!上午11時38分,上海市周浦醫院手術室傳來好消息,居住在中風險管控小區明天華城的產婦潘女士順利生下寶寶。在她之後「排隊」進手術室的,還有同住一個小區的葉女士和陸女士,預計今天下午完成分娩。因為所居住的小區意外成為了中風險地區,毫不相干的三名孕產婦突然有了人生的交叉點,她們的寶寶,因為一段相同的經歷,也有了一個相同的生日。
  • 上海中風險小區三名孕婦今天生寶寶!現場來了!
    位於上海浦東周浦地區的明天華城   屬於中風險管控小區   然而   小區裡恰巧有三名孕婦即將生產!   今天她們將先後   在周浦醫院誕下寶寶   阿拉一起為她們加油!
  • 上海加強對國內疫情中風險地區來滬返滬人員健康管理
    陳萬勝介紹,對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涉及的居住小區,市胸科醫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以及其到過的江西路等區域已連夜實施全封閉,並對相關場所進行全面消殺。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華強表示,本次疫情當中,青島的確診病例是在醫院篩查中發生,且病例已立即轉入定點醫院治療,風險較小。青島尚未發現社區確診病例。
  • 河北新樂市:全域小區、村實行封閉管理 確需出入的須憑「三證」
    本文轉自【新樂市發布】;關於做好居家防疫期間小區、村管理的通告根據全市統一安排,新樂市全域小區、村實行封閉管理,人員不流動、不聚集、不出小區和村莊,廣大市民、村民要積極配合防疫期間的小區、村管理工作。 一、實行小區、村封閉管理。
  • 上海全市均為低風險地區!張文宏凌晨提醒:全球疫情1-2年內不會結束...
    今天零點起上海祝橋鎮航城七路450弄小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這也意味著上海全市全部為低風險地區!連續兩天幾乎沒合眼,路口封閉、排查人口、核酸檢測……按照規定,他需要在營前村封閉14天。在村裡忙著防疫了14天後,眼看快到了解封的時候,妻子的一通電話讓他難以置信,「我們家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封閉管理了!」想到家裡還有80多歲的兩位老人,馬傑有點擔心,卻也勸慰妻子,「別慌,照顧好家人,14天很快就過去了。」
  • 14天無續發病例,北京復興醫院南樓解除封閉管理
    龐星火說,疫情發生後,西城區政府按疫情防控要求對復興醫院南樓封閉、北樓限制進出措施,疾控部門對封閉區域內的人員全部進行了咽拭子採集,共採集咽拭子1717份,其中核酸檢測陽性病例12例。2月6日,已將相關病例全部轉送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