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教材引風波 民營教材編著機構狀告巴彥淖爾教育局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一民營教材編著機構狀告巴彥淖爾市教育局

初中英語教材換用風波

「我們請求撤銷巴彥淖爾市教育局2020年作出的關於初中英語教科書選用決定。」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仁愛所」)將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和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告上法庭,11月11日,在第二次開庭審理時,該所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訴求。

從2020年秋季學期開始,巴彥淖爾市選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教材代替「仁愛版」教材。在換教材之前,該市在2019年就已改用鄰市包頭的中考試卷,而包頭使用的正是「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仁愛所所長趙勇質疑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用換考題的方式倒逼換教材。

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否認這一說法,表示「換教材的呼聲由來已久」。

這場換教材風波也給當地師生帶來困擾。記者調查發現,巴彥淖爾市各中學普遍存在發「仁愛版」教材、用「人教版」教材,兩本教材混搭上課的情況。由於突然更換考題、換教材,學生跟不上導致成績下滑,上課時教材不統一造成混亂,老師也承受較大壓力,多名一線教師支持更換教材。

中考前夕突然換考題

2019年5月,在距離中考還有兩個月時,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突然通知當年中考全部使用包頭市中考試卷。

多年來,包頭初中英語教學採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巴彥淖爾則採用「仁愛版」教材。巴彥淖爾市第二中學英語老師張琪介紹,兩本教材內容有很大差別,詞彙量、話題、語法都不一樣,「人教版」比「仁愛版」難一些。

烏拉特中旗第一中學在給有關部門的建議中寫道:「把他們(包頭)初中各年級的試卷帶回來給我校的學生試用,結果英語科目出現了相當大的問題,孩子們在解決英語試題能力方面差距相當大。」

當年的英語中考成績印證了兩地的差距:巴彥淖爾市2019年中考英語平均分為54.06分,比包頭市低了近13分,及格率僅為26.96%,在各科中處於低位。

教材選用程序被叫停後又重啟

2019年2月,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發布了「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選用公告。

但結果公示後,仁愛所就向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舉報稱教材選用程序不合規。

教育廳審查認為,按照相關規定,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僅公示了7個自然日,存在重大而明顯的瑕疵,不屬於一次合法有效的選用。

今年5月,巴彥淖爾市教育局重新啟動教材選用工作,獲得內蒙古教育廳批覆同意。

經過評選後,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發布公告,正式用「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代替「仁愛版」。這一次,內蒙古教育廳認定教材選用符合程序。

巴彥淖爾市教育局計劃分3年換英語教材,從2020年秋季學期初中起始年級開始啟用「人教版」教材,2021年、2022年將陸續更換初二、初三的教材。但目前教育局給初二、初三年級學生採購的仍是「仁愛版」教材,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實地採訪中發現,臨河四中、五中以及巴彥淖爾市第二中學初二、初三的學生都自行購買了「人教版」教材。

今年4月,烏蘭特中旗第一中學向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申請2020年秋季開學使用人教版英語教材,「由於近年我們中學使用包頭考題,而兩地英語教材不統一,這給我們教學帶來諸多不便。我們在學習『仁愛版』教材的時候還得兼顧『人教版』教材,時間緊迫、任務繁重,給我們的教學增加了負擔。」

一份調研報告也總結出「仁愛版」教材的不足之處:小學、初中、高中階段英語教材版本不銜接;教材編排體系存在問題;語法歸納不系統化,學生不能集中學習;教材操作難度增加;配套的練習冊不能及時更新。

一些學校在匯報時提到中考試卷變動對教材選用的影響,但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始終否認,堅稱「中考試題是根據課程標準命題,不是根據教材命題」。

師生另買教材「混搭」上課造成混亂

巴彥淖爾市中考考題換成包頭題已成定局,在中考的「指揮棒」下,發一本教材、用另一本教材,已然成為巴彥淖爾市各中學心照不宣的「變通」法則。

2019年秋季學期開學後,巴彥淖爾市第二中學英語老師李慧和班裡初二的學生都收到了「仁愛版」的課本,但她只能讓學生自行購買「人教版」教材和教輔,日常教學也以「人教版」為主,「考題都換了,我不可能中考前臨時突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進巴彥淖爾市第二中學初二、初三教室發現,大多數學生只帶了「人教版」這一本教材,該校一名初二學生告訴記者,「我們都沒帶仁愛課本,老師說先學人教,等到學期末再上仁愛。」

另外,巴彥淖爾市中小學教研室每學期組織的抽考、期末聯考,英語考試題還是以「仁愛版」為主,中考則考「人教版」。

在採訪中,李慧不止一次提到一線教師「太難了」。她說,中考題都換了,教材卻不換,「教育局下發通知必須用『仁愛版』的教材,我們只能偷著上課。」兩本教材內容差別大,李慧也來不及都教都學,只能以「人教版」為主。

隨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又來到臨河五中和臨河四中隨機採訪多名學生了解到,不管是哪個年級,目前都以「人教版」教材為主進行教學。

11月13日,仁愛所所長趙勇向巴彥淖爾市紀檢委舉報,巴彥淖爾市教育局連續3年採購兩套教材浪費國家財政資金567萬元。

「換教材是順應老師、學生的意願」

「人教版」教材已陸續進入教室,但是這場教材風波尚未平息。

仁愛所堅持認為巴彥淖爾市教育局選用教材過程不規範,教育局2019年啟動教材選用工作,被內蒙古教育廳叫停後,又公開選用「仁愛版」,2020年就不該再啟動更換程序,因為這違反了「教科書的版本一經選定使用,不得中途更換,應當保持3年以上的穩定周期」的規定。

在法庭上,巴彥淖爾市教育局辯稱,「更換教材呼聲由來已久……從2013年開始就有教師和教研員反映更換教材。」

截至發稿前,此案尚未作出判決。

這並不是「仁愛版」教材第一次被更換。從2010年開始,仁愛所與廣東、湖北、安徽等多省的教育部門對簿公堂,引發了多場教材風波。

仁愛所是一家民營教育研究機構,已編寫通過教育部審查的英語、化學、地理3科教材。

巴彥淖爾市各旗縣發展差異較大。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郝建軍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任何一種教材都無法適用於巴彥淖爾市所有老師和學生,就目前情況來說,換用「人教版」教材是大家共同的意願,「(有沒有問題)等法院判決結果」。

(應採訪對象要求,張琪、李慧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石佳

相關焦點

  • 一民營教材編著機構狀告巴彥淖爾市教育局 初中英語教材換用風波
    在換教材之前,該市在2019年就已改用鄰市包頭的中考試卷,而包頭使用的正是「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仁愛所所長趙勇質疑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用換考題的方式倒逼換教材。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否認這一說法,表示「換教材的呼聲由來已久」。這場換教材風波也給當地師生帶來困擾。
  • 初中英語換用教材 一民營教材編著機構狀告巴彥淖爾市教育局
    原標題:初中英語教材換用風波「我們請求撤銷巴彥淖爾市教育局2020年作出的關於初中英語教科書選用決定。」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仁愛所」)將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和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告上法庭,11月11日,在第二次開庭審理時,該所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訴求。
  • 更改中考試卷倒逼換英語教材?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否認指責
    「我們請求撤銷巴彥淖爾市教育局2020年做出的關於初中英語教科書選用決定。」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仁愛所」)將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和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告上法庭,11月11日,在第二次開庭審理時,該所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訴求。作為一家教材編著機構,近幾年仁愛所不止一次將教育部門告上法庭。
  • 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狀告巴彥淖爾市教育局
    原標題:初中英語教材換用風波「我們請求撤銷巴彥淖爾市教育局2020年作出的關於初中英語教科書選用決定。」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仁愛所」)將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和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告上法庭,11月11日,在第二次開庭審理時,該所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訴求。
  • 初中英語教材換用風波
    在換教材之前,該市在2019年就已改用鄰市包頭的中考試卷,而包頭使用的正是「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仁愛所所長趙勇質疑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用換考題的方式倒逼換教材。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否認這一說法,表示「換教材的呼聲由來已久」。這場換教材風波也給當地師生帶來困擾。
  •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巴彥淖爾|英語|教育局
    教材的差別,很快體現為成績的差距:巴彥淖爾市2019年中考英語平均分為54.06分,比包頭市低了近13分,及格率僅為26.96%,在各科中處於低位。突然換卷,令當地師生叫苦不迭,他們並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教材也經歷了一番「拉鋸戰」。2019年2月14日,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發布初中英語教材選用公告,並在4月1日公示了選用結果——「人教版」教材。
  • 教材未換試卷已變,內蒙古教育廳成被告
    「你可以換教材,但不能通過先換考題的方式來倒逼換教材。」2020年10月23日,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所長趙勇在法庭上不斷重複這一觀點,他將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教育局和自治區教育廳告上了法庭。趙勇的訴求是,請法院認定巴彥淖爾教育局選用教材的程序違規。
  • 廣東初中英語兩套教材並用,開學一周民辦課本「半路殺出」
    民營機構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編著的英語教材,遭到廣東肇慶家長和老師控訴,「廣告太多」。該機構編著的英文教材又被指搶了公辦教材的「飯碗」。       本月開學後,民營機構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編著的英語教材,遭到廣東肇慶家長和老師控訴,「廣告太多」。       10日,該機構編著的英文教材又被指搶了公辦教材的「飯碗」。
  • 更換教材不該只發布一紙公告了事
    2019年2月14日,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發布初中英語教材選用公告,並在4月1日公示了選用結果——「人教版」教材。對此,「仁愛版」教材的編寫機構仁愛所,向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舉報稱教材選用程序不合規,在得到教育廳確認後,英語教材又改回「仁愛版」。此後不久,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發布了中考全科換卷的通知。這樣的時間節點,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 警惕:教材出版發行已成為商業賄賂多發領域
    教材的差別,很快體現為成績的差距:巴彥淖爾市2019年中考英語平均分為54.06分,比包頭市低了近13分,及格率僅為26.96%,在各科中處於低位。   突然換卷,令當地師生叫苦不迭,他們並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教材也經歷了一番「拉鋸戰」。2019年2月14日,巴彥淖爾市教育局發布初中英語教材選用公告,並在4月1日公示了選用結果——「人教版」教材。
  • 教材更換背後的利益博弈
    「一波三折」的換教材風波   8月12日,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以下簡稱「仁愛所」)向教育部舉報,廣東省河源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6市州教育局不成立「教材選用委員會」,擅自更換教材。   仁愛所是一家教育部批准的擁有中小學教材編寫資格的民營教育研究機構,創辦於1992年,已經編寫了通過教育部審查的英語、化學、地理等3科教材。   在這次教材更換涉及的兩省6市州中,廣東省清遠市、河源市,湖北省恩施州、隨州市、黃石市陽新縣均將初一新生的英語教材版本換為人教版。
  • 香港終於要出手清理這些「毒教材」|香港教育局|香港立法會|議員|...
    資料顯示,香港的教材分為兩種,一種是教育局審定的由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另一種是「校本教材」,這種教材主要是學校老師整理的一些學習資料等。屢次出現問題的教材,就是後者。撰文 | 薛離香港「修例風波」期間,不少學生被煽動參與暴力衝擊,煽動暴力、鼓吹「分離主義」的「毒教材」被指負有責任。
  • 我與新華的不解之緣(之十二) :那些經典教材和編著背後的故事(下)
    教材是教學大綱的具體體現,是學科的靈魂,承載著培育醫學生成長的重任。系主任高鏡朗先生主張,「是時候自己研究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和編寫專業教材了,道路是走出來的,即使天大的困難也要努力想辦法解決。」高先生的想法,大大鼓舞了各教研室主任們的信心,他們懷著對醫學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在繁重的臨床工作之餘,把一生所學付諸筆端,一字一句,一圖一表,傾力奉獻出一本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教材和編著,成為一代代兒科學子案頭必備、必讀之書,也成為各臨床專業醫師獲取非本專業知識的重要工具書。其中還有一些醫學教材書一版再版,延續至今,為培養、造就我國幾代臨床醫師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香港通識教材改版,刪「毒」換新顏
    經過10個多月的檢閱及覆檢,香港多家參與「自願送審」的出版社於8月17日上傳了通識教材修訂後的勘誤表。由於此前通識科不設教材送審制度,導致香港市面上的教科書魚龍混雜,有些內容更是「辣眼睛」,涉嫌灌輸仇警、歪曲事實、立論主觀、美化違法等問題,堪稱「黃教材」。
  • 香港亞洲商學院《領導力修煉》、《頂層設計》等教材編著工作完成
    2020年11月16日,記者從香港亞洲商學院獲悉,該學院《領導力修煉》、《頂層設計》、《管理實踐》、《財務管控》系列教材等工作,已經編著完成。
  • 英語教材夾帶廣告 媒體:現在不合理將來不合法
    9月1日,廣東肇慶網友在天涯論壇發帖稱,其讀初一的女兒開學領到的英語課本教材內出現大量錄音磁帶、語法講解、點讀筆等廣告,教材為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編著。很多網友覺得,課本是淨土,不容汙染;而教材著作權擁有者卻堅稱,「那不是廣告,是一種售後服務,是想告訴學生,還有哪些教材」。  中國的教材編寫一直是由少數出版社壟斷的,在圖書市場上,中小學教材教輔的出版發行無論從數量到利潤,都佔據了半壁江山,這其中,長期壟斷教材編寫出版權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可謂大名鼎鼎。因為壟斷,一些教材往往編得錯誤百出。
  • 話題 | 英語機構教材該如何選擇?英語教材圈竟也存在階梯鏈?
    一個具備競爭力的機構應該首要能觸達家長的抓手就是課程體系和品牌。新成立一兩年的機構,在當地的品牌認知度有限,而引進一款好的教材,無疑起到了品牌效果,自帶流量。A:從課程體系、教材來看,機構使用的課程體系主要分為自主研發、教材引進、購買教材和服務等方式。
  • 「毒教材」抹黑內地抗疫煽動「仇中」?香港教育局:查
    隨著越來越多的香港「黃師」、「毒教材」被揭露,香港教育問題浮出水面。近日有香港家長群組傳出消息,有中學通識科教師以新冠肺炎疫情作為考題,片面採用抨擊中國內地的負面文章作為參考資料,家長質疑有人趁機煽動「仇中」情緒。香港教育局表示,已經要求涉事學校提交報告,並會嚴肅跟進事件。
  • 內蒙古各地積極推進國家統編教材的使用工作
    通遼市科爾沁蒙古族中學積極落實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教育教學工作,第一時間成立通用語言統編《語文》教材使用領導小組,組織教師開展培訓,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通遼市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工作涉及到8個旗縣市區、104所學校、333個班級、12020名義務教學階段中小學生。今年秋季開學,通遼市教育部門切實做到「五個講清楚」,闡釋明白「五個不變」,詳細向學生和家長解答國家統編教材使用相關問題,全面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
  • 香港立法會通過成立小組建議 審視中小學偏頗失實教材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網報導,香港不少未成年學生在修例風波期間被煽動參與暴力衝擊,社會質疑其中煽動暴力、鼓吹「分離主義」的「黃教材」負有責任。香港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1月3日開會,以17票贊成,11票反對,無人棄權,通過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建議,成立小組委員會研究幼兒園、中小學教科書及教材編制。容海恩強調,成立小組並非要將教育「政治化」,而是要審視全部偏頗或失實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