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電商用戶產品面經|兩崗六面,意向書已發

2020-12-1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前面和大家分享了騰訊產培面經(從群面到雙選|意向書已發)以及阿里淘寶產品面經(7天走完全流程|意向書已發),這邊剛剛也收到了字節電商用戶產品的意向書,在此和大家分享下面經,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整個字節的面試阿山也是搞了個大烏龍,當初投遞簡歷的時候,以為字節的電商、廣告這種和商業變現有關的都是歸屬在商業產品這個崗位下面的,所以就報了字節的國際化商業產品,想著自己的電商實習背景應該會自然分到電商相關的團隊。結果初面面試官告訴我字節的商業化產品都是和廣告相關的業務,我當時真的是 emmm 也不敢當場說破,怕被當場斃掉,加上覺得也都算是B端產品,就強行尬面到交叉面。

前三面戰戰兢兢,仿佛誤入狼群的哈士奇,交叉面之後就被面試官丟去電商團隊繼續面了。電商產品這邊是接著走了交叉面、終面、HR面三個環節,所以整個字節面試一共有六輪。

國際化商業產品:初試

初試是線下面試,面官是來自臺灣的大哥哥,整個人很可愛很溫和,有種謙謙君子的感覺。面官之前是在Adobe工作,然後也有過國際的工作經歷。整場面試給我的感覺更像是朋友之間的聊天探討而不是面官和候選人之間的考較與被考較。

Q:自我介紹

A:和騰訊阿里的自我介紹一樣。

Q:三個碩士都要寫碩論嗎?

A:都要寫。

Q:簡單介紹下在京東的實習經歷。

A:為京東商家設計會員營銷工具,以工具為支點做公私域聯動。

Q:根據你的實習經歷,你覺得京東商家有什麼特點?

A:分層,不同層次的商家在營銷能力、營銷意願、需要產品方案上都有所不同。

Q:怎麼去給京東商家分層?

A:綜合考量,大致是按進店流量去分。

Q:為什麼不按營銷能力分?

A:首先營銷能力這個指標有價值,但是流量更有意義,分層考慮的是做運營,流量是底層大盤,而且店鋪私域流量本身的一個重要影響因子就是商家營銷能力,所以流量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營銷能力。

(後來想了想 京東應該是有更詳細更複雜的計算模型 只不過我是實習生 也沒有告訴我)

Q:為商家設計的營銷工具有考慮過開放的問題嗎?

A:我們做的是官方工具,開放是交給ISV。

Q:開放給ISV的程度有多深?

A:字節的廣告貌似會開放出一整塊代碼區,讓客戶自己去寫底層代碼。字節是開放地皮讓商戶自己搭樓,京東是出租寫字樓,在裡面裝修擺家具。

Q:開放考慮過風控嗎?

A:考慮,所以我們暫時只是開放工具的定製化,再底層不給。

Q:對你專業不了解,說說為什麼你的專業讓你想要做產品?

A:興趣和能力兩個維度。興趣上,希望藉由大廠產品去給社會帶來切實改變;能力上,專業給我宏觀視野,和比較視閾下對中國社會變革的洞察,這是做出優秀產品的必備。

Q:為什麼想做B端產品?

A:相較於C端要求更多,既需要有對C端用戶的把控,有需要對B端商戶需求的捕捉以及商業化變現的理解;行業大勢上,網際網路C端紅利見頂,5G升級B端大有可為。

Q:B端你想做什麼方向?

A:都可以,自己適應性比較強,可能prefer電商,因為對零售感興趣。

Q:我們團隊是做廣告的。

A:(內心OS:????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廣告也非常有趣,要求廣告的精準投放,同時在C端消費者體驗和商業變現之間去取得微妙平衡,很有挑戰,喜歡。

Q:廣告具體想做什麼方向呢?

A:(內心OS:????我 我不知道)沉思了一會,(老實認慫),抱歉我對字節的廣告具體方向不太了解,您方便簡單介紹下嗎?

R:···(介紹了下大致的方向),你對哪塊比較感興趣?

A:大概是品牌投放和直播達人變現,前者因為在京東和品牌KA商家打過交道,後者覺得直播達人變現很有趣。

Q:字節商業國際化你覺得需要考慮什麼?

A:經濟上,各國市場準入規則不同、市場競爭情勢不同;政治上,政策法規(eg 關於用戶數據的搜集政策),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文化上,風俗習慣禁忌以及內容消費偏好不同。

Q:有什麼問題要問我?

A:想了解下團隊具體做什麼?

R:簡單給我說了一下。

國際化商業產品:複試

複試本來應該是緊接著初試之後線下,但是面官去總部開會了,就改成下午四點進行的線上面試。面官是一個長發小姐姐,感覺人很直爽也比較nice屬於善於傾聽的那種,她應該是小組leader。

Q:自我介紹

A:同上

Q:京東實習挑一個產品具體說一下?

A:會員禮包,背景、需求價值、困難、應對、最終方案、ROI、進度。

Q: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性格特質?

A:完美主義,做事追求盡善盡美;熱愛挑戰,喜歡刷高自己的極限;正直,希望公正,厭惡欺凌。

Q:覺得自己性格有什麼缺點?

A:完美主義導致節奏會比其他人慢一點,雖然做起來效率會很高,但是網際網路強調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很多產品一開始可能不能做到完美就需要先上線,後續再去更新迭代,完美主義可能和這種有一些衝突。但是自己有做針對性的應對,詳細說了下自己怎麼去應對完美主義帶來的負面影響。

Q:缺點有給工作帶來很大困擾嗎?

A:首先有有利的一面,其次不利的一面自己有做針對性的應對,所以沒有帶來很大的困擾。

Q:具體想做哪個方向?

A:結合初面面試官的介紹,品牌和達人變現。

Q:我聽說你有阿里和騰訊的offer了,對比下AT和字節這三家公司吧,以及如果都有offer了會怎麼選?

A:(內心OS:怎麼這麼神通廣大……)AT是老牌大廠,體製成熟,進去會受到全面的培訓;字節是網際網路新銳,有朝氣,處在躍升的關鍵節點,野蠻生長,一起創業如果不死最後回報會很大。坦誠說,都很好,自己現在難說傾向,各有優劣,結合自己的性格特質大略地說了下更喜歡什麼樣的公司。

Q:為什麼不讀博?

A:能力和興趣|能力沒問題,Cambridge導師有答應帶我讀博;興趣不在此,相較於觀察者和記錄者自己更想做實踐者和參與者。

Q:對leader什麼期待?

A:業務能力強,因為要服眾,且自己想向leader學習;公正,有罰有賞,團隊成員有付出就有回報;正直,做事堂堂正正,不搞歪門邪道。

Q:對團隊公司有什麼期待?

A:扁平化、創業精神、快速響應。

Q:點評我優缺點。

A:優點邏輯強,缺點字節很重視數據分析看C端效果,可能之前沒機會接觸,需要去學習。

國際化商業產品:交叉面

國際化商業產品的交叉面也是線上,面官是廣告部門另一個組的leader,也是一個長發小姐姐,長得很可愛,不過風格比較犀利。線上面試,網絡不好,關了視頻聲音也有點斷斷續續,有點影響面試效果,加上面官一直在挖廣告業務相關,確實不大懂,整體面試感覺發揮得不是很好。最後面官把我交給電商組繼續面試了。

Q:自我介紹

A:同上。

Q:為什麼選這個崗位?

A:兩個方面:國際化-留學生&專業相關;商業-電商產品實習。

Q:專業為什麼要做產品?

A:同上。

Q:說說字節商業國際化需要注意哪些?

A:同上。

Q:你知道商業化包括哪些方向嗎?

A:廣告、電商、增值、遊戲,字節的廣告做得比較好。

Q:給你一億美元,你投哪個公司?

A:只能投一個?

R:對

A:大疆,篩選標準三個:

  1. 有核心技術優勢,基本盤不會崩;
  2. 對應領域市場份額領先,馬太效應會走得遠;
  3. 行業在上升風口,ROI高。

Q:很多企業都符合這個標準,為什麼大疆?

A:很多企業都符合,但是大疆綜合得分最高。核心技術:美國軍方也用大疆無人機;市場份額:全球八成,無出其右;行業風口:無人機市場民用商用有藍海。

Q:多少視頻插一個廣告?

A:(知道是在考察廣告業務知識,但是我確實不懂)首先實操上應該直接ABtest,三個五個六個十個各自拉一拉數據就知道。(說完覺得這個答案簡直是在抖機靈,面官很顯然是要考察你的思考過程和對業務的理解,又補充了一下)

  • 個人理解需要千人千面,首先,不同人群對應的廣告頻次應該不同,(強行分類),半個小時以下非重度用戶頻次少點,因為他們可能會被廣告輕易勸退,隨著使用重度的上升,廣告出現頻次可以上升;其次要看廣告本身和用戶的匹配度,通過廣告的標籤和人群標籤的匹配,如果匹配度越高,出現的頻次就可以越高。
  • 用戶本身對廣告的接受度,有些用戶對廣告就蠻感興趣也會點一點,有些用戶見到廣告立馬刷走,後臺撈下數據,對廣告的停留時長判斷一下,對廣告的容忍度越高,頻次可以相應變高。

Q:(上面真的是在強答,面試官應該看出來我對廣告不太懂)你剛剛提到了廣告視頻的標籤,抖音視頻這麼多,你怎麼去人工打標?

A:(當時第一反應是面試官在詐我,覺得抖音這麼多視頻,字節技術這麼強,不可能人工打標啊,不現實,京東商品都開始推行線上機器算法打標了)用計算機視覺識別去機器算法打標(後來問了下廣告算法出身的同學,貌似現在的技術沒有高級到這種程度,所以其實也不知道抖音到底怎麼去給視頻打標的)

Q:你的專業有什麼比較有趣的點可以分享?

A:每個專業挑了一個有趣的點說了一下。

Q:英語水平怎麼樣?

A:還行,說了下雅思託福成績,以及在外留學,基本溝通不會有問題。

Q:兩道英語問題,英文交流。你求職的熱情和驅動力源自什麼?你為此做了哪些事?

A:網際網路改變社會;實習,學習網際網路,秋招投大廠。

Q:有什麼問題想問我?

A:商業化產品核心能力。

R:解決問題。

A:覺得我有什麼欠缺?

R:不方便說。

A:怎麼看待抖音視頻風格的變化?

R:你覺得呢?

A:說了下自己的理解。

R:你說的不是挺好的嗎?

A:所以我說的對嗎?

R:原因很複雜,簡單列了幾個。

電商用戶產品:交叉面

上次交叉面面完,貌似面官覺得我更適合電商相關的崗位,就把我轉到電商用戶產品的崗位接著之前的進度繼續面了。自己也算是兜兜轉轉回到原點,天知道之前面廣告真的是哈士奇誤入狼群……打擾了。這次交叉面面的面官是一個大哥哥,能感覺出來人很熱情,對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熱愛,談到自己做的事情,眼裡有光的那種,給我感覺很好。

Q:說說之前三輪面試都面了什麼?

A:基本素質;投遞動機;業務理解。

Q: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轉崗了嗎?

A:我猜是因為面官發現我確實對廣告不懂,也沒有很強的意願,而且背景更適合電商。

R:嗯對(給我簡單介紹了下字節這邊商業化變現的團隊分工)。

Q:簡單說下你在京東實習經歷。

A:部門定位、工作、產出。

Q:京東這個應該是你的第一份產品實習,你覺得實習之後,對產品經理的理解有什麼變化嗎?

A:實習之前,覺得產品經理特別酷,協調各個團隊角色去實現一個產品的落地的整個生命周期;實習之後發現,如果你能力強,確實是協調各個角色向前,你能力弱,那你就是被各個角色教怎麼做產品,各種背鍋各種地位低。

Q:覺得在京東做產品有什麼感觸?

A:業務很強勢,產品相對來說地位沒有那麼高,但是關鍵看你能力,如果你能吃透業務,地位照樣高。

Q:喜歡什麼樣的團隊?

A:同上,提了下字節的文化 始終創業和坦誠清晰。坦誠清晰特別喜歡。

Q:舉個你在實習中遇到的不坦誠清晰的例子吧。

A:取數同學質疑需求,理由不能讓人信服,感覺是不想增加業務量。

Q:你有被人說過不坦誠、不清晰嗎?

A:不清晰沒有過,坦誠的話,有人覺得我邏輯太強,說的話太完美,感覺不坦誠,因為完美的東西通常不真實。

Q:那你覺得邏輯太強會給你的工作帶來困擾嗎?

A:首先,邏輯強對工作的主要影響是正向的,分析需求、溝通需求、產品落地、協調團隊、效果分析都需要用到;至於說到的負面效果不是不可以避免,團隊之間時間長了都是朋友,日久見人心,會明白我的真誠的。

Q:遇到過最大的挫折是什麼?

A:分享了一個personal的經驗,這裡不展開了。

Q:從挫折中學到了什麼?

A:認識到自己不是無所不能,需要做取捨,打造垂類核心優勢;認識到需要換位思考,不要想當然。

Q:你學的這個專業,又是留學生,說說你對英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理解吧。

A:三個層次:

  1. 基本盤,英國行動網路通信建設不行(私人產權,鋪設網絡基建很難),導致移動網際網路天生發育不良;
  2. 基本盤之上的行業,上一個世代的經濟過於發達,導致轉型困難(信用卡之於行動支付,品牌商之於電商平臺);
  3. 受眾群體,但是群眾受教育程度較高,國際化視野,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比較高,所以這算是一個優勢。

Q:日常用哪些APP。

A:不同類型的日常使用APP列舉了一下。

Q:說下即刻吧,你覺得有什麼功能點你覺得特別牛?

A:我覺得即刻作為一個社區APP,功能點都是細小的優化,主要牛在社區運營,不同的圈子內部保證了很高的純淨度。

Q:行,那你具體說說即刻社區運營怎麼牛?

A:官方管理與用戶自管理結合,有參與感;每個圈子有定製化個性化的登記成長體系和特性身份標識透出給到獨特感;線上下活動聯動得非常好。

Q:你是社科生,非技術背景,做產品會覺得有劣勢嗎?

A:不會,非技術背景大家無非擔心兩點:

  1. 非技術思維與技術思維的差異導致和開發等溝通不暢,但是非技術思維和技術思維底層都是邏輯思維,自己邏輯思維很強,溝通不是問題(舉證:校賽冠軍)。
  2. 溝通問題解決之後,就是具體的技術知識的學習,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強,且產品工作涉及的技術知識應該是聚焦在和產品相關的特定領域,可以很快學會不會阻礙工作展開,長期的行業發展趨勢所需的技術知識可以慢慢積累。

上述的問題解決之後,具備了技術的基本要求之後,自己的社科背景反而會成為自己的獨特優勢。

Q:在產品上會有潔癖和不可妥協嗎?

A:涉及底線不妥協,底線之外大家都可以溝通協調,結合自己實習的一個需求推動的過程具體說了一下。

Q:怎麼看小紅書?

A:內容電商,放大看是大家在探索電商的新形勢與新可能;覺得包括內容電商、社交電商在內的所謂新模式還只是簡單的兩種屬性做加法,沒有有機結合,又延伸出去談了下覺得字節電商的可能打法。

Q:有什麼問題問我?

A:字節這塊電商主要做什麼,我進去會跟哪個團隊?

R:介紹了一下,說具體團隊可以溝通,還有什麼問題?

A:覺得字節做電商的優勢、劣勢和突破口在哪。

R:說了自己的理解。

電商用戶產品:終面

上周三下午六點十五線下終面,面試官是字節電商的負責人,出身是浙大+程式設計師,問的問題不多,一道數據題問了我二十分鐘(拆得顆粒度非常細,一問接著一問,令人頭禿···),然後問了下專業動機之類的。

面官屬於那種沒有什麼架子,但是看著就很有氣場的那種,工作中應該是那種能夠給團隊成員信心帶著團隊穿越生死線得瑟那種leader,然後似乎比較樂於分享和教小朋友(數據題二十分鐘有一半的時間是他在教我該怎麼分析,然後說,好了,我其實都告訴你了,你來說說要怎麼取數分析吧),數據能力應該超強,我在實習裡做的產品,他當場心算口算估算效果數據都是秒出。

Q:自我介紹

A:同上

Q:京東實習都做了啥?

A:簡單介紹

Q:支付完成頁、接店鋪禮包、做公私域聯動,這個說一下?

A:背景、需求、難點、應對、ROI、進度。

Q:(地獄的大門對我打開了)你確定你的ROI沒記錯。

A:沒有啊(內心OS:怎麼了大baibai 背景:ROI是幫助店鋪引入的日均流量)

Q:量級這麼小,你做這個需求有什麼意義?

A:(?????????????這麼多場面試頭一次被質疑引入的流量量級小,我的內心:真的不小啊,難道是我眼界太低,沒忍住和面官確認了下)是不是抖音這種短視頻APP的數據量級和電商存在一些差異。

Q:你們京東公域應該有更高流量的公域場景吧(當場估算了下京東首頁UV3000W)

A:

  1. 首頁雖然整體UV這個量級,但是你具體到某個樓層或者banner其實點擊沒有這麼高,和我們選的支付完成頁的UV量級差別不大,而且我們是免費給商家導流,不像是首頁的廣告位,成本非常高;
  2. 支付完成頁是優質已購用戶,流量的質量和公域場景其他的普通流量不是一個檔次;
  3. 店鋪的透出會去做匹配,用戶進的一定是下過單的店鋪,匹配度更好,對商家店鋪來說質量比普通已購流量更高。

綜上,我覺得我的需求和產品是有意義的。

Q:(地獄的大門徐徐打開)好的,你這些都是定性分析,第二點第三點你怎麼定量分析。

A:嗯,首先我們能夠有一個共識,就是上述的定性的邏輯推演是有合理性的,那接下來就是去看下怎麼去取數論證這兩點。對於第二點,直接後臺撈一下已購用戶的轉化率和未購用戶的轉化率去做對比。對於第三點,看一下在店鋪下過單的PIN的後續轉化率和沒有在店鋪下過單的PIN進到店鋪之後的下單轉化率對比。

Q:第二點沒問題,第三點不對,再想想。

A:在特定店鋪下過單的已購用戶和沒在該店鋪下過單的已購用戶在該店鋪的轉化率對比。

Q:估一下你說的從支付完成頁引導進店的流量和店鋪其他進店流量之間的量級差異。

A:後臺撈數據,在特定店鋪下單的群體,他們的轉化率和復訪率,用基數乘以這兩個漏鬥然後和普通進店流量大盤去做對比。(一開始,以為這就是單純考我臨場反應和數據的敏感度,後來回想一下,其實面官這裡開始就帶一點教我怎麼去做數據分析的意思了,就是那種步步拆解,循循善誘,後面問的問題其實都在幫我思考我做的這個產品價值到底在哪,價值有多大)

Q:基於上述的漏鬥比率,可以看出來支付完成頁引導進入單個店鋪的流量是很少的,日均到頂1000(當場估算),其實這個產品的價值應該是長期,每天都去給店鋪帶來1000優質已購已下單用戶,一年下來大概能給店鋪帶來很可觀GMV的增量(又是當場估算了一下 面官算出了一個具體值 我當時沒有記住 因為我還在理解他的估算模型ing)。基於我上述的分析你覺得你給店鋪帶來的流量的價值是什麼?

A:已購用戶購買潛力高、轉化率高、客單價高。

Q:你再想想。

A:給店鋪帶來精準高匹配的流量讓其長期運營。

Q:嗯,怎麼定量衡量你說的這個?

A:撈數據,能夠定位出通過支付完成頁店鋪禮包進店的流量,看下這波流量的復訪復購和其他流量的數據對比。

Q:想想看你有沒有漏掉什麼?

A:(想不出來···認慫)差不多就是這樣?

Q:公域進店只有你這個支付完成頁一個場景嗎?

A:復訪復購的數據需要排除受到其他公域場景的曝光影響。

Q:差不多就是這樣了,看看你的專業,你覺得你學得最好的一門課是什麼?

A:中國經濟改革。

Q:說說鄧爺爺為啥當時改革試點選深圳吧。

A:過於學術不展開。

Q:在深圳改革主要做了什麼?

A:過於學術不展開。

Q:改革有什麼阻力?

A:過於學術不展開。

Q:專業和這個崗位有什麼關係?

A:同上。

Q:有什麼想問的?

A:字節電商優勢劣勢突破口

R:優勢是流量,劣勢是傳統電商的積累。

A:說得有點泛,能不能結合人貨場詳細拆解下(我自己先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說了一下)

R:面官說了下自己的理解。

Q:還有什麼問題?

A:怎麼看微視?

R:面官說了下自己的理解。

Q:還有問題嗎?

A:覺得崗位要求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我的優缺點?

R:樂觀有韌性;優點是宏觀視野和分析能力,缺點面試這點時間看不出來,可能數據分析這種細節方面需要加強。

電商用戶產品:HR面

終面面完,面官讓我和HR再聊一下,五分鐘後HR來到面時間進行HR面。HR是個很開朗的小姐姐,和我還是老鄉哈哈哈。HR面都是personal的問題,不放我的回答了。

Q:前面幾輪面試什麼感受?

Q:有其他offer嗎(AT)?

Q:字節也給你offer了你怎麼選?

Q:一開始報的為啥不是電商崗位(烏龍)?

Q:面試的時候為什麼不給面官說調崗(怕被掛,後續進了團隊可以活水)?

Q:不覺得進來調整崗位是對團隊不負責嗎?

Q:邏輯很強,怎麼練的?

Q:為什麼做產品?

Q:專業和產品關聯?

Q:自身對於宏大命題的思考從哪來?

Q:為什麼不學理科?

Q:有什麼興趣愛好?

Q:城市偏好?

Q:出國後思想有什麼變化?

Q:為什麼不留國外?

Q:政治立場?

Q:啥時候畢業?

最後

HR面完之後就是晚上8點了,HR小姐姐把我帶去字節的食堂吃飯了。特別巧,自己剛一坐下來,發現對面桌正對面坐著我的終面面試官,終面面試官旁邊坐著我的交叉面面試官。吃到一半,發現坐自己左邊的是一直幫我安排面試的HR。

吃完飯之後,HR小姐姐們還帶我去團隊的工位上參觀了一下,然後把正在開會的交叉面面試官叫出來和我一塊聊了有半個小時。還是蠻感動的,覺得很受重視哈哈哈,HR說當時還有好幾個候選人需要去篩選一下,能夠對一個未必最後一定會發offer的候選人這麼上心,字節應該是非常重視人才的吧。總之雖然整個環節走了六輪面試兩個崗位,但是整體體驗還是很好的。

9.23 意向書發放

寫面經的初衷呢就是覺得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前輩分享的面經給自己幫助很大,所以上岸以後也想著分享下自己的面經,希望能夠幫到後來者。

下期預告

很多同學有來問木木山面試技巧之類的,所以下一篇會推一下阿山BAT三家這麼多輪面試自己總結的一些技巧。此外,還有同學詢問阿山從年初到秋招的整個求職備戰的節奏和具體策略,阿山會在下下篇進行推送,分享下自己產品求職的心路歷程以及備戰策略。

如果大家還有任何想要一起交流和討論的問題,都歡迎文章下方或者是公號後臺留言,阿山全部都會看的!

 

作者:木木山高水遠;公眾號:牛村木木山

本文由 @木木山高水遠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這份字節社招面經拯救你!!
    因為在準備面試過程中在牛客網上搜過很多關於字節面試的面經,所以也來回報一下。我會先大概介紹面試題目和我當時的答案,之後會分享一些準備面試的經驗。1.介紹一下自己2.介紹一個數據驅動的項目(針對項目問了很多問題,諸如為什麼這樣設計,有什麼地方想改善)3.平時經常使用什麼類型的產品--- 我介紹自己最近一直在研究字節的新產品 gogokid,並且認為first time user experience做得不是特別好,希望通過增加新手教程來改善
  • 字節跳動電商史:真正的歷史剛剛開始
    在電商這條河裡摸索6年後,字節跳動動真格了:電商升級為一級業務部門,與今日頭條、抖音等等並列。據悉,電商部門將統籌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多個內容平臺的電商業務運營。招兵買馬正緊鑼密鼓地進行。6月30日,PingWest品玩在字節跳動招聘平臺上以「電商」為關鍵詞搜索,平臺顯示329個崗位,包括研發、產品、銷售、運營、市場、法務等多個類別。
  • 【一起看面經】美團點評產品運營面經
    不想,10月中旬的一天,偶然接到美團點評的電話,邀請我前往德必易園參加產品運營崗的初面。美團點評base在上海的部門一般是負責大眾點評APP,其中產品運營崗位下分多個事業群。我所面試的是其中的麗人事業群。
  • 秋招小結:感受+面經(CV算法崗)
    有簡歷就掛了的,也有筆試掛的,還有面試掛的,目前拿到了依圖、海康提前批的算法工程師意向書,再加上華為實習轉正以及之前實習的公司願意提供offer,最後大概也是在這裡面選了。一些簡歷、筆試就掛了的或者面試沒什麼價值的就不寫了,把一些可以參考的放上來,之後如果還有面經的話會繼續更新。總體感受題刷的不算多,筆試成績也不太好,加上暑期實習面試也面了不少,談談面試感受(科班、頂會大佬關了吧別看了)。
  • 21屆校招,喜提騰訊實習、廣聯達和好未來校招產品經理offer,一份絕地反擊的面經!
    真心為李燁開心,現在北京實習,準備去深圳騰訊產品崗實習,真心為你高興!李燁說:現在有兩個校招offer,一個是廣聯達管培生,培訓後分類崗位;一個是學而思產品產品經理offer。看到李燁的面經,裡面寫著面經過百度、字節、阿里、曠視、滴滴、廣聯達、容聯等等很多公司,真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學生。這裡就把李燁的面經原原本本的分享給大家,期待在校招上助你一臂之力!李燁可以在騰訊轉正成功!1、介紹下自己,以及最初想轉行的考慮和困難是什麼?大家好,我叫李燁,學過一點計算機視覺,會一點編程,懂一點點算法。
  • 殺入電商,字節跳動瘋狂變現流量
    據媒體報導,針對電商業務,字節跳動進行了一輪組織架構大調整,成立電商一級業務部門,統籌公司旗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多個內容平臺的電商業務運營。投資界(ID:pedaily2012)向字節跳動方面求證,對方回應稱:為了滿足用戶在抖音上的購物需求,成立了抖音電商部門,是正常的業務調整。
  • 「字節跳動」產品暑期實習崗的筆試、面試過程分享與心得
    01 筆試在三月初我就投了字節的電商產品崗位,結果筆試都沒有通過,就沒有收到面試邀請。根據群內數據統計,筆試通過的概率在40%左右,與學校學歷均無關。字節是我做的第一個筆試,沒有經驗,後面做了網易、百度、京東的筆試發現字節的筆試題算簡單的,只有言語理解、數據資料分析、圖形推理和性格測試題,百度有兩道專業題,還有很難的數列推理題,京東的更難,題型更多,所以平常練習一下行測題,字節的筆試應該是沒問題的。
  • 連字節跳動都「扶不起」的那些產品,長什麼樣?-虎嗅網
    當下成功的社區產品,如B站、豆瓣、知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前期增長曲線漫長,直到一個臨界點突然出圈,才會被大眾看見。字節跳動能砸錢吸引來答主,用算法智能推薦問答,但左右不了提問用戶,「盲目拉來的非目標用戶,會壞了社區氛圍,而社區氛圍前期沒搭好,後期就很難健康維持」,她表示。
  • 字節帶貨新大陸,抖音如何做好跨境電商這門生意?
    據晚點LatePost近期報導,字節的電商業務以出口為主的電商項目代號為 「麥哲倫XYZ」, 由周翀帶隊,向字節電商負責人康澤宇匯報。另外,二人此前在字節跳動海外社交產品Helo團隊中為上下級關係。康澤宇是今年字節跳動新成立的以「電商」命名的一級業務部門負責人,負責字節多個平臺下的電商業務,包括TikTok的電商規劃。
  • 20屆秋招 | 360搜索產品助理面經(已拿到offer意向書)
    這篇體驗報告我主要從目標用戶和典型場景去出發,結合用戶場景需求框架分析該產品滿足的需求,並對關鍵功能如下單,拼團,砍價和多多果園進行深度體驗,通過暴力測試其邊界,思考產品底層邏輯,最後結合產品運營策略提出我對於該產品目前發展階段的思考。
  • 一起看面經 | 美團點評產品運營面經
    全文共2204字,預計閱讀6分鐘【一起看面經】第45期接觸網際網路公司,純屬偶然。八月校招季伊始,在同學的慫恿下,玩一般地網申了愛奇藝、360、騰訊、新美大等網際網路公司。作為網際網路及快消零經驗者,經歷了360、騰訊、新美大三場筆試後,覺得已經渺無希望。
  • 騰訊分析型HR面經
    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headNav=www已獲作者授權今天收到oc終於可以心安理得地來寫這個面經了,從10月14號筆試到今天曆時一個月心裡的石頭總算放下來了一點點,雖然知道這個時間長度已經算非常友好的了但是因為在國內也就投了騰訊一家(除了一些在學校Career Center拿了簡歷冊強行來面試我的公司- -)所以每一步都還是很緊張
  • 字節跳動的失意版圖
    在不成功的社區戰場快速調頭後,字節跳動瞄準社交,接連推出多閃與飛聊兩款產品。期待更高,陣仗更大,退潮更快。2019年1月15日,為了多閃,字節跳動首次舉辦自公司成立以來的產品發布會。打出「短視頻+社交」的差異化賣點,團隊成員都是90後,93年出生、穿著破洞牛仔褲的產品經理徐璐冉也被推至眾人面前。
  • 峰哥幫讀者精準押題,211程序媛字節、阿里大數據面經分享
    文章後面我也整理了四面阿里的面經,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學習歷程我接觸大數據其實蠻久了,大概是19年初,因為女生,不想做java開發,測試又感覺沒前途。所以選了大數據開發這樣的方向。當時花了一萬多報了某機構的大數據培訓課程,但是我感覺收穫並不怎麼樣。
  • 在字節跳動,參與億級用戶產品的大學生是一群怎樣的人?
    在字節跳動,也有一群成長中的可愛的實習生,他們性格、專業背景各異,卻有人在開發項目,有人陪伴產品從幾百萬DAU一路破億,有人用幾個月把機器翻譯做得比Google線上服務好。  「我的6萬粉絲並不知道我在抖音工作」  東北師範大學研三景小正  實習生景小正有一個6萬粉絲的抖音號。
  • 農夫山泉推自熱咖啡,字節跳動申請「抖音電商」商標
    字節跳動申請「抖音電商」商標近日,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條名為「抖音電商」的商標信息。商標申請時間為2020年11月12日,國際分類為廣告銷售,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抖音在2018年3月開始電商化嘗試,推出電商導流服務「購物車」功能。
  • 頭條、抖音後,誰是字節跳動的新引擎?
    2014年7月,今日頭條上線了首個電商項目——「今日特賣」,為第三方電商平臺導流。 2016年今日頭條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推出「京條計劃」,為京東開設一級購物入口,幫助京東及其平臺上的商家精準投放廣告。 而字節跳動真正建立自有電商平臺,是2017年上線的「放心購」,一年後,「放心購」進行了調整,分拆為「放心購3.0」和「放心購魯班」兩條產品線。
  • 字節跳動的野心,都藏在招聘啟事裡了
    最近,因為TikTok收購案,字節跳動被推上了輿論場的風口浪尖。在此之前,這家成立不過8年的網際網路公司新貴,儘管坐擁抖音和今日頭條兩大爆款APP,卻一直相當低調。 排在研發之後的,則是運營崗和產品崗。
  • 字節跳動的失意版圖_鳳凰網財經_鳳凰網
    在不成功的社區戰場快速調頭後,字節跳動瞄準社交,接連推出多閃與飛聊兩款產品。期待更高,陣仗更大,退潮更快。2019年1月15日,為了多閃,字節跳動首次舉辦自公司成立以來的產品發布會。打出「短視頻+社交」的差異化賣點,團隊成員都是90後,93年出生、穿著破洞牛仔褲的產品經理徐璐冉也被推至眾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