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堂好不好,就看你對「體育教學質量」理解有多深!

2020-12-15 騰訊網

來源:中國學校體育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及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的背景下,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已經逐步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然而,什麼是體育教學質量?通過哪些指標來衡量體育教學質量高低?廣大一線體育教師圍繞提高質量的目標如何把握課堂?一系列問題都需要釐清。

一、 體育教學質量及其衡量指標

體育教學質量是什麼?所謂體育教學質量,是體育教學效果的綜合體現,主要由反映學生學習效果的各目標要素集合而成,指向的是教學結果,而非過程。值得強調的是,體育教學質量高低, 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效果體現。由此,衡量體育教學質量高低的指標要素,應主要從學生的體能鍛鍊效果、知識技能與方法掌握情況、體育品德培養情況等方面衡量。

二、 體育教學質量主要影響因素

影響體育教學質量的因素,既有人與物的因素,還有事的因素,人、事、物都將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或決定教學質量的高低。

1.人的因素。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人的因素,主要由教師和學生組成。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既需要充分地發揮,還需要有機地協調與配合。體育課堂上把握好主導與主體的主動性和協調性,而不是呈現強制性與被動性,體育教學的效果自然能夠較好地體現。

2.物的因素。體育教學中涉及到物的因素, 不僅要考慮場地器材是否能夠滿足體育課堂教學的需要, 其使用是否科學與安全, 要考慮教材的選擇與搭配是否合理等,還要考慮氣候條件等環境因素,這是因為在風、寒、 雨、雪、酷暑等不便於開展室外體育活動的環境下,如果不採取一定的措施,也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3.事的因素。能夠稱為體育教學之事的內容很多,如體育教師撰寫教案屬於 「事」,設置教學目標也可以稱為「事」,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操作過程與方法、課前與課中安全隱患的檢查與防範等均可以稱為事的因素。對事的因素把握不準或有偏頗,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也自然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教學目標設定不具體、不可操作,也就很難準確組織課堂教學,更難以準確評價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劣。

三、 抓學習保障是提高質量之關鍵

抓好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保障是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具體可以從學生「學準、學會、學樂、學熱」四個方面的學習保障抓起。

1.學準:重在教準體育課堂學習為何要學準?因為,學準是有效促進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最基本保障和前提,要達到學準重在教師教準。教師教不準的具體表現有很多,有的表現為講解或示範錯誤, 有的反映在教學手段未圍繞重難點的強化和突破上,還有的是未能圍繞教學目標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諸如此類,無論是何種表現,導致的結果都是學生學不準,這應該引起一線教師的重視和反思。這也告訴我們,教師傳授知識、技能與方法的時候,力求準確無誤應是底線。「學準」是學生「學會」的前提,更是教學質量提高的保障。

2.學會:體現五會關於學生的體育學習,什麼是會了?對這一問題的回答,目前很多人未能搞清。因為從部分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就可以看出,如有人在教學目標中表述,「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80%的學生初步掌握 或進一步提高 」。無論是初步掌握, 還是進一步提高, 都很難做出具體的評價。假如目標不清晰, 教到什麼程度算會了固然也很難明確。為此,筆者認為「學會」要體現出五個方面,即從技術學習層面來看,體現在「會說、 會做、 會用」;從方法層面看,定位於「會學習」 ;從品德方面看,體現在 「會做人 」。

其中,「會說」,是要讓學生能夠用語言表達出所學技術的動作方法;「會做」,是學生自己能夠用身體獨立按照動作方法完成動作,或個別學困生能夠在有人幫助的情況下完成;「會用」,是在特定的場所,如比賽場或生活當中等,可以將所學技術完整的呈現或自如表達,會用說明具有了對技術運用的能力,因此,有人也通常稱其為掌握了運動技能。「會學習」, 課程基本理念明確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 ,並且對於不同水平段提出了不同要求。以水平三為例,評價的要點是體育學習與鍛鍊的能力,具體要求學生初步具有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初步掌握簡單的科學鍛鍊方法。「會做人」, 「立德樹人」需要全科育人,體育也不例外並且表現得更為突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對此也有明確要求,即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

3.學樂:享受快樂

「學樂」 ,就是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或其他體育活動中充分享受體育給他們帶的快樂。要想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享受快樂,以下三點有必要關注:第一,目的性要明確。首先要明確目的, 明確讓學生享受快樂是為了什麼?應定位在 「為學而樂」、「為健而樂」 ,而不僅僅是「為樂而樂」。當僅僅考慮是為樂而樂的時候,快樂的持續性就難以長久。例如,僅僅在課堂上組織一個沒有技術含量、 缺乏教育意義的遊戲,一旦遊戲結束,學生的樂趣基本上就蕩然無存。第二,過程性要調控。無論是組織遊戲,還是教學比賽,教師對學生享受快樂的過程要認真把握。具體來講,要及時觀察了解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變化,可以通過觀察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面部表情、特殊語言和行為等了解活動實效。在形式上既不可統得過死,也不可過於放任,要讓學生多參與體現自主性的活動,更要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全面參與。一旦發現有部分學生不是,就要反思是內容選擇問題,還是組織方式問題,及時調控。第三,實效性要把握。把握享樂後的變化至關重要,這是組織的活動是否體現出了學生真正享受到樂的關鍵所在。尤其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無變化,是否更樂觀了,參與活動是否更積極主動了,甚至社會交往能力更加提升了等。

4.學熱:提高密度學熱,意味著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達到一定的練習密度和運動負荷,即身體得到一定的鍛鍊。如深圳市對中小學體育教師提出了體育課堂練習密度不低於50%的規定;重慶市也提出了體育課上用於學生練習的時間不低於50%的要求。學熱,一定程度上就是要確保有效練習時間,從而提高練習密度,對此,除了要遵循「精講多練」 原則之外,更要注重課堂的有效分組和合理實施,儘可能地讓學生「少靜多動」或 「少站多練」 。

提高體育教育教學的質量,重要的是要找準關鍵點, 圍繞讓學生學準、學會、學樂、學熱,促進學生體能增強、技能掌握、 品德塑造並非難事, 靈活把握好 「四學」 的關鍵與技巧,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走進體育課堂,解析體育公開課教學!
    詳案:對於教案的一個說明,詳細到每一個環節你所講的話語,如何引入,如何講解。簡案:上課的步驟,簡單的課堂流程說明。展示案:介於詳案和簡案的中間,這種教案是拿給聽課的人查閱,方便他們能夠理解,作為對於你課堂教學的說明。三種教案,缺一不可。
  • 體育課堂與一般課堂的教學社會學分析
    由於人們思想觀念等影響,造成了學科的「階層性」,致使體育學科常常處於低於學校其他學科的地位,體育課堂教學應有的社會功能不能充分發揮。二是課堂以外的環境。體育課堂教學是在露天的環境下進行,具有開放性,極易受到課堂外一些因素的幹擾。而一般課堂教學都有自己賴以存在的物理空間——教室,顯然它所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小。    (二)物質因素。
  • 如何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撰寫體育教學課後記是個挺好的策略
    如新穎巧妙的課堂導入、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靈活有效的課堂組織等,這些都是促成體育課堂教學成功的因素,課後將課上發生的這些獨具匠心的點點滴滴及時地記錄下來,日後進行整理、歸類、總結,經驗就會越積累越多,教法會越來越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和綜合素質也會有大的飛躍。
  • 體育教學|如何聽評體育課
    聽課、評課是進行體育教研的一種活動形式,是提高體育教師業務水 平的有效途徑,對提升教師教學素養、提升教師內在修養、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升教學研究水平,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具有積極地作用。
  • 體育教學計劃範文
    教學重點:1.由於運動會有隊列比賽,所以每節課要進行必須時間的隊列練習。2.二年級的體育教學的重點主要側重於投擲和跳躍,還有韻律活動,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的進行投擲方面和跳躍項目的練習,譬如投準投遠練習和跳上跳下練習。上課多運用音樂,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和節奏感。
  • 讓自製體育教具「板鞋」走進體育教學課堂
    目前,學生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容樂觀,身體素質下降,肥胖學生比例上升,對於中小學生多一門特長就為他們將來立足於體育方面就多提供一個機會,而將少數民族體育融入到教學中的學習過程,學生不僅僅學會技術,還學會了技能、健身方法、各種組織能力及競技水平,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自練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協調、互助、克服困難、自強不息、創新能力等方面。
  • 武昌理工學院:「網際網路+體育教學」推動體育教學模式創新
    積極創新,為學生上好每一堂線上體育課,創新推動「網際網路+體育教學模式」,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對於體育課來講,線上課程有很大的難度。他在試探性教學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將多種教學型式有效的結合,將多種教學內容充實體育課堂,將多種教學手段應用到課堂本身,將多種教學資源匯集到課堂中心。在課前先將制定好的整體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列出教學的重難點。
  • ...體育改革?這場學術研討會將直面核心素養下的體育課堂教學變革
    19日上午,新時代學校體育改革暨指向核心素養的體育課堂教學變革研討會在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舉行。研討會聚焦「強化學校體育立德樹人」主題,通過教學課例展示、學術沙龍研討等活動,探究新時代體育改革方法與路徑。
  • 從教37年的體育老師談起「體育課」,看完才知道誤會有多深
    如今,肖素華是學校裡資歷最深、最受尊敬的老師之一。談起體育教育,她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話匣子一打開就聊了兩個小時。肖老師認為,比賽是體育的核心,也應該是體育教育的核心要素,那種認為「比賽是體育好的人的事」的觀點其實是不對的。
  • 體育課堂教學導入的六種方法
    導入新課是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導入語言有著「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功能,因此,為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每個教師都應該重視「教學導入」這一個環節,並靈活的應用。下面介紹六種常用的教學導入方法:在體育課上課前先把本次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對學生說清楚,目前進行的體育教學中大都採用這種方法。
  • 開展遊戲化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策略
    最後,根據每組畫出籃球場地的時間和質量,教師評出勝負。這個遊戲不僅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和熟悉籃球場地。  (2)中年級適合的遊戲。在低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識當成一個重點。而對於年齡稍大一些的中年級學生,體育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精神。如「綁腿跑步」遊戲就是一個值得教師採用的遊戲。
  • 談體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作為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是最核心的競爭力,無論你走到哪兒,無論你兼職什麼職務,只要還是一名體育教師,你的教學基本功將是展現自我能力的最重要手段。 二、提高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的策略 我們在聽課的時候,往往個人教學基本功優秀的老師,其課堂教學的掌控能力是很強的,學生課堂中的學習投入度高,課堂學習效果好。所以,體育教師必須重視個人教學基本功的提高。 1.增強思想意識。
  • 如何處理體育課堂教學實踐中的「生成性」資源
    第五步:不成想,有個膽大妄為的搗亂鬼,竟然做出雙腳同時起跳、騰空、身體前空翻過跳高竿、落墊這樣的怪動作。請問各位教師,這個學生做出這種跳躍動作,是否屬於生成性課堂教學資源呢?我覺得這同屬課堂生成性資源,而且能給課堂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當然,就看教師如何處置這種資源了。我的處置方式:1.
  • 疫情常態化,體育教學怎麼保證質量?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仍處在恢復期的體育教學該怎麼保證質量?怎樣優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恢復和增強體質?如何以這一階段為契機,補上健康教育的短板?「幾個月的居家學習讓學生們的身體條件發生了變化,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心理健康水平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也拉大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毛振明說,如何針對這些新問題開展教學,既滿足防疫要求,又保證體育課的質量,成為複課後體育教學面臨的挑戰。
  • 新任體育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其中大多數在崗位上擔負著重要的教學任務,任課時數多,有一部分還擔負起教畢業班的重擔,三五年之後,他們將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骨幹力量,青年人好學上進,急於成才,儘快成為一名受同行認可、學生歡迎的體育教師,是他們的迫切願望,但經過一段實踐他們的業務素質發展得很不平衡。
  • 推進體育課堂教學改革 金華體育老師互學研討
    原標題:推進體育課堂教學改革 金華體育老師互學研討 12月13日,2020年金華市體育骨幹教師與浙派名師班「互學互動」研討活動結束,這是金華市體育課堂教學改革成果展示、交流、互動的平臺,有近百名體育老師同場交流切磋。 近些年,金華積極推進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在提升教師素養道路上的厚積薄發,取得了累累碩果。
  • 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體會
    在體育課中,教學常規大致有:課前、課中、課後。各個常規又包含多方面的內容:1.課前常規:教師方面就要注意備好課,上課前設計安排好場地器材的布置。教師提前到達規定的集合地點等候上課;在學生方面就要注意準備好服裝,系好鞋帶,安置好匙扣之類的金屬物品。
  • 教育解析:淺談多媒體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看完長知識了!
    媒體技術的發展體現了現代教育技術發展的需要,滿足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激發學生體育學習動機和興趣,加深學生對動作概念和體育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在於體育課上不但要傳授體育知識,而且要將正確的技術同時傳授給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聽教師講解動作要領,更主要的是認真觀察教師的示範動作,建立視覺表現。電教媒體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圖像、動畫、影像、聲音等直觀逼真的技術動作的動態變化過程,吸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誘發學生思維,達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目的。
  • 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注意事項
    得出了如下體會:一、注意教學常規的養成    低年級都是七八歲的兒童,剛進小學,差不多什麼都不會。要在體育課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常規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在體育課中,教學常規大致有:課前、課中、課後。各個常規又包含多方面的內容:
  • 體育課堂「課課練」內容設計及建議
    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重視了學生運動體能的提高,但是因為運動體能練習的內容單一、針對性不強等原因,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練習效果。所以,體育課堂中的「課課練」不能走老路,只有加深對運動體能發展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創新體育課堂中「課課練」設計、方法等,做到有針對性、有發展性、有專項性,有效增強學生運動體能和體育能力,為學生的體育專項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