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兌現捐贈,田家炳手頭沒錢的時候,賣掉了老房子

2021-01-09 萬能的童話書

在大學校園裡,我們經常看到「逸夫樓」、「田家炳」樓。世人對逸夫樓知道的多一些,因為很多人看過邵逸夫的電影。但是,人們對于田家炳卻只知甚少。這位熱衷慈善的老人,數十年致力公益,捐助教育、醫療、與其他利國生民的慈善事業。

金融危機發生時,田家炳的產業受到影響。當他沒有錢的時候,他賣掉了他的舊房子來履行他的諾言!

1919年,田家兵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小時候,田家炳在家鄉的中小學接受教育,但當他只有16歲的時候,一場意外發生了。他的父親早逝,所以他不得不輟學經商,肩負著管理家庭的責任。18歲時,他到越南推銷瓷土,兩年內成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應商。中日戰爭爆發後,他失去了工業,在印尼謀生。二戰結束後,他利用商業和人力資源創辦了一家新公司。1951年,田家炳凱創辦了南洋口香糖有限公司,1956年在印尼建立了第一家塑料薄膜廠。

1958,田佳冰把業務重心轉移到香港,成立了天塑廠和田華化工廠有限公司,成為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業。然後他進軍房地產。田家兵歷任北京銀行董事、新安企業公司董事長、華安房地產建設公司董事長。現為田氏塑膠廠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田華化工廠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家坪基金會董事長。

很多人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開始回報社會。田家炳是一樣的,但他奉獻的是偉大的愛。

1982,田佳冰先生創辦了慈善基金和公益事業基金會。基金會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田佳冰先生和他的家族公司的捐贈,他從未從外界籌集資金。

田家坪在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擁有數百個項目。全國60多所高校捐資興辦教育學院、教學樓、教師培訓中心、體育中心,9所專業學校、110所中學、35所小學、5所幼兒園、29所醫院,

此外,向多所高校捐贈了田家炳教學樓,還捐贈了1150所農村學校圖書館。

1982年,田家炳捐出了80%的財產。

1997,亞洲金融危機後,田佳冰企業和田佳冰基金會的收入受到影響,難以兌現捐贈承諾。為了順利實施捐贈計劃,83歲的田家炳在金融風暴前意外以5600萬港元低價出售了價值逾億港元的別墅,然後將所有資金投入內地數十所學校。

相關焦點

  • 「香港皮革大王」田家炳逝世 捐助300多所學校 連住房都賣掉
    「香港皮革大王」田家炳逝世 捐助300多所學校 連住房都賣掉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0 23:22:42
  • 99歲田家炳辭世!捐助300多所學校,自己連家都賣掉
    田家炳從小就有一個做好人好事的理想。他印象深刻,自己最感興趣的,是學校或者其他地方張貼的記錄捐贈事跡的芳名錄,也最希望成為芳名錄上那樣的人。生意成功後,田家炳開始實現當年的願望。他先是在香港、在家鄉捐助超過400項涉及民生和大眾福利的項目,之後便開始了對教育事業近乎痴迷的奉獻與支持。田家炳始終認為,興國之道在於人才,而人才培育始於教育。
  • 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辭世 在湖南,先生曾捐贈四所學校
    南方日報記者曾於 2006 年對田家炳先生進行獨家專訪,現以此文紀念田家炳先生: 130 所中學、80 餘所大學、40 多所小學,都受過他的捐贈。 記:聽說,2001 年香港「金融風暴」 後,您為了多捐助內地建學校,甚至寧願把自己原本居住了 37 年的「花園式豪宅」賣掉,與夫人一起搬去住出租屋。 田:經歷了香港「金融風暴」,基金會的收入大大減少,手上能周轉的資金又少,但已經答應了別人的申請,有了承諾就要做到,於是我就下決心把房子賣掉助學。
  • 香港皮革大王田家炳逝世 捐助300多所學校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你的學校,或許有一棟「田家炳」大樓,它和它的「兄弟們」散落在全國各地93所大學、166所中學、44所小學和20所專業學校及幼兒園裡。然而,7月10日,它們的「父親」——香港著名實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永遠地離開了人世。當日,田家炳基金會發布訃告稱,田家炳先生於10日上午辭世,享年99歲。
  • 基督徒慈善家田家炳逝世!捐助大陸200多所學校 95歲高齡受洗 告白...
    ▼  一生熱心慈善 捐贈80%身家給200多所學校  從小,田家炳就有做好人好事的理想,學校或者其他地方張貼的記錄捐贈事跡的芳名錄讓他印象深刻。早在六十及七十年代,他便出任華東三院、博愛醫院等多間慈善機構要職,推動社會福利工作。
  • 「賣房捐校」的慈善家田家炳逝世,多地田家炳中學紛紛哀悼
    田家炳 南方plus客戶端 圖7月10日,慈善家、「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博士辭世,享年99歲。這則訃告在當日下午得到廣泛傳播後,多地田家炳中學接連表示哀悼。田家炳為兌現捐款承諾,變賣住了近40年的別墅,所得款項全部用於資助內地幾十所學校,自己則租房至今。「樂山市田家炳試驗中學沉重哀悼田老先生,田中人永記於心,永遠懷念,家炳精神永放光芒,願老先生一路走好!」
  • 「百校之父」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去世 變賣別墅捐助300多所學校
    田家炳晚年照片。圖片來源于田家炳基金會他白手起家興辦工業,捐資公益一擲萬金,獲香港特區大紫荊勳章。他不把億萬家產留給兒孫,而是用來捐助大中小學300多所。為了籌善款,他變賣了別墅,向銀行貸款,然後捐出。
  • 灑向桑梓都是愛 追記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先生
    為了籌善款,他變賣了別墅,自己卻租住在公寓樓裡。為了兌現承諾,他向銀行貸款,然後捐出。  他生活簡樸,瓶裝水要喝到一口不剩才扔掉,襪子破了補一補再穿……  斯人已逝,其人其德,仍留在人們心間。到上世紀80年代,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億萬富翁。  65歲時,他把企業交給子女打理,並規定每年捐出一定比例的利潤用於公益,他自己則專注慈善事業,從此一發不可收。為了讓他早年成立的田家炳基金會有穩定的財源,他立囑捐出自己4棟大廈總共13萬平方米物業的租金,全部用於公益。
  • 田家炳基金會在陝西師範大學捐贈設立「田家炳優秀師範生獎學金」
    近日,田家炳基金會在陝西師範大學等10所師範大學或有師範教育傳統的綜合性大學設立「田家炳優秀師範生獎學金」項目。「田家炳優秀師範生獎學金」旨在鼓勵師範生熱愛教師職業,注重修身立德,立志教育事業。我校從2020-2021學年開始,連續三年評選「田家炳優秀師範生獎學金」。
  • 與河北的田家炳學校同名的老人走了!他捐助300多...
    記:聽說,2001 年香港「金融風暴」 後,您為了多捐助內地建學校,甚至寧願把自己原本居住了 37 年的「花園式豪宅」賣掉,與夫人一起搬去住出租屋。田:經歷了香港金融風暴,基金會的收入大大減少,手上能周轉的資金又少,但已經答應了別人的申請,有了承諾就要做到,於是我就下決心把房子賣掉助學。
  • 田家炳彌留之際眼睛看不見,顫抖的手仍握著標滿捐贈學校中國地圖
    近日,浙江師範大學舉辦田家炳銅像落成典禮,曾在香港擔任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的浙江樹人大學校長李魯在發言中,透露了一個不為人知的感人一幕:「據田老的家人說,老人家彌留之際眼睛已看不見,顫抖的手仍握著一張中國地圖,上面標滿捐贈的學校!」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百校之父」田家炳老先生,名垂青史。
  • 田家炳先生,教育界的雷鋒,田家炳中學遍布全國各地
    2017年7月10日,田家炳基金會發表了一個訃告,香港著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在上午去世,享年99歲,田家炳一生都在致力於教育事業的慈善上,甚至將自己名下80%的財產捐給了慈善事業,被譽為教育界的雷鋒。田家炳先生是香港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祖籍廣東梅州大埔,在16歲的時候就輟學從商了,後來到越南,印尼等地進行創業,最後移居香港定居,田先生一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了當時香港化工行業的領軍人物,在1982年的時候,田家炳更是捐出了自己名下80%的財產成立了田家炳基金會,用於支持全國各地的教育事業。
  • 田家炳彌留之際眼睛看不見,顫抖的手仍握著一張標滿捐贈學校的中國地圖
    :「據田老的家人說,老人家彌留之際眼睛已看不見,顫抖的手仍握著一張中國地圖,上面標滿捐贈的學校!」 在香港擔任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的浙江樹人大學校長李魯在發言中,講述了一幕不為人所知的感人一幕:「據田老的家人說,老人家彌留之際眼睛已看不見,顫抖的手仍握著一張中國地圖,上面標滿捐贈的學校!」 中國的希望在教育!這是田家炳老先生一直堅守的信念。
  • 「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辭世 曾為武漢4所高校捐款建大樓
    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會官網發布了《田家炳博士訃告》,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的田家炳博士於7月10日上午安詳辭世,享年99歲。  田家炳博士,生於1919年,祖籍廣東大埔。1982年,本著「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後代」的中華傳統美德,捐資創辦田家炳基金會,專事捐辦教育、醫療、交通、文娛等公益事業。  在湖北,田家炳捐贈的大樓涉及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此外還有部分中小學。  「我就是用了一點點錢,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已」  「很震驚,也很悲痛。」
  • 田家炳相冊 | 他捐助300多所學校,自己連房子都賣掉
    他便是祖籍廣東梅州的香港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田家炳。青年時代的田家炳。田家炳家族的珍貴合影。珠海市田家炳中學。韶關市田家炳中學。而這些錢,除了自己的企業收入,還包括了他在1997年賣掉自己別墅所得的5600萬元,全部用於捐資助學。
  • 再緬懷田家炳老先生:那個拋磚引玉的人
    節儉和捐贈,這符合田家炳一貫的風格和喜好。  許多在田家炳學校讀書的學生,都曾與這位老人有過一面之緣。10年前的夏天,有學生見到他被攙扶著,緩慢走上了主席臺。那年他88歲,行動雖然有些不便,講話的聲音卻很洪亮。天氣很熱,老人家用自備的礦泉水瓶子,在飲水機上接水,「一路帶過來的」。
  • 為了賣掉老房子,我策劃了一場促銷
    最終我們決定換房:賣掉這套「老破小」,加點錢,再買一套新房。2我第一時間通知了小何。租房合同還有30多天就到期了,小何正好可以從容地找房子。小何有點不情願。他租我的房子快三年了,我沒漲過一分錢。小何夫婦從東北來蘇州打拼,帶著一個上幼兒園的女兒和一個半癱瘓的老父親。小何說:「宣姐,我父親坐輪椅,我只能再找一樓的房子。
  • 田家炳辭世:一個人照亮一片晴空
    田家炳被大家最為熟知的便是他在慈善領域所做的巨大努力,130所中學、80餘所大學、40多所小學,都受過他的捐贈,把自己總資產的80%都用於慈善事業的,在中國只有他一人。(7月10日《生命時報》)大慈善家田家炳走了。他要去的地方很遠,到那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田家炳星」上去。但他不會走遠,將繼續活在人們的心中,點燃人們的心靈之燈。他不帶走一片雲彩,卻照亮一片天空。
  • 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辭世 湖北多所學校曾受其捐贈
    原標題:香港慈善家田家炳辭世,湖北多所學校曾受其捐贈楚天都市報7月10日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吳珊)今日,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發布了《田家炳博士訃告》,一生致力於支持國家教育事業的田家炳博士130所中學、80餘所大學、40多所小學……將自己總資產的80%都用於慈善事業的,在中國只有他一人,而在湖北也有不少學校曾受其捐贈。楚天都市報記者查詢發現,湖北省有多所田家炳中學,如襄陽市田家炳中學、荊州市沙市區田家炳中學、仙桃市田家炳實驗高級中學;而華中師範大學有田家炳教育書院,湖北大學有田家炳教育學院。這些學校或大樓均由田家炳老先生出資修建。
  • 「百校之父」田家炳逝世,多地田家炳中學哀悼 | 關注
    他說,以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學校,是為了提醒受捐贈者專心投入教育。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事跡被更多人知道,繼而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一起來做好事。同時,他也用這種辦法來激勵自己,一定要把教育,把學校辦好。 (上海田家炳中學)田家炳常說,「每個人都做一點小好事,最後就會變成一件大好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