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大會賽正酣 場下學習趣聞多

2020-12-14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成語大會賽正酣 場下學習趣聞多

  眼下,央視《中國成語大會》正在熱播。該檔節目每周一期,吸引了下至中小學生,上至退休人員的廣泛群體的關注,不少家庭老少齊聚,邊觀看,邊參與,其樂融融。究其原因,是因為作為漢語中的獨特內容,成語與每一個漢語使用者都有著深刻而廣泛的關聯。試想,我們身邊有哪個人不會說幾個成語呢?

  成語比賽懸念多

  我們知道,語境對於成語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國成語大會》比賽設計的一個環節就是利用創設語境猜成語。在5月11日的《中國成語大會》決賽第4場比賽中,幾個細節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大學學生王帆與記者唐蕊搭檔,由王帆比畫描述,但不能說出所描述成語中的任何一個字,由唐蕊來猜。幾輪比賽中,她們配合默契,創下了比賽最好成績:42.97秒內猜出6個成語。她們勝出的秘訣就在於活學活用,巧妙地利用創設語境猜詞。當遇到「高抬貴手」時,王帆說「小的錯了,請您——」唐蕊迅速應答「高抬貴手」;當遇到「不可開交」時,王帆描述「雙方打得是——」唐蕊又迅速應答「不可開交」。

  來自北京建築大學的邢正在與少女作家何欣航搭檔猜詞時,用簡短的「一顧再顧」引出了「傾國傾城」。一些人知道,這來自於《漢書·外戚傳》中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而通過評論嘉賓、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的點評才知,「傾國傾城」這個通常用來形容美人的成語更早時是出現在《詩經·大雅》中的「哲夫成城,哲婦傾城」,形容周幽王為之 「烽火戲諸侯」的褒姒。參賽選手和場內外觀眾由此對於這個成語背後的中國文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探尋成語的起源,豐富我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賦予帶有音韻美、形式美的成語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應該也是這檔節目的初衷。

  成語教學趣聞多

  許多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對於成語是又愛又怕,愛的是他們認為掌握成語是漢語水平高的表現,怕的是成語豐富而曲折的內涵往往不是僅了解字面就能掌握的。

  同濟大學對外漢語教師林希介紹說,外國學生特別愛學成語,他們認為成語形象生動,富有中國文化哲理。林老師回憶說,我講的第一個成語是「馬馬虎虎」。先講一個小故事,相傳有個人畫不好虎,畫得像馬,還對買家說馬和虎差不多,買家看他賣得便宜,也就馬馬虎虎算了。後來就用馬虎或馬馬虎虎代指做事不認真,其中也有將就的意思。學生們特別喜歡聽這樣的故事,以後就總追著我講成語,一聽到我說出4個字的詞就問,這是不是成語?有什麼故事嗎?結合課堂語境學習成語效果最好:當兩個學生同時搶答一個問題時,學會了「異口同聲」, 當出現弄混學過的漢字現象時,學會了「糊裡糊塗」,當有學生想家時,學會了「歸心似箭」……

  德國慕尼黑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願者王溪說,因為外國漢語學習者對於中國歷史了解有限,漢字書寫水平有限,所以我會選擇日常口語中常用的,所涉及的漢字不太難的,最好是帶有故事情節的成語加以教授,比如,守株待兔、此地無銀三百兩等。王老師強調,讓外國漢語學習者了解成語語境,鼓勵其使用,才能使他們產生興趣且印象深刻。一個學生的朋友丟失了財物,他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成語去安慰,用得恰倒好處,令人驚喜。

  對外經貿大學中文學院副院長周晨萌老師舉「自相矛盾」一詞為例,首先從「矛盾」入手,講解矛、盾的原有詞義,及矛盾一詞語義形成的原因,然後分析「自相」的意思,讓學生了解這兩個詞合在一起組成的新詞的意思。其次,講解該成語典故。結果,還沒到下課,學生們就已經在對話中用上「自相矛盾」了。

  成語學習收穫多

  外國學生不但喜歡學成語,更喜歡自己找成語、用成語。據林希老師介紹,外國學生思維活躍,對於感興趣的內容學習熱情高漲。課文裡的「氣喘籲籲」,「暴飲暴食」是成語,那麼「面色蒼白」、「四肢發冷」算不算成語?兩個學生在路上聽到有人說「不三不四」,一進教室就問這是什麼意思?是好詞還是壞詞?於是林老師因勢利導,講解了有數字的成語,如,三心二意、五顏六色、千言萬語,等。

  當然,也有成語用得不恰當的時候。一個外國學生習作中有一句「中國……土地很大,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老師告訴她,這「莫名其妙」 用得不合適。她說從字典裡查到「莫名其妙」的意思是「說不出其中的奧妙」。老師就給她講成語含義的演變,並建議她改成「有很多非常奇妙的地方」,但這個留學生覺得「非常奇妙」不是成語,而她特別想在這句話裡用一個成語,於是老師推薦了幾個詞:妙不可言、妙趣橫生、別有洞天、美不勝收。

  對外經貿大學韓國留學生鄭仁賀說,我最初接觸成語時就鬧過笑話。一次,美術課老師點評我的畫作時說:「你畫人畫得很好,就是背景畫得太花了,有些畫蛇添足。」我找來找去也沒發現自己畫了蛇,就對老師說:「老師,您該配一副眼鏡了!我沒有畫蛇!」老師一聽,笑著說:「你去查查『畫蛇添足『的意思吧。」從那以後,鄭仁賀再不敢只憑字面意思來斷定成語的含義了。

  外國人學成語有樂趣,也有困惑。美國學生凱爾西在學習「興師問罪」時,查了英文,解釋為「因受罰被派遣去遠徵」,和這個成語的本意不符。她感到困惑,就去請教中文老師,才知道這個成語的本意是指發動軍隊聲討對方的罪過。也指大鬧意見,集合一伙人去上門責問。凱爾西總結說,因為中西文化存在差異,所以學習成語時不僅要查英文解釋,還要請教老師,才能準確地理解成語的含義。

  另外,現在社會上濫用成語的現象,也讓中國文化背景知識有限的外國人感到困惑。有老師反映,在講解「刻不容緩」時,學生提出,他們在街上看到的是「咳不容緩」,還問「到底哪個是對的呀?」

  每一個漢語使用者,都應該為學習成語而用功,為使用成語而自豪,為抵制濫用成語現象而出力。正如《中國成語大會》評委酈波所說,濃縮的才是精華,簡約的才有魅力,均衡的才有美感,上口的才能流傳,傳承的才能永恆,永恆的才是經典。而成語則完全符合了這些條件!

相關焦點

  • 《中國成語大會》落幕 唐蕊捧起成語大會冠軍獎盃
    畢淑敏以散文詩般的語言讚美成語;蒙曼表示成語大會起到了「百年樹人」的作用,酈波期待成語大會成為電視節目中娛樂突圍的旗手和引領整個民族傳統文化回歸的價值旗手。 雙音比功力 短處見真章 賽事策劃階段,節目組一度認為同題雙音節環節可能會比較沉悶,但節目播出至今,這個環節反而受到廣泛認同。
  • 央視成語大會總決賽第八場張騰嶽笑稱被"活活氣死"(全文)
    本周日《中國成語大會》將上演總決賽第八場,隨著大會賽程進入後半程,強強對抗難分伯仲,比賽也是懸念叢生、高潮迭起。「國風」在連續送走了三組隊員後是否能停止三連敗的頹勢?上期開始的歐洲遊大獎本期又將花落誰家?
  • 那些關於家具的成語趣聞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成語是展現漢文字精華的表現形式。每一字都凝聚了豐富的中華文化,每一字都經過了數千年的錘打精煉,寥寥數字便能概括一個典故或者蘊含一個深刻的道理,實在令人拍案叫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關於家具的成語趣聞。
  • 《中國成語大會》將播 與《成語英雄》打擂臺
    搜狐娛樂訊 (楊純琛/文)2013年央視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播出之後,中華文化的傳承在觀眾中引起廣泛討論,2014年,央視乘勝追擊推出姐妹篇《中國成語大會》,該節目將於4月18日起在央視十套首播,屆時將與河南衛視的同類節目《成語英雄》第二季展開收視比拼。
  • 中國成語大會總決賽第六場 "活字典"徐源成新男神
    央視《中國成語大會》開播至今,收視與社會影響力竹節攀升,獨闖出傳統文化節目的一片新天地。在周日晚間黃金時間段50城央視與各省級衛視自辦節目收視率排名中,力壓《我要上春晚》、《非你莫屬》等熱門節目,僅次於《非誠勿擾》以及央視一套的《焦點訪談》,名列同時段第三。
  • 成語大會10強爭奪戰第二場火力全開
    成語大會10強爭奪戰第二場火力全開 首頁 央視網 2016年01月07日 15:44 A-A+ 《中國成語大會》10強爭奪戰第二場本周五19:30繼續爆笑進行,上周三連
  • 《成語大會》總導演:詞庫中成語總量達兩萬多
    《成語大會》總導演:詞庫中成語總量達兩萬多 2014-05-24 08:46:49》明日將首次在央視一套亮相,節目由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原班製作團隊打造,「成語大會」也將保留「聽寫大會」相似的競賽形式,並邀請畢淑敏、蒙曼、酈波等多位文化名人擔任評判嘉賓。
  • 《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希望掀起關注成語熱潮
    原標題:《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希望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宋宇晟)《中國成語大會》總決賽第一場、第二場將播出。《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關文正在接受中新網郵件採訪時表示,希望觀眾能夠因此更加關注成語。「如果社會上能夠像去年那樣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那這個節目的意義就比只有單純的高收視率要大得多了。」
  • 《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希望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宋宇晟)《中國成語大會》總決賽第一場、第二場將播出。《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關正文在接受中新網郵件採訪時表示,希望觀眾能夠因此更加關注成語。「如果社會上能夠像去年那樣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那這個節目的意義就比只有單純的高收視率要大得多了。」
  • 《漢字聽寫大會》攜姊妹篇《中國成語大會》啟動
    日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攜姊妹篇目《中國成語大會》正式啟動,作為一檔全新的大型節目,《中國成語大會》除延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趣味性和文化性以外,更有著不少新鮮特色,頗令人期待。  收視率口碑均傲人 廣電總局大力支持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下發《關於積極開辦原創文化節目 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廣播電視機構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學習借鑑《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的有益經驗,積極開辦以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主旨的原創文化節目。
  • 中國成語大會冠軍誕生 觀眾通過互動體驗成語樂趣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王珏)陪伴觀眾近三個月的央視《中國成語大會》在近日迎來冠軍爭奪戰。八強選手展開巔峰對決,角逐首屆成語大會的冠軍寶座。來自北京的編輯唐蕊最終捧得本屆大會冠軍獎盃。 作為一檔全新形式的傳統文化節目,《中國成語大會》在錄製之初收到全國3萬多人的報名。經過層層選拔,遴選出36名選手進入決賽階段。
  • 成語大會18進12第二場:主場霸王花找昔日冠軍復仇
    「驚嘆號」VS「不信天上掉餡餅」  中新網12月18日電 「拉肚子」是「一瀉千裡」,「嫁錯」就是「遇人不淑」,「敖廣」是「蝦兵蟹將」……本周五19:30《中國成語大會》18進12的第二場,各種爆笑解釋繼續上演,燒腦卻過癮。
  • 《中國成語大會》啟動 參與者兩千萬成奇觀
    日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攜姊妹篇目《中國成語大會》正式啟動,作為一檔全新的大型節目,《中國成語大會》除延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趣味性和文化性以外,更有著不少新鮮特色,頗令人期待。  收視率口碑均傲人 廣電總局大力支持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下發《關於積極開辦原創文化節目 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廣播電視機構特別是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學習借鑑《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的有益經驗,積極開辦以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主旨的原創文化節目。
  • 《成語大會》賽制進行調整 熱門選手面臨淘汰
    《中國成語大會》上周日結束了總決賽第八場的爭奪,「國風」連續四場失利,隊員周璟遺憾出局,「豆蔻作家」何欣航也被劃歸「春秋」隊,目前只剩下三組隊員,將面對尚有四組選手的「春秋」的挑戰。「國風」能否成功逆襲,而「春秋」又能否延續勝利的好運?又有哪兩位選手遭淘汰?
  • 成語故事:草船借箭(下)
    成語全解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由此,諸葛亮的膽識才智受到後人的讚美,因而衍生了許多成語趣聞、戲劇表演。但在《魏略》中,所謂「草船借箭」卻是孫權所為。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18隻參賽隊激烈角逐橫跨淮河兩岸、依在八公山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民風淳樸、物產富饒的淮南市正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發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時期即有人類在此繁衍,春秋戰國時期成為蔡楚文化的繁榮之地。漢淮南王劉安及門客編著了《淮南子》一書,融會貫通,成為戰國至漢初黃老之學理論體系的代表作。
  • 評論:《中國成語大會》為何遇冷?
    隨著《中國成語大會》與河南衛視《漢字英雄》播出遇冷,文化節目如何在螢屏重拾輝煌,關鍵在節目設計上需貼近觀眾、在節目製作編排上勇於創新,讓節目在「娛樂」中承載文化擔當。  央視《中國成語大會》第一季前晚落幕,來自北京的雜誌編輯唐蕊最終獲得冠軍。但與去年同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相比,《中國成語大會》雖然同樣傳承民族文化經典,卻沒有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那樣具有轟動效應。
  • "成語大會"第9期將播 產生120秒猜15個成語新紀錄
    "成語大會"第9期將播 產生120秒猜15個成語新紀錄 2014-06-06 10:00:08   中新網6月6日電 《中國成語大會》8日將在在央視綜合頻道上演總決賽第八場,隨著大會賽程進入後半程,強強對抗難分伯仲。
  • 國風重整旗鼓王者歸來 《中國成語大會》硝煙再起
    央視《中國成語大會》開播至今,收視與社會影響力竹節攀升,獨闖出傳統文化節目的一片新天地。在周日晚間黃金時間段50城央視與各省級衛視自辦節目收視率排名中,力壓《我要上春晚》、《非你莫屬》等熱門節目,僅次於《非誠勿擾》以及央視一套的《焦點訪談》,名列同時段第三。
  • 《成語大會》總決賽好玩好看(圖)
    中國成語大會》收官之戰精彩激烈,作家組合PM2.5兩度逆轉登頂奪冠,以24秒猜出6個成語而走紅網絡的學生組合「白話靈犀」在最後歷史知識的「點球」環節一題失力,屈居亞軍。更有意思的是,PM2.5中一向木訥寡言的李劍章竟然在賽場上向對手「秦漢思源」組合裡的王蕊發出了一段愛情表白,《成語大會》秒變交友節目。第二屆《中國成語大會》在輕鬆、愉悅的娛樂氛圍中完成了文化節目的使命,總決賽也在收視榜單上問鼎冠軍,在網絡上帶動成語熱門話題討論。正如總導演關正文總結,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成中華文化傳播的重任是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