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讀者和小編一樣學過不少南宋愛國詩人陸遊的詩,比如陸遊到了晚年「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即便到了臨終之際還留下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感人詩篇作為遺言。遺憾的是在陸遊去世66年後南宋王朝宣告滅亡。但陸遊的遺願並沒有破滅,幾經坎坷還是實現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陸遊兩歲的時候(公元1127年)發生了靖康之難,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東京開封,俘虜了徽宗、欽宗父子、皇室成員及大臣三千餘人北上。這種屈辱深深刺痛了當時人的心,嶽飛在《滿江紅》中寫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陸遊正是在這種愛國雪恥的薰陶中長大成人,「九州同」、「北定中原」成了他一生的志向抱負。陸遊在世時候,南宋與金朝時而戰,時而和,直至陸遊八十五歲去世也沒看到收復中原的希望,愛國與悲憤之情難以言表,於是留下《示兒》一詩。
南宋與金朝南北對峙拉鋸多年,互有勝負,誰也無法滅掉對方。直到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事情迎來了變化,南宋聯合崛起的蒙古南北夾擊滅亡金朝,宋將孟珙將金哀宗的遺骨運回臨安,至此宋金世仇了結。但南宋卻迎來了更為強大的敵人蒙元帝國,雖然南宋曾一度收復故都開封、西京洛陽,似乎要北定中原了,也許陸遊的子孫還沒來得及祭告,轉眼就兵敗了,收復的故土再度失去。接下來就是長達四十餘年的南宋與蒙元的對峙,直至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陸秀夫背著宋末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至此滅亡。
蒙元成為了統治者,陸遊的遺願似乎徹底沒有希望實現了。但是人民反抗異族的殘暴統治始終沒有停止過。元末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等反抗勢力紛紛崛起,到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打敗其他起義軍勢力後於應天府(南京)稱帝,國號大明。隨即進行北伐和西徵,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傳令天下,命徐達、常遇春等率二十萬大軍北伐,相繼收復開封、洛陽兩都,並收復兩宋人民夢寐以求的燕雲十六州。至此,王師北定中原、九州同。如果此時陸遊的子孫還記得他的遺言,那麼就應該隆重祭祀告訴他老人家一聲,他也可以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