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信國際及控股股東煩心事不斷:虛增三年收入和利潤被罰120萬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近日,華信國際及控股股東上海華信的煩心事不少,不過都是因為自身信披問題,連續被監管處罰。剛剛雙方收到安徽證監局對華信國際信披違法違規分別給與警告並處罰60萬元的處罰,上海華信又因未按時披露公司債券年報,收到上海證監局對其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處罰決定。

  2月18日,安徽證監局披露對華信國際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處罰決定。經查明,華信國際違法事實如下:

  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事項,導致三年財務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2015年至2017年年度,華信國際與青島保稅某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杭州新華某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25家關聯公司發生銷售、購貨等關聯交易事項,未披露的關聯交易累計金額分別為352,622,061.80元、5,229,672,659.34元、8,213,552,261.05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比例分別為13.07%、180.45%、259.86%。2019年3月9日,華信國際發布《關於補充確認以前年度關聯方暨補充披露關聯交易的公告》,披露上述關聯交易事項。

  華信國際未按照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證監會公告〔2015〕24號、證監會公告〔2016〕31號、證監會公告〔2017〕17號)第四十條規定,在2015年至2017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相關關聯交易情況。華信國際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所述情形。

  虛增2016年度、2017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導致2016年、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華信國際虛構保理業務,虛增2016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26,899,895.22元、19,357,740.79元,虛增2017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107,963,443.91元、68,687,926.51元

  華信國際通過關聯方黃某國際貿易(鄭州)有限公司、日照興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某北方(廈門)油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作為上遊供應商與鹽城市某豐港成品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城某豐)、洛陽某遊發展集團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某發)、江蘇科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某電子)等三家公司籤訂銷售協議,同時,華信國際控股股東上海華信及其關聯方等作為上述三家公司的下遊客戶籤訂購買協議。上下遊所有銷售合同、出入庫單據、籤收單等均由華信方提供,鹽城某豐、洛陽某發、科某電子等三家公司只負責籤字蓋章。華信國際關聯方把對鹽城某豐、洛陽某發、科某電子等公司的應收帳款向華信國際子公司上海華信集團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保理)進行應收帳款保理後,上海華信等下遊客戶在保理期限到期後轉款給上述三家公司,三家公司收到資金後隨即轉給華信保理,保理業務閉合。上述交易不涉及貨物實際交割,不具有商業實質,構成虛假交易。華信國際通過虛構保理業務,虛增2016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26,899,895.22元、19,357,740.79元,佔當期華信國際披露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0.14%、3.44%;虛增2017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107,963,443.91元、68,687,926.51元,佔當期華信國際披露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0.64%、10.94%。

  虛構原油轉口貿易業務,虛增2016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7,661,712,353.74元、162,466,672.31元,虛增2017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7,168,753,427.44元、170,163,281.86元

  華信國際控股股東上海華信與冀某能源集團國際物流(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冀某國際)、淮某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淮某國際)、廣某投資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某國際)等三家公司籤訂原油買賣委託協議,合同指定華信國際子公司華信天然氣(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天然氣)作為三家公司的上遊供應商,同時安排香港昆某海洋開發有限公司、香港申某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註冊在香港地區的公司作為上述三家公司的下遊客戶,合同約定上海華信為上述交易承擔擔保責任。上下遊所有銷售合同、單據等均由華信方提供,冀某國際、淮某國際、廣某國際等三家公司只負責籤字蓋章。上下遊合同同時籤訂,走款資金由華信方統一安排,三家公司收到下遊貨款後立即支付上遊華信天然氣貨款。上述交易不涉及貨物實際交割,不具有商業實質,構成虛假交易。華信國際通過虛構原油轉口貿易業務,虛增2016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7,661,712,353.74元、162,466,672.31元,佔當期華信國際披露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40.27%、28.87%;虛增2017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7,168,753,427.44元、170,163,281.86元,佔當期華信國際披露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42.67%、27.10%。

  華信國際通過虛構保理業務和原油轉口貿易業務,合計虛增2016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7,688,612,248.96元、181,824,413.10 元,合計虛增2017年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7,276,716,871.35 元、238,851,208.37 元,導致2016年和2017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華信國際的上述行為違反《證券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所述情形。

  未按規定及時披露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擔保事項

  2018年2月,華信國際未履行內部程序違規為控股股東上海華信及其關聯方上海華信國際集團工業裝備有限公司的相關借款提供連帶擔保,累計擔保金額5.5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5.61%。華信國際上述擔保事項未按規定進行內部審議,也未按規定及時履行披露義務,其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第三項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0號)第三十條第二款第十七項之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所述情形。

  安徽證監局認為,華信國際作為上市公司,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和對外擔保事項,虛構保理和原油轉口貿易業務,披露的2015年至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等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七條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所述情形。

  上海華信作為華信國際的控股股東,指揮、安排、參與華信國際虛構原油轉口貿易業務,導致華信國際2016年、2017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的行為,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三款所述情形。

  最終,安徽證監局對華信國際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六十萬元罰款。對上海華信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六十萬元罰款。

  然而,華信國際的控股股東上海華信的事還未完,緊接著又受到了上海證監局的責令改正措施的處罰決定書。

  2月21日,上海證監局發布關於對關於對上海華信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經查,2019年4月29日、2019年8月14日,上海華信分別發布《關於預計無法按期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的風險提示公告》、《關於預計無法按期披露2019年半年度報告的風險提示公告》稱,因公司面臨重大不確定性事項,預計無法按照原定時間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2019年半年度報告。截至目前,上海華信仍未披露公司債券2018年年度報告及2019年半年度報告。

  上海華信上述行為違反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13號)第四十二條、四十三條的規定。按照《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現要求上海華信高度重視上述問題,切實整改,按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13號)第四十二條:發行人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按照中國證監會及證券自律組織的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13號)第四十三條: 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發行人應當按照規定及時披露債券募集說明書,並在債券存續期內披露中期報告和經具有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報告。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發行人信息披露的時點、內容,應當按照募集說明書的約定履行,相關信息披露文件應當由受託管理人向中國證券業協會備案。

  《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對違反法律法規及本辦法規定的機構和人員,中國證監會可採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責令公開說明、責令參加培訓、責令定期報告、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暫不受理與行政許可有關的文件等相關監管措施;依法應予行政處罰的,依照《證券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關婧)

相關焦點

  • 三年虛增8.5億利潤總額 ST索菱及17人被罰391萬實控人終身市場禁入...
    原標題:三年虛增8.5億利潤總額,ST索菱及17人被罰391萬實控人終身市場禁入,投資者索賠窗口打開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審理,索菱股份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迎來大結局
  • 華信債估值下調引爆眾債基,華商回報1號狂跌24%、國泰金龍債券跌7%
    記者 黃慧玲與上海華信國際相關的債券被再度引爆,多隻基金淨值一日大跌。從最新持倉來看,除了華商雙翼之外,三隻基金均重倉了上海華信國際集團相關債券,包括15華信債與16申信01。其中,華商回報1號重倉16申信01比例高達39%,華商雙利豐利重倉15華信債比例為17%,國泰金龍債券重倉15華信債9.89%。界面新聞就此事採訪華商基金。
  • [年報]華信國際:2014年年度報告
    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華信石油 指 上海華信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東,於2015年2月6日更名為「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華信控股 指 上海市華信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於2014年1月13日更名為"上海市華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 華三想要國有身份:遭紫光與華信搶購
    對於H3C而言,避免市場被蠶食的方法只有一個,儘快獲得中方控股身份。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已有中國電子、紫光集團、中國華信郵電經濟開發中心(簡稱「華信」)三家國企參與競購,但究竟花落誰家始終難有定論。
  • 虛增7億營收被罰177萬,新綸科技:銀川國資入主有利投資者索賠
    處罰落地將加快銀川國資入主腳步,這有望緩解上市公司和實控人資金緊張問題。三年造假被罰177萬元新綸科技5月24日晚公告,公司於5月21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此前,新綸科技已於4月10日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 華信股票債券大跌-今日中國華信旗下公司股票以及債券大跌 - 股市...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1日訊  3月1日消息,中國華信旗下公司股票和債券今日大跌。A股華信國際一度跌停,現跌8.16%。華信國際關聯公司安安國際在新加坡交易所下跌8%,為2月2日以來最大跌幅。
  • 偽造銀行對帳單、虛增貨幣資金36億,又是瑞華審計,上市公司被罰60萬!
    經查明,延安必康涉嫌違法的事實如下:一、相關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未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經測算,2015 至 2018 年延安必康的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累計 44.97 億元,其中,2015 年發生額為 7.05 億 元,佔當期披露淨資產的
  • 三年虛增8.5億利潤總額,ST索菱及17人被罰391萬實控人終身市場禁入...
    經查明,索菱股份存在以下違法事實:(一)2016-2018年,索菱股份通過虛增營業收入、虛減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方式,三年虛增利潤總額合計84952.29萬元,分別佔2016、2017年報合併利潤表披露利潤總額的344.78%、208.13%和2018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絕對值的63.01%,導致索菱股份2016、2017、2018年報存在虛假記載。
  • 成立三百億併購基金 華信國際夯實「能源+金融」布局
    作為能源領域的民企巨頭,華信國際在提出「能源+金融」戰略後大動作不斷。4月15日,華信國際連續發布公告,成立百億級併購資金,為華信國際「能源+金融」雙主業提供有力支持。
  • 新綸科技連續3年虛增利潤1.8億被罰60萬 董事長侯毅...
    近日,新綸科技公告稱,因公司虛構貿易業務虛增收入及利潤、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新綸科技被處以60萬元罰款,包括時任董事長侯毅在內的19人共計被罰款177萬元。三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超7.3億2019年6月25日,新綸科技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
  • 虛增收入300億罰款60萬!康美藥業處罰落地,定性財務欺詐,民事訴訟...
    長期虛增貨幣基金,證監會定性財務欺詐經過前期的調查和行政複議等程序,證監會最終認定,2016年至2018年期間,康美藥業虛增巨額營業收入,通過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將不滿足會計確認和計量條件工程項目納入報表,虛增固定資產等。
  •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簡介(組圖)
    公司通過自身經營利潤的積累和資本金的不斷增加,同時結合金融槓桿,全資收購證券公司,參股海南銀行,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設立財務公司、基金公司、保理公司,申請金融牌照,參股歐洲區域的銀行,獲取海外資本融資,參股國內外下遊石化煉廠,利用自身上遊的優勢,向參股的石化加工企業提供原材料採購和來料加工,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 陸家嘴精心運作上海純一股權轉讓 虛增利潤涉嫌財務造假
    11月12日,上海陸家嘴(600663,股吧)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陸家嘴」,600664.SH)與其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同時發布公告,就媒體報導的「公司在轉讓上海純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60%股權交易中,隱瞞關聯關係,虛增利潤」一事進行了澄清。
  • 這家國企上市公司利潤虛增14億
    這家國企上市公司利潤虛增14億,還涉及京東方,4.4萬投資者躺槍!又是併購標的惹的禍 摘要 【一顆埋了8年的雷爆了!這家國企上市公司利潤虛增14億】2019年,從年頭到年尾,幾乎每個月都在爆雷。從年初的業績地雷陣到4月底的「兩康事件」,從各種董事長被抓到年底的某酒「甜蜜素」。
  • 公告掘金:力生製藥間接控股股東國有股權無償劃轉
    點題:公告顯示,此次無償劃轉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間接控股股東、實控人發生變更。喻信東、王丹、喻信輝、喻慧玲為公司控股股東和共同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92,344,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5.26%。
  • 獨家|光大銀行起訴上海華信 涉「質押合同糾紛」
    本報實習記者 吳婧 記者 郝成 上海報導日前,《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2018年3月28日,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長寧支行(以下簡稱光大銀行上海長寧支行)訴訟上海華信的「質押合同糾紛」在上海長寧法院開庭,合同標的總額超8000萬元。上海長寧法院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因上海華信提出管轄異議,下次開庭時間將另行通知。
  • 坐擁心相印、安爾樂、七度空間,恆安國際上市後卻被指控虛增利潤94億
    從超700億港元到一文不值,給出如此令人咋舌的估值落差,博力達思列出了恆安國際三條「罪行」: 1.恆安國際自2005年以來捏造110億人民幣的淨收入。 2.恆安國際衛生巾業務營業利潤率高達51%,遠遠高於同行。 3.通過關聯交易,讓內部人員獲利。
  • 13萬股東踩雷!康得新百億造假案坐實,或被強制退市……申訴理由全...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陳書玉 因四年虛增百億利潤,康得新(下稱*ST康得)終於收到了監管部門的處罰決定。更令13萬股東揪心的是,公司很可能因為重大違法行為被強制退市。,導致2015年至2018年年度報告虛增利潤總額分別為22.43億元、29.43億元、39.08億元、24.36億元,分別佔各年度報告披露利潤總額的136.22%、127.85%、134.19%、711.29%,康得新2015年至2018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利潤總額存在虛假記載。
  • 科融環境連續造假再次被罰 兩次違規受損投資者皆可索賠
    (原標題:科融環境連續造假再次被罰 兩次違規受損投資者皆可索賠)科融環境(300152)12月1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月11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而在一年半前,公司才因虛假陳述被證監會處罰,目前投資者索賠還在進行中。
  • 獐子島虛增利潤案進入刑偵階段 立案偵查期間大股東不得減持
    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9月11日,證監會網站發布《證監會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稱2020年6月15日,證監會依法對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證監會認定,獐子島2016年虛增利潤1.3億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158%;2017年虛減利潤2.8億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