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認為,物質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屬於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賦予物質以確定性和現實性。
1
去年,朋友從遠方寄來小葉紫檀,簡單的包裝,卻承載了厚重的情意。
電話裡她說,北方空氣乾燥,我擔心小葉紫檀乾裂,提前一個月為你盤好。到你那兒的時候可以直接戴在手上了。
朋友的體貼,像是一碗橙紅清亮的烏沃茶,鈴蘭的香氣帶著恰好的溫度,那麼地妥帖心肺。
我把手串兒在手腕上繞上幾圈,看著酒紅色的珠子飽滿鋥亮,心裡感到安穩。
第一次知道紫檀,是從某位作家的書裡,有人評價他的文字有「紫檀」氣質。
紫檀,第一次看見這個詞就喜歡上了。它的名字是如此地吻合紫檀本身的質地。
紫檀氣質是一種怎樣的氣質?我細細品味,覺得是綜合了高貴,雅致,沉靜等美好的品質。
每次我凝望著它,心裡平靜自在,恍若蓮花初開。於是為它命名「初蓮」。
初蓮。它像是一種美好的暗示:保持內心的澄澈,寧靜,不忘本心,如蓮初開。
2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我偶爾會給擁有的物品起一個名字。大概是在我看了馬克.李維的《偷影子的人》後,受主人公的媽媽的影響吧。
主人公的媽媽是一個愛給喜歡的物品起名字的人,她花了很少的錢,買了一輛二手車,但對它特別有感情,於是給它取了一個滑稽的小名。為了紀念一位年邁的阿姨,她把一隻茶壺命名為「馬瑟琳」。
除此之外,她還喜歡對著物品說話,每次擦拭完茶壺,把它重新放回窗臺時,不但祝它有愉快的一天,還把壺嘴轉向外,讓它欣賞風景。
這一段文字,我反反覆覆重溫了好幾遍。不知道為什麼會被這個點打動,真心覺得這樣的行為很可愛,很有趣。
在她的眼裡,物品不僅是物品,仿佛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生命呢。
或許,除了公眾定義的名字,我們私下也可以給自己的愛物起一個符合它的內涵,或者是它對你來說具有價值的名字。
比如杯子除了被叫做杯子,你還可以根據是誰送的,對你的意義,而給它一個愛稱。可以取送禮物的人的名字,也可以根據你們感情的疏密起適合它的名字。
這樣,它們就被賦予一種特別的情感,一種精神的含義。
3
我們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物質,都有其精神和情感價值。
比如鮮花。玫瑰花代表愛情,百合代表純潔的感情,淡紫色風信子是輕柔的氣質浪漫的情懷,鬱金香是愛的表白、榮譽、祝福永恆,而粉薔薇則是愛的誓言,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人們買花,不只看重的花本身好不好看,還有其背後代表的精神意義。
人們擁有某種東西,也不應該只在於其名貴與稀有,更在於其精神上的價值。
如同每種花都有它的花語,每件物品也應該有它的物語,從而被賦予一種精神上的價值。
亞里斯多德認為,物質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屬於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賦予物質以確定性和現實性。
讓我們在豐富的物質世界裡,同時也獲得精神上的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