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臺灣商業30強業績大pk 百貨仍是主力
臺灣百貨店整體業績超過630億人民幣(不含購物中心及奧萊),接近江蘇省的百貨規模,略強於購物中心奧萊與百貨雙分天下的北京,遠高於購物中心發達而百貨業萎縮的香港和上海市場。2014年佔37.1%,較2013年增加2.7個百分點,已超越衣著及服飾配件類之36.4%,2016年餐飲食品銷售額佔比進一步攀升。除此之外,電商網購市場亦對臺灣百貨業績造成一定影響。故臺灣地區部分百貨公司亦逐漸布局電子商務市場,打造網購平臺,注重高端與平價之平衡發展,以擴增競爭實力。
-
2016臺灣商業、百貨單店30強業績pk 百貨仍是主力
*《2016臺灣商業30強排行榜》,臺灣各百貨商場業績不含券不含稅,部分甚至不含租賃店鋪業績故看似較低臺灣百貨店整體業績超過630億人民幣(不含購物中心及奧萊),接近江蘇省的百貨規模百貨業界指出,快時尚快速擴張開店也許是造成臺灣百貨業績下降的原因之一,近幾年僅服飾業(包括男女裝與童裝)就縮水500億臺幣。臺灣統計處表示,為了開拓百貨公司集客力,近年來積極引進連鎖餐飲業進駐百貨商場,致百貨公司食品供應類之營收比重升高,躍居第1。
-
北京最大單體百貨之一的崇光百貨瀕臨倒閉 莊勝集團陷入困境
上世紀90年代進入北京,由開發宣武門外大街東側佔地25公頃的舊改項目站穩腳跟開始,莊勝集團多年來形成了商業不動產、百貨零售、工礦業三大支柱產業,但是好景不長,這家上市公司陷入多事之秋,2016年半年報裡就已經決定去除百貨零售業,但業績並未有所提升。 有消息稱,莊勝集團曾考慮將連同百貨、寫字樓、酒店在內的北京莊勝廣場出售給萬達集團,但因「要價太高」未能成行。
-
臺灣百貨7月業績分析:新光三越、SOGO衰退
在尼莎、海棠雙颱風作弄下,百貨7月業績不如預期,其中,龍頭新光三越在去年基期較高下大幅衰退兩位數,SOGO除部分店衰退3%外其餘持平,遠百在50周年慶加持下逆勢成長逾7%。遠百營運長林彰豐指出,若非雙颱攪局,7月營收可上看兩位數成長,但接連兩個颱風至少損失1.5天的假日業績;惟遠百因7月有「遠百50」周年慶促銷開紅盤,傳統周年慶前的8~9月買氣仍有待觀察,是否能彌補上半年的衰退,還要更努力。
-
樂天百貨開始撤出中國 天津東馬路店12月底將閉店
連續4年增速保持在每年1-2家門店的樂天百貨,從2015年開始停止擴張的腳步,究其原因,離不開持續虧損的壓力。 據樂天集團旗下百貨部門在華的財務報告顯示,樂天百貨在華業務於2016年銷售額為970億韓元,虧損達700億韓元;2017年銷售額為760億韓元,虧損為700億韓元。2018年第一季度,樂天百貨在華銷售額200億韓元(預計),虧損額為160億韓元(預計)。
-
專攻特定消費群 臺灣百貨店「分眾」經營求生路
面對全客層買氣衰退與平價時尚及網購侵蝕,臺灣百貨從日本取經,打算以「一百貨、一特色」來的經營分眾,未來僅有少數連鎖百貨能經營全客層,「分眾」將成百貨新顯學。 從近兩年開幕的新百貨,可看出「分眾」概念的風行,統一坂急臺北店專攻粉領上班族,結合轉運站的餐飲,年營收可破五十億元。
-
百盛、大洋百貨撤出石家莊4年後 原商場未度過艱難時期
2011年12月17日,石家莊大洋百貨開業,項目選址石家莊市最繁華的中山路商業圈,進駐位於中山路與休門街西南側的濱江商務大廈裙樓商場。該店總面積約22000平方米,包括B1層和L1、L2層,集中了國內外150多個品牌,是大洋百貨集團全國連鎖的第十八家店,也是該品牌進入北方市場的重要戰略布局。 然而好景不長,2013年5月,運營時長不足兩年的大洋百貨關店。
-
巴黎春天百貨撤出南寧 本土摩登百貨接盤
近日,贏商網官方微博爆料:【網友爆料:巴黎春天百貨7月份撤出南寧】2007年巴黎春天百貨在南寧開分店入駐航洋國際,2012年7月底宣布撤出南寧,原因是華潤集團旗下的籌建的萬象城要開張了? 銷量不好,很是冷清,老百姓普遍沒錢消費,來來去去都是那邊那一群的富人,這種高端百貨怎麼可能撐得久? 前日,記者經採訪證實,巴黎春天百貨將於9月1日撤出南寧。
-
中國最賺錢百貨公司驚變 臺灣團隊撤出新光天地
網易財經1月24日訊 被稱為「中國最大最賺錢單體百貨」的北京新光天地在2012年悄然迎來巨變。業界最近傳聞,新光天地的臺灣運營團隊已經正式撤出,經營管理由本土股東華聯集團接手。
-
全國高端商場2016業績出爐
聯商網&搜鋪網獨家聚焦高端商場業績,監測範圍覆蓋港臺,經過兩個月的反覆校對、核准,最後統計出了全國40家高端商場2016年業績報告。我們將此報告分為東(華東)、南(華南)、西(西南西北)、北(華北東北)、中(華中)、香港、臺灣七大區域,鎖定購物中心/百貨/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兩條主線,僅統計區域內業績前三甲的高端商場進行對比分析,從中得出一些結論,供業內人士借鑑。
-
太平洋SOGO百貨2015年大陸關停2家門店 業績衰退年減8%
中國零售業寒冬,太平洋SOGO去年在大陸的商場11店結束天津和無錫共2店,營運總經理汪郭鼎松表示,中國目前9店還會繼續找適合的據點,既有店2015年營收做新臺幣190億元,年減8%;相較下,臺灣SOGO業績去年做460億元,仍微增約2%,今年景氣混沌不明,目標仍訂470億元,年增2%。
-
卡債致臺百貨業績明顯衰退 名品化妝品消費下滑
中新網3月21日電 臺島卡債效應持續發酵,兼及物價上漲、大臺北百貨過度擴張,已造成1、2月的百貨業績衰退,百貨龍頭太平洋SOGO和新光三越春節檔期營業額勉強和去年差不多,中小型百貨則是一片慘綠,部分百貨業者業績甚至比去年同期下降近20%。
-
【揭秘】全球密度最高的百貨區在臺灣
在競爭最激烈下所端出的菜,讓信義商圈成為臺灣百貨零售業新支點,在這裡,就能看見未來臺灣百貨公司的最新趨勢。在日本,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微風集團副總裁岡一郎說,日本傳統百貨產值在近十年裡從十兆日圓一路降到六兆日圓(約合新臺幣一兆六千億元),硬生生少了四成,取而代之的,是更能凸顯消費者個性的分眾百貨(含購物中心)。
-
【重磅】中國數千家百貨有多慘?看過日韓才知道
至2014年連續3年微幅上漲,百貨業整體銷售額維持在6.2萬億日元。(TIPS:2016年1月最新匯率與文中2015年初匯率計算日期不同)師從日本的韓國百貨業,歷經1997-2003年的大衰退後,從谷底反彈成功,但2014年起,韓國百貨業再度遭遇電商及購物中心的雙重打擊,即便中國遊客消費大量增加,韓國百貨業銷售額依然出現下滑,樂天、新世界、現代三大百貨集團紛紛實施百貨單店大型購物中心化(例如釜山新世界百貨、首爾新世界百貨永登浦時代廣場
-
服飾周報:太平鳥與阿里合作 服飾品牌撤出京東?
2、阿里緊密布局新零售 京東卻下線了超40服飾品牌近日,有包括海瀾之家、江南布衣、太平鳥、GXG、韓都衣舍、七匹狼等超40家服裝品牌疑似撤出京東。但在天貓、唯品會、1號店等電商平臺仍能搜到上述部分品牌。據南方都市報報導,8月起,短短一個月內40多家服飾品牌從京東撤出。
-
復盤2019年中國百貨:業績、開關店、打法...
百盛百貨相繼關閉5家業績不理想的門店,其中重慶作為百盛集團戰略重地,鼎盛時期開出了百盛大坪店、南坪店、萬州店、財富中心店、萬象城店5家門店,如今隨著南坪店的關閉,百盛全線退出重慶市場。·老佛爺百貨上海旗艦店成新裡程碑經過近7個月的試運營,去年10月25日,全球知名百貨品牌「老佛爺百貨」上海旗艦店正式開業。
-
12家休閒、運動服飾上市企業2017上半年業績:美邦虧損 運動服飾...
據贏商網統計12家休閒、運動服飾上市企業2017上半年業績,對比去年同期整體向好,其中營收總額362.15億元,比同期294.97億增長22.78%,利潤總額約41億,比同期的35.9億增長14.21%。休閒服飾業績增長較突出,4家休閒服飾企業淨利全部增長增幅較大,3家增幅在20%以上,不過美邦仍然虧損,但幅度有所收窄。
-
聯商頭條:成都千盛百貨關門 服飾品牌求解私域流量
聯商頭條:成都千盛百貨關門 服飾品牌求解私域流量來源:聯商網2020-03-03 21:31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177家商場2019年業績出爐 百億俱樂部擴容;經營12年的成都千盛百貨宣布閉店結業
-
百盛集團2016年扭虧為盈 今年將繼續專注三大方向
中國證券網訊 (記者 黃群)港股百盛集團2月20日午間發布了2016年業績公告,其當期銷售總額達165.99億元,同比減少8.3%,。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淨利潤為1.47億元,同比去年扭虧為盈。
-
SOGO臺北3店周年慶本周四起跑 欲衝105億業績
百貨周年慶最後一波大檔太平洋SOGO百貨周年慶10日起全面開打,為提振士氣,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昨(7)日同臺與臺北店300多名員工,身著遠東新布料所製造的運動服,全臺8店連線呼口號、拼士氣,徐旭東強調,身為百貨龍頭要有高於其他同業的熱情,大家同步集氣就是要超越目標10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