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家帳本」怎麼安排?財政部部長詳解!

2021-01-2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財經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國計民生,大小帳本,新的一年有新的安排。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發揮好財政職能作用,推動新徵程開好局、起好步,尤為關鍵。

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再發力?減稅降費、直達資金有何新安排?保民生怎樣發力?記者近日採訪了財政部部長劉昆。

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如何理解?如何落實?

劉昆表示,財政政策「提質增效」,主要是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著眼,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向內挖潛,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

「一方面,將建立實施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提高財政支出效率;另一方面,注重節用裕民,更加突出績效導向。」劉昆說,新的一年,政府要過「緊日子」,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他表示,「更可持續」,主要是支出規模和政策力度要保持基本穩定,為今後應對新的風險挑戰留出政策空間。合理確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保持適度支出強度,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受疫情影響,一些基層市縣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壓力加大。為兜牢基層「三保」底線,財政部門在2020年出臺了多項有力舉措,今年還將如何發力?

「今年預算安排將一如既往加強對地方的財力保障。」劉昆說,中央財政將優先安排好「三保」支出,省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市縣預算的審核。同時,加強「三保」執行監測,動態掌握基層執行情況,嚴禁擠佔挪用「三保」支出。

「各地也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確保基層財政穩健運行可持續。」劉昆說。

堅決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

近年來,我國實施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助力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力度究竟有多大?

「2020年,在財政收支較為困難的情況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政策,全年規模預計超過2.5萬億元。」劉昆說,「十三五」時期累計減稅降費規模達到7.6萬億元左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完善減稅降費政策。2021年將如何推進?

劉昆表示,財政部門將克服眼前收支壓力,堅決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在保持一定減稅降費力度基礎上,著力完善相關政策。

「一方面,持續推進。」劉昆說,綜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實施助企紓困政策需要,保持一定的減稅降費力度,繼續實施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幫扶企業,再「送一程」。

另一方面,嚴格監管,將嚴控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加大各類違規涉企收費整治力度,堅決防止弱化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等。

「近年來,我們實施的許多減稅降費政策不是一次性、臨時性的,而是制度性、持續性的,多年實施下來,疊加累積效應越來越大,企業減負也會越來越明顯。」劉昆說。

直達資金範圍擴大,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安排

創造性設立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是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財政宏觀調控方式的重大創新。政策效果如何?

「2020年,財政直達資金預算下達已經完成,截至12月29日,1.52萬億元已經投入使用,效果明顯。」劉昆說。

他表示,在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僅用20天時間,就將九成以上的中央直達資金下達市縣基層,省級財政細化下達時間平均只有1周;資金「精準滴灌」,確保了每一分錢都用到基層急需以及惠企利民領域。

這一有效機制將怎樣繼續發揮效用?

「2021年,財政部將認真總結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的經驗做法,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安排,推動資金管得嚴、放得活、用得準。」劉昆說。

「今年直達資金總量將比去年有所增加,範圍擴大。」劉昆說,直接用於基層財力保障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年初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對地方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以及具備條件的專項轉移支付都將納入直達範圍。

他表示,與此同時,強化行業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職責,加強財政監管和審計監督;加快升級改造直達資金監控系統,推進數據開放共享;推動直達機制嵌入預算管理流程。

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

國家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加強保障民生,財政部門有何新安排?

「財政收支壓力再大,也要堅決保障好民生支出。」劉昆說,2021年,財政部將繼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牢兜實基本民生底線,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等各類資金;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大教育財政投入;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深化投資運營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支持發展文化事業產業……劉昆介紹了今年財政保民生的著力點。

「在加強基本民生保障的同時,我們將更加注重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續性。」他說,確保民生支出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與財力狀況相匹配,不斷把民生紅利落到實處,讓民生保障延伸到未來。

給地方政府債務戴上「緊箍咒」

面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如何防範涉及財政領域的重大風險?

「我們將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劉昆說。

一方面,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針對影響經濟安全的薄弱環節和短板不足,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實現重要產業、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

另一方面,保障財政自身安全。「平衡好促發展和防風險的關係,合理安排赤字、債務及支出政策,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劉昆說。

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有的地區仍在新增隱性債務,個別地區償債風險有所上升。對此,劉昆表示將「密切關注、高度警惕」。

「給地方政府債務戴上『緊箍咒』,經濟社會發展就多一道『安全閥』。」他表示,財政部門將積極採取「開前門」和「堵後門」並行、保障和規範並舉等措施,進一步完善管理、強化監管,推進地方政府債務「陽光化」,切實把債務風險關進籠子裡。

來源:新華社(記者 申鋮)

編輯:劉彬

相關焦點

  • 財政部教科文司司長揭秘:「國家帳本」的頭號開支是怎麼算出來的
    2013年3月,很多中國人記住了這個數字:4%——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宣布,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了4%。 曾讓幾任教育部長糾結的4%實現了,可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4%是怎麼算出來的?記者注意到,包括很多大學校長在內,很多人都還沒弄清這個問題。
  • 特殊之年政府怎麼花錢?2020「國家帳本」來了!
    對於國家也是一樣,要精打細算管理好關係國計民生的「國家帳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衝擊。國家的錢要怎麼花?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更加積極有為?讓我們一起從2020「國家帳本」中找答案。
  •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財政部部長劉昆詳解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
    國計民生,大小帳本,新的一年有新的安排。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發揮好財政職能作用,推動新徵程開好局、起好步,尤為關鍵。  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再發力?減稅降費、直達資金有何新安排?保民生怎樣發力?記者近日採訪了財政部部長劉昆。  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如何理解?如何落實?  劉昆表示,財政政策「提質增效」,主要是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著眼,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向內挖潛,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
  • 此生不愧淨無塵——財政部原部長吳波的故事(上)
    在財政部,有這樣一位老人,儘管已經離任30多年,去世10年,今天提起他,從部長到普通幹部,無論是在任的還是退休的,都深深地感念敬佩。他便是新中國財政部第五任部長——吳波。家鄉人以為他當了國家財政部長,這次衣錦還鄉,會是前呼後擁,車輛盈門。哪知吳波不出聲響地回來,連坐車都是自己掏錢。鄉親們看當了大官的吳波,還是老百姓的樣子,納悶地說:「吳波當官不像官,怎麼沒有一點兒大幹部的架子呢?」   吳波這次回鄉後,寫了兩首詩。其一是:「去時烏頭歸白頭,白頭喜見少年遊。村郭依稀今又是,物換星移六十秋。」
  • 93個中央部門集中曬年度「帳本」
    7月19日,財政部率先發布2018年部門決算,開啟了今年中央部門決算公開的大幕。這一天,93個中央部門齊齊向社會公眾曬出2018年度「帳本」,這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中央部門首曬年度帳本。翻開一部部帳本,2018年,中央部門花了多少錢、幹了多少事、取得了什麼成果,公開透明清晰可見。
  • 財政部曬2019年帳本:個稅人均少交1842元
    (原標題:財政部曬2019年帳本:增值稅越減越「賺」,個稅人均少交1842元)
  • 2018國家帳本出爐:22.09萬億、18.33萬億是啥意思
    這一周裡,國家重要的經濟主管部門開始陸續交出了上一年的「帳單」。周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2018年GDP超90萬億,增速6.6%;我國人口接近14億人;1.4億個家庭開始步入買車、買房、閒暇旅遊的家境。周三,財政部曬出了2018年的「國家帳本」。
  • 財政部部長給出詳細解答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賈璇) 3月7日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劉昆,副部長程麗華、劉偉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 財政部三定方案公布:設部長1名副部長4名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機構編制網消息,3月1日,中國機構編制網發布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以下為全文: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 財政部部長肖捷談個稅改革:綜合與分類相結合 免徵額該提高就提高
    財政部部長肖捷談個稅改革:綜合與分類相結合 免徵額該提高就提高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8 01:05:
  • 財政部下發通知印發《財政部工作規則》(全文)
    第二章 領導職責    四、財政部部長、副部長(包括中紀委駐部紀檢組長,下同)、部長助理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於職守,求真務實,勤勉廉潔。    五、財政部實行部長負責制,部長領導財政部的工作。副部長、部長助理協助部長工作。    六、財政部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必須經財政部黨組會議、部務會議或部長辦公會議討論決定。
  • 財政部第五任部長吳波兩立遺囑 堅持將房子交公
    原標題:財政部第五任部長吳波兩立遺囑 堅持將房子交公 1980年7月,時任財政部部長的吳波接待世界銀行代表。新華社發   面對房子、票子、車子、「帽子」、兒子,一些黨員幹部無法繞開權力利益親情的糾纏。
  • 2019年度「國家帳本年檢」透露哪些信息?
    這份時間跨度從2019年6月到今年5月的「國家帳本年檢報告」,透露哪些信息?財政預算執行總體較好,支出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審計結果顯示,在財政收支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加強統籌管理,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民生等重點領域保障有力,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較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
  • 財政部部長發聲提高赤字率 新老基建還需攜手穩經濟
    來源:新浪財經昨日,由財政部部長撰文的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文章在人民日報刊登,這是繼國家發改委撰文強調適當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等措施以應對經濟下行後,官方的又一次發聲。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以來財政部已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1.29萬億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各地已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08萬億元。各地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全部用於鐵路、軌道交通等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農林水利,市政和產業園區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 詳解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
    因此,在分布式帳本技術形態尚處於可塑性階段時,亟需梳理分布式帳本技術存在的安全風險,編制適用於分布式帳本技術的安全規範。《安全規範》填補了金融行業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標準的空白,有助於引導金融行業關注分布式帳本技術的安全問題,規範分布式帳本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指導金融機構按照適當的安全要求進行分布式帳本系統的部署和運維,為分布式帳本技術大規模落地提供安全保障能力和風險約束能力,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 2018個稅改革最新消息:起徵點怎麼提?哪些花費能免稅?財政部最新...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今天上午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肖捷,副部長史耀斌、胡靜林就「財稅改革和財政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財政部部長肖捷針對個人所得稅改革問題表示,大家都將是今年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受益者。
  • 寧波這場重磅研討會,兩任財政部原部長亮相,給了這些提醒
    寧波這場重磅研討會,兩任財政部原部長亮相,給了這些提醒 2020-12-08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財政部部長:中國財政政策將更積極支持擴大內需
    每經記者 張鍾尹據新華社報導,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5日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6日在北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此次峰會由今年二十國集團主席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主辦,將以視頻方式舉行。
  • 中央部門曬2019年「帳本」 今年共有 102 個中央部門公開決算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昨天(17日),中央部門向社會公開 2019 年度部門決算,與去年相比,今年公開範圍進一步擴大。今年共有102個中央部門公開決算,決算公開範圍進一步擴大。今年財政部將25個項目重點績效評價報告、394個項目績效自評結果隨同中央決算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參閱,數量比上年分別增長了25%、48.7%,推動中央部門進一步擴大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公開範圍。
  • 胡敏說兩會:讀透這三份報告,了解國家經濟社會運行基本圖譜
    如果說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綱」,那麼「計劃報告」就是經濟政策和工作落實的具體「路線圖」,「預算報告」就是一年財政收支的「國家帳本」。這三份報告緊密相聯,相互支撐,是了解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基本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