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由丨Be assertive and speak up,學會為自己說話!

2021-02-20 擇由教育

如果一次又一次的,你希望事情再發生一遍時你會做不同選擇,會說不同的話;你希望當時的你能堅持自己的立場,而不是那麼「隨和」;你希望能有勇氣拒絕,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你最最需要的也許是「Assertiveness training」。


——擇由教育王亞飛Faye

在美國,亞裔群體被稱為「model minority」,意思是模範少數民族。這樣的稱呼來源於亞裔高於美國平均值的受教育程度,收入和低犯罪率。

然而,這樣的稱呼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比如很多人認為亞裔對比非裔,在政治方面很溫和順從,「聲音」很小,更多的只考慮提高經濟地位,從而導致了美國政府忽視了亞裔的政治權益。


2003年市議員大衛·劉(左一)作為洛杉磯縣督查伊馮·伯克的副手進軍政壇。來源:Irfan Khan /《洛杉磯時報》

相近的,中國留學生往往也給美國人留下「好學生」的印象,並且害羞,不愛說話,溫順脾氣好讀書用功,凡事不愛和人爭等特點。在美國的留學生活中,難免遇見各式各樣的困難時,很多中國學生第一反應是忍氣吞聲,並不會為自己說話,爭取自己的權益。

在我大一剛入校那年,我同住的三個室友,一個中國人,另外兩個是韓國女生。兩個韓國女生人高馬大,熱愛party,時常凌晨4點才回宿舍,嚴重影響到我和另外一個室友的休息。另外一個中國室友因此時常對我吐槽她們,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然而平時依舊和兩人笑臉相迎,和睦相處。在我多次和兩人交涉無果之後,忍不住終於在某天深夜選擇了報警。雖然校警表示室友太吵這種事,他做不了什麼,但是願意為我積極的聯繫RA(宿管)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天,和RA溝通過程中,他表示無法因為這個原因換室友或者做出懲罰,但是會找她們認真的談談。於是,在我的力爭下,RA警告了兩個室友,從此晚歸,打擾室友睡眠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不僅如此,在平時生活中,兩個室友也變得友善了很多。

類似的事情在中國留學生裡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

有的學生考試拿到分數很低,寧願自己關起門來哭,也不去找教授討論可能的批改漏洞;

有的學生外邊消費被多刷了錢,寧願「算了算了」,也不願意去找店家argue要回多收的費;

有的學生在小組項目裡被分到不擅長的內容,寧願咬著牙默默承受,而不願意去拒絕;

有的學生和室友,住家,同學產生矛盾誤會,寧願心裡憋屈難過,也不願意找對方把話說清楚;


……

但是這樣真的就會好嗎?

為什麼很多中國留學生在國外都這麼「溫順」呢?

每當遇到侵犯自己權益,對自己不公平的事情時,他們往往缺乏反抗的意識,總覺得忍忍就過去了,他們的想法是:自己身為外國人,在異國他鄉最好不要惹麻煩,凡事息事寧人就好。甚至很多家長也會教小孩,「出門在外不要惹麻煩,要好好和大家相處」,幾乎不去強調要學會維護自身。

再比如我大一時的另一個中國室友,和另外的室友產生矛盾時,除了會背地裡吐槽,表明上什麼都不會做,甚至連口頭抗議和維護自己權益的意願都沒有!

亞洲文化屬於群體文化(collectivist culture),相比歐美的個體文化(individualistic culture),往往把群體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相比西方價值觀強調的個體成功,亞洲文化更加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合作。


Andrew Hupert,作為China Solved的CEO,多年來為跨國企業和中國企業的合作提供策略上的指導和建議。


他認為,中國人更偏好於尋求一種和諧的狀態,而西方人更追求公正。另外,在中國,很少有人願意依賴司法機關或者相關機構去解決糾紛,相反的,出了事情之後很多人反而傾向於避開這些機構去解決問題。而在歐美文化裡,對公正的追求往往是超出中國人想像的。

If you don’t speak up for yourself,who else will?

如果一次又一次的,你希望事情再發生一遍時你會做不同選擇,會說不同的話;你希望當時的你能堅持自己的立場,而不是那麼「隨和」;你希望能有勇氣拒絕,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你最最需要的也許是Assertiveness training」。

Assertiveness 這個詞在中文裡被解釋為魄力,果敢,也被翻譯為自我堅定。在美國,assertiveness是一種核心的交流方式,被視為一種正面的品質。

來自紐約的Susan Zeidman,長期為美國管理協會提供assertiveness的訓練。她認為assertiveness是一種交流風格,掌握這種風格的人可以清晰,直接,誠實的向對方表達出他的想法,感受,需求以及渴求,但與此同時又可以尊重他人的權利和需求。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和中國學生比起來,大部分美國的學生更知道如何表現的assertive,從而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曾經的美國生活裡,我發現在平時宿舍裡,當有噪音影響到自己時,美國學生很習慣於直接去敲門讓對方小聲點;學校小組討論分配任務時,美國學生很直接的會告訴其他組員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從而避免被分配到不想做的任務;在和他人發生誤會矛盾時,美國學生更善於直接面對,主動坦誠地和對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美國學生很少會有「忍氣吞聲」的表現,更多的會選擇維護自己的權益,哪怕這個過程比較麻煩。

在美國多年的留學生活中,我也逐漸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在學習中,發下來的考卷批改不清,或者我和批改意見不統一時,我會直接找教授討論。大多數時候,教授會認真聽取我的意見,重新審視我的答案,甚至有過承認自己的出題有誤導性,從而給我的試卷重新算分;在生活中,當遇到各種麻煩時,我也會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絕對不滿足於不公正的結果。

另外,表現出assertive有很多優勢:它能幫助人學會拒絕他人,堅持自己的立場,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它能讓人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讓自己在和他人相處時變得更加舒服;它還能提高自己的邏輯,做決定的能力。除了對自己的優勢,和對方的關係方面,assertive的技巧還能夠創造一個平等,相互尊重的交流模式,取得一個「雙贏」的局面;另外,它還能幫助你贏得他人的尊敬,形成坦率的關係。

Difference between aggression and assertiveness。

很多留學生很擔心在爭取自己的權益,需求的過程中會顯得太有侵略性,會被他人認為沒禮貌,粗魯,所以不好意思開口提要求; 還有些同學傾向於避免衝突,覺得引發衝突和口角會讓自己很不舒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其實在表現出自信果敢(assertive)和具有侵略性(aggressive)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自信果敢的人,在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同時,依舊會尊重他人的想法;有傾略性的人只會攻擊他人的想法,抬高自己的觀點。

自信果敢的人表達自己是,通常會以「我」作為開頭,不亢不卑的陳述問題;有侵略性的人傾向於「你」作為開頭,語調和語言裡充滿攻擊和指責的成分。

自信果敢的表達方式著重於解決問題,達到某項目的;而侵略性的方式聚焦在責怪,羞辱和批判方面,容易讓對方產生防禦心理,對問題的處理往往也沒什麼效率。

那麼怎麼樣提升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勇於開口表達自己,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博士,Craig Malkin, Ph.D把assertive表達方式總結為「ABC方法」。

經常,頻繁的使用以「我」開頭的句型: 更強調自己的需求,感受和觀點。

比如說,「我感覺你這樣做並不尊重我,讓我很受傷。」人們通常對含有「你」的表達產生防禦心理,而「我」這樣的句型,更能讓對方專注於需要改進的行為上,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描述對方讓你感到不舒服的行為或者語言。

比如說,「當你大聲對我說話時,我感到害怕」,「當你隨意用我的東西時,我感到非常不滿」,這樣直截了當的指出問題,更有利於直視和解決問題。

提出要求。

在學會為自己說話時,表達自己的感受往往只是第一步,如果想要真正改變,你需要向對方提出實質性的要求,甚至表達你希望他們如何去改變。在這個過程中,你不應該假設對方已經知道如何去改變,很多時候,對方是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的。例如,你可以表達,「我和你說話你不回應我時,我感到特別難過,特別受打擊,如果你能在我每次和你說話時都回應我,我會覺得好很多的」。

另外,學會拒絕也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練習使用「謝謝,但是我不……」句型,這種表達方式在首先表達了對他人的肯定和感謝的基礎上,清晰的陳述了自己的觀點,既有效率,又不會顯得沒禮貌。比如說,「非常感謝你的提議/推薦,但是我無法勝任/xx工作更適合我……」。

最後一步,多加練習,並熟練運用以上表達方式,把being assertive變成你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Be Assertive:為什麼國外學校教孩子從小學會為自己說話?
    舉些例子,班上有幾個同學老向她借書和文具,經常借了不還(或者忘了還),她不願意問別人要回;同桌小朋友上課弄出聲音,老師回頭把她連著一起批評,她也不為自己辯解,回來卻哭了 ...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我們很擔心孩子的溫順會成為她成長的阻礙,不會為自己說話,長大要吃虧的 ...
  • 歐美學校都教的 「 Being Assertive 」為什麼那麼重要
    「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為自己說話,都不為自己爭取權益的話,誰會幫你呢?」 你前幾天有位讀者麻麻在微信上找到我,發來很長的一段文字:逃媽你好,冒昧打擾下。今天剛去兒子幼兒園開了家長會,有件事哽在心裡不舒服,想聽聽你的意見。
  • Speak for yourself是「為自己代言」嗎?說這詞會惹怒對方!
    ,經常會在網絡或者現實中發表自己的言論,表達自己的看法,為自己代言。有人就說,為自己代言,翻譯成英文應該就是speak for yourself。但事實上,這詞真的應該這樣翻譯嗎?1.speak for yourself 發表你的觀點;那是你的看法(我不同意)說到這個詞,其實在英語裡面,根據語境可以理解成兩種不同的意思。
  • speak up,speak to,speak out和talk,tell都是說,小心用錯了哦
    中考英語考點之「說」,speak,tell和talk,小心進入雷區hello,這裡是尖子生數理化教育,本次課程我們來講一下英語中常考的說:speak,talk,和tell。speak,講述某種語言speak,說,但是其不能表示說話的內容,通常表示說什麼語言。如:speak English,speak Chinese,說英語,說漢語。
  • Speak for yourself 可不是為自己代言的意思(附:speak口語表達匯總)
    Speaker:揚聲器put sb on speaker :把揚聲器打開,聽....講話比如你給某人打電話,你朋友說,把免提打開,聽對方說話,put him on speaker/put her on speaker.
  • 「speak for yourself」別理解成「為你自己說話」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speak for yourself,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為你自己說話」,其正確的含義是:speak for yourself 用於表示不同意某人的觀點)那是你自己的看法
  • speak for yourself 是「為你自己說話」?第140期
    [截圖來源於Cambridge Dictionary 劍橋詞典 權威靠譜]【地道表達】speak for yourself【英文釋義】something you say to someone to say that the opinion that they have just expressed is not the same as your opinion【中文釋義】用於表示不同意某人的觀點,那是你自己的看法,我不是那樣想的。
  • 堅定果敢自信地表達自我assertiveness ▎學會自我尊重
    「堅定果敢自信的表達assertiveness」的個體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卻不至於惹怒別人或自己。儘管每個人時不時都會做出被動順從或攻擊行為的舉動,如由於缺乏自信心導致一種不恰當的與人溝通交流的方式。什麼是「堅定果敢自信的表達assertiveness」?
  • 別傻傻地以為speak for yourself是「為自己代言」!
    今天EF英孚教育帶你學習的是與speak相關的詞組。主持人:What's up guys! Welcome to 英孚動詞答詞知識派,我是主持人Johnson章森藝。有些句子每一個字都很簡單,但在使用時,卻常常讓人會錯意。假如聽到別人對你說:Speak for yourself.
  • 入園前國外父母用這些繪本,教3-7歲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意願
    它就是: Be assertive and speak up.意思是,孩子要敢於為自己說話,坦率表達自己的主張,爭取自己的權利,這在美國屬於社交教育的範疇。 具有這項能力的孩子,大多有以下表現: 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 能站出來為自己和別人說話; 避免和拒絕霸凌行為; 自尊自信,也尊重別人; 習慣和別人協商;
  • 如何養育果敢(Assertive)的孩子?
    「Assertiveness is askill
  • 老外說"speak for yourself",不是」為你自己代言」!別搞錯了
    現在很多人通過各種平臺為自己代言,但,老外說"speak for yourself",可不是」為你自己代言」
  • 中考英語複習資料:初中高頻率動詞用法--speak
    speak A.vi.說;發言 Hespokewithmeabouthischildhood.Hewastoohurttospeaktous. I』veneverspokenofthesethingstoanyonebefore. Hespokeatthemeetingyesterday.
  • 【商務聽力】How to Be Assertive
    This is why assertiveness is so important. You’re being assertive when you express your own needs calmly and confidently, without forcing them on others.
  • 英語語法:短語slow down,speak out的用法​
    動詞短語是由動詞和介詞、副詞、名詞等構成的,在句中作謂語。
  • 千萬別幫你的孩子說話
    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總是在強調著「競爭力」,然而如果孩子都學不會「為自己說話」,要拿什麼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競爭?我們或許並不希望培養一個好強、愛爭執的孩子,但是至少應該教會他們捍衛自己的權益。究其根本在於,家長沒有教會孩子這樣一個詞:「assertive」。它對應到中文,比較貼切的詮釋應該是「果敢而堅定」,也可以更通俗地被理解為「為自己說話」。
  • ...Assertiveness has never been par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Wang Yi:China will surely become stronger, but will not be assertive. China values its independence, but will not go it alone.
  • speak out of turn可不是指正話反說,真正意思是說話不得體
    speak out of turn說話不得體。turn在此為名詞,意思是「行為舉止"。out of有「偏離」的意思,所以speak out of turn可以解釋為「說話不得體」,通常是指說話的時機、身份不恰當。
  • 「請大聲一點」千萬別用 「 Can you speak loudly? 」
    Con-call的點名,其實是讓各人報出自己的名字,更自然的說法是:Can we start by getting everyone’s name? (我們開始自己報名字吧!)Speak loudly vs speak up請說大聲一點錯誤:Can you speak loudly?正確:Can you speak up?
  • 誰還在把"speak for yourself",翻譯成」為自己代言」!這太尷尬啦!
    現在大家都活的很有個性,不喜歡模仿別人,只喜歡為自己代言,但是英文可千萬別說speak for yourself.那可就尷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