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漢堡包起源於中國肉夾饃?!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稱,大家都愛吃的漢堡並不是來源於美國或德國,而是源自於中國的肉夾饃。早在秦朝的時候,肉夾饃就已經存在了。肉夾饃發源於陝西,如今已經成為全國人民都喜愛的街頭美食。

The world's first hamburger doesn't come from where you think it comes from. It wasn't inve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 didn't originate in Germany. No, the world's first hamburger comes from China.
世界上第一隻漢堡從哪來?不是你想的那樣哦——不是起源於美國,也不是發源於德國。哦不,世界上第一隻漢堡起來自中國哦。

If you're scratching your head right now, you're not alone. But Chinese hamburgers are very real and they definitely predate the hamburgers we call our own in the U.S. Known as rou jia mo, which translates to "meat burger" or "meat sandwich," they consist of chopped meat inside a pita-like bun, and they've been around since the Qin dynasty, from about 221 BC to 207 BC.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Chinese street food and our American-style burgers, the rou jia mo "has been called the world's first hamburger."
如果你現在正在抓耳撓腮,你不是一個人。但是中國漢堡包真的存在,而且早於我們美國本土的「漢堡包」,在中國稱為「肉夾饃」( meat burger,meat sandwich),它們是由切碎的肉塞在開口圓餅裡做成的,從秦朝開始(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就有了。雖然這種中國街頭小吃和我們美利堅的漢堡大不相同,不過,肉夾饃的確被稱為「世界上第一隻漢堡」。

The rou jia mo originated in the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and is now eaten all over the country. It's typically prepared and eaten on the street. The dough for the bun, or mo, consists of a simple mixture of wheat flour, water and maybe yeast. Of course recipes may vary, but this basic equation makes for a chewy and subtle pillow for the delicious filling. While the mo is traditionally baked in a clay oven, today it's often fried in a pan. They may look a little like Chinese steamed buns or baos, but the dough for those are, of course, steamed, not baked or fried.
肉夾饃起源於中國陝西省,如今已遍布全國,是代表性的街頭小吃。生麵團做成的「饃」,就是簡單的由小麥粉,水,可能還有酵母做成的。當然啦,配方不盡相同,但是基本做法都差不多,咬一口軟糯可口,填充(肉)唇齒留香。而傳統的做法,饃是在土灶裡烘焙而成,如今則常常放在平底鍋裡烙制而成。可能看上去會比較像中國的饅頭或是包子,但是那些是蒸的,不是烤的或炸的。

The meat filling might consist of chopped pork, beef, lamb or chicken that has been stewed with a variety of spices, like ginger, cloves, coriander and star anise. You might also find herbs like cilantro or greens like lettuce garnishing the sandwich.
夾雜裡面的肉會由切碎的豬肉、牛肉、羊肉或是雞肉填充,由文火慢燉,加入多種調味料:如姜、丁香、香菜和八角。你可能會發現三明治裡有很像香菜的薄荷葉,或是像生菜這樣的綠色蔬菜做配菜。

(來源:滬江英語,編輯:Helen)

相關焦點

  • 美媒:漢堡包起源於中國的rou jia mo
    肉夾饃,有些人管它叫「中國的漢堡包」,現在要糾正這個觀點了,美國媒體認定肉夾饃是漢堡包的「祖先」。 報導還表示,肉夾饃起源於中國陝西省,現在已經發展到全國各地。這種食物一般在中國街頭就能找到,大家一般也會將它視作街頭小吃。
  • 美媒:肉夾饃是漢堡的祖先 起源於秦時的陝西
    人民網4月10日訊據新聞晨報消息,曾經被稱為「中國漢堡包」的肉夾饃,現在可能要反過來了——有美國媒體稱肉夾饃才是漢堡包的「祖先」。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世界上第一個漢堡包來自秦時的中國,起源於如今的陝西省,名叫「rou jiamo」(肉夾饃)。當時的古人把切碎的肉塊夾在兩塊麵餅中間,在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出現。
  • 漢堡包的祖宗是肉夾饃?
    你沒拼錯,正是「肉夾饃」。艾莉森說這種被稱為「中國漢堡包」(Chinese Hamburgers)的食物,從字面上翻譯成英文應該叫"meatburger」(肉餡漢堡包)或」meat sandwich」(肉餡三明治)更合適。她稱這種食物出現在秦朝,最初是陝西一帶的地方食物,但現在已流行到全中國。
  • 漢堡包起源於中國菜嗎?一起來瞧瞧外國網民是怎麼回答的!
    那麼老外吃的漢堡包起源於中國菜嗎?根據一些資料顯示漢堡包還真有可能起源於中餐裡的肉夾饃。最早的肉夾饃在戰國時期就已發明,廣泛流傳於陝西各地(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而西方的漢堡是源自韃靼人,隨著韃靼人的西遷傳到了歐洲(13世紀)。實際上韃靼人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的時候就和中原就有來往。舉個簡單的例子。
  • 為什麼肉夾饃是健康食品,漢堡包卻被認為垃圾食品
    這篇文章要比較的就是中國的肉夾饃和國外的漢堡包。為什麼說這兩種食物相似呢?首先看一下外觀,都是兩層麵餅夾著肉和菜的結構;另外看內容,被夾在中間的都是肉和菜葉(雖然正宗的陝西肉夾饃中間是純肉,沒有菜葉的)。外形極為相似,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 同樣是「面+肉+面」,為何在中國叫肉夾饃,在國外變成了漢堡?
    沒錯,當時的歐洲人也這麼想的——於是,麵餅+肉的這種食物就這麼誕生了,只不過這東西在中國的秦朝叫肉夾饃,而在歐洲,演變成了漢堡。當然這只是漢堡起源的一個猜想,至於漢堡真正的起源,雖然美媒早在2015年就有報導說漢堡包起源於中國的肉夾饃,但桌兒在《漢堡:吃的全球史》中查證到的資料卻提出漢堡起源於三明治的誕生地英國。
  • 肉夾饃登上《生活大爆炸》,三明治起源於中國?
    在最新一期《生活大爆炸》中,源自中國的陝西名小吃「肉夾饃」再次火了一把。女主佩妮將三明治帶到了「中餐之夜」,而艾米則調侃道三明治就是中國的「肉夾饃」其實在美劇中,中餐也是「常客」之一,其中提及最多的莫過於宮保雞丁了。比如說《老友記》。在1994年開播時,光是圍繞中式小吃外賣展開的情節就出現過四集。
  • 漢堡包和肉夾饃相比,你更喜歡哪一個,有什麼原因呢?
    這兩者之間我當然會選擇肉夾饃,這其中也包含了家庭因素,從小我父母就控制我的飲食告訴我漢堡是垃圾食品不能多吃。快餐我一年都吃不了一次,不過我也不喜歡吃快餐,畢竟快餐傳出來的食品安全問題也蠻多的。所以我就更不吃了,肉夾饃是中國的傳統美食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
  • 中外美食比拼:肉夾饃×漢堡包!熱乾麵×義大利麵!你粉哪一個?
    牛肉漢堡包vs臘汁肉夾饃臘汁肉夾饃:肉夾饃是個很有意思的名字,很多初來中國的外國人聽到肉夾饃後會感覺到很驚奇,他搞不明白肉夾饃為什麼不是肉夾著饃?其實肉夾饃這個名源於古語:「肉夾於饃」的簡稱,肉夾饃是中國陝西的特色美食之一。
  • 區別在哪,為何肉夾饃有營養,漢堡包有菜有肉卻是垃圾食品
    漢堡包在國內國外都是備受追捧的食物,有些人覺得一個小小的漢堡包就是濃縮的精華,比如大張偉大老師就好幾次在節目上對它不吝讚美,他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東西,有蔬菜有肉有麵包,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他說炫辣雞腿堡每回吃他都哭,太好吃了。
  • 厲害了中國!世界上第一個漢堡是肉夾饃(雙語)
    不是你想的那樣哦——不是起源於美國,也不是發源於德國。哦不,世界上第一隻漢堡起來自中國哦。   If you're scratching your head right now, you're not alone.
  • 中式漢堡包,肉香四溢的肉夾饃,外皮蕉香酥脆口感超好,製作簡單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漢族特色食物之一。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潼關的潼關肉夾饃(與白吉饃不同,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內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裡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且老潼關肉夾饃是熱饃夾涼肉,餅酥肉香,爽而不膩)。肉夾饃是陝西著名小吃。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都認為是病句,這是與古漢語有關,肉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
  • 煎餅果子成為「中國漢堡」代言人?驢肉火燒,肉夾饃開始坐不住了
    煎餅果子成為「中國漢堡」代言人?驢肉火燒,肉夾饃開始坐不住了。剛剛上網的時候,小編驚奇地發現,煎餅果子被翻譯成英文竟然是「Chinese Hamburger」,也就是「中式漢堡」的意思。這就是說在外國友人的眼裡,煎餅果子成了是「中國漢堡」的代言人嗎?小編第一個反應就是:肉夾饃怎麼辦?驢肉火燒怎麼辦?小編能想像到不少網友知道後肯定會說:煎餅果子成為「中國漢堡」代言人?驢肉火燒,肉夾饃開始坐不住了。所以問題來了,到底是誰做中式漢堡的最佳代言人合適呢?從外形上面來看的話,驢肉火燒,肉夾饃坐不住也是有原因的。
  • 外國孫子來中國居住,非要吃漢堡包,農村爺爺用肉夾饃制服他
    可是令爺爺苦惱的是孫子不吃飯,天天吵著要漢堡包,生活在農村的劉老漢,哪裡見過漢堡包,又不知道漢堡包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忍受不了孫子的吵鬧,爺爺帶著孫子去了城鎮,找到了一家賣漢堡的地方,看著門口的漢堡包的價格標牌,實在是太貴了,看著圖片上的漢堡,劉老漢心想不就是饅頭中間加點肉嘛,回家自己給孫子做。
  • 為什麼吃肉夾饃就有營養,有菜有肉的漢堡包卻被叫垃圾食品?
    為什麼肉夾饃非常有營養,漢堡包有肉有菜卻被成為垃圾食品?這個問題相信困惑了不少吃貨網友。在中國的食譜上,肉夾饃絕對是主食,沒有疑問,而且營養又健康。很多人好奇這肉夾饃,明明是饃夾著肉啊,其實古漢語中有「肉夾於饃」的說法,直接這樣叫非常麻煩,於是就把「於」字給去掉了。長期以往,大家習慣了這種叫法,所以這樣叫也沒什麼錯。中國的肉夾饃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陝西地區就使用了白吉饃夾肉,尤其剛出鍋的時候,切點青椒末、滷蛋和滷肉夾在白吉饃裡,口感別提多好吃了。
  • 中國級別的漢堡包,小時候一塊錢一個,比麥當勞好評多了去
    外國人眼裡的漢堡包就是一個款式,無非可以分個碼數,s碼的應該是迷你款了,3XL的是不是就是巨無霸漢堡包了,光是從外表就能看到實實在在的用料,用手從上層使勁按下去不會有一絲塌陷,雙層肉餅、酸甜番茄、清脆生菜、濃鬱醬料......
  • 曾獲李世民稱讚,號稱「中國式漢堡包」,英文名叫「Rougamo」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人們雖喜歡吃美食,但更喜歡有故事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將美食背後的人文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當我們吃著這種食物,能想到千百年前的歷史,以及美食中蘊含的感情,也會覺得更加美味。
  • 曾獲李世民稱讚,號稱「中國式漢堡包」,英文名叫Rougamo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人們雖喜歡吃美食,但更喜歡有故事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將美食背後的人文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當我們吃著這種食物,能想到千百年前的歷史,以及美食中蘊含的感情,也會覺得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