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這條路上我們手拉手,這條路上我們共患難,這條路上我們絕不能回頭!這首歌聽過無數遍,無數遍還想聽。
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這條路上我們手拉手,這條路上我們共患難,這條路上我們絕不能分手……唱著這首歌,幾個年輕人熱淚盈眶!彼此的心靈清澈如水,彼此的光輝相互照耀。
那時候他們還年輕,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和目標,他們知道前面有多少艱難險阻,但他們又知道他們必須上路?告別了父母、告別同學,告別了寧靜的校園,向著未知前方他們勇敢地上路了。
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這條路上有汗水、有淚水,甚至有犧牲!當導師交代完他們的使命,並親自帶隊說:「孩子們,走吧?別忘了這次去我們為了什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我國物質極其匱乏的時候,幾個衣著樸素的大學生跟著一個老頭走進了沙漠,走進了無邊的荒漠……
至今,那幾個年輕人的身影還在當地牧人的眼前晃動,他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來到這裡,來到黃沙漫天的荒原。看上去他們那麼年輕,樸實,而又陽光燦爛!牧民們聽慣了關於荒漠,關於死亡的故事,但沒聽過生命如此氣貫長虹。
牧民說,穿過那片沙丘瀚海,就是無邊無際的毛烏素……再往那邊就是傳說中的羅布泊,死亡之海……有人說那幾個孩子中一定有個詩人,不然他們不會這樣整齊劃一,充滿著冒險精神,有時候這種冒險精神只有存在詩人的腦海!
多年後,在漠北空寂的無人之地,蜿蜒出一條沙海之路。多年的開墾,當年的那幾個年輕人走過的荒僻之路早已被一輛輛卡車拓展得堅硬無比,源源不斷的寶藏從無垠的荒寂之中流出。而當年的那幾個年輕人,他們就像一道風景被摺疊在時間的褶皺裡,他們的歌聲收錄在歲月的流淌中。
當中國走入新紀元,道路不再是阻隔人們的想像。一批批年輕人攜手走進碧海,走進他們學長曾經走過的路,他們可否還唱著同樣一首歌,同樣一首洋溢著青春激情的歌曲。
這條路上我們一起走,這條路上我們手拉手,這天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