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家裡做燉菜,砂鍋裡各色食材放得滿滿當當,小火慢燉的時候,砂鍋邊緣蒸騰出一絲絲熱氣。燉菜端上桌,砂鍋的餘溫使得鍋裡的湯水還在咕嘟咕嘟地翻滾著,吃起來超暖和,超滿足。
-- 小雞燉蘑菇 --
雞肉酥爛,蘑菇鮮香,粉皮吸足了湯汁的精華,入味又好吃。
用料:柴雞一隻約1kg、榛蘑100g、粉皮150g、八角、桂皮、蔥、姜、醬油、鹽
-- 做法 --
小雞斬塊,榛蘑溫水泡十分鐘,放在流動的水裡衝乾淨,再次用溫水泡上備用。
雞塊過滾水焯一下,撈出衝去浮沫。
鍋內燒熱油,下八角,桂皮炸香,下雞塊翻炒2分鐘。
倒入沒過雞塊的熱水,加入鹽,蔥姜,醬油,大火燒開轉小火燉一小時。
一小時後倒入榛蘑和泡榛蘑的水,繼續燉半小時。然後加入粉皮,再燉20分鐘左右即可。
-- 小貼士 --
一般來說,沒有炒雞肉這個程序,直接把雞肉放砂鍋燉,然後再放榛蘑,粉皮燉。我感覺我買的柴雞都是速成品,沒有土雞香,所以炒了炒。
粉皮不用提前泡,放進去的時候一根根的放,以免粘連。
-- 咖喱牛腩鍋 --
牛腩與咖喱燉上一大鍋,加上各種蔬菜燉煮出自然的甜味。直接往白米飯上一淋,一頓簡單又美味的晚餐就搞定了。
用料:牛腩500克、胡蘿蔔2根、土豆2個、洋蔥半個、日式咖喱膏3塊、椰漿150ml(一定是濃鬱乳白色的椰漿哦,不是椰汁飲料那種哈)、香葉兩片、八角一個、花椒幾粒、姜一塊
-- 做法 --
土豆去皮切塊(如果暫時不烹調,請用冷水浸泡以免發黑),胡蘿蔔洗淨切滾刀塊,洋蔥切片,牛腩切大塊。
牛腩焯水後,衝洗乾淨。放入高壓鍋內,加開水、香葉、八角、花椒、拍破的姜,上汽後壓20分鐘(喜歡牛肉軟爛點的可以適當加長時間)
炒鍋內倒少量油,八成熱後,放入土豆、胡蘿蔔與洋蔥,炒到表面收縮、微焦後撈出備用。
將牛腩與炒好的蔬菜放入燉鍋中,加入剛才煲牛腩的肉湯,剛浸過食材即可。大火燒開後,放入三塊咖喱膏。
中小火燉煮20分鐘,之後淋入椰漿調勻即可關火。其間可以嘗嘗味道,根據各人口味決定是否調入鹽和糖(小辭沒有放鹽和糖,因為咖喱膏的味道很夠了)
-- 小貼士 --
如果是燉牛肉這類不容易軟爛的肉類時,事先將它單獨煲煮一定時間,再放入燉鍋加咖喱膏一塊燉。一方面用燉過肉的湯汁來煲咖喱會更加美味,另外也不會出現肉還沒軟而蔬菜都燉爛了這種情況。
蔬菜事先用少量油炒過,而且要炒到表面收縮、微焦。這樣在長時間燉煮的時候才不容易爛掉,(特別是土豆)。
最後淋入椰漿,是因為這樣椰漿的味道會保持得更好,也不會油水分離。
-- 海鮮豆腐南瓜燉 --
蛤蜊跟鮮蝦的鮮味+南瓜的清甜+豆腐的滑嫩=味蕾的享受
用料:南瓜、嫩豆腐、鮮蝦、蛤蜊、火腿片(熟)、蔥 鹽
-- 做法 --
南瓜切小塊,蛤蜊買回來吐沙後撈出待用,蝦去殼去泥線,取蝦仁。蔥取蔥白切段,蔥綠部分切蔥花,火腿切小粒。
南瓜放容器中,加清水,蓋上保鮮膜,放微波爐加熱至熟爛,也可以放蒸鍋蒸熟,搗成南瓜泥待用。
將南瓜泥倒入鍋中,加適量開水稀釋,放入豆腐,煮開。放入蛤蜊、蔥白部分。
再一次煮開,蛤蜊都打開了,轉小火繼續燉上2-3分鐘後,將蛤蜊挑出。這個時候往鍋裡放少許鹽,將蝦仁倒入,轉大火煮開轉小火燉上半分鐘,撒上火腿粒跟蔥花。
-- 小貼士 --
加水稀釋,水可以稍稍多一些,以免在煮的過程中糊鍋嫋,如果想最後湯汁濃稠一點,你可以到時候對煮上一會兒。
蛤蜊要的只是鮮味兒,不過也可以放在裡面最後一塊兒盛出來吃哈。
蝦放入煮的時間不用太長哈,不然蝦肉都老了。先放蔥白進去煮,別放蔥綠,蔥綠煮久了會很難看的哈。
-- 番茄土豆燉牛腩 --
番茄煮出酸酸甜甜的湯汁,土豆燉出粉粉的口感,牛腩因此有了更豐富的味道。
用料:番茄4個、牛腩500克、土豆2個、番茄醬100毫升、洋蔥半個、小蔥1棵、小紅辣椒2個、鹽適量、雞粉少許、生抽少許、黑胡椒粉適量
-- 做法 --
番茄切塊,分成兩份(3個/1個)。牛腩切塊,土豆洗淨去皮,切塊過水去澱粉。洋蔥切絲,小蔥切蔥花,小紅辣椒切段,備用。
鍋內放少許油,油溫熱放入蔥花辣椒爆香。放入洋蔥絲煸香,加入牛腩塊煸炒。加入3/4番茄的量(3個),加番茄醬,翻炒均勻。
加水至沒過牛腩,大火至水沸,加鹽,雞粉,生抽,黑胡椒,蓋上蓋轉小火燉1個小時以上。出鍋前30分鐘,將土豆塊加入。出鍋前15分鐘,將剩餘的1個番茄的量加入,大火收汁即可。
-- 小貼士 --
最後30分鐘和15分鐘的時候加入土豆和剩餘1個量的番茄,主要是為了菜品美觀。否則土豆會很容易燉成泥,而番茄在開始燉牛腩的過程中已經完全消失在湯裡,所以為了體現番茄的存在,最後15分鐘的時候加入,好吃又好看。
喜歡湯汁的朋友可以不用過分收汁,因為湯的味道和羅宋湯很接近,只是沒有奶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