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金為絲,嵌玉綴翠,宮廷藝術燕京八絕之花絲鑲嵌

2020-12-19 古人古道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就是讓所有人第一次相信神話的所在。

明朝萬曆孝端皇后鳳冠仿若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鏤空的金龍口吐瑪瑙,冠隨著人行走而動,金絲點翠,流光溢彩。

明代雙鸞銜壽果金簪,是明末的巔峰之作。

康乾盛世,清代國力到達頂峰,對於工藝的追求也繁盛得令人髮指。其最巔峰的花絲鑲嵌作品,是一樽累絲花瓶。據史料記載,光這一個花瓶,就花去了十多位工匠足足半年的時間。

從春秋時期的金銀錯到今天的燕京八絕,花絲鑲嵌從來都是珠寶最頂級的工藝,無出其右。因工藝繁複、用料名貴,多用於皇室用品。

每一件精美的花絲鑲嵌工藝品的背後,往往積攢著無數匠人們的心血和汗水。

花絲鑲嵌是金與火的藝術,是古代皇家珍寶,也是它用最為精細的工藝,加上最為珍貴的寶石,將金銀的美感推向了極致。

精美花絲鑲嵌珍寶展示

精美花絲鑲嵌珍寶展示

精美花絲鑲嵌珍寶展示

精美花絲鑲嵌珍寶展示

精美花絲鑲嵌珍寶展示

精美花絲鑲嵌珍寶展示

精美花絲鑲嵌珍寶展示

2008年6月,花絲鑲嵌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花絲鑲嵌也許永遠不會走入你的日常生活,但是因為它的存在讓我們相信,人類對於美的創造,有著不可限量的潛能。

相關焦點

  • 「花絲」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記東方藝珍花絲...
    2019年10月16日,花絲鑲嵌課程2019秋季學期的19 名學生學員以及15名中財雙創視覺傳達設計花絲鑲嵌小分隊同學在我院團委副書記何楚玉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北京東方藝珍花絲鑲嵌廠參觀學習。我院藝術系老師孫琳老師作為第20名花絲鑲嵌學員一同前往參觀。
  • 潘建強:花絲鑲嵌的歷史和工藝簡介
    近年來大火的《甄嬛傳》《如懿傳》等宮廷劇中娘娘們的造型奢靡華貴,完美地呈現出清宮的大氣磅礴的氣質,是因為藉助了一門傳承久遠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花絲鑲嵌。「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一,是一門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宮廷技藝,是世界貴金屬加工的巔峰技藝。花絲鑲嵌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絲鑲嵌包含了「花絲」與「鑲嵌」兩種工藝:「花絲」是用金、銀、鉑、銅做原料,拔成絲,編結成型;「鑲嵌」是把金銀薄片捶打成形,把珍珠寶石嵌進去,製成裝飾品。
  • 匠心河北(5)|花絲鑲嵌:金與火之歌,秒殺一切奢侈品的皇家高定!
    花絲鑲嵌一項傳承久遠的古老手工技法源於春秋,興於元明清在匠人的心血澆注下花絲鑲嵌獨領宮廷技藝制高點兩千餘年雕刻了永恆璀璨的奢華印記千年花絲技藝歷來只為皇家御用>是一門「京作」特色宮廷藝術與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宮毯、京繡同屬「燕京八絕」被很多人稱之為「秒殺一切奢侈品的皇家高定」如今這項技藝已在廊坊大廠縣發揚光大花絲鑲嵌工藝因工藝之精美,製作過程之複雜,佩戴人之尊貴,註定成為皇家的奢侈品,象徵著不平凡的美。
  • 一直被譽為「燕京八絕」之首的花絲鑲嵌,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中國傳統手工藝一直有著驚人的魅力,其中,「花絲鑲嵌」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千年的古老藝術。它從古至今一直很活躍,可以說是珠寶行業的活化石。雖然它的工藝古老,但它精緻、精緻和華麗的特徵代表了傳統工藝和珠寶文化的頂峰。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燕京八絕
    華圖教育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帶來『備考資料』2020廣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燕京八絕,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廣東事業單位考試。   燕京八絕,即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八大工藝門類,它們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在清代均開創了中華傳統工藝新的高峰,並逐漸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宮廷藝術。
  • 雲遊規劃館非遺篇|花絲鑲嵌
    其中有一項,誕生之初便是皇室專用,沒錯,說的就是花絲鑲嵌。花絲鑲嵌又被稱之為細金工藝,是我國最傳統最經典的金屬手工製作技藝,作為中國獨有的金銀鑲嵌藝術,一直作為皇家御用的藝術瑰寶,是中國傳統金銀加工藝術的最高代表,更是「燕京八絕」之首。
  • 嵌玉綴翠,是為一絕:作為國禮贈送來賓的花絲鑲嵌,究竟多好看?
    花絲鑲嵌工藝,又稱細金工藝,在我國首飾工藝中有著悠長的發展歷程,最早可追溯到商代,「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它包含兩種工藝:花絲與鑲嵌。據考古發現,花絲鑲嵌工藝最早可追溯到商代。春秋戰國時期,工匠們就開始將金銀拉成絲,鑲嵌在青銅器上,俗稱「金銀錯」。漢代稱為「焊綴金珠」,唐代稱為「金銀平脫」。花絲鑲嵌在漢唐得以興盛,明清達到全盛,為歷代工藝水平的頂峰。
  • 燕京八絕 重煥光彩
    推開古寺大殿厚重的木格紅漆門,柏群將一縷陽光帶進深深的大殿內,也帶來了古寺的新生,北京燕京八絕藝術館已經通過了升級為博物館的相關程序,將於明年年初正式對外開放,屆時400多件燕京八絕傳世精品將在這裡揭開神秘面紗,讓您能夠一睹穿越時空的藝術魅力。頭幾年柏群(左一)還進入故宮進行文物修復。
  • 驚豔世界的花絲鑲嵌,你熟悉的3部古裝劇都有,你知道麼?
    花絲鑲嵌,簡稱:花嵌,又叫細金工藝,花絲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而花絲鑲嵌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鑲嵌與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宮毯、京繡並稱為「燕京八絕」。目前,在北京和成都兩地尚還保留這項工藝,兩地比較而言,北京的花絲鑲嵌工藝較為齊全,畢竟北京作為多個朝代的都城,北京花絲鑲嵌集中代表了中國宮廷花絲鑲嵌工藝的特色。
  • 「燕京八絕」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
    也難怪,景泰藍是京城工藝美術的奇葩,也是與玉雕、花絲鑲嵌、金漆鑲嵌、雕漆、內畫、漆畫齊名的工藝美術「燕京八絕」之一。景泰藍,也叫琺瑯。古代生產景泰藍的工廠就叫琺瑯廠。琺瑯是譯音,琺瑯的工藝最早是由阿拉伯人發現的。
  • 《這裡是北京》 20141124 走進工藝美術博物館 「八絕·九珍大對決」
    《這裡是北京》 20141124 走進工藝美術博物館 「八絕·九珍大對決」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燕京八絕 民間九珍——2014北京工藝美術精品聯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王府井分館開幕
  • 古典花絲鑲嵌融入現代作品的80後珠寶設計師
    花絲鑲嵌是一項傳承久遠的古老中國手工工藝,與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宮毯、京繡並稱「燕京八絕」,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天,我們時尚有YOUNG的主人翁,就是一位將古典花絲鑲嵌融入現代作品的80後珠寶設計師--徐蘭蘭。
  • 小小飾品圖案繁複「北京大工匠」陳令勇讓花絲鑲嵌煥發新的活力
    這件小小的「蝴蝶」胸針,圖案繁複奢華,結合了結合了花絲鑲嵌工藝的掐、填、攢、焊、編織、堆疊所有技法,通過幾十道工序、集合上千個焊點才能完成,要求製作者要做到精準極致。說到花絲鑲嵌工藝,它其實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手工技藝,「燕京八絕」之一,曾主要用於皇家用品的製作,這門製作技藝也於2008年被正式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上面的這件胸針便是由花絲鑲嵌工藝的傳人,「北京大工匠」——陳令勇師傅精心製作而成。
  • 百公斤黃金花絲屏風亮相王府井工美大廈
    中國日報網9月20日電 今天,耗時四年設計製作,用料百公斤黃金的「梅蘭竹菊花絲金屏風」在王府井工美大廈一層震撼亮相。精美大氣的花絲屏風集花絲、鏨刻、寶石鑲嵌、木雕等中國傳統工藝於一身,讓普通民眾近距離接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燕京八絕」之花絲鑲嵌的精湛技藝,共賞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非凡魅力。
  • 108道工序再現「燕京八絕」之首:景泰藍
    數古歷今,中國足以承載禮之高度的國寶重器,也唯有玉、瓷、錦、劍和景泰藍這幾種,而其中又以質沉、色豔、藝絕的國寶景泰藍為尊。景泰藍同樣為「燕京八絕」之首,又名琺瑯,起源於元朝時的古老京都,盛行於明朝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因其釉料顏色主要以藍色(孔雀藍和寶石藍)為主,故稱為景泰藍。
  • 花絲鑲嵌:華美至極的皇家工藝
    花絲鑲嵌,作為一門涉及材料眾多、工藝繁複的傳統金屬技藝,舊時以「細金工藝」為名。這種以金、銀為主要原料,以其他名貴材料為點綴的精美技藝,實為多種貴金屬工藝的集成,雛形可以上溯商代,在隨後歷朝的不斷創新中發展,工藝主要涉及花絲、鑲嵌、錘揲、鏨刻、鎏金、燒藍、點翠等數種。
  • 花絲鑲嵌製作工藝作品《傳家寶·金飯碗》
    《傳家寶·金飯碗》是由花絲鑲嵌工藝傳承人-王樹文設計創作、袁長君老師領銜製作,該作品中採用的花絲鑲嵌工藝在2008年正式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品從設計到成型再到製作完成,是多種工藝的相結合,主要有兩種工藝分別是花絲與鑲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