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譽為「燕京八絕」之首的花絲鑲嵌,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2020-12-19 鬢邊韶華

中國傳統手工藝一直有著驚人的魅力,其中,「花絲鑲嵌」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千年的古老藝術。它從古至今一直很活躍,可以說是珠寶行業的活化石。雖然它的工藝古老,但它精緻、精緻和華麗的特徵代表了傳統工藝和珠寶文化的頂峰。

花絲鑲嵌也被稱為細金工藝,它由金、銀和其他材料製成,鑲嵌進各種寶石和珍珠,或通過編織技術製成。細絲嵌體可分為兩種類型:細絲嵌體,在細絲嵌體中,金和銀被拉製成細絲,而手工藝品是通過堆疊和編織技術製成的;鑲嵌是將金箔和銀箔錘成器皿,然後雕刻圖案並用寶石鑲嵌。此外,它還經常與點翠工藝相結合,即將翠鳥的綠松石羽毛粘貼在金銀製品上,效果更好,更神奇。

雖然與玉雕和漆雕相比,花絲鑲嵌只是一件小工藝品,大多數時候它是作為裝飾品和陪襯出現的。然而,藝術品的美感和奢華通常反映在對細節的處理上,花絲鑲嵌在其中可以發揮作用。為了顯示其地位和財富的象徵意義,清代的許多宮廷藝術作品經常用金絲點綴其間,花絲匠工也盡最大努力展示原材料的材質美,在這上面進行精細雕刻。

為什麼說花絲鑲嵌是珠寶技術的活歷史?因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精細美的產品就已經有了。當時,它們只是普通的金銀工藝品,但它們已經有了現在的雛形。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它終於破繭成蝶,震驚世界。

雖然花絲鑲嵌工藝歷史悠久,但其細膩、精緻和華麗的特徵代表了傳統工藝和珠寶文化的巔峰。它用柔韌可鍛的金銀美在火中反覆提煉,用錘子、鉗子、剪刀、鑷子做成所需的絲綢原料形狀,然後將它們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個空間均勻、密度一致的珠寶毛坯,然後將金線堆疊成鏤空的三維裝飾,最後鑲嵌上奢華的寶石。由於材料罕見,工藝複雜,花絲鑲嵌一直被譽為「燕京八絕」之首。

花絲鑲嵌是基於花絲,拉絲前,銀帶應在卷板機上反覆壓制,直到在正式拉絲前成為適當厚度的方形帶。在這上面從粗到細排列著40到50個不同直徑的孔眼,眼孔通常由合金和鑽石製成,最小的洞比髮絲還細。在拉伸粗絲的過程中,必須從大到小依次穿過每個孔眼,不能跳過。有時需要拉伸十次以上才能獲得所需的細絲,最初拉制的銀線表面粗糙,需要費很大力氣,幾次之後,它逐漸變得光滑了,這樣,才算把花絲做成,才有了後面的雕刻和鑲嵌。

正是由於這項工藝的複雜,才能展現出來那麼美的作品,因此,在古代,很多帝王居住的地方甚至是高官的住宅地都能發現這些花絲鑲嵌作品,用作象徵身份吧!

相關焦點

  • 採金為絲,嵌玉綴翠,宮廷藝術燕京八絕之花絲鑲嵌
    明代雙鸞銜壽果金簪,是明末的巔峰之作。康乾盛世,清代國力到達頂峰,對於工藝的追求也繁盛得令人髮指。其最巔峰的花絲鑲嵌作品,是一樽累絲花瓶。據史料記載,光這一個花瓶,就花去了十多位工匠足足半年的時間。從春秋時期的金銀錯到今天的燕京八絕,花絲鑲嵌從來都是珠寶最頂級的工藝,無出其右。因工藝繁複、用料名貴,多用於皇室用品。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燕京八絕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燕京八絕,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華圖教育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帶來『備考資料』2020廣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燕京八絕,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廣東事業單位考試。   燕京八絕,即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八大工藝門類,它們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在清代均開創了中華傳統工藝新的高峰,並逐漸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宮廷藝術。
  • 燕京八絕 重煥光彩
    清宮造辦處,一個充滿神秘意味的名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柏群是清宮造辦處的第六代傳人。位於承恩寺內的燕京八絕藝術館經常展示燕京八絕非遺傳承人的作品,展品也有專人每天擦拭。如今,柏群致力於將「燕京八絕」重新推到世人面前,傳承來自清宮造辦處的匠心基因。一組數據讓他感到小有成績:2010年燕京八絕百度搜索量為5萬次,今年到現在已經有127萬次。
  • 雲遊規劃館非遺篇|花絲鑲嵌
    其中有一項,誕生之初便是皇室專用,沒錯,說的就是花絲鑲嵌。花絲鑲嵌又被稱之為細金工藝,是我國最傳統最經典的金屬手工製作技藝,作為中國獨有的金銀鑲嵌藝術,一直作為皇家御用的藝術瑰寶,是中國傳統金銀加工藝術的最高代表,更是「燕京八絕」之首。
  • 「燕京八絕」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
    也難怪,景泰藍是京城工藝美術的奇葩,也是與玉雕、花絲鑲嵌、金漆鑲嵌、雕漆、內畫、漆畫齊名的工藝美術「燕京八絕」之一。景泰藍,也叫琺瑯。古代生產景泰藍的工廠就叫琺瑯廠。琺瑯是譯音,琺瑯的工藝最早是由阿拉伯人發現的。
  • 匠心河北(5)|花絲鑲嵌:金與火之歌,秒殺一切奢侈品的皇家高定!
    >是一門「京作」特色宮廷藝術與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宮毯、京繡同屬「燕京八絕」被很多人稱之為「秒殺一切奢侈品的皇家高定」如今這項技藝已在廊坊大廠縣發揚光大花絲鑲嵌工藝因工藝之精美,製作過程之複雜,佩戴人之尊貴,註定成為皇家的奢侈品,象徵著不平凡的美。
  • 108道工序再現「燕京八絕」之首:景泰藍
    景泰藍同樣為「燕京八絕」之首,又名琺瑯,起源於元朝時的古老京都,盛行於明朝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因其釉料顏色主要以藍色(孔雀藍和寶石藍)為主,故稱為景泰藍。 今天咱們就請王春霞為您講一講,這「燕京八絕」之首——景泰藍的製作工藝。
  • 潘建強:花絲鑲嵌的歷史和工藝簡介
    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一,是一門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宮廷技藝,是世界貴金屬加工的巔峰技藝。花絲鑲嵌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絲鑲嵌包含了「花絲」與「鑲嵌」兩種工藝:「花絲」是用金、銀、鉑、銅做原料,拔成絲,編結成型;「鑲嵌」是把金銀薄片捶打成形,把珍珠寶石嵌進去,製成裝飾品。
  • 驚豔世界的花絲鑲嵌,你熟悉的3部古裝劇都有,你知道麼?
    花絲鑲嵌,簡稱:花嵌,又叫細金工藝,花絲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而花絲鑲嵌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皇家飾品的製作。為「花絲」和「鑲嵌」兩種製作技藝的結合。花絲鑲嵌與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宮毯、京繡並稱為「燕京八絕」。目前,在北京和成都兩地尚還保留這項工藝,兩地比較而言,北京的花絲鑲嵌工藝較為齊全,畢竟北京作為多個朝代的都城,北京花絲鑲嵌集中代表了中國宮廷花絲鑲嵌工藝的特色。
  • 小小飾品圖案繁複「北京大工匠」陳令勇讓花絲鑲嵌煥發新的活力
    這件小小的「蝴蝶」胸針,圖案繁複奢華,結合了結合了花絲鑲嵌工藝的掐、填、攢、焊、編織、堆疊所有技法,通過幾十道工序、集合上千個焊點才能完成,要求製作者要做到精準極致。說到花絲鑲嵌工藝,它其實是一門傳承久遠的中國手工技藝,「燕京八絕」之一,曾主要用於皇家用品的製作,這門製作技藝也於2008年被正式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上面的這件胸針便是由花絲鑲嵌工藝的傳人,「北京大工匠」——陳令勇師傅精心製作而成。
  • 古典花絲鑲嵌融入現代作品的80後珠寶設計師
    花絲鑲嵌是一項傳承久遠的古老中國手工工藝,與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宮毯、京繡並稱「燕京八絕」,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天,我們時尚有YOUNG的主人翁,就是一位將古典花絲鑲嵌融入現代作品的80後珠寶設計師--徐蘭蘭。
  • 《這裡是北京》 20141124 走進工藝美術博物館 「八絕·九珍大對決」
    《這裡是北京》 20141124 走進工藝美術博物館 「八絕·九珍大對決」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燕京八絕 民間九珍——2014北京工藝美術精品聯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王府井分館開幕
  • 花絲鑲嵌:華美至極的皇家工藝
    今天, 這項繁雜縝密、工序講究的花絲鑲嵌技藝,在經歷100多年的數次傳承與發展的起落沉浮後,逐漸被世人所認識,從業者們也正奮力向更深層的領域進行探尋。 金絲翼善冠,是明萬曆皇帝朱翊鈞陪葬之冠。
  • 百公斤黃金花絲屏風亮相王府井工美大廈
    精美大氣的花絲屏風集花絲、鏨刻、寶石鑲嵌、木雕等中國傳統工藝於一身,讓普通民眾近距離接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燕京八絕」之花絲鑲嵌的精湛技藝,共賞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非凡魅力。《梅蘭竹菊花絲金屏風》,長2.82米,寬0.93米,高2.18米,耗時4年精心打造,集花絲、鏨刻、寶石鑲嵌、木雕等中國傳統工藝於一身。
  • 「花絲」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記東方藝珍花絲...
    2019年10月16日,花絲鑲嵌課程2019秋季學期的19 名學生學員以及15名中財雙創視覺傳達設計花絲鑲嵌小分隊同學在我院團委副書記何楚玉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北京東方藝珍花絲鑲嵌廠參觀學習。我院藝術系老師孫琳老師作為第20名花絲鑲嵌學員一同前往參觀。
  • 《民法典》新亮點走進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
    近日,由石景山區工商聯指導,金頂街商會組織的承恩講堂國家憲法日主題活動,在位於千年古剎承恩寺的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舉辦。活動特邀北京市百瑞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李那,為大家分享《民法典》婚姻繼承編中的新亮點,普及法典知識,助力美好生活。
  • 花絲鑲嵌製作工藝作品《傳家寶·金飯碗》
    《傳家寶·金飯碗》是由花絲鑲嵌工藝傳承人-王樹文設計創作、袁長君老師領銜製作,該作品中採用的花絲鑲嵌工藝在2008年正式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品從設計到成型再到製作完成,是多種工藝的相結合,主要有兩種工藝分別是花絲與鑲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