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影視劇中總是端著機槍掃射,現實中可行嗎?老兵說出實話
戰爭題材的電影,讓人民了解到軍隊的狀態,包括訓練包括作戰包括演習等,同時在特意的渲染下,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除此之外,一些比較特別的戰鬥方式也引起好奇,比如說影視劇中,主角總是喜歡端著機槍站到陣地上掃射,周圍的子彈似乎像長了眼睛般,從身體周圍飛過就是打不到主角。
因為這點,很多人都好奇真實戰場上,是否也能夠這麼做呢?老兵曾說出實話。機槍在戰爭時期確實也是核心裝備之一,火力傾瀉很猛只要子彈充足,敵人就無法靠近陣地,有時候機槍就是攻堅戰以及防禦戰的神器,少了它會衍生出很多突發情況,甚至會因此丟掉主動權,失敗僅僅在一瞬間。
除此之外機槍還分為是輕機槍以及重機槍,重機槍一般都是在固定的點位布置,通過不斷的射擊來實現壓制,輕機槍攜帶比較方便,可隨時更換位置,也可以端起來邊跑邊打,靈活性很高,且不會影響效率,相對比之下輕機槍要更加出色。但如果說掃射的話,火力密度很高,精確卻不可保證。
它們更多是朝著不同的方向飛去,沒有一個命中點,這樣一來等於是浪費子彈,沒有多大的意義,後勤如果充足的情況下,打得奢侈點沒有問題,但缺乏後勤補給的話,必須得採用特別的射擊方式,比如說點射或者是三連發射擊,保證一個火力的壓制即可,不需要瘋狂地傾瀉子彈,裡面還是有講究的,沒有那麼簡單。
在這種情況下,端著機槍站出陣地掃射明顯就不合適了,首先無法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戰場上亂彈相當多,你不可能有主角光環加身,子彈命中率會很高。其次是沒有必要這麼做,雙方很多時候都是在持續的消耗中尋找一舉拿下勝利的機會,拼的就是個後勤還有軍隊的底蘊。
老兵也聲稱,保證士兵不減員就能維持最大的戰鬥力,冒險性的衝鋒對於現代戰爭來說已經沒有多大意義,所以影視劇裡的場景,更多是為了渲染觀眾情緒而特意拍出來,無法運用到實戰中。現在基本都是大型武器裝備主導,士兵屬於是輔助、操控、指揮作戰,等到需要士兵上場時,他們的作用才能夠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