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總是端著機槍掃射,現實中可行嗎?老兵說出實話

2020-12-19 迷彩前沿

導語:影視劇中總是端著機槍掃射,現實中可行嗎?老兵說出實話

戰爭題材的電影,讓人民了解到軍隊的狀態,包括訓練包括作戰包括演習等,同時在特意的渲染下,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除此之外,一些比較特別的戰鬥方式也引起好奇,比如說影視劇中,主角總是喜歡端著機槍站到陣地上掃射,周圍的子彈似乎像長了眼睛般,從身體周圍飛過就是打不到主角。

因為這點,很多人都好奇真實戰場上,是否也能夠這麼做呢?老兵曾說出實話。機槍在戰爭時期確實也是核心裝備之一,火力傾瀉很猛只要子彈充足,敵人就無法靠近陣地,有時候機槍就是攻堅戰以及防禦戰的神器,少了它會衍生出很多突發情況,甚至會因此丟掉主動權,失敗僅僅在一瞬間。

除此之外機槍還分為是輕機槍以及重機槍,重機槍一般都是在固定的點位布置,通過不斷的射擊來實現壓制,輕機槍攜帶比較方便,可隨時更換位置,也可以端起來邊跑邊打,靈活性很高,且不會影響效率,相對比之下輕機槍要更加出色。但如果說掃射的話,火力密度很高,精確卻不可保證。

它們更多是朝著不同的方向飛去,沒有一個命中點,這樣一來等於是浪費子彈,沒有多大的意義,後勤如果充足的情況下,打得奢侈點沒有問題,但缺乏後勤補給的話,必須得採用特別的射擊方式,比如說點射或者是三連發射擊,保證一個火力的壓制即可,不需要瘋狂地傾瀉子彈,裡面還是有講究的,沒有那麼簡單。

在這種情況下,端著機槍站出陣地掃射明顯就不合適了,首先無法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戰場上亂彈相當多,你不可能有主角光環加身,子彈命中率會很高。其次是沒有必要這麼做,雙方很多時候都是在持續的消耗中尋找一舉拿下勝利的機會,拼的就是個後勤還有軍隊的底蘊。

老兵也聲稱,保證士兵不減員就能維持最大的戰鬥力,冒險性的衝鋒對於現代戰爭來說已經沒有多大意義,所以影視劇裡的場景,更多是為了渲染觀眾情緒而特意拍出來,無法運用到實戰中。現在基本都是大型武器裝備主導,士兵屬於是輔助、操控、指揮作戰,等到需要士兵上場時,他們的作用才能夠體現出來。

相關焦點

  • 現實戰爭中,一挺機槍打1000發子彈要多久?老兵:別被抗日劇騙了
    從諸多表現近代戰爭的影視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進行大規模戰役的時候機關槍永遠都是不可或缺的武器。 在實戰之中,對機槍的射速就不能這樣看待了,這時候主要看的是戰鬥射速。所以在真實的戰場之上,1000發子彈自機槍中射擊出去需要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機槍的後坐力很強,真的連續射擊1000發子彈,機槍手本身也是控制不住的。
  • 現實中,一挺機槍一千發子彈能打多久?抗戰老兵:別被電視劇騙了
    在電影工業化越來越成熟的現在,衡量一部電影是否優秀,很多人會將現實生活中真實的細節放在電影中比對,畢竟一部細節能夠做到跟現實沒有一丁點出入的電影,其他方面定然也是非常細緻的存在,從而才能達到一部優秀電影的水準。
  • 軍事題材的影視劇中,那些看得過癮,但老兵一眼就能看出的錯誤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現在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讓人們在了解了歷史的基礎上,還能夠感受到熱血澎湃。也讓很多的軍事迷們看得十分的過癮。
  • 電影中把敵方手榴彈撿起扔回去,現實可行嗎?專業術語叫「反投」
    在很多戰爭影視劇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這麼一種場景,就是敵方的榴彈扔到了腳邊,然後還在冒煙沒有爆炸,然後撿起來反扔回去,最後在敵方爆炸。那麼這種情況在實戰中或現實中是否可行呢?有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呢?其實這種電影中的橋段的場景,現實中是否可行只需要根據手榴彈的投擲距離和爆炸時間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來。一般早期的手榴彈通過引線延遲引爆,現在的手雷基本是通過撞針緩衝來延遲引爆的。雖然原理上有所區別,但是大致二戰等早期手榴彈激發後大概有6秒的時間,而現在的手雷更短一點大概在3-4秒。
  •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韓國喪心病狂機槍掃射我國漁船
    下面一篇文章是關於韓國喪心病狂機槍掃射我漁船。   2017考研英語拓展閱讀:韓國喪心病狂機槍掃射我漁船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has expressed its strong dissatisfaction with South Korea’s use of force against Chinese fishing boats
  • 老兵一人殲敵165人,在博物館認出一機槍大哭:這是我的槍!
    他在戰場上遇到了10多個迎面而來的敵人,當時他拿著機槍,對準這些敵人進行掃射。美軍在當時也不敢示弱,直接就朝金珍彪所在的方向扔了燃燒彈,由於當時力量懸殊,他就抱著自己的機槍滾下了一道深溝當中,全身上下有不少的地方都也因此被燒傷,甚至連衣服也被大火燒得所剩無幾。
  • 啄木鳥是森林老軍醫,醫過的樹就像被機槍掃射過
    只見啄木鳥離開後,那些布滿孔隙的樹幹,奮力在陽光下迎接新一輪黎明,就像是某場血腥鬥爭中存活下來的傷者正在哀嘆——這些場景的確擔得上一句喪心病狂,很容易就可以把人搞得無所適從。越戰老兵西爾維斯特,在公園的小樹林撞見了這一幕,這讓他重新回憶起了溪山戰役開始的第三天,當時他服役於海軍陸戰隊。
  • 退伍老兵說出實話:這屬於智商問題
    在這場巨大的戰爭中,幾乎所有士兵手上都沾染了鮮血,而有一個特殊的兵種更是如此,很有可能可以完成一個人幹掉一個營的「壯舉」,這個兵種就是狙擊手。熟悉這段戰爭歷史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在那時候,幾乎所有國家都非常重視狙擊手的培養,畢竟這種以一當十甚至以一當百的「高殺傷力人物」,絕對是戰爭中的財富。
  • 老兵孤身殲敵165人,進軍事博物館後激動落淚:這是我當年的槍
    《我的哥哥叫順溜》是一部電視劇,劇中的主角順溜拿到了一把屬於他自己的狙擊槍,我們可以看到他臉上非常激動的表情。現在很多人在玩遊戲的時候,面對自己操縱的角色也是希望它能擁有一把超級武器,所以趁手的武器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戰士都非常想要,對它們的感覺也是非同尋常的。
  • 南京大屠殺中,5萬戰俘為何不抵抗,50年後,老兵東史郎說出了原因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1937年12月13日,是古老的南京城最黑暗的一天,慘無人道的侵華日軍在這個六朝古都內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事件,共計30多萬平民與戰俘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
  • 抗日劇中亂用輕機槍,真實的八路軍中,可沒這麼「富裕」
    在抗戰題材的電視劇中,輕機槍是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不過,關於輕機槍的實際用法和編制配備,很少有抗戰劇能夠搞明白。單單說一個換彈匣的問題,絕大部分抗戰劇就沒考慮到這一點,甚至將輕機槍當成衝鋒鎗,讓戰士們人手一把端著衝鋒的場景也不少見。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集中若干挺機槍用於防禦或是突擊是很常見的。
  • 柯爾特造的重型AR-15步槍,彈容量100發,抵在肩上當機槍掃射
    Colt CAR15 HBAR M2,美國槍械大廠柯爾特開發的重型步槍,它沒有彈匣座,而是換成了類似機槍的供彈口,以便於安裝彈箱。自從柯爾特從阿瑪萊特那裡獲得專利之後,他們對AR-15進行了全方位的開發,而CAR15 HBAR M2雖然是步槍,但功能其實更接近機槍(二戰美軍的機槍也是白朗寧自動步槍)。
  • 美軍機槍瘋狂掃射,志願軍冒死衝進掩體,卻發現是「無人射擊」
    當走到一段公路時,我軍知道這是前線敵軍的運輸要道,附近肯定會有敵軍的崗哨,果然不久附近一處就傳來了機槍射擊的聲音,這是敵軍設在公路兩側的值班機槍,每隔20分鐘就會向四周的山林裡盲目的掃射一陣子,同時探照燈會來回地照射一番,以達到恐嚇可能的襲擊者的目的。
  •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在現實中不可行,基於兩個理由,一是推力不足,二是地殼無法承受!當然推力不足只是《流浪地球》中設定的條件,而現實中甚至連核聚變發動機都還沒有時間,更不要談推力不足了!
  • 日軍真的像劇中那樣不堪一擊嗎?戰場老兵告訴你日軍有多麼兇殘
    在劇中日軍被耍的的團團裝,我軍都是神射手,一槍一個準,出發點雖好,但那真的是真實歷史嗎?真的是我們後人想看到的嗎?  日軍真的向影視劇中那樣不堪一擊嗎?戰場老兵告訴你日軍有多麼兇殘。在四川廣漢有一位九十九歲老兵馬定新,跟鬼子火拼了數年,對鬼子的底細了解的清清楚楚,他看著電視機內的抗日劇嘆了口氣:要是小鬼子那麼不堪一擊,我們用得著犧牲那麼多戰友嗎?戰爭需要打十幾年嗎?
  • 踩到地雷不抬腳地雷會炸嗎?老兵:祈禱它是壞的吧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橋段,士兵踩到地雷後不抬腿地雷就不會炸,然後士兵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排除地雷,看得觀眾是驚心動魄,
  • 機槍火力兇猛,是戰場上的絞肉機,為啥在遊戲中卻被處處壓制?
    導語:機槍火力兇猛,是戰場上的絞肉機,為啥在遊戲中卻被處處壓制?現代戰場上士兵使用的武器一般是步槍,而機槍則是戰場上火力支援的重要武器,其火力之強在戰場上堪稱戰場絞肉機,火舌噴吐間壓得敵人士兵毫無脾氣,一輪掃射之下讓敵人紛紛倒地,因此戰場上的機槍手也是敵人攻擊的主要目標,危險係數極高。可是機槍這樣的殺人機器,戰場上絞肉機,放在遊戲當中卻打不出戰場上的威風,反而成為被其他槍械壓制的對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身中數槍還能「浴血奮戰」?老兵:不要被這些電視劇忽悠了
    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喜歡看槍戰片的人可能會發現,經常有人在身中了數槍之後還能浴血奮戰,與敵人打的有來有回,而實際在一些上過戰場的老兵看來這是非常荒唐的一面,他們還也是紛紛警告,不要被這些電視劇忽悠了。
  • 抗戰影視劇中槍械道具運用讓軍迷忍無可忍了
    國產影視劇中,士兵使用栓動步槍射擊,只有拉槍栓,卻幾乎見不到壓子彈的鏡頭,完全可以將「幾乎」兩字取掉,真的看不到壓子彈的鏡頭,手槍、步槍機槍等槍械,似乎有永遠打不光的子彈。儘管軍迷都知道,國情和歷史決定了抗戰戰場上基本上裝備的是5發彈倉供彈步槍,但在國產影視劇中,無論是日軍,還是國軍,或是八路軍、新四軍,甚至是無處不在的遊擊隊,都是拉槍栓就射擊,看不到壓子彈的鏡頭。原因可能當時的步槍,都是5發橋夾彈倉壓彈,而非打開步槍上機匣,將子彈一粒一粒的壓盡彈倉有關。
  • 萬人坑目擊者憶南京大屠殺:日軍機槍掃射成排平民
    萬人坑目擊者憶南京大屠殺:日軍機槍掃射成排平民 2014-12-09 15:52:50  遺址發掘出大量遺骨呈非正常死亡特徵  據史料記載,1937年12月16日,日軍把已解除武裝的中國士兵和平民萬餘人,囚禁在江東門原陸軍監獄院內,傍晚押至對面荒地,然後放火焚燒民房照明,四周架起輕重機槍,向人群猛烈掃射,受害軍民眾生哀號,相繼倒於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