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櫻贏 編輯/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聯想之星:用4個億專注早期項目——專訪聯想之星創業聯盟秘書長莊春光》)
聯想之星希望推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學員能夠通過我們全免費的三種培訓手段,成長出一些甚至超過聯想的十分優秀的企業。
6月16日,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柳傳志出現在天津創業大講堂上,面向人數達1500-2000人左右,全程免費。柳傳志的「CEO是怎樣煉成的」課程,總是讓學員們大呼過癮。這些學員們都是當地政府推薦科研人才或是有潛力的創業者,他們或想創業或想將手中項目轉化為可生產的商品,然而卻苦於無門。2008年,「聯想之星」由中國科學院和聯想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為培育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作為聯想之星創業聯盟的秘書長莊春光,從十年媒體人過渡到投資領域,他說,「其實和以前做的事情差不多」。他曾在21世紀經濟報導、金融類等雜誌做過採編,後轉型做市場,2011年8月才正式加盟聯想之星。旁邊的助理蘇維忍不住稱讚他:「春光其實是一個全才。」莊春光比想像中的要低調,比起自己,更樂於談到聯想之星。
並非保護,而是同行
創業聯盟是一個基於創業培訓而搭建的平臺,和全國各地的科技園區及地方政府建立很好的合作關係。「這裡最吸引我的是真正幫助創業者去解決一些問題,」莊春光在聊完了所有機構提供的「有效」幫助時說到了最重要的一點「免費」時談道。「聯想之星希望推動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學員能夠通過我們全免費的三種培訓手段,成長出一些甚至超過聯想的十分優秀的企業。」
從創業培訓的角度來說,以柳傳志為首聯想集團高管的團隊以及在創業實戰領域的專家構成的教師隊伍,可以說課程和資源都比較吸引人。然而這些全部免費,你只需乘坐交通工具來到聯想之星,然後認真上課並參與其中,連食宿都不用擔心,聯想之星全部承擔。
雖然這一切會讓創業者變得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禁不起折騰,無法歷練他們並在日後接受市場的殘酷競爭,但莊春光卻持相反觀點:「我們不是會教會他們什麼,因為很多東西是教不會的。我們是幫助他們接觸更多的人,共同扶持完成他們的夢想,這才是我們的初衷。」這也是創業聯盟建立起來的一個開放平臺所擁有的最核心資源——人脈與經驗。「我們的口號,同道同行同夢想,很多學員都承認,我們就是彼此在創業路上的夥伴,互相扶持互相幫助,而不是將他們保護起來。」
麻辣燙教學,實戰化內容
聯想之星提供的培訓主要有大講堂、短訓班和精品班課程,第一期面對的是科學院研究員,招生共30人。「第一期結束之後反響很好,社會上也有很多企業家想參加。第二期就對外開放32人;第三期69人;第四期現在上課馬上結業80人;第五期正在招生,也是80人的規模。」
課程內容最顯著的特點是「實戰化」,不像MBA、EMBA的理論化,而是聯想創業時一些血淋淋的教訓。柳傳志一期會上兩次課,主要是以柳為主的聯想高管還有外部合作實戰經驗的專家為教室隊伍,每年6次課程,一次為期4天。課程諸如柳傳志的「總裁是怎樣煉成的」,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王建慶講的「企業文化」,君聯資本的董事總經理陳浩「中小企業如何制定戰略」,還有「大客戶如何營銷」、「渠道如何管理」、「中小企業如何做公關」等等。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課程的實戰化,「而且是麻辣燙的教學化,以初創企業CEO成長為一條軸,在企業中不同階段可能遇到不同困難為上面的一個個串,然後像麻辣燙一樣把他們全部串起來。」莊春光形容。
千萬級別的天使投資
「7-8個人做投資部分,主要是看項目和管理。很多政府機構給我們推薦很多很好的創業企業、科技企業。」聯想之星和很多早期VC、天使合作,這裡包括創新工場、紅衫、戈壁、啟迪創投、中興創投等共十幾家,這些資源對於學院來說都是很好的助力和資源。「投資機構願意和我們合作,是因為我們對項目是有篩選和條件的。」莊春光說。
天使投資在09年做完一期班後,很多學員有很大收穫和轉變,但是缺少資金,作為中科院的項目尤其缺少。薛蠻子李開復都是集中於這些行業門檻低、所需要的啟動資金少的TMT項目,而聯想之星關注的科技領域則可能需要上千萬的天使投資。「我們在09年的時候成立了聯想之星的天使投資基金,總額是4億元,現在已經投了幾十個項目,總投資額接近2億元。」聯想之星投資類型分為三種:醫療健康、先進位造和TMT。
聯想之星投資的項目五成都沒有成立公司,收入也沒有500萬,從實驗室級到產品級,需要很多生產資料。聯想之星不僅幫助其設定目標,並助其成為一個產品流水線,最後推向市場。「我們目前投資的其中一個項目,如果能做成的話會成為一個革命性的材料。對航天、航空、日常應用如防彈衣都是很好的應用,投資的回報周期會在5年以上。」
莊春光說:「我們是純天使,風險很高,但是我們願意去幫助。」
⊙ 以上內容版權歸屬「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