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聯想全球化啟示:如何構建一個讓「歪果仁」喜愛的品牌

2020-12-11 第一財經

一隻腳穿著芭蕾舞鞋優雅光鮮,旁邊的另一隻腳卻赤裸並傷痕累累,這幅構圖對比鮮明、充滿衝擊力的畫面,是美國攝影藝術家亨利·路特威勒(Henry Leutwyler)的攝影作品:「芭蕾腳」。它被用作中國企業華為的廣告用圖,圖中的廣告語是:我們的人生,痛,並快樂著。

美國攝影藝術家亨利·路特威勒(Henry Leutwyler)的攝影作品:「芭蕾腳」

「每個光鮮表象的背後,都有默默的付出」,在世界第二大電訊設備供應商華為公司Marketing部總裁張宏喜看來,華為現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發展業務並且在全球最佳品牌百強中佔有一席之地,不過在海外建立品牌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每個成功者都有一雙疤痕斑斑的「芭蕾腳」。

在第三方諮詢機構Interbrand最新發布的第16屆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中,華為去年成為第一個進入全球最佳品牌百強榜單的中國品牌,今年品牌價值49.52億美元,排名躍升至88位;聯想今年品牌價值41.14億美元,是繼華為之後第二個登上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的中國品牌。

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在中國經濟逐漸邁向全球的背景下,對於成為全球品牌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讓海外消費者接受中國品牌並不容易,目前也僅2個中國品牌進入全球最佳品牌百強,這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並不匹配。

漂洋過海去打拼,華為和聯想這樣優秀的中國跨國公司是怎樣在海外構建品牌形象,成功讓「歪果仁」(諧音「外國人」)愛上中國品牌的呢?

海外品牌構建的三個陷阱

「海外拓展一開始是比較艱辛的,肯定會面臨知名度、認可度、美譽度的問題,這對一個公司來說,無論是走向新市場,還是新領域都會自然發生的事情」,華為公司Marketing 部總裁張宏喜日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1988年成立的華為,有運營商網絡、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三大業務部門,其是在國內有十年的積累後開始走向海外。張宏喜說,「十年前遇到了這些問題,現在依然會有,因為十年前華為聚焦在運營商領域,現在涉及到企業網領域、手機等消費領域,當然現在有了更多經驗。」

「一旦認識到這種規律,那就按照規律做下去」,張宏喜透露,2000年左右,華為要解決的是認知問題,當時採取了「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儘可能地邀請客戶,包括合作夥伴訪問中國,因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果互相都沒有見過面,肯定互相就沒有什麼好感了;「走出去」就是要把產品、服務帶出去,要讓別人看到。

在他看來,面對挑戰,能夠堅持真正地把客戶放在心目當中,就一定能夠做好,「最重要是做好內功,將核心價值觀傳遞給客戶、合作夥伴、員工,使其能夠真正的認知、認可,能夠被體驗到,這是做品牌的核心,當然也是需要時間的。」

長期觀察中國企業海外拓展的Interbrand總經理姚承綱也認為,大多數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過程中,在打造品牌持久發展的清晰度、市場反應能力等方面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問題。

「首先,品牌是由內而外的,但很多中國企業試圖用傳播的方法來解決所有的品牌問題」,姚承綱說,有些企業會先傳播品牌要怎麼樣做,但是實際可能並沒有做到;企業內部也還有傳統思維:生產出來一個產品,想辦法把它賣掉,而不是真正的以用戶為中心來完善整個自己的業務流程以及重構自己的KPI指標。

其次,現在的時代不再是產品層面的簡單競爭,企業需要注重品牌體驗的豐富度。姚承綱發現,很多企業對於品牌體驗分布在不同的職能部門,每個部門只是聚焦在自己的領域,「應該圍繞著品牌價值出發而重構,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一起去思考應該給用戶創造一個怎樣的核心品牌體驗」。

再次,除了把產品性能做好,品牌能否帶來一種感性的期待,是否能夠讓用戶對品牌產生期待,而不是對產品。對產品產生期待,比如手機產品可能六個月到九個月就是一波,你不得不去期待下一個爆品,像賭博式的成長;但是對於品牌產生期待,比如蘋果,消費者會永遠追著它去買iPhone的下一代。

品牌建設是由內而外的過程

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遇到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海外國家的一些消費者可能對中國產品可能存在「低質、低價」的傳統印象,該怎麼把品牌價值傳遞給海外消費者?又如何從產品、服務、企業文化等等方面去把自己的品牌價值落到當地呢?

「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品牌建設是由內而外的過程」,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聯想在過去十年裡,用全球併購和業務創新把一個中國企業打造成了一家業務範圍遍布全球的跨國公司,2014/2015財年,聯想海外市場收入佔比已達到68%。

首先,產品最終是到用戶手裡的,品質得到認可,品牌的概念才會深入人心。王傳東表示,「以前中國是世界工廠,以製造業為主,很多本土生產的產品實際上都是代加工,當時消費者和企業的品牌意識都不強,現在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的追求發生了質的變化,企業更需要去適應用戶的轉變,去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品牌的價值。一些國際消費者曾刻板印象認為,中國企業生產產品都是低價低質,要改變這樣的印象,使得一個品牌成功,產品必須是有品質的,這樣品牌才有一個強大的載體。

其次,「有了很好的產品,如何去打造品牌,這一點也更重要」,王傳東說,產品可以用銷量來衡量,但品牌的價值對於產品的提升、對於企業整體的市場價值的提升,是不可限量的。實際上國內不乏有很多與國外設計、品質、質量不差上下的產品,也有很多國內的代工產品在海外用其他品牌銷售,就具有強大的附加價值,但在國內同樣的產品可能遠低於這個價格。因此,國內企業在用心打造產品品質的基礎上,要更加重視品牌以及品牌價值的承載。

最後,還有更重要的是,企業要真正成就一個全球化的品牌,企業文化以及企業的整個組織結構必須是國際化的,需要專業化打造符合目前國際上主流商業文化的架構。企業文化包括全球各地的組織結構,包括員工的組成等。聯想在整個公司的管理體制上,最高管理委員會有將近一半,近12個人來自於不同的國家;全球的前一百名高管也是來自28個國家;聯想在中國企業中應該也是首家設立「首席多元化文化官」的職位,負責聯想全球的企業多元化文化建設的公司。

「很多企業認為傳播是品牌建設最重要的工作,但品牌真正的建設是由內而外的,其核心本質是企業文化與組織結構的調整,帶來的整個外部改善」,姚承綱也認為,中國品牌也應該思考,到底為未來在儲備什麼,是否有去打造品牌持久發展的清晰度,是否有去打造品牌持久發展的市場反應能力。未來的世界走得穩比走得快更難,所以品牌未來走得好不好,可以去看那個品牌今天的技術儲備、能量儲備對於用戶的理解以及把這些迅速轉化成實際價值的那些能力,這是真正意義上決勝未來的一些關鍵。

相關焦點

  • 當華為愛上《山海經》:如何給品牌取一個好名字?
    哪一個老闆不希望自己的產品未出先火?「鴻蒙」是中國遠古歷史傳說中的一個時代,產生在混沌之前,代表著一切的起源,即盤古開天地。華為起名鴻蒙,則就預示著其要開闢一條新道路的決心,同時名字又非常具有中國特色,配上華為如今的處境,自然會引起吃瓜群眾的熱烈討論。如果單一個「鴻蒙」還不足以吸引你,那你可以把華為的產品名全部拉出來,你就會發現其中的另一個大亮點。
  • 聯想、華為、華碩等哪個品牌的筆記本電腦較好
    拋去愛國的情懷這三個品牌的筆記本該如何選擇?首先本人除了做軟體之外,大多數的時候還會維修一些電腦,比如筆記本也是在我的服務範圍之內的。我只是從維修的角度來講一下這三個品牌的好壞。聯想聯想不多說了,這個品牌旗下的筆記本系列是比較多的,尤其是在收購了ibm的筆記本業務之後,基本上把ThinkPad硬是從高端商務機做成了平民機,很多的人的情懷基本上被聯想幹的是體無完膚,ThinkPad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 為聯想說幾句公道話
    對此,聯想集團發表回應聲稱,聯想給華為投了贊成票,華為官方也兩次發表聲明支持聯想,稱聯想在5G標準投票過程中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並對聯想對華為的支持表示感謝。但讓筆者感到蹊蹺的是,雖然聯想與華為都澄清了事實,但是很多文章依然選擇忽視真相,而是繼續罔顧事實,對聯想的討伐呈現越演越烈之勢,甚至把「賣國」的帽子扣在聯想身上。
  • 給華為斷供的筆記本品牌是惠普、戴爾 不是聯想
    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進入這個名單就意味著美國企業不能再跟華為做生意了,所以那段時間不是傳來某某美國企業斷供華為的消息。美國制裁公布之後,第一個傳出斷供華為的是聯想公司,聯想是國內公司中國際化做的最好的之一,不過聯想斷供的傳聞也引發了爭議,成為聯想又一次輿論危機,迫使聯想方面深夜發表聲明,否認斷供華為。
  • 觀點|李光鬥:當華為愛上《山海經》——如何給品牌取一個好名字?
    哪一個老闆不希望自己的產品未出先火?「鴻蒙」是中國遠古歷史傳說中的一個時代,產生在混沌之前,代表著一切的起源,即盤古開天地。華為起名鴻蒙,則就預示著其要開闢一條新道路的決心,同時名字又非常具有中國特色,配上華為如今的處境,自然會引起吃瓜群眾的熱烈討論。如果單單「鴻蒙」還不足以吸引你,那你可以把華為的產品名全部拉出來,你就會發現其中的另一大亮點。
  • 華為營銷官:是什麼支撐華為成為全球標誌性的科技品牌?
    儘管已經知道了品牌的重要,但對華為來說,如何一步步辨認出品牌的豐富性,也是需要時間的。在做精品手機的初期,對品牌的了解就是對產品營銷賣點的不斷強化和演繹,對特勞特「定位理論」的反覆跟隨。比如我們反覆宣稱做出了世界上屏幕最大的手機、最薄的手機、電池續航最強的手機、最不容易摔碎的手機、最美的手機……簡單地說,就是違反現在中國廣告法的各種「最」。
  • 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出爐 這家科技廠商排第一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7月16日,谷歌聯合WPP及凱度華通明略,發布了「2020年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其中華為名列榜單第一。 根據榜單,華為憑藉1938分的品牌力得分摘得桂冠。 聯想位列第二,品牌力得分達到1881分。排名第三的則為阿里巴巴,品牌力得分為1666分。
  • 中國彩電全球化加速 華為一加小米電視誰能補位?
    由於他們的價格過高,YouTuber網絡電視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這一現象傳導的結果是,未來美國消費者在購買電視時,他們的選擇標準除了品牌、價格以外,或許還會有重要的一個條件,即內容接口。為什麼說華為小米一加電視可能會補位,進入中國彩電全球化第一陣營?原因有三。一是這三個手機品牌在全球有良好的渠道。
  • 品牌如何利用 YouTube 做好全球化?
    那些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實際的幫助、更恰當的心理預期的公司和品牌,更能與消費者構建起緊密牢固的聯繫。這不僅提示著品牌該如何適應消費者價值觀的改變,更為品牌提供了展示價值的機會。如何有效覆蓋更多用戶?對中國品牌而言,在消費者對品牌尚無成型認知的時候,通過有效的品牌宣傳,被錨定的好感度即使與眼下消費決策無關,但依然會帶來長期轉化。品牌的建設,有助於中國品牌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樹立形象,並最終爭取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出發點很好,但是剩下的問題更加嚴峻:如何儘可能觸及更廣泛的目標消費者?
  • 聯想筆記本上新,楊元慶談華為
    在今天的財報會議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出,他相信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一家公司沒必要做所有的事情,所以聯想並不打算做作業系統和晶片,而是會做好自己的角色,與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合作,為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
  • 不考慮愛國因素,聯想、華為、華碩等哪個品牌的筆記本電腦較好?
    在筆記本領域,華為是新手,而聯想、華碩、戴爾等品牌都是這個行業的前輩了!所以在對比電腦好與壞主要判斷標準有哪些?,但是這些貨源都有一個問題那都是加價銷售,所以這一點上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 打出股權激勵組合拳——華為TUP模式對激勵體系構建的啟示
    華為作為我國民營企業的典範,其激勵體系受到企業界的高度關注,是很多企業研究借鑑的範本。2014年華為公司推出的TUP計劃,讓華為的激勵機制體系進一步迭代升級,引起業界人士的進一步思考和借鑑。華為激勵體系的發展歷程首先來回顧一下華為激勵體系的發展歷程。
  • 第一桶金效應:「倒爺」起步的華為、聯想如何分岔?
    為什麼聯想沒有按他們所希望的那樣去發展,去研發晶片,去如何如何,板子往往打在了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和他選定的「貿工技」路線,以及由此形成的「路徑依賴」上。應該說,企業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戰略和道路,有其主導者的印記既不可避免,也是正常的,但若認為主導者能單獨決定一切,那就言過其實了。
  • 手機品牌最新溫度排名:華為比聯想燙手,小米為「發燒」而生
    近日,魯大師公布了2019年Q3手機品牌控溫排行榜,據榜單顯示,小米依舊為「發燒而生」,在品牌低溫榜中排名倒數第二,而國產巨頭華為雖然躋身前三,但卻比聯想燙手。小米「為發燒而生」的宣傳語向來名不虛傳,在最早推出的幾款機型中,小米手機的發熱讓不少網友感嘆是真的「發燒」。尤其是搭載驍龍810的小米Note1和搭載驍龍820的小米5,CPU發熱堪稱「火龍」。
  • 聯想不是中國公司?上一次形象危機,是不挺華為,驚動柳傳志
    9月16日,聯想集團發布聲明就此事做出做出澄清。聯想集團在聲明中表示:該報導曲解了楊元慶當時完整的表述,並在標題中斷章取義,進一步衍生出錯誤解讀。隨即,楊元慶也就此事進行澄清,稱這是一個誤會。楊元慶在微博中指出: 「沒想到我的一個外媒採訪會引發一個小波瀾,全球化過程中的lost in translation是一個長足的功課啊…我一直的夢想,聯想不僅要做一家成功的中國公司,更要做一家具有包容力的全球化公司,因為我們要做全世界的生意,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資源。」
  • 聯想否認重啟樂檬手機品牌:帳號並非官方所有
    文| 觀察者網 一鳴 2月14日上午,一個重磅消息在數碼圈流傳:「繼vivo宣布子品牌iQOO後,聯想的千元機品牌樂檬也要復活了?」 事情的緣由是近日微博上出現的一個名為「Lemeng手機」的帳號,雖然沒有認證,但其首發的第一條微博耐人尋味:「2019年手機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異常激烈,今晚會議關乎重啟樂檬品牌,待我滿血復活時,我們戰場上見。」
  • 2019最新世界品牌500強發布:華為、BAT、聯想等40個中國品牌入選
    2019最新世界品牌500強發布:華為、BAT、聯想等40個中國品牌入選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12日 消息:據環球時報報導
  • 華為盯上聯想的鐵飯碗-虎嗅網
    民族之光、抗造耐用、售後完善……這些恰到好處的標籤,造就了聯想PC在政府採購領域的霸主地位並帶來持續增長。聯想官網的一份數據指出,從2016年的2萬臺到2017年的8萬臺再到2018年的15萬臺,聯想品牌PC產品在我國政府採購電商市場的年銷量一直在大幅增長,市場份額更是由2017年的60%增長到了2018年的70%。
  • 陳攀峰先生在中核集團發表重要演講,助力中國企業全球化
    另外陳攀峰先生通過多年的海外工作經歷,向與會者分享了華為在出海前後所做的準備和努力,通過華為的企業文化體系、管理體系、產品研發體系、人才管理體系、服務體系以及銷售和品牌策略等多個角度,向與會者闡述了華為出海的成功之道,通過中國企業出海的失敗案例,分析並提出了未來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困難,通過分享自己多年的華為工作經驗,告訴與會者們中國出海所需要的條件和模式
  • 華為Mate40的英文名為什麼是mate?簡直用心良苦!
    今天在單位發現,用了許久的iphone 8已經徹底死機了,頓時生無可戀 ,隔壁的Lucy感覺到了我周圍隱隱約約的低氣壓,跑過來向我安利她的華為mate 40,聽完她的推薦,發現原來華為產品的取名,都是有著大大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