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的去庫存生意,還能玩多久?

2020-12-25 中國家電網

  在三大電商平臺的瘋狂補貼,以及C2M 模式日漸深入的情況下,留給唯品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唯品會在11月13日公布公司業績,這是公司CFO楊東皓在唯品會做的最後一個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唯品會第三季營收2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2%;淨利潤為12億元,同比增長42.1%。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淨利潤為人民幣14億元,同比增長15.2%。

  由於業績略好於市場預期,唯品會股價輕微上漲3.97%,以23.03美元收盤。

  儘管唯品會已經連續32個季度實現盈利,但由於毛利率原本就不高,唯品會透過降低各種支出,將費用率常年控制在很低的水平,這樣雖然保證了公司的財務健康,但也讓唯品會在除了特賣領域以外,很難有發揮空間。

  原本計劃由「物流、金融、電商」三駕馬車並駕齊驅,但由於成本過高,最終唯品會放棄了自營物流公司品駿快遞和其他業務拓展的機會,最終還是回到了特賣場的業務中。但隨著C2M的興起,以及服裝、母嬰等領域通過數位化進一步改善品牌商的庫存水平,加上愛庫存攪局、三大綜合電商不斷加碼補貼,將會從根本上未來將會給致力於「去庫存」的唯品會帶來致命的打擊。

  另外,高管團隊在近兩年頻發動蕩,CFO楊東皓、CTO黃彥林相繼辭職,也讓唯品會的前景不甚明朗。

  連續32個季度盈利,穩定但薄利

  從服裝品類開始,逐漸拓展到母嬰、生活用品的去庫存,唯品會一直在成本和費用率上控制的比較好,從唯品會第三季業績來看,唯品會已經連續32個季度保持在盈利水平。

  從財務數據上來說,唯品會的營收和盈利情況一直都保持在很穩定的水平,除了今年第一季受新冠疫情影響,唯品會在今年第一季業績表現差強人意以外,其他季度都保持了一個比較強勁的增長。

  而唯品會的盈利情況一直維持在薄利但穩定的局面。毛利率一直在20%上下,便是在第一季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公司仍然實現了9.86億元的淨利潤(Non-GAAP),毛利達到36億元,毛利率可以維持在19.1%的水平;而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淨利率則保持在5%~6%之間。

  唯品會盈利的秘訣,主要來自於唯品會對其成本的控制,唯品會的運營費用佔營收的比重,長期都處在16%左右,而且營銷費用佔營收的比重,更常年低於5%的水平。

  根據拼多多最新公布第三季業績,公司透過「百億補貼」,讓其營銷費用佔營收比重達到了70.88%,而完美日記第三季營銷費用佔營收比重也達到62.16%。

  但實際上,唯品會的危機已經開始慢慢出現:第三季度,唯品會的營收雖然實現同比增長,但仍舊環比已經下跌3.7%,為232億元。本質上唯品會的消費者都是追求高性價比的用戶,但近兩年綜合電商平臺都在瘋狂補貼——淘寶、拼多多、京東都號稱百億補貼,爭做「全網最低價」,唯品會的價格吸引力已經開始逐步下降。

  儘管從唯品會的反應來看,已經開始意識到光靠成本控制,而不去擴大用戶規模的方法已經不能奏效,也考慮適當通過增加費用率來吸引用戶。第三季度唯品會通過VIP大牌日、瘋搶及快搶等深度折扣頻道,推出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來吸引流量,今年第三季,唯品會的活躍用戶同比增長36%,至4340萬。

  同一時間,唯品會的運營費用及營銷費用佔營收比重已經開始悄然上升,運營費用佔營收比重環比增長了1.04個百分點,營銷費用佔營收比重也環比增長了0.6個百分點。更糟糕的是,唯品會的經驗現金流出現了急劇下降,由第二季的50.89億元,下滑76.36%至12.03億元。

(整理:商業數據派,來源:唯品會財報)

  另一方面,從平均訂單金額(GMV除以總訂單量)來看,唯品會平均訂單金額已經開始出現下滑,從2019年第三季的247.66元下滑到了221.39元,雖然活躍買家在不斷增長,但在電商巨頭的擠壓之下,唯品會顯得力不從心。

(整理:商業數據派,來源:唯品會財報)

  遭C2M等零售新模式瘋狂擠壓

  過去,唯品會主打「品牌折扣+限時特賣」,以去庫存的特賣著稱,這種商業模式一直可以幫助品牌廠商解決庫存情況。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個零售行業出現了巨大的庫存。唯品會聯合創始人兼CEO沈亞曾表示,疫情之後,整個行業的庫存加大,供應商也願意給出更好的貨品和更低的折扣,這個紅利最起碼延續到今年年底。

  但唯品會並不是這條賽道上唯一的選手,愛庫存就是其中之一,愛庫存定位去中心化的品牌特賣平臺,通過S2B2C模式,建立去中心化的小B私域流量,上遊打通品牌方的庫存API、為品牌方優化庫存管理,下遊服務分銷,以這種新電商模式殺入了「清庫存「這一賽道。

  2018年8月,唯品會推出了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旨在為廣大代購、批發群體服務,並藉助微信的社交平臺為品牌方清庫存,劍指愛庫存。

  兩者的競爭在今年出現白熱化升級,甚至出現了讓商家」二選一「的狀況。

  唯品會在今年9月7日,將其Slogan從」全球精選,正品特賣「調整為」品牌特賣,就是超值「,凸顯其」去庫存「的戰略重心。雖然愛庫存走的路線是社交電商的路,但核心都是品牌商家的庫存尾貨,唯品會只能通過拉攏商家來保住這一戰場。同期,愛庫存在其官方微博公開表示,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四家機構提交實名舉報唯品會。

  這場」去庫存之爭「孰是孰非,難以判斷。而愛庫存這樣的社交電商平臺,實際上也存在很多問題,儘管處理庫存看似效率高一些,但也會衍生出不少問題,如不少消費者投訴其假貨泛濫、管理混亂等問題。

  實際上更值得關注的是,「去庫存」這樣的商業模式,或許在逐漸終結。當你還在糾結究竟如何讓馬車跑的最快時,蒸汽機、汽車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整個遊戲的格局。

  近年來,電商興起的一股C2M風,以及越來越深入的零售行業數位化管理,將會從根本上擠壓唯品會的生存空間。

  C2M(Customer-to-Manufacuturer,客對廠)的商業模式,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整合消費者的商品定製需求,然後向製造商發送生產訂單,中間去掉了品牌商、代理商和商場等中間渠道環節,使產品幾乎以批發價出售給消費者。這種商業模式匯總了消費需求,並且以整體、規律的形式將需求給製造商,可以大幅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並更好地管理存貨水平。

  那麼問題來了,C2M模式採用「先銷後產」的商業模式,客戶可以先在平臺上根據需要定製產品,再由平臺統一向製造商發送訂單生產,這一模式勢必將大幅改善品牌的庫存水平,如果這樣,那意味著唯品會和愛庫存等未來就拿不到大量尾單,品牌廠商的特賣模式也就不存在了,這對於以特賣為生的商家將會是很大的打擊。

  而且,C2M模式已經成型,並在逐漸深化,這一點從各大電商平臺的布局已經可以看出來,阿里通過淘寶特價版APP、超級工廠計劃和百億產區計劃,戰略布局了C2M,並在今年推出犀牛製造,通過銷售預測和柔性製造,實現定製服裝批量化生產;拼多多通過啟動「新品牌聯盟」採用C2M打造爆款產品;京東在2019年上線了京喜平臺;蘇寧也在2019年正式發布蘇寧C2M生態。

  C2M模式的成功,本質上是整個零售行業的數位化管理上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

  除此之外,近年來短視頻直播、網紅帶貨等模式,也開始侵蝕唯品會僅剩的市場份額。很巨大流量的抖音、快手都在積極構建電商體系,以實現商業內的生態閉環,不論哪一種商業形態,都將搶佔止步不前的唯品會的市場份額。

  加碼B端生意,新班子能否扭轉乾坤?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以來,唯品會的高管持續動蕩,今年8月,在唯品會工作超過9年的CFO楊東皓宣布將於11月離職,當即引發唯品會股價大跌;今年11月,唯品會任命歡聚集團前CTO魯鵬俊為新任CTO;而唯品會原副總裁黃紅英也離開了唯品會。

  沈亞稱,在完成唯品會第三季度的電話會議後,楊東皓將正式退任CFO一職。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楊東皓的退出確實是很悲觀的,一家上市公司中,CFO的角色是非常關鍵的,CFO一職肩負了與重要投資人溝通的職責。

  8月14日,高瓴資本在美國證監會網站發布的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國持倉情況顯示,其減持了持有的唯品會股份股票,合計156.77萬股,高瓴資本向來具有「風口挖掘機」的稱號,而在電商領域,高瓴資本增持了阿里和拼多多,減持了唯品會。

  楊東皓在2011年唯品會上市前加入,經歷了公司上市、與京東騰訊聯盟、收購杉杉集團等重要時刻,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領軍人物。在楊東皓任職期間,他的貢獻也很大,引入京東、騰訊投資、接入微信九宮格,在京東開設旗艦店,為唯品會尋找流量增長點;近兩年與快手合作,開拓下沉市場;提出物流、金融、電商三駕馬車,後又回歸特賣。

  在11月13日的電話會議後,楊東皓正式退任唯品會CFO一職,而楊東皓的新東家,正是另一家即將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在逸仙電商在11月13日更新的招股書中,已經可以找到楊東皓作為公司高管的資料,招股書中還顯示,逸仙電商給了楊東皓約7843.5萬股的公司股票期權。

  沈亞在11月13日的電話會議中,介紹了新上任的CFO崔大偉,10月19日,唯品會宣布任命崔大偉為公司新任CFO,資料顯示,2017年至2020年9月,崔大偉曾擔任華米科技CFO。

  沈亞也在電話會議中介紹了唯品會新入職的CTO魯鵬俊,稱魯鵬俊在大數據和網際網路個性化擁有豐富的經驗,將持續優化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體驗,並同時幫助供應商管理好庫存水平。

  看來唯品會也看上了面向服裝產業的產業化之路。

  這樣的新團隊能否帶領唯品會更上一層樓,還需要更多的業績來檢驗,但目前留給唯品會去磨合其商業模式、管理方式等問題的時間並不多了。

相關焦點

  • 唯品會的特賣生意還能做多久?-科技頻道-和訊網
    但生存空間不等於增長空間,特賣這門生意還能做嗎?細究唯品會的當下,不少人對其商業模式抱有明顯的懷疑態度。持續盈利的真相 在電商領域,除了阿里之外,能保持長期盈利的幾乎很少:京東成立12年,今年才開始盈利;拼多多大肆補貼,至今仍在虧損。唯品會是個例外。
  • 「二選一」背後的秘密:唯品會為何緊張愛庫存?
    9月3日,愛庫存發出《關於抵制唯品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下稱聲明)。愛庫存的聲明稱,近期不斷有商家向愛庫存反饋:唯品會明令要求商家不得與愛庫存繼續合作,強令商家下架在愛庫存上的所有商品與活動,並對商家商品進行日常巡檢,一經發現在愛庫存上繼續有售,唯品會即對商家進行通告懲戒,甚至直接下線商家在唯品會上的所有在售商品,該行為讓廣大商家蒙受了嚴重損失。
  • 唯品會還能「浪」多久?老闆擅長精打細算,但全面戰場頹勢漸顯
    創立初期,唯品會的女性會員佔比一度達到了85%以上。現今,女性用戶佔比雖然下降至58%(今年2月極光大數據),但無論是消費頻次還是訂單金額,唯品會女性用戶都依然要比男性用戶高出一大截。近期,隨著姐姐們的「乘風破浪」,唯品會又以合作品牌商的身份刷足了存在感。
  • 唯品會發布Q1財報,特賣模式加持「專家生意」,成效顯著
    從服飾穿戴品類在GMV的佔比增速來看,唯品會的特賣模式確實對其服飾穿戴品類的發展起到了一定幫助。此前摩根大通分析師Alex Yao將唯品會的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也是基於特賣模式對唯品會「專家生意」的助力加持作用。
  • 唯品會推出品牌庫存分銷APP唯品倉 入局批發+代購
    8月10日,特賣電商平臺唯品會,推出專業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APP。唯品倉旨在服務廣大代購、批發群體,藉助微信社交平臺快速為品牌方清庫存。唯品會專注特賣領域已經十年,與超過6000家的國內外品牌有著長期且深入的合作。
  • 唯品會重新定義特賣
    回歸品牌特賣後,唯品會的戰略變的清晰起來,品牌方在策略上也更容易和唯品會打配合。比如,一些國內外知名的體育運動品牌,都把唯品會的3折封頂特賣看作是一個去庫存的出口,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還有一些品牌,開始向唯品會提供定製或者專供的商品,包括一些知名化妝品會在唯品會上銷售更大容量的定製裝。
  • 特賣巨頭唯品會推出品牌庫存分銷APP唯品倉入局批發+代購
    8月10日,特賣電商平臺唯品會,推出專業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APP。唯品倉旨在服務廣大代購、批發群體,藉助微信社交平臺快速為品牌方清庫存。作為深度折扣專家,唯品會專注特賣領域已經十年,與超過6000家的國內外知名品牌有著長期且深入的合作,「正品、低價、好貨」正是其核心特色。
  • 在產品和運營角度,唯品會在各階段都做了什麼
    唯品會的核心競爭力在品牌+性價比+去庫存,而唯品會也在大力建設物流和供應鏈體系,使得唯品會做得越來越重,核心壁壘也逐步建立起來,物流的建設也使得唯品會的用戶服務體驗不斷提升。開啟粉絲經濟帶動電商發展,這些短期的手段能夠達到營收的目的,但是核心的長期價值卻沒有遵守,唯品會的產品核心還是在正品的貨品,幫助品牌商甩貨去庫存,幫助用戶獲得更廉價優質的品牌商品。唯品會應該圍繞著這個點,去做更多的新的更好的產品來幫助客戶,而不是聚焦在營收。其次是隨著網上的建站成本降低,更多的品牌開始自建渠道,而且新的渠道出現,開始分割唯品會的甩貨的渠道。
  • 格力集團與小米達成合作;唯品會遭愛庫存抵制;英超官方宣布與PPTV...
    格力集團與小米達成合作;唯品會遭愛庫存抵制;英超官方宣布與PPTV解約 | 中企十條 2020-09-04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快時尚大潰敗,0.5折一斤的滯銷服裝,撐起一個千億庫存電商市場
    「快時尚」賣不動了服裝行業有句玩笑話:就算全中國的服裝工廠都停工,光是庫存的衣服,也足夠全國人民穿3年。清庫存,可以說是服裝老闆最頭痛的問題。2020年還能勉強銷售2019年的舊款,兩三年前的滯銷庫存就基本完全賣不動了。 這時候只能從市場角度想辦法:先在一二線城市銷售,過季的挪到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再往後還賣不掉,就只能打包運往東南亞、非洲等欠發達國家。越往下走,價格自然也就越低。
  • 唯品會擬回歸港股,離了服裝庫存,增長故事怎麼講?
    看似完美的商業閉環唯品會成立於2008年,瞄準的是特賣電商這一細分賽道,主打"傲嬌的品牌,呆萌的價格"。與絕大多數電商做當季正價商品不同,唯品會把目光放到了品牌尾貨的生意上。而品牌尾貨天然具有抗周期性。
  • 獨家| 回歸特賣:一場唯品會式的「飽和攻擊」
    一位唯品會內部人士說。一個多月來,圍繞「特賣」戰略,唯品會主站先後推出「唯品快搶」、「最後瘋搶」等折扣特賣頻道。8月10日,唯品會正式上線了面向小B端(代購、微商和中小型批發商)的代購批發平臺——唯品倉APP,幫助品牌去庫存。
  • 特賣模式延續,唯品會還能講出什麼故事?-虎嗅網
    其中, 唯品會6.16年中大促,獲訂單近千萬,服飾穿戴、彩妝護膚等唯品會優勢品類業績穩健增長不乏驚喜,其中女裝銷量同比增長90%。連續23季度的盈利,無疑再次更新了行業紀錄,但於唯品會而言,卻並非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相比之下,這家公司在新趨勢、新玩法上的積極探索,或許更值得關注。
  • 唯品會公布2018 Q4財報:活躍用戶重回兩位數增長,存量戰場的突圍戰
    但2018年,在電商消費領域,確實是具有轉型意義的一年,從拼多多上市,到愛庫存等一批去庫存的企業獲得融資。當經濟下行壓力變大,理性消費正在快速回歸,圍繞巨大的存量市場,去庫存變成了當務之急。不過,要順應一個階段的規律,切中爆發的節點,是一個需要放眼十年思考的事情。
  • 老虎證券:當庫存積壓遇上品牌特賣 唯品會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不僅行業三大電商平臺財報業績盈喜,唯品會(VIPS)同樣可圈可點。以Q1來說,營收淨利大超預期,費用率繼續下降,唯品會沒出意外。而回顧唯品會近1年來股價翻倍的表現,我們看到牽手騰訊京東,戰略回歸特賣,甩掉品駿物流,這一系列操作帶來毛利提升費用下降淨利大增,依然起效。
  • 唯品會的A B面!
    凡客誠品成了一個普通淘寶賣家,聚美優品的陳歐在跨界玩共享充電寶,唯品會已經連續30個季度保持盈利了!唯品會A面:連續30個季度盈利5月27日,折扣零售電商唯品會披露了其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唯品會B面:「中年」隱憂唯品會成立於2008年,至今雖然只有12個年頭,但在電商領域,稱其為「中年」大叔毫不為過!唯品會持續盈利,但並沒有完全消除人們的質疑。
  • 唯品會之後下一個是誰?
    1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根據舉報,將依法對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唯品會方表示已接到通知,將積極配合調查。據了解,唯品會此次遭遇調查,源於去年同樣為品牌特賣平臺的競爭對手「愛庫存」對其要求商家「二選一」行為的舉報。
  • 我的第一次服裝庫存尾貨生意
    那一年,已經記不清楚具體的時間了,去廣州看貨,在回來的車子上,碰到了很多去那邊找貨的朋友,當然不光是陸豐,也有到十三行的,到白馬的,到富民的,有一個做庫存的朋友跟我說,他們家的衣服不錯,價格也便宜,而且絕對不是我碣石看到的東西,到杭州了可以和他親自去看看,他在這邊的錢江市場做服裝,早幾年的時候,錢江市場在杭州也還算旺,最近感覺慢慢的不行了,市場就一直維持之前的規模,也沒有擴大,跟四季青
  • 唯品會投資易改衣:小裁縫店裡藏了大生意
    【億邦動力訊】新一代消費者已遠離「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年代,縫紉機不再是家庭中的「三大件」,街邊的裁縫小鋪也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在快時尚當道的今天,裁縫這門手藝生意還有多少進化空間?2019新年伊始,專注於高端市場的網際網路改衣品牌易改衣宣布獲得5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唯品會領投,鼎心資本、元禾原點和廣東文投創工場等跟投。目前,易改衣旗下匯集了超過200名專門裁縫師和50人左右的專業量體師。簡單來說,易改衣專注於高端成衣領域的改衣服務,哪裡不合適改哪裡。
  • 唯品會「正品低價」背後的奧秘
    底氣何在受到終端市場需求以及消費趨勢變化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服飾行業去庫存一直是一個難題。而隨著網際網路發展以及物流基礎建設不斷完善,不少電商領域細分市場不斷誕生和崛起,唯品會所專注的服飾穿戴特賣市場依然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