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的,第八回,賈寶玉去梨香院看望寶釵,回家後,晴雯衝他發脾氣。原來寶玉早起高興,要晴雯研墨,只寫了「絳雲軒」三個字,丟下筆就走了,還留話讓貼在門鬥上。下雪天,晴雯貼了半天,貼好後手都凍僵了。
寶玉笑道:「我忘了,你手冷,我替你握著。」便伸手拉著睛雯的手,同看門鬥上新寫的三個字。
這時黛玉來了。寶玉就說,你看看這三個字哪個好。黛玉看到寶玉握著晴雯的手,完全不生氣。黛玉從來不吃她的醋,她只吃寶釵的醋。黛玉就跟寶玉、晴雯一起看,還誇那三個字個個都好。
(白天寶玉黛玉一起在薛姨媽家吃酒,黛玉對寶釵一頓指桑罵槐之後,)寶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同走。」黛玉聽說,遂起身道:「咱們來了這一日,也該回去了。」
臨走前又當著薛姨媽和寶釵母女的面,秀了一把恩愛。此刻,黛玉心情正好,
從性格感情來說,寶玉與黛玉高度一致,都多愁善感,都漠視功名利祿。從家族利益來說,薛寶釵是賈府長輩眼中好女孩兒的標本,天生的賢妻良母內當家。少年的眼光和家長的眼光,標準完全不同,不可能指向同一個目標。
黛玉曾經多次吃寶釵的醋,那都是「為了我的心」,也並非讓寶玉疏離寶釵,她的那些小心眼,完全是戀愛中的女人應有的反應。而寶釵呢,事事周全,就是因為她太周全了,誰都看得出,那是對寶二奶奶這個位置的渴求。黛玉時時感到愛情被侵奪的威脅,所以才對寶玉時哭時鬧。這也是愛情自私的表現。
能讓黛玉嫉妒的人只有寶釵,因為金玉姻緣已經在賈府傳得沸沸揚揚,寶玉也曾經在寶釵和黛玉之間搖擺過,黛玉說他見到姐姐,就忘了妹妹。黛玉因為寶釵和寶玉鬧過,後來黛玉明白了寶玉只愛自己,便沒有再和寶玉鬧。
從觀念上來說,林黛玉除了與寶玉思想觀念高度一致外,黛玉的封建正統思想還是很深的,所以寶玉示愛總被她躲閃、拒絕。在她心中,妻妾關係的格局是蠻清楚的。那個時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妻是妻,妾是妾。黛玉若和寶玉成親,無論是晴雯還是襲人或者其他人都是寶玉的妾,與正室夫人的地位有很大差別,這些人無論如何都越不過正室的地位。黛玉根本不把她們放在心上。更談不上嫉妒。而寶釵就不一樣了,寶釵覬覦的是正妻身份,所以黛玉吃寶釵的醋。
黛玉的父親也有幾房小妾,母親賈敏和她們和平共處。一般情況下,只要人不犯我,黛玉是能夠與妾室和平共處的。當襲人向她摸底的時候,她直言不諱,大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但那畢竟是將來的事。賈府先在爺們屋裡放兩個人的規矩,黛玉是知道的。所以她叫襲人嫂子。如果不是小二管大王,作為正妻,黛玉是能夠容人的。
晴雯率真潑辣、愛憎分明,心胸坦蕩,從不琢磨那些拿不上檯面的事,這一點極像黛玉。黛玉懂晴雯,知道她潔身自好,即使寶玉對晴雯有情,黛玉也不會吃醋。黛玉在寶玉作誄文時真心實意地加以修改,單看這一點,就知道黛玉絕非心胸狹窄之輩。正因為她是寶玉的知己,所以她明白寶玉與晴雯互為知己。
晴雯和黛玉情性模樣相似,就是黛玉成為寶二奶奶,晴雯更是黛玉的助手,是黛玉希望的。
晴雯、襲人都是賈母安排的寶玉未來的妾,這在黛玉心中是清楚的。晴雯和寶玉清清白白,黛玉是了解的,所以絲毫不嫉妒晴雯和寶玉的肢體接觸。黛玉對寶玉是信任的,對自己也充滿自信。
說到林黛玉對於丫環的態度,她明白,紫鵑、雪雁也是要跟隨他的。她對紫鵑,以姐妹相稱,以至於紫鵑掏心掏肺地回報黛玉,甚至為了她去試探寶玉。從她教香菱寫詩來看,對別人家的小妾,她都不加歧視,何況對於寶玉的丫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