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達家族五世「吃洋飯」傳奇 慈禧親賜「英」姓

2020-12-27 搜狐網

英氏家譜

  【第一代】 代表人物:英斂之

  【第二代】 代表人物:英千裡

  【第三代】代表人物:英若誠

  【第四代】代表人物:英達、英壯、英寧、宋丹丹(英達前妻)、梁歡(英達現妻)

  【第五代】代表人物:英巴圖、英如鏑

  自曾祖父英斂之創辦了《大公報》和輔仁大學開始,英家人就「吃起了洋飯」。英達的爺爺英千裡12歲就赴歐求學,回臺灣後余光中、馬英九都做過他的學生;父親英若誠外號「英大學問」,從小在教會學校念書,在人藝任職後,1986年擔任文化部副部長;以英達為核心的「英式三兄弟」(英達、英壯、英寧)已經到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境界;身為家族第五代領頭人的英巴圖,從美國留學回來後,在母親宋丹丹鼓勵下開始闖蕩娛樂圈;英達與現任妻子梁歡所生之子英如鏑,更是加盟了北美冰球聯賽的波士頓熊隊。吃了五世「洋飯」的英家可謂人才濟濟,下面為您逐一揭曉,屬於英氏家族的絕世傳奇……

  文字來源:東南快報、南方人物周刊、金羊網、華西都市報

      第一代

  創辦《大公報》和北京輔仁大學

  無論從哪個時代看去,英達的太爺爺英華(英斂之)都是一個傳奇。而這個傳奇的開篇,竟然香豔無比且為英氏家族帶來了無限可能的第一塊基石

  和許多愛情故事的開頭一樣,男主角開場時是個一窮二白的小夥子,而且他窮得有些不成體統,窮得連姓都沒了,但英華本人卻出彩到炫目的程度,文韜武略無所不能。正是憑著他雄厚的文化功底,他做了愛新覺羅·淑仲的家庭教師,教著教著,兩人開始眉來眼去,最後生米煮成了熟飯,就結了婚。這淑仲是什麼人?是清朝皇族!

  在有了穩定的後方之後,真正屬於英華的日子,就這樣開始了。婚後,他參加了戊戌變法,哪承想,變法失敗,英華被通緝,流亡邊陲。1902年,慈禧下令赦免英華,並賜「英」姓,從此英家有了正經姓氏。但英華還是不買慈禧的帳,非要光緒親政不可,所以創辦百年《大公報》,起首就罵慈禧,造就了《大公報》的「敢言」信條。

  毫無疑問,英氏家族的所有光榮與夢想,都源於英華。他只活了58歲,卻幹了3件大事:一是創辦《大公報》;二是創辦北京輔仁大學;三是創辦香山孤兒院。

英千裡(英驥良)

  第二代

  語言天才 與錢鍾書比肩

  英驥良絕對算得上是天才。他兩歲就認了字,而且還能長篇大論。12歲,英驥良被送到英國劍橋讀書,一讀12年,24歲自倫敦大學畢業海歸。當年,蔣介石要找兩位最棒的英文翻譯官,一位是錢鍾書,另一位就是北京輔仁大學秘書長兼西語系教授英驥良。

英斂之、愛新覺羅·淑仲夫妻與愛子英千裡合影

  蔣介石欣賞英驥良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忠於中國,死活不向日本人低頭抗戰爆發後,像周作人留守北大一樣,英驥良留守輔仁,但兩人卻走出截然相反的政治路線。兩人都私底下保護國共兩黨的抗日分子和熱血學生,但周作人公開投敵,英驥良卻暗中加入了國民黨,兩度被日偽政權逮捕,最後被判15年重刑。幸虧後來英驥良只被關了1年多就熬到抗戰勝利。此後在國共內戰中,英驥良歷任北京教育局長、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中華教育電影製片廠廠長。

  1949年,蔣介石撤退臺灣,沒忘記帶著英驥良一起逃。英驥良出任臺灣大學外文系主任和臺灣輔仁大學副校長,1969年肝病不治,客死他鄉。

  英茵

  而在英氏家族第二代中,另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就是英驥良的妹妹英茵,抗戰時期的電影明星和抗日間諜。

  她是上海電影明星,1936年,進入明星影片公司,因為1937年在《十字街頭》和1940年在《賽金花》中有出色表現,英茵成了電影明星。英茵於1942年1月19日,在上海國際飯店10樓708房間吞吃大量鴉片和烈酒自殺,死後與被日本人處決的男朋友合葬。她的自殺死亡所造成的轟動性不次於阮玲玉。

英若誠

  第三代

  文化部副部長 多部名劇主演

  虎父無犬子,英家幾代男丁都在用自己的一生近似完美地詮釋這個詞,而英若誠也不例外。

  英若誠,英驥良的第三兒子,他的一生也近於傳奇:他蹲過三年大牢,做過三年的文化部副部長。他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黃金時代的臺柱之一,也是翻譯阿瑟·米勒等人戲劇作品的翻譯家。先後主演了《駱駝祥子》、《茶館》、《推銷員之死》等經典名劇。

  英若誠從來就是個與政治不太相關的人物,卻一輩子都有政治糾葛和起落。從獄中出來之後,英若誠經歷了一年的下放,最後回到了人藝。1986年,英若誠接到任命,擔任文化部副部長,同時就任文化部部長的是作家王蒙。2003年,英若誠病逝。

英若誠與夫人吳世良

  而必須交代的是:英若誠之妻吳世良同樣也是一位表演藝術家和翻譯家。因為其出色的英語水平,吳世良女士還擔任過曹禺先生的秘書並為周總理做過翻譯。

英若聰(左)

  英若聰,著名建築學家,曾在清華大學建築系任教。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研究生,當時是梁思成的助教,教師團支部的書記。

  他是著名演員英壯的父親。

英若識與兒子英寧

  英若識,1935年生於北京。195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自1959年起在吉林藝術學院任教,至今為止,他已在東北這塊黑土地上用他的畫筆辛勤耕耘了40多個年頭。這些年來,他先後有25件作品入選全國美展和全國版畫展,作品被收入《中國版畫家新作選》、《中國版畫50年》、《中國版畫年鑑》等。他的作品多次出國展出,他還曾作為中國藝術家代表赴日本參加學術活動,並應法國「國際藝術城」邀請,在巴黎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畫展。

  同時他也是著名編劇英寧的父親。

第四代

      第四代

  「英氏三傑」誠娛樂圈大腕

  英達,中國內地演員和導演。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及密蘇裡大學戲劇表演系。英達是一個幽默的人。娛樂圈多棲,導演、演員、主持人三位一體,無論是扮演影片《大腕》中的路易王,還是主持綜藝節目,英達都表現得活靈活現,遊刃有餘。尤其是繼《我愛我家》《閒人馬大姐》先後成功之後,英達更是奠定中國情景喜劇掌門人的地位。現在又相繼推出《東北一家人》《相約青春》等系列喜劇。

  英氏家庭中的英達,那真是達到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境界。他執導的《我愛我家》、《候車大廳》、《閒人馬大姐》等國內情景喜劇,都可用「著名」來下定義。而同樣「著名」的還有他與宋丹丹的那一段婚姻。

  1960年7月7日出生於北京。滿族,滿姓:赫舍裡氏,祖籍北京西郊藍靛廠火器營,滿洲正紅旗。北京七十二中畢業後考上了北京大學攻讀心理學。一直想當演員的英達在學校裡搞起了業餘劇社,在裡面做導演和一些組織工作。 1983年大學畢業,獲「科學理學學士」學位。原來準備報考戲劇學院導演系研究生,但是因為眼睛高度近視,只能按照心理學的方向被分配到北京東城師範學校去教教育心理學。1987年畢業於美國密蘇裡大學戲劇系,獲「導/表演高級文藝碩士」學位。1990年起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1995年任「英氏影視公司」藝術總監。英達目前是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在中國的第一位合作導演。因導演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為人熟知。

英達與前妻宋丹丹

  宋丹丹2007年曾經在自傳《幸福深處》當中透露過她與英達離婚的內幕。宋丹丹說就在離婚當天,她也發現了英達婚外戀的證據。宋丹丹在自己的書中講過,當時曾經問過英達:「就要分手了,我想問你句話:我的事情都已告訴你了,希望你也別隱瞞我什麼。很長時間別人都說你跟梁歡好,看在我們十年夫妻的份上,你對我說實話吧。」而英達則滿臉詫異地說:「丹丹,這可能嗎?」可是等到兩人剛拿到離婚證書時,宋丹丹就發現英達忘在車上的傳呼機,裡面全是梁歡傳呼英達的具有曖昧味道的留言。宋丹丹說,這些都比較敏感,她寫書的時候曾經猶豫過,因為「怕傷害人,怕觸及到某人」。

  而英達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將這場婚姻比作「鬧劇」,他說:「大家都存著看熱鬧的心態,哪有人真想理解你?」此外他也表示,當初和宋丹丹離婚時曾約好不把離婚的真正原因告訴媒體,但宋丹丹後來卻在她的書裡提到了兩人離婚的原因,對此他心裡確實很不快:「就剩我一人還擋著、捂著。」

英達宋丹丹舊照

  「我覺得現代社會有很多有N次方的婚姻的人,人家看生活也不像過去那麼擰了,每天高高興興的,遇到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放鬆,快樂。」有了這些年的歷練,宋丹丹說現在對婚姻的看法和年輕時有很大不同,「十幾年前第一次離婚我非常害怕,覺得我這一生我要再離婚我就死。現在覺得也沒什麼,人越活你會發現其實人生就是這樣,走一步看一步。」

  不過,宋丹丹對待婚姻的態度卻頗為認真,她表示「每一次婚姻都是嚴肅認真的,每一段愛情都是撕心裂肺的。我這個角色我就很能理解,不管有多少次婚姻,每一次都是動真情的,而且會越來越真。」據了解,和劇中一樣,生活中宋丹丹也要面對非親生子女,她說其實相處方法很簡單,「他要是不高興了我就等他高興的時候再說,他要是不對了我就破口大罵,該放就放,該緊就緊。」

英達與現任妻子梁歡育有一子

  二次婚姻的一個月後,英達就與比自己小8歲、長期與自己有著良好合作關係的梁歡結婚了,這一舉動讓許多圈內人無法理解。英達曾經很幽默地面對媒體說,像他這樣的長相和脾氣性格,是不大可能讓別人對他一見鍾情的。他與梁歡的結合也是緣於長期合作和彼此了解。英家和梁家可以說是世交,關係很好。

  梁歡

  和英達不一樣,梁歡一直低調示人。英達自己主持的某電視欄目曾經力邀她擔任嘉賓,但她拒絕了,理由是,「露臉之後就沒法去市場買菜」。很多人都對梁歡到底長什麼樣十分好奇,對此,英達曾經開玩笑說:「她雖然比我年輕8歲,但這相貌吧,怎麼說呢?想想,她是梁天的妹妹,能美到哪兒去?基本上也就是一個年輕一點的梁天戴一頭套。」拋開外貌不談,梁歡的文雅氣質一直聞名在外,作為編劇,梁歡的才氣也在《我愛我家》和《東北一家人》裡得到印證。

  英壯

  同樣有幽默感的英壯,後來成了中國喜劇舞臺上的標誌性人物,幾年來,英壯先後導演和主演了《候車大廳》、《候車室的故事》等不少情景喜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壯其實不是英達的親弟弟,他是英若誠四弟的兒子、英達的堂弟。

  英寧

  而英氏家族中這一代另一個頗有名氣的人物是英寧,他是英若誠五弟之子。在幾部由英達、英壯執導的電視劇中,英寧擔任了製片人。

年幼的英巴圖與父母合影

  第五代

  宋丹丹為英巴圖「劈」出一片天

  英如鏑誓做冰球界「姚明」

  作為名人的兒子,巴圖面對媒體採訪的這個大男孩,詼諧機智的反應實在讓人發笑。筆者問巴圖片酬多少,他像所有大明星一樣,挺嚴肅地一皺眉頭:「這個要保密吧。」沉思了一會兒接上一句:「我怕說出來太丟人了,我是要當腕兒的人啊……」。

  巴圖漸漸接受父親再婚的現實後,他又突然對母親宋丹丹冷漠了。當宋丹丹從外面回來後,巴圖不是耷拉著腦袋不看她,就是抬頭用眼裡的寒光刺她,宋丹丹跟他說話他也愛理不理的。宋丹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一如既往地愛著兒子,兒子為什麼卻對自己如此態度?她難過極了:「巴圖,媽媽什麼事沒做好,讓你這麼生氣呢?」巴圖憤憤地說:「你一直說在這個世界上,我是你最愛的人,可我現在才知道,你在撒謊!」宋丹丹問了巴圖好一陣,才得知其中緣由:原來,有好心人給宋丹丹介紹了一個男朋友,巴圖聽說後,心裡倍感失落!

  於是她耐心地解釋說:「巴圖,媽媽一直都是最愛你的,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但是媽媽為了養你要工作,肯定要與社會上的人交往,你不要生悶氣啊!如果媽媽真有什麼打算了,會在第一時間跟你商量的。在媽媽的婚姻這件事上,巴圖的決定才是媽媽的決定!」

  宋丹丹的話音剛落,巴圖便哭了,他撲進宋丹丹的懷裡,淚眼婆娑。

  幾乎所有大明星最初都反對子女入演藝圈,可宋丹丹的態度卻是努力促成,雖然兒子學的並非表演專業。巴圖也願意接受母親的安排,半玩笑半認真地說:「我也挺想幹這行的,是個不錯的謀生手段,比我小時候當保安的理想職業好多了。」

  宋丹丹在接受採訪時,一個勁兒得誇讚兒子有演戲的天賦:「(兒子)有,有遺傳。他演戲的天賦非常好,正劇喜劇都行,都能演。」

  而現在英達最感興趣的話題,莫過於談兒子英如鏑。英如鏑3歲開始接觸冰球,2007年初,英如鏑所在的北京「虎仔隊」奪得了同年齡段的冰球世錦賽冠軍,並被NHL(北美冰球大聯盟)聯賽的波士頓熊隊相中,加盟該球隊的少年隊。

  為了培養英如鏑,作為父親的英達奉上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無數次往返於中國和美國之間。因為他的心裡有個夢想,要把英如鏑培養成下一個姚明。

  或許,屬於英氏家族的另一段傳奇,正要開始……

相關焦點

  • 同治皇帝親賜!辛集這個家族不簡單!
    同治皇帝親賜!辛集這個家族不簡單!」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一直被推崇、效仿「五世同堂」幾乎世上少見可是在我們辛集有一個距今140多年的「八世同居」牌坊記載了清朝年間的一段「家族傳奇」………………………………這就是馬莊鄉辛村的
  • 宋丹丹和英達的兒子叫巴圖,為什么姓巴而不姓英呢?
    這需要從宋丹丹的前一段婚姻開始,也就是宋丹丹和英達的婚姻。宋丹丹和英達於1989年登記結婚,1997年離婚,離婚一個月後,英達與妻子梁歡喜結連理,後來,宋丹丹把這件事寫了一本書,說英達出軌了,她也為了報復英達而出軌,她因此被英達罵「心理裸露癖」。
  • 驚人家世知幾許 馮鞏是總統曾孫英達曾祖創《大公報》
    許紹雄:太公是慈禧乾兒子 姑父是魯迅  因《使徒行者》中的「歡喜哥」一角,而在中港兩地走紅的許紹雄,家世驚人。  許紹雄是名門之後,粵語老片《七子登科》就是講他們家族的故事,他的叔公是協助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的廣東軍區總司令許崇智,魯迅夫人許廣平是其姑姑。更遠則有太公許應騤,是清朝的禮部尚書,也是慈禧太后的乾兒子,官拜一品,獲賜可在宮中騎馬;更近的則有現在香港出名的富豪許晉亨。
  • 英達之父英若誠被曝曾多年從事中共情報工作(二)
    中國著名喜劇導演英達父親英若誠被曝光曾多年從事中共情報工作,與當年著名的清華「間諜」案密切相關。 我們看到,他的祖父如何由搖煤球的窮旗人之子傳奇般地成長為一個紳士、天主教徒,並創立「英氏家族」,他的父親又是如何以自己的人生承傳了這種偉業與精神
  • 慈禧後人身家500多億,在北京擁有一條街,她不上桌全家不開飯
    慈禧後人身家500多億,在北京擁有一條街,她不上桌全家不開飯 清朝滅亡後,許多八旗子弟滿清貴族的後裔仍然在我國生活,而滿清皇室的許多後人如今也在各個領域非常活躍,其中很多人都自稱是慈禧太后的後人,我們都知道慈禧是葉赫納拉氏,但是新中國成立後,很多滿人都把自己的姓氏改成漢姓,比如我國曾經的女首富陳麗華
  • 《水流雲在——英若誠自傳》
    他出生名門,祖父英斂之是輔仁大學的創始人,父親英千裡是輔仁大學著名教授,他還是英達的父親……  他就是英若誠。  英若誠(1929—2003),是他的那個時代中國最著名的表演藝術家、翻譯家、政治家。有人評價他是「一位世界性的高級知識分子,極有才能的演員,導演,是中國最後一位二十世紀前期培養出來的對文化發展極有影響的人物」。
  • 原來娛樂圈有那麼多滿清貴族後裔,你們知道吳京姓什麼嗎?
    後佟佳氏改姓比較多,除了「佟」姓,還有「童」,「董」,「高」等姓,佟大為就是佟佳氏的後裔。關之琳關曉彤周海媚清朝,瓜爾佳氏湧現出許多顯貴家族,如:一等公爵鰲拜,大學士榮祿等。後來,瓜爾佳氏多冠漢字姓關,還有石、郭、顧、敖等。英達英壯赫舍裡氏,屬於滿洲正黃旗與鑲黃旗,是滿洲最古老的姓氏,也是中國在清朝時最重要及擁有最大權力的滿洲人家族之一。
  • 母親譯作手稿失而復得 英達重回人藝執導話劇
    北京人藝院長任鳴近日透露,多年沒有在人藝導戲的英達,今年將回歸劇院,為北京人藝執導一部由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編劇的世界名劇《陽光下的葡萄乾》。英達說,吸引他三十年來首次回人藝排戲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該劇作是自己的母親吳世良50多年前翻譯的作品。
  • 英達爆出和小兒子的近照,臉上洋溢著驕傲笑容 網友:心疼巴圖
    英達爆出和小兒子的近照,臉上洋溢著驕傲的笑容。網友:心疼巴圖有人在網上放出一張英達老師和兒子小如鏑的照片,他的兒子穿著一身冰球運動員的服裝,站在自己的父親旁邊,顯得特別的帥氣,高大。而旁邊的英達呢,看著兒子的這個樣子也是特別的欣慰。
  • 英談路家故事
    始祖路伯通;二世祖路良興;三世祖路思誠;四世祖路禹;五世祖兄弟八人。長,路泰。子孫發展成東北院;次,路山。子孫發展成東院;三,路寬。四,路廣。五,路祥。遷出在外;六,路楨。子孫發展成南北院;七,路吉。子孫發展成西院。至今已傳三十五代。後來有一支來到了太行山裡,在英談村開始了新的生活。
  • 英達41字驕傲表白小兒子,對遺忘的巴圖卻毫無父愛,巴圖爭口氣啊
    本文章由菠蘿蜜談娛樂獨家發布,輕點上方的關注,防止自己迷路哦~~英達41字驕傲表白小兒子,對遺忘的巴圖卻毫無父愛,巴圖爭口氣啊說起英達,相信一些年輕的朋友們還是有點不熟悉,但是,英達卻是曾被譽為中國的情景喜劇教父
  • 英達與宋丹丹離婚後不久,就娶了北大才女,坦言自己三婚被騙
    升級當爸爸的英達也圓了自己的導演夢,首開先河執導的《我愛我家》一炮而紅,向來慵懶的他甚至一改"覺皇"的生活習慣,變得異常勤奮。作為《我愛我家》的導演和女主角,英達和宋丹丹最初確實互相欣賞、恩愛不疑。英達在剪前四十集的樣片時忍不住打電話給去美國遊玩的妻子,調侃自己都快被她的表演逗死了!
  • 50年前的今天,英達的爺爺,創建輔仁大學的英千裡逝世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長大不成人) 【1969年10月8日】50年前的今天,英達的爺爺,馬英九的老師,創建輔仁大學的英千裡逝世
  • 欲廢光緒皇帝,洋大人不允許,京城百姓不允許,慈禧:我太難了!
    慈禧太后深情地凝望著眼前的光緒小朋友,心裡默念:我的侄兒呀,別鬧了!正文為什麼慈禧一直沒有廢掉光緒?事情還得從百日維新聊起。如今說起這事兒,來多少有些正面意義,但放在當時的清朝而言,這次改革得罪了太多人。
  • 我姓魏,我驕傲!我姓魏,我自豪!魏氏家族就是牛!
    」,即可加入中華魏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然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我們是平凡的,我們是無聞的,但是我們都有共同的屬性,那就是我們都姓魏,這是我們家族的根,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地域變更,魏氏家族產生了不同的分支,每一個分支都有自己的家譜和字輩。閒話少說,先來看看關於我們魏氏的歷史:源流一魏姓源出隗姓。
  • 潼南雙江楊氏家族傳奇
    分家之後,各房紛紛建造宅院,如長房的「大塘府第」、二房的「長灘子大院」、三房的「源泰和大院」、「興隆街大院」,四房的「白土地大院」、五房的「田壩大院」、六房的「磚房子大院」等。楊尚昆的祖父楊傳鼎為么房,建造的宅院被稱為「郵政局大院」。
  • 從吃不上飯到千億家族,力排眾議娶小39歲嬌妻,賭王傳奇還在延續
    此書中就講述了澳門賭場的發源人,賭王何鴻燊的傳奇一生,從吃不上飯到千億身家,何鴻燊都經歷了些什麼?何鴻燊,1921年出生於香港。擁有中國,英國,荷蘭等多個國家的血統。祖上是何東爵士,是赫赫有名的何氏大家族。父親何世光是當時很有名的富商,何鴻燊小時候過得如同王子的生活。
  • (匾額背後的故事)三代行醫澤鄉裡 五世同堂好家風
    圖上:「五世同堂」匾長2.1米,寬1米,上款為「恭頌大鄉望子翁宋老先生五世延慶」,下款為「鄉眷仝鞠躬 民國十六年十月下旬榖旦」。 圖下:「三世仁術」匾長1.8米,寬0.9米,上款為「大國手多翁宋老先生大人仁術」,下款為「南馬屯、少林寺、官莊(共四十一地和二人)鄉眷友誼仝立 民國十六年喜月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