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名證券從業人員,隨著工作的深入以及廣泛的涉獵,對證券基本面的研究和投資的理解也在不斷的加深。在我看來,證券研究與投資既是分開的也是統一的:分開在於:證券研究與證券投資所涉及的範圍不同,所運用的方法與思維方式不同,同時證券投資決策過程中所考慮的範圍不僅僅是證券研究的內容還涉及到博弈以及人們的心理行為;統一在於:證券研究是證券投資的基礎,證券投資行為依據證券研究的過程與結論做出,二者在整個證券投資活動中不可分離。
證券研究:主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
證券研究主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證券研究與一般的科學研究有許多類似的地方,非常的注重科學性,依據特定的模型與理論,探尋事務的真理,對事務做出客觀判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根據科學研究的過程,一般分為歸納、演繹和實證三個步驟。歸納的目的在於通過對事務的觀察,總結出事務的基本特徵,為後期的研究分析提供資料來源;演繹的目的在於通過歸納的基本特徵做出推理,併科學提出可能的合理假設;實證就是在演繹的基礎上,對各種假設做出實證檢驗,選出最有可能的結論,並把結論成立的條件羅列出來,在以後的應用過程中,不斷加以驗證和完善。證券研究是建立在一般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經濟規律、行業與公司的研究,運用經濟學知識、財務知識來判斷企業的經營狀態,未來的盈利狀況,對公司的商業模式做出評估,並運用估值原理對公司的估值情況做出判斷,證券研究必須是對企業的客觀認識,探尋的是真理,解決「是什麼?」的問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證券投資:解決「怎麼樣?與怎麼做」的問題
證券投資是在證券研究的基礎做出的一種博弈行為,容易受到人的主觀因素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是唯心的行為。證券投資的方法有很多,如逆向投資、長期投資、集中投資、趨勢投資、量化投資、技術投資等。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劣勢,重要的是根據投資人自己的性格、思維習慣以及所掌握的信息和領悟力對投資方法進行選擇。證券研究更多的是自然科學的範圍,而證券投資更像是人文科學,二者在思考方式上有一定的區別,證券研究講究的是通過一套科學的研究方法做出對事務的客觀認識,雖很辛苦,卻容易學習;證券投資更多的是對人們心理行為以及社會行為的觀察,更多考慮的是別人的內心活動以及掌握自身與對手的優劣勢,並做出判斷與行為,學習的過程也會更艱難一些,需要豐富的經驗和一定的閱歷。
(文章來源:華林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