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工信部詳解新能源與油耗積分ZEV+CAFC政策和計算方法

2020-12-11 車雲網

油耗積分與新能源積分並行管理的政策中,積分如何計算、考核、交易?看工信部的詳細解讀。

工信部新能源積分與油耗積分並行政策徵求意見稿之後,業界震動,各汽車廠家開始施展各種演技,有研究積分如何計算的,有研究積分如何出售的,有預測積分如何定價的。新政之下,我們看到的跨國公司縱橫捭闔,新進入者群雄逐鹿以及傳統國有大廠的呆若木雞 。

企業對ZEV+油耗的重視,從近期大眾江淮、上汽奧迪、小康跨界、雙龍通家以及風起雲湧的新進入者:北汽新能源、長江EV,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實可見一斑。

根據9月22日工信部公布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在中國境內傳統能源乘用車年產量或進口量大於5萬輛的乘用車企業,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年度比例要求。2016和2017年度,對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不做考核,2018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和12%。2020年以後的比例要求另行制定。 單車分值以續航裡程多少為基礎,從2分到5分不等。

以中國汽車市場「一哥」大眾為例,如果僅從新能源積分角度考慮,假設2018、2019、2020年大眾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國產和進口)燃油車產量為400萬、450萬、500萬的話,依據8%, 10%, 12%的新能源積分比例要求,大眾中國三年所需要的新能源積分分別為32萬分、45萬分和60萬分。

而根據大眾規劃的近期純電動車續航裡程基本在300公裡左右(使用江淮平臺的話,依據江淮平臺的規劃2020年前也都是300公裡續航),依據新能源積分標準250≤R<350 之間每輛車有4分來計算,大眾中國至少在這三年裡需要分別生產8萬、11.25萬和15萬純電動汽車才能滿足基本的要求。

從目前大眾新能源汽車一年一兩百臺的水平來判斷(絕大部分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每輛產生的積分只能拿到更低的2分),2018-2020年要完成8萬-15萬的純電動汽車或者16萬-30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壓力絕對不小。

反觀江淮,如果其汽油乘用車銷量2018年-2020年達到47萬-67萬,根據目前其300公裡續航裡程的純電動汽車和少量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規劃來粗略估算,其2018年-2020年可能產生大約20萬-50萬的新能源積分,遠高於其需要達到的4萬-8萬的ZEV積分要求,這樣就能產生15-40萬的積分冗餘,這是巨大的金礦。如果參考美國加州一個積分罰款5000美元來算,就能產生數億美元的收益。這足以滿足大眾差多18-30萬ZEV積分的缺口。

雖然這只是粗略估算,但足以從一個側面窺見大眾汽車急於冒突破產業政策之天下之大不韙,和江淮建立新能源合資企業的目的。

具體這個政策如何執行,有哪些核心要點,還是看看政府主管部門的解讀吧,乾貨見下。



相關標籤:
政策
新能源汽車
法規

相關焦點

  • 工信部修改「雙積分政策」:明確未來三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
    《積分辦法》通常被稱作「雙積分政策」。根據工信部官網信息,《積分辦法》於2017年9月28日發布,實質是通過建立積分交易機制,形成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制。改政策發布實施後,工信部建立了積分管理平臺,組織實施了2次積分交易,行業企業普遍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車型投放,有力促進了行業技術創新和新能源汽車生產推廣。
  • 政策解讀: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公式的背後是什麼?
    《修正案》進一步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導向,通過對新能源單車積分核算方式的調整,弱化了純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的要求,肯定了插電混動車和在新能源市場的地位,提高了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要求,並通過逐年提高新能源積分比例和更加嚴苛的電耗核算標準,引導企業不斷提高發展質量。
  • CAFC和新能源雙積分政策分析:門檻降到3萬輛,更多企業需應對考核
    目前中國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目前推動雙積分政策就是有效的推動企業轉型新能源,實現逐步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線路組合,這對企業的轉型有明確的進度要求,也是符合國際潮流的趨勢。
  • 一文搞懂新能源車油耗積分的計算規則
    2016年起,中國第四階段油耗標準正式實施,工信部對企業平均油耗(CAFC)的要求愈加嚴格。根據相關規劃及四階段油耗標準內容,中國乘用車行業的平均油耗目標(非標準內的強制要求,最終要求受當年生產的車型結構影響)將由2015年的6.9L/百公裡,跨越式的提高到5.0L/百公裡。
  • 五分鐘帶你讀懂2021-2023年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
    《修正案》對低油耗乘用車的定義為,「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不超過《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中對應的車型燃料消耗量目標值與該核算年度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之積(計算結果按四捨五入原則保留一位小數)的傳統能源乘用車。」
  • 雙積分政策調整:新能源積分不再只追求續航,電池能量密度也要看
    2、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制的計算方法也發生了變化 根據此前的新能源汽車雙積分計算方法,純電動乘用車的標準車型積分計算方法為:0.012×R+0.8,其中R為電動車續航裡程(工況法),單位為km,積分上限為5分。也就是說,此時車企的純電動車的工況續航只要達到350km就能拿到5分了。
  • 新能源積分結轉更靈活 計算方式更科學
    5部門聯合發布新雙積分政策 新能源積分結轉更靈活 計算方式更科學□ 本報記者 嶽 倩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5部門發布《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新雙積分政策),將於2021
  • 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到底如何計算?
    2017年10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在北京組織召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宣貫會。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到底如何計算?本文電動汽車資源網梳理了業內較為關心的幾個問題做以詳細說明,供讀者參考。
  • 加州零排放汽車政策與中國雙積分管理新政對比+新政實施模擬分析
    現在普遍聽到的反應是沒有給企業足夠的時間來調整新產品的設計和生產。最近工信部人士也向財新作者證實,中國計劃調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正好趁這個機會我把工信部去年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徵求意見稿與加州的零排放車政策做個比較。
  • 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註解及體會總結
    2017年10月17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積分辦法》」)宣貫會。筆者對課件進行了學習後的理解,對企業而言最核心的是,要掌握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進而就可以指導企業如何安排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科學地得到正積分,有效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1)《積分辦法》計算方法的具體對象新能源乘用車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具體到計算方法時,卻是具體車型了。
  • 新能源汽車雙積分到底如何計算? 這個解讀最通俗易懂!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標值,按照《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GB27999–2014)第5.2款計算;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達標值,是目標值與該核算年度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的乘積;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按照《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第5.1款計算。而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該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達標值和實際值之間的差額,與其乘用車生產量或者進口量的乘積。
  •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解析
    根據以上數值,計算出甲企業2019年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計算結果按四捨五入原則保留兩位小數)如下:4.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該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達標值和實際值之間的差額,與其乘用車生產量或者進口量的乘積。實際值低於達標值產生正積分,高於達標值產生負積分。
  • 雙積分政策該如何正確解讀?只要理清一個方向就夠了
    修正案對此前的車型積分計算方法進行了許多調整,比如生產1臺純電動汽車,在2017年的積分政策中可以獲得的積分上限值為5分,在"修正案"中公布的新能源車積分上限將只有3.4分,獲取新能源積分更加困難了,而混動車型每生產一臺混動車型能獲得1.6個積分,逐漸拉近與新能源車的距離。因此,許多人將"修正案"視為是政策對於混合動力車型的"解綁",並認為混合動力車型有可能會被重新納入新能源汽車行列。
  • 119家車企「雙積分」成績單:近四成均為負 一汽大眾雙墊底
    2017年9月,工信部審議通過《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下稱為「雙積分」政策),規定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核算方法。2019年開始,工信部對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將開始強制考核。 據工信部公示的2019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119家境內車企有62家獲負積分。
  • 「雙積分」交易平臺開啟
    看來看去也看逑不懂的政策條文搞得車迷朋友們也人心惶惶,還把86、BRZ退市都歸罪於雙積分,生怕再有其他自己喜歡的車被這一政策給錘死。這不昨天(7月2日),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宣布:乘用車企業「雙積分」交易平臺正式啟動。風聲傳了這麼久了,這是「雙積分」政策第一次實質性的大動作。
  •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
    來源:工信部網站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2017年9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商務部 海關總署 質檢總局令第44號公布,根據2020年6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商務部 海關總署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3號公布的《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
  • 聽我說,這不是演習,雙積分政策真的來了!
    雙積分政策真的來了......早在2017年9月27日,工信部就已經在官網發出聲明,該辦法將於2018年4月1日實施,如今限期已到,這個類似汽車圈兒的車企KPI指標讓部分車企著實喘不上氣。答:CACF積分為該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達標值和實際值之間的差額,與該企業乘用車生產或者進口量的乘積(計算結果按四捨五入原則保留整數)。若實際值低於達標值產生的積分為正積分,反之產生負積分。
  • 四部委公布2017雙積分核算報告 56家車企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
    7月2日下午,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2018年第34號公告,公布了2017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情況。其中,燃料消耗量積分由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和目標值通過計算得出;新能源汽車積分則根據車輛續航裡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進口數量等計算得出。如果燃料消耗的實際值低於達標值,則產生正積分,否則將產生負積分。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實際值大於目標值則產生正積分,反之則為負積分。
  • 一文揭曉新能源雙積分該咋算!
    此次發布的雙積分政策僅針對乘用車,並不涉及卡車、客車等商用車,在管理辦法的第二則中也明確指出了所稱的乘用車是指「《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 3730.1)第2.1.1.1款至第2.1.1.10款規定的、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00千克的車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乘用車企業不僅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乘用車生產企業,也包含我國境內進口乘用車供應企業。
  • 難道雙積分只是紙老虎?兩年後的核算標準你可能高攀不起
    那麼在未來的幾年裡,雙積分的核算情況是不是也會出現如這次一般可以算是皆大歡喜的情況?難道我們真的低估了雙積分政策的威力?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就來來聊聊此次工信部聯合四部委所發布的這份2016年雙積分核算情況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