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自貿區西鹹新區片區構建綜合服務體系——
服務上「雲端」 企業少跑腿
「關注西鹹新區雲端自貿產業園微信公眾號,進入園區優勢—公司註冊,再跳轉到陝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網上辦事大廳,按要求提交相關信息完成企業註冊,之後在大廳籤訂相關協議,辦理入園手續。」在西鹹新區雲端自貿產業園,按照工作人員的提示,竇宇軒用了不到2個小時,便拿到了新的公司營業執照。他感慨地說:「以前,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完成公司註冊和入園手續一般要等3個工作日,現在通過『集群註冊』只跑一次,真是太方便了。」
竇宇軒說的「集群註冊」是指經營者登記註冊住所與實際經營地址分離,多家企業以西鹹新區雲端自貿產業園運營公司的地址作為住所登記,並由該運營公司提供住所託管、財務託管、法務手續等基礎服務,組成企業集群的登記註冊模式。如今,這個佔地只有500平方米的園區,運營僅半年時間已「雲聚」630家企業,形成了新能源、智能製造、大健康、跨境電商、文化旅遊、應急安全六大創新產業集群。
陝西自貿區西鹹新區片區依託西鹹雲端自貿產業園,率先探索「集群註冊+遠程註冊」便利化工商註冊登記模式,「一網通管理、一站式服務」的創新管理服務,構建「雲端+自貿+產業+園區」綜合服務體系,讓小微初創企業「一址多照」「雲端辦公」成為現實。
在雲端自貿產業園董事長郭建春看來,「集群註冊」改變了「一企一址」的傳統模式,突破了物理空間,提升了產業園單位面積產出,解決了企業辦公場所缺乏、距離成本高等難題,降低了企業創業門檻。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與傳統註冊相比,「集群註冊」每年可為這630家企業節省運營成本400萬元,節約辦公空間超過63000平方米,既提高了單位面積生產總值,又降低了運營成本和創業創新風險,有力推進了產業集約化發展。
目前,產業園在工商登記註冊方面與西鹹網上辦事大廳和微信辦照實現了有效銜接。產業園與華為雲聯合開發的電腦端、手機端系統已投入運營,免費為初創企業提供視頻會議系統、OA辦公系統、雲存儲空間等服務,實現基本的雲端辦公功能。產業園還以官網和微信公眾號為載體,為集群註冊企業提供「一站式」在線綜合服務,構建網際網路生態圈集群效應。
西安大秦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入駐產業園的首批企業之一。公司副總經理唐博坦言,公司通過「遠程註冊」入駐園區後,享受到很多「福利」。「產業園免費提供了辦公場所,僅這一項每年就為公司節省了十幾萬元房租。此外,產業園雲端大數據平臺還為公司運營提供統一的通信、物聯網絡、工商註冊、法律、技術等在線綜合服務。」
記者了解到,產業園管理方為入駐企業提供的主要服務包含五大板塊,即運營中心、數據中心、服務中心、智慧網絡和公共系統。
此外,由產業園牽頭的「雲端產業研究院」「雲端專業孵化器」「雲端創投基金」正在穩步推進,將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創業創新風險。未來,園區將規劃建設集「集群註冊與信用服務平臺、眾包協同平臺、全渠道供貨平臺和專線物流倉儲網絡」為一體的「四位一體綜合服務平臺」。(經濟日報 記者 張毅 通訊員 何汪維)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