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從古到今,每個人心中都一座神聖的殿堂,他雖然沒有那麼的金碧輝煌;沒有那麼的絢麗多彩。但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是讓人在感覺疲憊不堪時候的一張床,是人們漂泊在外時心中不滅的動力。是一直給予人們生存的力量和源泉,是讓收到了傷害的人能感到心安的地方,是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地方,這個地方人們親切地稱呼它為「家」。
家是我們的出生點,也是我們生命的終點。從古到今漂泊在外的人們,都會深深的思念著那個溫暖的家,也有不少文人騷客寫下了思鄉的詩詞。不過,我想他們不管是寫了多少的詩,寫了多少的詞,寫不盡的是他們心中那分不滅的柔情,那分真摯的想念。但,他們要寫!他們想寫!他們渴望這把心中那份情感寫出了。如果不把它寫出了他們會瘋掉,因為,這情感太過於熱烈,太過於滾燙。只有把它舒發出來,人們才會好一點點,才不會像火山包裹著巖漿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噴發出來。但然,也有舍小家顧大局的人,在面臨國家和小家的選擇時,他們會義無反顧的選擇大義而將心中那對家的感情深深地掩埋起來。說他們無情嗎?說他們冷血嗎?不是的,他們也有家有著深切的感情,只是在大義面前把他給隱藏起來了。那種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都從家門口經過了,為什麼沒有回家呢?是不想回嗎?不是的,因為還要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為了治理九州的水患,為了黎明百姓的生存,不得已而為之,並是無情,冷血。這種例子比比皆是,他們也深深地愛著他們的家。
現在的人們,由於工作的忙碌,幾乎是很少在家了。為了生存,為了孩子的教育,老人的撫養問題,他們常年在外奔波,只有過年過節有機會能回去一下。難道這樣的生活是他們想要的嗎?他們不想呆在家裡,老婆,孩子熱炕頭嗎?不是的,這也不是他們想要的,但是為了這個家忙碌,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因為他們心裡有這個家,想為這個家奮鬥,對這個家有著深深的不可磨滅的感情。所以這只是他們為何選擇在為奔波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辛苦、疲憊、苦惱、困惑都是值得的。
家是我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們生命盡頭的地方,我們對家有著深深的感情,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真誠。就算我們漂泊在異鄉,也會對她深深地思念著,也會為他祈禱,為他祝福,希望他一切安好。我們也真摯地歌頌它,為它歡歌載舞,當我們在外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一旦我們想起了我們心中的那個家,我們就又有了奮鬥下去的動力和目標。因為家是我們生命的源泉,我們有為它奮鬥的理由和意義。所以儘管它不是那麼的絢麗多彩,但它在我們心中也是那麼的明亮、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