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我心中不變的那個一

2020-09-05 莫媽育兒

萌媽營的課程進行到第十一講,老師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什麼是家庭教育中不變的一?」

初看這個題目有點糊塗,這是要說什麼呢?「不變的一」是個什麼概念?帶著疑問跟著老師的步伐一點點解鎖,原來這個不變的一就是一直存在的永遠不會變的一個點,是所有變量中唯一不變的東西,。它是一個中心,一個核心,以這個核心為基礎才能發展出其它的二、三、四……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從未有過這個概念,一直以來就是按部就班的給孩子提供生存所需。上小學前,我對孩子的期待是身體健康,平安快樂!但是一切的歲月靜好隨著孩子步入小學慢慢的被打破。應試教育這個大環境一步步把媽媽變成了魔鬼。看孩子的心情隨著成績波動,成績好的時候你儂我儂,媽是溫柔媽,兒是可愛兒;成績不好的時候,媽若冰霜,還時加西北風,一股凜冽向孩子撲面而來。本就忐忑不安的孩子,看到媽媽的樣子,小心臟都要凍住。

這個時候的媽媽是可怕的,媽媽的愛是有條件的。這個時候的媽媽已經忘了自己的初心,什麼健康快樂,平安幸福都是假的,因為媽媽認為考不上大學你就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工作那來的幸福美滿呢?此刻媽媽心中不變的唯一就是努力學習,一路綠燈,考取好大學。

那麼,我們與孩子之間不變的那個一真的是取得成績,考上好大學嗎?

NO,NO,NO,顯然不是,上學也就十幾年,那麼十幾年後這個所謂的不變就變了。到那個時候回想一下,為了這個變量我們用盡各種辦法,砍掉了孩子的翅膀、手腳和思想,肆意的破壞親子之情。那麼,我們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是我們期望中那個美好的孩子嗎?

這幾天看到很多評論說到李尖尖這個名字,好奇搜了一下,原來是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的女主角。為了一探究竟就搜來看了幾集,隨著劇情,一下子也羨慕起李尖尖這個女孩,一個古靈精怪,好打抱不平,樂觀積極,考試永遠倒數第二的單親家庭的女孩。在當今家長眼中,前面的條件看著喜歡,看到倒數第二的時候估計很多家長都會讓自己孩子離她遠點,以免把自己孩子給帶壞了。這就是應試教育下的常態,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未來可期,決不能在奔跑的路上被帶岔道,可是奇怪的是這個總考倒數的孩子樂觀積極,陽光明媚,她並沒有因為成績差而變得謹小慎微,蔫頭耷腦的,而是一直都對生活充滿熱情,讓人感受到一種極強的生命力。那麼是什麼給了這個孩子一直面向陽光的力量呢?爸爸,對,就是她的爸爸。由於爸爸對她的全然接納,不管是惹事的、乖巧的、成績好或不好的李尖尖,在爸爸眼裡都是那個值得傾其所有愛不夠的小姑娘。由於爸爸的愛和尊重,這孩子才能按著自己的節奏成長,發展出了對美術的熱愛,並屢屢在木雕大賽上獲獎。當然與爸爸的關係也是羨煞旁人的好。這樣的孩子你還擔心她長大後會過不好嗎?

這個劇有太多點讓人深思,但就今天這個話題,我深深感受到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不變的那個一就是親子關係。一段好的關係能滋養出孩子很多好的品性,什麼健康、幸福、能力、品德等等,如果脫離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的這些能力很難建立起來。所以,親子關係就是我們應該花更多的精力、時間來維護的東西,畢竟十年後、二十年後,我們的孩子不管長多麼大,他自身不管發生多大的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們還是我們的孩子,這個關係就是一條連接我們的紐帶,不會因任何因素而發生變化。

亞馬遜CEO在創業中的一直秉承追求那個不變的東西,這個不變的東西就是長期增長,他認為「所有只能產生短期利潤的項目都不重要,無論現在賺多少錢;能夠產生長期現金流的項目才是重要的,無論現在虧多少錢」。所以他的公司以長線思維犧牲利潤獲取增長,打破了原有的遊戲規則。公司在很多年一直處於虧損,但是最後卻發生了指數性的增長,驚豔華爾街。連沃倫﹒巴菲特都說他低估了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才能,當年不看好貝索斯的眼光,也不看好貝索斯的執行力,錯失了投資亞馬遜的機會。

還有我們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他在子女教育上也是一個奇葩。他的教育觀:(1)平時考試的成績不重要,甚至要刻意落後;(2)追趕的過程才能讓人只往前看;(3)超越的秘訣是先落後,保存實力,追趕然後超越;(4)小學不能進入前12名;(5)安全最重要;(6)養成閱讀的習慣。因為這些觀點,他女兒不參加任何課外班,只是培養閱讀能力。最後孩子在高三的時候以年級第一的身份畢業,被美國六所常春藤名校錄取。

上面談到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一定要放眼長遠,關注不變的一,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積攢能量,那我們一定會看到厚積薄發的那一刻。昨天參加兒子的升班典禮,老師集體朗誦了一首紀伯倫的詩《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其中有一句「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多麼深刻的領悟,孩子通過你而來,但他卻不屬於你。所以家庭教育的目標不應該是「成績」、「分數」、「排名」,我們如果總盯著孩子的成績,就像老師一樣追求著每一次的考試成績來評定自己的工作績效時,很多時候我們就會做出傷害孩子的未來長期發展能力的事情。

所以,請給孩子你的愛,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感恩今生的遇見,不變的是,你我心中的惦念!
    自拍我曾經是一顆種子, 發芽,在您的心尖, 用行動影響著我的童年, 網絡如今,您已腳步蹣跚, 像昔日我的童年, 不變的是您心中的惦念, >還有我對您的笑顏。網絡你曾經是一顆種子, 發芽,在我的心尖, 我日日夜夜的陪伴,
  • 塵世中一顆不變的心
    從狹義上來說,許衡只是特定時代塵世中的一人;然而通過許衡恪守心中之「主」的言行,我們卻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無數個時代中的無數個人——這無數個時代有個共同的名字,是為「紛亂的塵世」,這無數個人亦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喚作恪守「不變之心」的人。在塵世中恪守不變的心,就是許衡所說的「不失吾主」。
  • 爸爸,我是這樣想的!—家庭教育中的3W2O原則;
    運用3W2O原則在家庭教育中滋養您的孩子(原創) 作為從事大學直至幼兒教育22年的教育與心理工作者,將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深刻認知的3W2O原則(原創)呈現給大家,作為家庭教育思想、行為與溝通的有效的自評工具:
  • 我一直在找尋一處適合的家園,你是我心中的那個她嗎?
    這月的某一天,輕輕的我來到了你的世界,我在門外仔細地打量著,端詳著你的每一處面容,因為我一直在找尋,找尋一處適合的家園,一個能給我溫暖的懷抱,讓我能夠快樂,可以讓我撒嬌,讓我自由飛翔的地方。你是我心中的那個她嗎?和你遇見,並非偶然,而是有意。
  • 興智教育受邀網易教育峰會創始人艾江生談疫情家庭教育的變與不變
    興智教育受邀出席第十二屆網易教育峰會,創始人艾江生談疫情時代家庭教育的變與不變2020年12月1日,作為中國教育界備受關注年度教育盛典之一,第十二屆網易教育金翼獎頒獎典禮在北京網易研發中心盛大舉行。興智家庭教育董事長艾江生受邀出席,與教育界專家、學者以及機構大咖共聚一堂,圍繞著「守正破局·創贏未來」這一主題,共同探討疫情時期下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在新的機遇與挑戰,守正篤實,謀大局、應變局、破困局、開新局,銳意探索以創新贏未來的教育發展之道。
  • 故鄉,你一直都在我的心中,你是我心中那個美麗無比的地方
    我不明白為什麼,為什麼非要考上大學才行。「家鄉」在我的印象中很模糊。但隱約之中,我能感受到家鄉的美。我的家鄉在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四川,自然有很多美麗的景色。比如有海拔近三千米的峨眉山;有人間天堂之稱的九寨溝……但是,我更愛我家旁邊的景色。早晨,我總喜歡到草叢中去收集露珠。因為小時候,外婆總跟我說露珠喝了不會生病。
  • 家是人們心中不變的臂彎
    在我國從古到今,每個人心中都一座神聖的殿堂,他雖然沒有那麼的金碧輝煌;沒有那麼的絢麗多彩。但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是讓人在感覺疲憊不堪時候的一張床,是人們漂泊在外時心中不滅的動力。從古到今漂泊在外的人們,都會深深的思念著那個溫暖的家,也有不少文人騷客寫下了思鄉的詩詞。不過,我想他們不管是寫了多少的詩,寫了多少的詞,寫不盡的是他們心中那分不滅的柔情,那分真摯的想念。但,他們要寫!他們想寫!他們渴望這把心中那份情感寫出了。如果不把它寫出了他們會瘋掉,因為,這情感太過於熱烈,太過於滾燙。只有把它舒發出來,人們才會好一點點,才不會像火山包裹著巖漿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噴發出來。
  • 面談溝通時,客戶心中永恆不變的六大問句?
    在分享這些方法之前,為了讓你有更深的體會,我先給你分享在問句中三個最有力量的詞語:在你和客戶的提問中,這三個詞語非常的有力量。這個三個詞語可以從潛意識層面,讓客戶輕鬆地作出對你的回應。我們可以在銷售過程中運用這些文字的力量。
  • 心中的那個孩子
    我們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孩子青少年時期,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他更喜歡關上門,一個人獨自呆著,他變得不再像以前那麼愛說話了,他那隱秘的角落在一天天堆積。但,他還是青春有力的!中年時期,孩子已經沉默了,他再也不願意說話了,他只是躲在那個暗黑的角落,觀望。也許,會有奇蹟的發生,只等一束光芒,或是一把利刃的到來,無論是光,還是傷痛,他需要一個覺醒的機會,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時機。
  • 家庭教育中,父愛不可缺席
    媽,我衣服呢? 媽,買好吃的了嗎? …… 爸,我媽呢?(跟爸爸永遠就一句話) 爸,我沒錢了。一項針對日本、美國和中國的青少年的問卷調查,調查的問題是「你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誰?」 對於這「心中最尊敬的人」中前三位,調查結果是:日本學生回答:父親、母親和日本的著名歷史人物坂本龍馬;美國學生回答:父親、球星麥可喬丹、母親;中國學生的回答,父親排在第十位,甚至不如一位電影明星。
  • 在你看來,我國家庭教育中最大的誤區是什麼?
    在中國常見的幾個家庭教育誤區:1.孩子不打不成材2.把學習成果看得太重3.以為與孩子溝通沒有必要其實,孩子的不快樂,常常源於父母的不了解。由於長期的輕視和否認,父母不再是那個值得信任的傾吐對象,而是他痛苦的本源。孩子將父母視作本人的神,竭盡全力只為了取得一句無關痛癢的稱譽。當某一天,冷遇和傷害讓他逐步開始不信任父母,懷疑生活是個謊話。他心中的偶像倒塌了,他像一個無家可歸的人,終於在荒原上迷失道路。他們明明深愛對方,卻不曉得該如何表達本人的感情。
  • 來一客一茶加盟店,遇見你心中的那個TA
    一客一茶加盟當紫霞為悟空擋下鋼叉,死在悟空懷裡時,最讓我感動的不是紫霞說的那句話,而是金箍緊縮,悟空不想放手,卻不得不放時說的那句「我艹」。當時,恐怕只有這兩個字才能表達出他心中那種撕心裂肺的痛,還有一絲無奈與不甘。最難過的莫過於在最無力的年紀,碰到了想要照顧一生的人。大話西遊裡孫悟空說,我不戴金箍救不了她,戴上金箍不能愛她。
  • 家庭教育中的 勞動教育
    本篇文章是關於家訓家道系列,今天首先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家庭教育中的勞動教育。"圖片來自於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首先我們要了解,家庭教育中父母希望子女養成好的習慣,不是一味地灌輸道理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一點一滴地不斷培養而成。這就是家訓家道的思維模式。
  •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探討《陽光普照》中家庭親子關係
    今天,我們繼續解讀電影《陽光普照》中的家庭教育寓意和兒童心理成長意義。前兩期,我們分別解讀了這個家庭中哥哥阿豪和弟弟阿和的心理世界,探討了這哥倆人生悲劇的心理成因。哥哥因為不能做自己而自殺,弟弟因為得不到關注而自毀。阿豪和阿和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心理世界呢?
  • 家庭教育新趨勢 讓孩子看到成長的意義
    人民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郝孟佳)「面對當前環境的變與不變,如何讓雲端的孩子擁有美好童年?」第十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7日在北京舉行,旨在幫助家長開啟家庭教育大門,讓孩子看到成長的意義,擁有更美好的童年。
  • 家庭教育中,作為父母,你真的能認清自己的角色嗎?
    孩子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作為父母真正能夠把控的環節也只有家庭教育。可是現實中,還有很多父母根本扮演不好家長的角色。這些家長應該會問為什麼?為什麼老一輩能夠把我們養大成人,為什麼我們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 警察版《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刷爆朋友圈
    警察版《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刷爆朋友圈時間:2020-05-04 18:2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警察版《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刷爆朋友圈 基層一線民警看似嬉笑之言,卻飽含萬千感慨。
  •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五個層次——你屬於那一層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五個層次——你屬於那一層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如果真的探討起來,我認為家長培養孩子主要是兩個字:堅持。堅持在平常中,堅持在每個環節,時時刻刻在堅持。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網上微信上到處轉,關鍵是哪位家長能堅持。
  • 我對今天家庭教育的一點看法?
    我是在1990年,妻子生下了長子,到第二年十月底,妻子又生下次子,在那個年代,教育的競爭激烈程度還不是很大,我對我的兩個孩子基本上都是放任自流。回家來,在那年代,作業也少,我根本就沒有讓他們做作業的,最後,我的次也同樣在2009年考取普通大學的! 我當年對我的兩個兒子的教育,我跟本就沒有上心,那個年代,我自己家都沒有一個,處於流浪狀態。所以根本談不上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了!
  •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指導師
    所以,家庭教育指導師從大的方面來說,應該有兩個方向:一是指導家庭更好的成長;二是幫助家庭解決問題。從我接觸的家庭來看,找到我的更多的是第二類,就是家庭遇到問題了,家長不知道怎麼辦?好,話題拉回來,這與我想成為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指導師有什麼關係呢?從解決問題方面來看,我希望能成為扁鵲大哥那樣的老師,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和家長一起學習成長,為此,我在花友群裡耐心的回答大家家庭教育的問題,預防出現青春期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