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也有網癮!現在的老人上網主要玩什麼?子女要注意「一點」!

2020-12-17 聚富財經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不斷普及,加上網絡環境的持續完善,上網現在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無論是小孩子還是老人,現在都成為了中國9.4億網民的一部分。

其中,老年網民的數量這些年在不斷增長。根據移動內容平臺趣頭條聯合澎湃新聞發布的《2020老年人網際網路生活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3月,在中國的9.4億網民中,60歲以上老年網民佔10.3%,而移動網際網路上活躍的銀髮族約為9600萬人。

由此可見,現在中國的老年網民數量已經十分龐大,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老人在網絡上還是十分活躍的。有多活躍呢?數據同樣也可以體現出來。

根據趣頭條老年用戶大數據顯示,在其100萬老年用戶中,日均在線時長超過6個小時的老人超過1.2萬人,有4000人在線時間超過8個小時,甚至還有1900人在單個APP上日在線時長超過10個小時。

這也就意味著,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人除了日常生活的時間之外,其他時間都是在上網的。而且上面說的數據還是只是算單個平臺的,要是加上其他平臺的話,整天「泡」在網絡上的老人數量還會更多。

既然有那麼多老年人也有很大的網癮,那麼這些老人在平時上網的時候主要會玩些什麼呢?

根據騰訊媒體研究院發布的《2020「銀髮一族」短視頻洞察報告》顯示,現在看新聞資訊是老年網民上網的主要訴求。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老人上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了解大大小小的新聞,這是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

除此以外,社交、聊天,網上購物和看視頻訴求佔比各佔一半。其中,社交聊天的範圍包括親戚子女,同樣也包括老人自己的社交圈。

而在看視頻這個訴求上,老人們的喜好大都集中在正能量、社會秩序、家庭倫理等內容上。例如,如果按照老年人喜愛程度排名綜藝節目的話,江蘇衛視新相親大會、愛情保衛戰、BTV春妮的周末時光、BTV藝動生活、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這幾個節目名列前茅。由此可見,現在的老人對相親節目更感興趣。

而在小視頻的瀏覽方面,有「愛」、「奶奶」、「媳婦」、「老公」、「孕婦」等關鍵詞的小視頻往往更容易成為他們的偏愛。而這些小視頻大都是跟家庭有關的,這也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其實現在的老人之所以越來越喜歡上網了,大都是因為家裡沒人陪太孤獨了。

而在老人上網這件事上,所有子女都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注意防範老人網上受騙。據2018年的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調查顯示,有30.4%的老年人曾遭遇保健品詐騙,有25.1%的老年人曾遭遇紅包詐騙。

現在的網絡環境更為複雜,娛樂平臺也在不斷增加,老人受騙的可能性相比以前而言大大增加。所以在這種時候,子女一定要幫助老人防範網絡詐騙,同時也要多陪陪父母,不要讓他們的晚年是陪著手機度過的!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2020老年人網際網路生活報告》

相關焦點

  • 關注網癮老人婆媳大戰 老人被全家「批鬥」 都是手機惹的禍
    隨著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不斷普及,上網的門檻越來越低,於是「網癮老人」也逐漸增多。連日來,黑龍江網記者採訪了一些「網癮老人」,聽他們講述了有關沉迷手機的家長裡短。  「沒想到現代的手機能讓人這樣成癮,我每天至少要玩五六個小時,不管在做什麼事,十分鐘不到我都要打開手機看一會,只要閒著一看就是老半天,像上了『毒癮』一樣。」王女士說,「為了看孫子我辭去了退休後的工作,每天幾乎長在兒子家,看孩子是個累活,玩兒會手機也能放鬆休息一下,沒想到就是因為手機,被兒媳婦給攆回家。」
  • 孩子有網癮怎麼解決?這位媽媽遇到的問題,處理起來更棘手
    文/笑雪育兒思考前幾天收到一位讀者的信息,她講述自己是一位媽媽,孩子上初二,可是有網癮問題,而且孩子跟著老人生活在城裡,存在隔代溺愛的問題,孩子要玩手機就給他,網癮遲遲戒不掉,所以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 調研報告:中國小學生網癮現象初現 上網主要玩遊戲(組圖)
    我國首部小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調研報告發布 小學生網絡成癮現象初現,上網主要玩遊戲  新華網北京8月19日電(張玉)《小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調研報告》18日在京發布,這是我國首部小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調研報告。
  • 「孩子這麼小,現在不玩什麼時候玩?」,教育孩子,老人只是輔助
    爺爺奶奶心疼孩子,覺得他上學辛苦,好不容易放了假就想讓他好好放鬆一下,看電視沒了限制,作業完沒完成也沒在意,臨近開學孩子才急忙補作業,如果媽媽沒忍住跟老人發脾氣還會被說「孩子這麼小,現在不玩什麼時候玩?」遇到這樣的丈夫和老人,媽媽有時候真有想把孩子塞回肚子裡的想法。為什麼說在育兒方面一定要聽媽媽的?
  • 符合以下條件的老人,晚年會被子女搶著養,子女有福老人享福
    而老人養老主要靠的也是這三個孩子,不過有關老人養老的問題,更多時候可不是他要求哪個子女要把自己接到身邊,而是他住哪個子女家住多久,可都是老人的三個孩子「爭搶」的結果,因為老人的幾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老父親可以去自己家,多住幾天。
  • 照顧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注意什麼?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不能自理的老人成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長輩年紀大了,身體不再健康,甚至行動不便、神志不清,照顧他們,讓他們減輕疾病和衰老帶來的痛苦,安度晚年,是我們作為子女以及社會的責任。但是對於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注意什麼?怎麼才能更好的照顧他們?
  • 老人不會上網?阿里柔軍推出 「小棉襖熱線」一對一幫助老人
    「我不知道怎麼網上掛號,孩子也挺忙的……」「我讓孩子教我支付,他說現在網上騙子多,別學了。」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停下腳步,問一問父母、長輩,他們真正需要什麼?「我們希望這個項目像一件貼心的小棉襖,當子女不在老人身邊時,幫老人切實解決數字生活中的難題,帶他們享受數字生活便利。」項目負責人王希表示。
  • 要不要隔代帶娃,老人帶娃矛盾多?子女做到這五件事,家庭更和諧
    也有一部分老人表示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不想付出了不落好,通常這部分老人會多少被說老人「自私」。無論老人願意還是不願意幫忙帶孩子,你要明白老人帶孩子不是他的「義務」,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必須幫子女帶娃,誰都不能「道德綁架」。
  • 農村老人不輟勞作,子女與政府都要反省
    四成以上的老人認為身體較好,超過50%的農村老人還在從事職業性勞作(如種田等),子女資助在影響老人養老快樂指標中佔首位,新農保收入、土地收入仍是農村老人主要收入來源。近日,上海財經大學提供了《2014中國農村養老現狀國情報告》。
  • 老人自己存錢養老,不靠子女,最後結局怎麼樣了?72歲老人說實話
    攢錢養老的老人,指的是自己攢錢自己花,以後養老不靠子女,相對應的老人也不管子女的孩子,說白了就是各過各的,誰也不麻煩誰,這樣想法的老人,最後晚年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可是兩年過去了,我發現兒子和兒媳都覺得我做的是理所當然的,不再像剛開始那樣,至少表面上還是尊重和謙讓的,現在是有一點錯誤就大聲嚷嚷,平時把孩子往家裡一放,也不說聲謝謝他們就出去玩了,留我一個人唉聲嘆氣的。
  • 老年人適度玩遊戲益處不少 可緩解壓力預防老年痴呆
    每天四五點鐘起床上網,只為趕在網友沒醒之前「轟炸」他們在網路遊戲《紅警》中的基地;半夜不睡覺,開心消消樂玩不停。前幾年「網癮」這個詞彙盯準的還是年輕人,而如今生活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沉迷於網絡。心理醫院心理醫師表示,老年人沉迷於網絡,很多時候是源於退休後孤獨感加劇,對老年人來說,上網一定要適度,否則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 找保姆陪護老人需要注意什麼?怎麼給老人找保姆?
    那麼我們在找保姆陪護老人的時候如何有效的避免這些問題,找到適合的護理人員呢?有哪些問題是可以提前考察而避免尷尬的呢?1.照顧老人的保姆要懂得急救知識以及老年慢性病的護理首先我們都知道一般老人都存在一定的老年疾病或者慢性病,甚至由於年齡的增長,患各種疾病的概率也會增大,所以在生活中保姆勢必要照顧老人的疾病情況。
  • 子女爭產無效?家有老人注意,父母遺產這樣取!銀行一分不少給
    光從存錢儲蓄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了。中國人喜歡存錢,每個月發了工資一定要拿出一部分錢存在銀行裡。但是,對外國人而言,「及時行樂」要比存錢重要的多。現在,受到西方國家消費觀的影響,不少中國年輕人不太願意存錢了,也開始學起了「超前消費」。
  • 「圈養型養老」綁架多少中國老人,子女自認孝順,老人卻鬱鬱寡歡
    最後,王大爺住了沒幾天就鬧著要回老家住了。這種"圈養式養老"正在興起,子女們自認為自己孝順,但老人卻鬱鬱寡歡,苦不堪言。「圈養式」養老,為什麼會讓老人鬱鬱寡歡?首先,老人搬過去與子女同住,為的就是想多待在子女身邊,不會孤獨度過晚年。
  • 老人學會上網的好處有哪些
    上網似乎是年輕人的專利,但是其實在很多時候,老人們也很喜歡上網的,那麼老人們學會上網到底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來具體的看看吧。 人的大腦如果不使用就會變得反應遲鈍,很懂事情都不能再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老人的大腦更是如此,那麼,要如何讓老人的大腦保持年輕呢?
  • 年輕不幫子女帶娃會有什麼後果?老人說出實情,關鍵在於將心比心
    現在很多老人都會在家裡面幫助年輕子女照顧孩子,這些對於老人的生活肯定會出現一定的影響,有很多老人為了照顧孩子都無法好好休息,然而年輕父母卻覺得這都是老人應該做的。老人總是無條件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即便當他們結婚之後,老人依然在為他們服務,這些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好處,反而加劇了孩子「啃老」思想。但也有的老人卻並不打算幫年輕家長帶孩子,對他們來說帶孩子反而會受到子女的埋怨,父母如果能照顧好孩子,就讓他們自己來。
  • 專家支招兒|老爸老媽「網癮」犯了,怎麼辦?
    一大早剛起床就戴上眼鏡戳手機;半夜不睡覺窩在沙發刷視頻;家裡隔三岔五有快遞,只因迷上了網購……網癮現在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老人也成了「手機控」,沉迷網癮無法自拔。專家分析認為,沉迷上網是老人內心孤獨的一種表現,太過沉迷手機會成為老人健康的潛在危險源。因此幫助老人擺脫「刷網」,子女的陪伴和社區的引導不可缺位。
  • 老人如何在子女面前活得有尊嚴?
    到了老年,很多都退休養老,企事業單位的還好點,有足夠的的養老金供自己使用,甚至工資還比退休前高,但對於很多農民來說,他們沒有養老保險,養老只有靠自己的積蓄,還有就是靠自己的兒女,但兒女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要養,伸手向他們要錢,也會導致兒女心中不滿。人到老了,要怎麼才活得有尊嚴呢?
  • 老人再婚子女可以不給生活費嗎?
    今天我們來說說 老人再婚子女可以不給生活費嗎?現在生活中有的老人再婚,子女不同意,甚至用不支付贍養費相脅迫。我們先看一個案例老王今年68歲,老伴去世多年,他撫養一對子女已經大學畢業在城裡工作,他現在身體不好,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每月兒女各支付500元作為他的生活費。今年3月他和一位婦女再婚。兒女都不同意,理由是農村婦女主要是看中他家的房子,現在兒女都不再給他生活費,他不知如何辦才好?
  • 公考面試剖析:否定型社會現象問題是什麼?
    ;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近日有媒體報導,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變得「一網情深」,甚至成為「網癮老人」。步驟二:提取主體和關鍵詞主體:網癮老人、老人子女、社會社區。關鍵詞:老年生活、資訊時代、網癮。【答題框架】層次1:是什麼?表述事件反映出的性質或背景。事件核心是網癮老人,反映出怎樣的社會現實和問題。層次2: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