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開學,又是一個嶄新的學習節點。
如果你平時痛快了,那麼期末考試結束後,大概率你會不痛快。
新學期你的成績是「超車」還是「翻車」,全看你的「刻苦」和「自律」的程度是強還是弱。
少了「刻苦」和「自律」,新學期你一定過不痛快
以往開學後,很多同學的學習狀態是這樣的:
上課偷偷玩手機、看小說,這些給你帶來了滿足感;
不交作業或敷衍了事,這樣讓你顯得輕鬆無比;
午休時在籃球場上各種突破上籃、進球,圍觀路人甲乙丙歡呼讚嘆,你也充滿了成就感。
可是下午的時候,你在老師的「催眠」下沉沉睡去,做著香甜的夢,流著幸福的哈喇子。
考試時,你偷瞄著人家的答案,趁老師不注意看小抄,查手機。
成績出來了,不怎麼付出的你名列前茅,你覺得:「喲,不錯哦!」
同學們,這些滿足感、成就感是真實的嗎?你的那些笑容會很美好嗎?
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去耕耘絕對沒有收穫。
新學期伊始,告別那些並不真實的「小確幸」吧。
去為青春奮鬥一次,因為笑容從來都需要汗水澆灌,而誰能笑到最後,誰才會笑得最美!
少了「刻苦」和「自律」,新學期你一定過不痛快
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說到:
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恰同學少年的你們,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同學們,什麼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窮孩子:
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著腳丫,啃著窩窩頭的情形;
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我們的老師們;
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
在有空調、有熱水喝的教室裡學習能算吃苦?
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居室裡休息能算吃苦?
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
你來學校就是來刻苦學習的,就是來拼個好前程的,不是來荒廢時日揮灑青春的。
少了「刻苦」和「自律」,新學期你一定過不痛快
若想成為非常之人,必須學會吃非常之苦。
要知道,青春最好的營養就是刻苦!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到: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你優秀,你便擁有了大把的選擇機會,否則你只能被迫謀生。
李嘉誠也這樣說:「讀書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機會。」
同學們,有機會,才會成功,才會有未來啊!
可能有的同學會問,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
我的回答是:「我說來不及,你就不學了嗎?」
有時候你想的越多,越什麼事都幹不成。認準目標就靜下心來幹,總會有結果。
把重心從問「來不來得及」轉到用功學習上來。從現在開始吃苦,開始用功。
少了「刻苦」和「自律」,新學期你一定過不痛快
有了想要刻苦的的一顆心,現在你需要的就是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學習的自制力。
新學期如何提升自制力,做個自律的好寶寶?
微博上有一段很流行的話:
你可以追劇追一晚,只要你可以按時交上論文。
你可以有豐富的夜生活,只要第二天你還能精神飽滿地做好本職工作。
放縱究竟是不是錯,取決於你能不能為你的放縱負責。
不想學習的時候,你可以試試這5個方法。
▼ 不要讓藉口欺騙你的大腦
每次你不想學習的時候,就需要留意一下自己找的藉口。
比如我在學習的時候,總喜歡告訴自己,再刷5分鐘「某音」、再打一盤「王者」就去學習啦!
然後時間過去之後,我又會對自己說,「再看一分鐘」,於是1個小時、2個小時之後,看的有些累了,我就就想,要不再休息一會兒吧。
當你也遇到和我一樣的狀況時,你需要做的是,告訴自己:
我只要再學15分鐘就可以玩手機。當15分鐘到了的時候,你可以說,不然我再學15分鐘。
如果你喜歡做自己擅長的學科,建議你就從擅長的那個學科開始學起。
如果你喜歡挑戰,建議你從自己不擅長的學科開始。
你可以對自己說,「我就不信了,這道題做不完,就不看手機。」
少了「刻苦」和「自律」,新學期你一定過不痛快
▼ 堅持你的計劃,多了不要做
很多同學在定計劃的最初都是熱血沸騰,於是就出現了下面的狀況:
今天定的計劃是做一張數學卷子,一張英語卷子,複習前兩天的錯題。
很快做完之後,你對自己說,今天效率好高,要不然我再做一下明天的物理卷子吧。
結果當天學到了凌晨一點。
這樣持續了4天,到了第5天,「好累啊,反正前兩天做了那麼多,今天就休息吧,明天再做。」
然後接下來的每一天你都給自己找這樣的藉口,於是最初的「蛻變計劃」自然就半途而廢啦!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每天按照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然後根據水平和實際情況,逐步增量。
比如,今天的學習計劃是複習一道錯題。那麼執行到第3天,你的學習計劃就可以增加到複習兩道錯題。
但是記住,不要心血來潮一天完成過多的任務,這樣會提前透支大腦的滿足感。
而且,你的身體更容易感到疲倦,計劃當然不容易完成啦!
▼ 現在就行動,要不然好狀態永遠不在
你是不是曾經遇到過這樣的狀況:
我現在狀態不好,一會兒再學。
我現在的心情不適合學數學,歇一會兒再說。
但其實,你的「好狀態」永遠不會來,就算來了,也不會持續很久。
實際上,你在等待合適時間的時候,就是想暫時逃離你當下做的事情。
說白了,你就是在——拖延。
所以,你要學會逼自己學習。
很多時候,當你想要逼自己學習時,卻常常更加想要玩手機。這個時候,你要「以退為進」:
比如,你的數學很差,就一定要以基礎題為主,不要強迫自己去做過難的題。
如果錯題太多讓你失去了信心,那就可以每天只改或者只做很少的題。
如果最開始就很大強度,就會對數學產生很大的反感,反而更不利於學習。
就算你不能完成今天的目標也沒有關係,做了一點,總比一點不做要強。
今天完成10%,明天完成20%,把學習當作闖關,你就會發現:
越來越好堅持,甚至會不習慣沒有學習的日子。
少了「刻苦」和「自律」,新學期你一定過不痛快
▼ 允許自己偷懶幾分鐘
有人問,偷懶不是和自律有衝突嗎?
並沒有哦!給自己設置偷懶是有技巧的。
很多同學拿到手機那一刻,仿佛手機粘到了手上一樣。
而且,長時間看手機很容易造成視覺和精神上的疲勞,更加難以進入之後的學習狀態。
▼ 選擇更為合適的休息方式
比如說,在屋裡做幾個伏地挺身,或者和家人聊聊天。要是都不想做,很簡單,給自己定個鬧鈴,趴在桌子上睡5分鐘也可以。
▼ 設置合理的休息時間
學習15分鐘休息半小時?不!嚴格給自己制定一個休息的時間。
比如說學習20分鐘休息5分鐘,學習40分鐘,休息10分鐘。
這個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設置。
▼ 挑選給自己的獎勵
每天在學習之前給自己定一個獎勵。
比如說,今天學習滿4小時,就可以在疫情結束後,出去美餐一頓,或者和同學出去看場電影。
在朋友圈或者QQ空間立下flag,也可以加入學習群,讓陌生人一起監督,做不到就發紅包。
▼ 找個人來監督你
最後一個神秘的方法是什麼呢?
許多同學不想學習的原因,是源自想要學的多,又不知道該先學什麼。
這個時候 ,你需要更加優秀的人,幫助你規劃學習時間,告訴你高效學習的方法。
這個人可以是老師或者父母,可以是你的好朋友,也可以是你關注的某個公眾號,比如北京四中網校公眾號,相信裡面的勵志文章和學習方法可以給你堅持下去的力量。
總之,能幫助你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就好。
少了「刻苦」和「自律」,新學期你一定過不痛快
自律和自制不是強制和約束,它只會給你更多的自由和空間。
「盡吾志而不能致可以無悔矣」,刻苦之後才可以問心無愧地面對自己的青春。
同學們,明天開學。
「刻苦」和「自律」這兩件法寶,你收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