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革命聖地有感

2020-12-16 騰訊網

不居廟堂之高,不處江湖之遠。我就在這裡,在襄城新文化,煮一壺泠泠清茶,染一箋瑟瑟輕塵,就著光陰,等你,和你的故事…

大別山革命聖地有感

作者:閆奎民 襄城縣政協副主席

燕子 攝

1

青山溝壑是你的鋼筋鐵骨

蒼松翠柏是你莊嚴的衣服

雲杉翠竹是你氣節的不俗

這山 就是大別山

蜿蜒流淌是你嬌美的舞步

攔壩蓄水是你深情的駐足

勇往直前是你不悔的追逐

這水 就是潢河水

山水相映 一幅誘人的畫布

然而

曾幾何時

血雨腥風卷大地

人間地獄滿神州

大別山上

青石濺淚 紅田含血

蒼松蹙眉 翠柏無語

潢河水邊

舞步驟停 楊柳垂首

河水殷紅 人體成壩

曾幾何時

九州大地響驚雷

雄雞一唱天下白

大別山上 潢水河邊

沈澤民堅守著理想

肖國清執著著信念

李先念挑起了重擔

英雄先烈撐起了這裡的一片片藍天

崢嶸歲月裡

楊柳起舞 松柏含笑 山水換顏

今天

大別山人說

這裡的山不變

不變的是堅定的信念和記憶的永遠

這裡的水不變

不變的是寧靜的河水勇往直前

大別山人還說

這裡的山在變

變化的是青山含笑 開拓向前

這裡的水在變

變化的是純潔和諧 風光無限

大別山人更說

山還是山

水還是水

只是

換了人間

相關焦點

  • 深入推進大別山革命歷史和大別山精神研究
    深入推進大別山革命歷史和大別山精神研究 ——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九十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林志成 孫 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一周年之際,由中共河南省信陽市委、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位於河南信陽的大別山幹部學院召開。
  • 紮根大別山傳承革命精神
    「這裡是宋氏祠堂,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後,司令部就設在這裡。」82歲的宋春貴清楚地記得,是戰士們把「重建大別山根據地」「大別山是埋葬蔣家王朝的墳墓」等條幅掛滿整個村子,才讓村民們慢慢了解這支部隊、了解中國共產黨在特殊時期的歷史使命。    時光追溯到70年前。1947年8月28日,渡過淮河進入大別山區的劉鄧大軍進入經扶縣新集(今新縣)境內。
  • 再來大別山,重溫革命歲月
    當天下午,他首先來到位於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堂。隨後,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並看望了當地紅軍後代、烈士家屬代表。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次來到大別山革命老區。上一次是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安徽考察,第一站就來到位於大別山區的金寨縣。
  • 大別山革命歷史博物館紅色文物招募令
    你家藏有革命歷史文物嗎?霍山縣大別山革命歷史博物館要預備開館啦,博物館準備以接受捐贈,有償徵集、協商借展的方式向社會各界人士徵集紅色革命文物。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後都蘊藏著動人的故事,都承載著偉大的革命精神。
  • 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終於竣工,來來來,讓我們先睹為快!
    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即將重新開館 今天節目一開始,我們來關注一下正在改造中的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目前它正在如火如荼布展當中,不久紀念館將會以全新的面貌重新開館,向我們訴說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 我省支持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 繪就「紅綠金」藍圖
    餘川攝學生們參觀大別山商城革命歷史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劉宏冰攝□本報記者欒姍如今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正走在高質量發展的新長徵路上!6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支持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繪就大別山「紅綠金」藍圖,努力實現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大別山革命老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
  • 七十年間有大別——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紀實
    新華社武漢9月17日電  題:七十年間有大別——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徐海波、甘泉、陳諾  大別山,橫亙神州大地中央腹地,綿延千餘公裡,大別於南北。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是一座英雄的山,200多萬人民投身革命,近100萬人為國捐軀;建設、改革時期,大別山是一座奮鬥的山,昔日貧窮落後的大山溝,如今已是綠色發展的先行者。  英雄的山:血和淚的革命史
  • ...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中共信陽市委共同主辦的鄂豫皖三省大別山精神研究聯席會第一次會議暨紀念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創建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大別山幹部學院開幕。鄂豫皖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孕育了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成為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希望大家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歷史研究,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作出黨史和文獻部門應有的貢獻。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再來大別山,重溫革命歲月
    當天下午,他首先來到位於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堂。隨後,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並看望了當地紅軍後代、烈士家屬代表。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此次河南考察,第一站同樣是來到大別山革命老區,位於河南信陽的新縣。  地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大別山,是一片紅色火種曾經燎原的土地,也是一片紅色旗幟屹立不倒的土地。
  • 「中國夢」公益演出走進大別山感恩革命老區
    當日,由空政文工團演出的中國夢——走進美麗麻城「感恩大別山 相約紅杜鵑」公益演出在湖北麻城博達學校精彩上演。節目形式以歌曲、舞蹈、朗誦、魔術為主,突出「中國夢」主題,為大別山老區的人民送上了一場文藝盛宴。新華社記者張宇攝    新華網湖北頻道4月27日電(記者魏夢佳 喻珮)「感恩大別山,相約紅杜鵑」。
  • 這個周末,帶上孩子去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吧
    館內還陳列著革命戰士們當年的生活用品,作戰工具,信件書函等物品,一件件紅色展品,一段段珍貴影像資料,將大別山區人民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畫卷徐徐鋪開,引領遊客們感悟初心,牢記使命。遊客:本次參觀讓我們對大別山的紅色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回去之後,汲取大別山革命精神進一步做好本職工作。遊客:感受到我們先烈打江山的辛苦和不易。
  • 《溫暖有光放映隊》走進大別山 尋訪動人革命故事
    而在大別山精神感召下,「溫暖有光放映隊」隊長林永健攜隊員丁柳元、孫甜甜,以文體層面的紅色延伸為這次捐贈注入新的時代力量——尋訪革命故事傳承人的旅程,溫暖有光。  公益體彩,樂善人生。  見微知著  動人故事傳揚大別山精神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近一個世紀前,《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旋律伴著蘇維埃政府成立的喜悅在大別山區唱響。全面小康的2020年,紅色基因仍在這片革命老區熱土不斷延續。
  • 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大別山革命老區脫貧記  地處大別山區的河南省信陽市,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筆,但貧困的帽子也曾讓這座紅色名城如芒在背——它曾是全省唯一一個轄縣均為貧困縣的省轄市。
  • 大別山的位置,有多重要?答:西望武漢,東守南京
    這裡,就是中國中部大山——大別山。之所以說是「大山」,是因為大別山地跨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東西綿延約380公裡,南北寬約175公裡,範圍非常廣闊,成為鄂豫皖交界處重要的一座山脈!熟悉大別山的朋友,或許都知道,大別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西望武漢,東守南京,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別山,在過去,曾經是重要的革命聖地。
  • 深刻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 做繼承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的新傳人
    張小寧□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理工大學副校長張小寧作為商城籍開國將軍張祖諒的兒子,應邀參加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研討會並發言,心情非常激動。建黨初期,這裡是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大別山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前僕後繼,武裝鬥爭不斷、革命火種不滅,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蹟,鑄就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的彪炳史冊的大別山精神。回望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經過浴血奮戰建立了新中國。
  • 遇見霍山,挺進大別山,這個紅色革命根據地
    走進霍山,來到霍山縣烈士陵園紀念館,感受革命的洗禮,重溫那些紅色歲月,向革命戰士致以我們最崇高的敬意!霍山縣革命紀念館門口上的牌匾就是由徐向前元帥親自提寫。霍山縣烈士陵園興建於1986年,佔地面積為17.1公頃,廣場面積為1.5公頃。
  • 講好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故事 ——河南啟動「全國網絡媒體信陽行...
    據介紹,《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實施以來,河南省文旅廳以重點文旅項目建設為抓手,紮實推進規劃落實,狠抓旅遊業轉型升級,創新扶貧開發機制,建成了一批全國知名的紅色旅遊勝地和重要的文化、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
  • 巍巍大別山,濃濃紅色情,絕美風光惹人醉!
    泱泱華夏地,巍巍大別山,自古以來人文薈萃、英傑輩出,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如今,大別山乘人文之厚,借生態之美,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紅色和綠色旅遊勝地。2018年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湖北黃岡大別山地質公園為世界地質公園。圖/汪利群 攝造化鍾神秀 ,大別舉世奇!
  • 六安解放,打開大別山革命戰爭新局面
    革命老區六安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重要戰場,更是解放大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的前進基地。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扭轉了人民解放戰爭的戰局, 而六安地區的解放,則打開了大別山革命戰爭新局面。一、敢打硬仗:張家店殲敵正規旅1947年6月,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挺進魯西南;8月,千裡躍進大別山。
  • 大別山藏「桐柏紅」
    原標題:大別山藏「桐柏紅」(紅色旅遊·探訪《桐柏英雄》故事發生地)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這個《桐柏英雄》故事發生地、解放戰爭時期三軍會師地、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後援地,而今變得怎樣?   初夏的大別山餘脈,天藍水碧,草木蔥鬱。行走其間,隨處可感「桐柏紅」的魅力:紅色記憶、紅色旅遊、紅色產業,在這片「紅土地」上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