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這17種情況是正常的及產後坐月子的五大禁忌

2020-12-19 寶寶知道

新生命的降臨,給家庭帶來無盡的喜悅。但對缺乏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面對那個小小的人還有手足無措,甚至常被對於新生兒來說正常的情況嚇到。如果月嫂跟寶爸寶媽解釋這些看似異常的現象其實不是病,但可能寶爸寶媽還是心裡犯嘀咕吧,不是太信服。那就讓他們看看這篇文章吧! 月嫂總結了下面這17種新生兒的正常現象,希望新手爸媽多學點科學育兒,能讓寶寶少受很多不必受的罪。

1、新生兒肚子大 這是由於腹肌發育不完善,腹壁比較鬆弛而受胃腸空盈的影響所造成的。有的家長常常把寶貝的腹部膨隆誤認為是腹脹,其實是正常現象。雖然寶寶容易因為啼哭、吃奶等容易吸入更多空氣,但月嫂只要觀察寶寶能吃能睡精神狀態良好肚子摸起來軟軟,就不用擔心。 不過當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受時也會產生大量氣體引起腹脹,但通常還會伴隨皮膚過敏、腹瀉等其他不適症狀,這時媽媽就要排查並對症處理。

2、黑色胎便 大部分新生兒會在出生後的12到24小時內第一次排便,稱為胎便,是胎兒在子宮內形成的排洩物,為墨綠色粘稠狀。媽媽懷孕20周以上時,胎兒腸道中便存在有胎便,其中85%~95%為混合著腸壁上皮細胞、胎毛、胎脂、膽汁黏液及所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體成分。

3、吐奶、溢奶 新生兒寶寶胃呈水平位,胃容量小,吃奶過多、過急,很容易溢奶或者吐奶,是常見的現象。建議寶媽儘量採用坐餵、半臥位等姿勢哺乳,防止嬰兒吸入大量的空氣。餵奶後,及時拍隔,宜採取左側臥位,大部分寶寶在6個月左右逐漸改善。 4、生理性黃疸 大約70%以上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5天會出現皮膚鞏膜黃染現象,在一周內左右逐漸消退,早產兒及低體重兒約持續一個月。這是正常現象,稱作生理性黃疸。但如果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嚴重,或消退後又反覆,寶寶精神不好、吃奶不好都屬於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

5、頭瘤(產瘤、先鋒頭) 有的新生兒出生後,頭部可觸摸到一個隆起的「包」,用手摸感到柔軟,壓之有凹陷,這種「包」叫產瘤。產瘤的發生是由於新生兒的頭在通過母親產道時受到擠壓,局部的血液循環受阻,造成頭先通過產道的部位皮下水腫,這種情況無需特殊處理,幾天後會自然消失。

6、粟粒疹 在鼻尖、鼻翼、頰、顏面等處,常可見到如針尖大小黃白色的小疹子,這就是嬰兒粟粒疹。因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堆積而形成的。粟粒疹既不疼也不癢,不需治療。媽媽千萬不要用手去擠,以免引發感染。一般在寶寶出生後數周就會自然消失。 7、胎脂 足月的初生兒皮膚上會覆蓋一層灰白色的皮脂,能夠保護新生兒嬌嫩的皮膚,這些胎脂的分布並不均勻,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自然消失,不需要刻意擦拭。

8、生理性脫皮 新生寶寶出生幾天或幾周後會開始出現臉部和全身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脫皮期間,可以塗抹潤膚油/霜,以保持皮膚滋潤。其次,不要撕寶寶的蛻皮,存在感染的危險,等待自然脫落。 注意:若脫皮合併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則可能為病徵,需要就診。

9、口腔內白點(馬牙、上皮珠) 在新生寶寶口腔的上顎中線附近會看到針頭或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小點,叫上皮珠,上皮珠是細胞脫落不完全所致;在寶寶牙齒牙齦邊緣也會有白色小珠或灰白色硬塊,看起來好像萌出的牙齒,俗稱「板牙」或「馬牙」。上皮珠和馬牙對寶寶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不必做任何處理,會自然消失。

10、吸吮小泡/脫皮 吸吮小泡指的是嬰兒上下嘴唇中間部位出現的小泡,是因為吸吮動作所致,和餵養方式以及「上火」無關,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須為此擔心。寶寶稍大些,吃奶時間隔拉長,便不再出現。

11、鸛咬傷 很多寶寶出生時脖子後面、眼皮或者鼻尖上都有一片不規則的紅色區域,這是一些毛細血管群,通常會在1歲半左右時自行消失,不需要採取任何幹預措施。由於在西方有鸛鳥送子的傳說,認為寶寶由鸛鳥叼來送到爸爸媽媽懷裡,所以有人稱這些紅印為鸛咬傷。

12、生理性抖動(驚跳反射) 多數新生寶寶在淺睡眠狀態中當遇到聲音、光亮、震動時常會出現出現四肢或身體無意識、短暫不協調的抖動,被稱為新生兒睡眠驚跳,是種正常的生理表現。跟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家長不必緊張。

13、體重減輕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會在出生5天內體重減輕,一般會減輕5%~10%,這是因為這段時間寶寶進食量少,呼吸和皮膚流失一些水分、臍帶乾燥、胎脂脫落及尿液和胎便的排洩而引起的體重減輕,屬於生理性體重減輕。一般到第10天就會恢復到出生時體重,10~14天體重開始增加。

14、一吃就拉 新生寶寶常會一吃就拉,但這並不是消化不良。而是胃裡進入食物後,對腸道從上到下產生刺激,形成胃———結腸反射。有些寶寶會持續這種情況到幾個月。母乳餵養的寶寶會更為明顯,甚至每一次吃完奶或吃奶時都會排便。

15、呼吸不規律 新生兒因胸腔小,每次呼吸帶來的氣體交換量少,所以需要增加呼吸的次數來獲得足夠的氧氣,再加上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在睡眠中會發現寶寶很容易出現呼吸不規律、快慢不均勻,這都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新生寶寶皮膚顏色紅潤,就不必驚慌。

16、體溫波動大時高時低 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脂肪薄,因此保暖效果差,會隨著周圍溫度變化而改變,因此會出現體溫時高時低波動大的情況。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

17、乳房增大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出生5天左右後,常會出現乳房的乳腺腫脹現象。這是胎兒在母體內受媽媽雌激素影響的結果,隨著來自母體雌性激素的逐漸消失,腫脹的乳房也會漸漸恢復自然,所以不需要擔心。 新時代產婦坐月子,要做到「五禁」

1、嚴禁風 生孩子對女人來說是一個無窮的體力耗費進程,產婦身體抵抗力降低,稍有不小心就會著涼感冒。因而,月子期必定不要吹風,但也要恰當,臥室還是要有恰當的空氣流通,堅持空氣新鮮更有利於產婦的康復。

2、嚴禁會客 新母親剛生產完,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歇息。另一方面,重生寶寶對環境還不習慣,生疏或過分吵鬧的聲響會對它形成影響,所以最佳仍是不要會客。

3、禁止辛辣油膩 產後女人因為消化系統欠好,假如吃過分辛辣油膩的食物,會導致便秘,並且這類食物還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導致寶寶溼疹、拉肚子。

4、產後恢復很重要,我生大寶時我不懂,婆婆也不懂,所以沒用任何的塑身,雖然後來瘦了但是肚腩卻一直沒下去,這次月嫂就告訴我必須要用塑身的,生完寶寶肚子一下空了,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她之前照顧的產婦用那個塑身衣不錯,晚上直接穿著睡覺,餵奶也很方便,看起來很勒可是穿上舒服極了!我家婆婆也說不錯,讓我記著人家,等她女兒生了,也讓她囤。這套內衣我每天都穿著睡覺,後來又入了一套來回換洗。一個月左右腰條就出來了。

5、禁止性生活 且不說產婦身體虛弱,不適宜同房。再得,生產過程或多或少會對陰道形成損害,此刻同房會加劇它的損害,延伸創傷癒合時刻。 此外,產後婦人下體還會有惡露,此刻同房很簡單將汙染物帶入生殖器,導致傳染。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星空物語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坐月子的五大禁忌,你知道嗎?
    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聖地位,周邊的人甘願為她付出,產婦趁此機會發洩累積的不平情緒,消除長期積勞。無論是產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著產婦要臥床休息,調養好身體,促使生殖器官和肌體儘快恢復。但在這一段時間內,產婦很多行為或者生活方式有很多禁忌,有的甚至會影響寶寶及產婦的健康,在坐月子的時候要注意。
  • 坐月子不必顧及8種禁忌
    為了使月子裡的產後女性儘快恢復起來,老人們總是叮囑你這不能做,那個不能吃!如月子不能洗澡、不能梳頭……其實坐月子,這些禁忌真的不用太過顧及!   禁忌一   月子裡不能受風受涼   坐月子的傳統觀念很多,怕風怕涼是其中之一。
  • 坐月子的五大禁忌,你知道嗎?小佳兒來告訴你
    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聖地位,周邊的人甘願為她付出,產婦趁此機會發洩累積的不平情緒,消除長期積勞。無論是產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著產婦要臥床休息,調養好身體,促使生殖器官和肌體儘快恢復。但在這一段時間內,產婦很多行為或者生活方式有很多禁忌,有的甚至會影響寶寶及產婦的健康,在坐月子的時候要注意。
  • 產後身體就像有缺口的堡壘!坐月子的這幾種「禁忌」你還在犯嗎?
    產後身體就像有缺口的堡壘!坐月子的這幾種「禁忌」你還在犯嗎?女性在經歷過妊娠、分娩之後,全身毛孔大開,就像一座原本堅固的堡壘被打出了許多的缺口,外界的很多病菌就會趁機而入,導致女性月子裡更容易得病。因此坐月子是新媽媽的頭等大事,也是人生重要裡程碑,坐不好就可能會產生很多後遺症,如臀部變大、內臟下垂、手腳冰涼、更年期提前、加速衰老等。
  • 傳統「坐月子」禁忌多?科學坐月子只有這5件事才是禁忌!
    既然是科學坐月子,當然也是有一些禁忌的,下面5件事,就是科學坐月子真正需要禁忌的:1、坐月子期間不能同房我之所以把這一條放在了第一,是因為很多傳統坐月子的禁忌中竟然沒有這一條!這也就導致了有少數寶媽,在坐月子期間同房,甚至還有個別寶媽在這個時候懷孕了,懷孕了!
  • 山東產婦「坐月子」中暑身亡 產後恢復須摒棄陋習
    一些傳統的坐月子觀念認為,女性產後的一個月內不能受寒,因此需將家裡門窗緊閉,更不可吹風扇或空調;由於需要幫助產後恢復及為嬰兒提供足夠的母乳,一些傳統觀念還認為產後的一段時間需要「大補」,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更有「不能洗頭、洗澡以免風邪入侵」、「不能刷牙以免牙齒掉落」等坐月子的禁忌。另一方面,部分女性則認為產後並不需要按照傳統的坐月子方法,只要遵照醫生的注意事項,身體並無不適即可。
  • 坐月子是傳統陋習麼:西方人叫「產後恢復」
    據悉,這是上海2015年發生的第二起產婦因坐月子導致死亡的事件。在8月6日新聞報導後,類似「坐月子可不能馬虎」、「破除『坐月子』的傳統陋習」這樣的話題再次出現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站上。其實,這並不是今年「坐月子」話題第一次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當5月初英國凱特王妃在生產完十小時後就攜女兒公開亮相時,就有許多網民吐槽為何凱特王妃不坐月子。
  • 產後坐月子,幾個常見的禁忌,讓多少產婦留下了病根
    關於坐月子,一直都有很多的禁忌,可是有些禁忌是沒有道理的,產婦信了之後反而容易落下病根。所以整個月子裡,產婦有幾個底線要守住,不然幾十天的罪就白受了。1. 坐月子就是臥床不動?很多人對於坐月子單純的理解為「整個月子都坐著或躺著,不能活動」,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都提倡產婦能儘早下地活動。
  • 寶媽不想晚年過得痛苦,坐月子就不要碰這五大禁忌,別不當回事!
    但時代不同了,總有些寶媽的思想還是比較西方化的,覺得現在誰還按照老規矩,都是科學坐月子,或者月子不坐也沒什麼影響。像某些明星那樣,生了娃馬上超短裙穿起來。其實這種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如果坐月子期間不注意,短期是發現不了什麼,但只要年齡越大,這些問題就隨著接踵而來。
  • 產褥期是產後恢復的關鍵期,這五大禁忌,新手媽媽要特別注意
    這段時間新媽媽因為剛剛生育,身體有些虛弱,抵抗力下降,所以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在這段時間內一定要引起重視,對於一些科學上的禁忌要記得遵守!但事實並非如此,甚至在產後需要攝入的營養應該更多。恢復身體需要營養、母乳餵養也需要營養,如果就因為怕胖而控制飲食,不單是對自己身體不好,對孩子也不好。
  • 坐月子的這些禁忌,你都一一遵守了嗎?
    所以,傳統的坐月子有很多禁忌,而且各個地方的禁忌還有所不同。傳統的坐月子禁忌主要有:不能洗頭洗澡不能刷牙不能喝冷水不能出門不能吹風但是!現在都講究科學坐月子啦!出門和吹風這兩點大家要注意,月子期間身體還很虛弱,必需出門的話要注意保暖,最好戴好帽子注意別著涼感冒了。另外,最需要注意的是,不提不抬重物,少抱寶寶,少彎腰,儘量休息好,除了餵奶,其他的都交給家人吧,這樣才能避免留下腰痛、子宮脫垂等月子病哦!傳統的坐月子有很多不科學的地方,上述這些禁忌大家可不要真的一一遵守哦,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坐個科學健康的月子。
  • 坐月子可不只有30天,產後這幾條忌諱,產婦要注意
    我們都知道,產後坐月子對女性來說絕對稱得上是大事件。因為關係到產婦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同時也是對新生兒的一種保護。一旦坐不好月子,輕者落下月子病,嚴重了還可能罹患上抑鬱症,甚至是對寶寶的後天撫育也毫無好處。
  • 42天產褥期是產後恢復的關鍵期,這五大禁忌,新媽媽別不當回事
    這段時間新媽媽因為剛剛生育,身體有些虛弱,抵抗力下降,所以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在這段時間內一定要引起重視,對於一些科學上的禁忌要記得遵守!但事實並非如此,甚至在產後需要攝入的營養應該更多。恢復身體需要營養、母乳餵養也需要營養,如果就因為怕胖而控制飲食,不單是對自己身體不好,對孩子也不好。
  • 坐月子不科學的禁忌你被禁了嗎?
    關於「坐月子」、「月子病」的說法困擾著很多新生媽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呢,還是相信現代醫學,科學地進行產後護理呢,直接關係著媽媽和寶寶的身心健康。月子」是一些產婦的多事之秋,產褥感染、產褥出血、產後抑鬱、產褥中暑等疾病都容易在這個階段發生,民間一些關於「坐月子」的風俗,也給產婦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 坐月子的5條禁忌,產婦要格外注意,犯1條月子白熬了
    #坐月子#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坐月子的5條禁忌,產婦要格外注意,犯1條月子白熬了!」的話,這期間有「五大禁忌」,是需要格外注意的,犯一條這42天就白熬了,那麼今天蘿爸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坐月子的5條禁忌,產婦要格外注意,關係產後恢復,不可大意,犯1條月子白熬了!
  • 坐月子禁忌多?別被這幾條坑了,科學坐月子應該這樣做
    懷孕時,身邊的有的長輩就會告訴你,坐月子不能下床,不要洗頭洗澡……要坐好月子,不然將來會落下一身病。但我們在媒體報導中,經常會看到外國明星基本都不坐月子,生完照樣運動逛街,不必整天呆在家裡,還可以洗頭洗澡……所以,到底有沒有必要坐月子?那些坐月子的條條框框要不要遵守呢?科學坐月子到底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將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 科學闢謠傳統的月子禁忌,教你怎么正確坐月子,輕鬆度過月子期
    相信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後,都會被三大姑八大婆「科普」一些所謂的坐月子禁忌,小編選出這些經典的傳統禁忌,我們來看看究竟有哪些吧。月子期不能洗澡,洗頭過去的年代由於沒有現在這麼齊全的設備,產後媽媽通常都大汗淋漓,身體較虛弱,洗頭洗澡很容易感冒受寒。
  • 月子裡的禁忌 產後坐月子這些食物不能吃
    月子裡的女性腸胃虛弱,不宜大補,但也不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去吃。本文將為你介紹了月子裡的禁忌食物。一、生冷食品尤其是在是夏天,產婦多數想吃一些冰涼開胃的食物,如涼拌、冰鎮西瓜、雪糕、冰凍飲料和涼飯等,但是新媽咪的脾胃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過於冰冷的飲食會損害產婦脾胃功能的恢復,而且過多的生冷食物易致淤血滯留,可引起新媽媽腹痛、產後惡露不絕等。但是,新鮮的水果,不包括在「禁忌」之內。
  • 產婦坐月子的飲食禁忌 這些減肥誤區也別踩
    比如說頭痛、關節疼痛等等,為了你的身體健康,產婦坐月子的時候,務必要認真保健,尤其是在飲食上,一些禁忌必須要注意。坐月子有什麼飲食禁忌1、要少吃多餐坐月子的時候,是女人們剛生完孩子以後的42天這段時間。
  • 產後需要注意什麼,坐月子的禁忌和謠言,月子吃什麼一篇全知道
    月子期間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風受涼,否則容易引起偏頭痛或者是關節抖動,其次,不要長時間坐著,否則容易落下腰痛的情況。除了這些我們也時常聽到很多老人說的,坐月子的禁忌,有些是準確的,有些卻是偽科學,到底產後要注意什麼?坐月子有哪些禁忌呢?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張圖來詳細的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