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多大開始分房睡一直是個很受家長們熱議的問題,有些網絡上的文章總會提到:「幾歲幾歲還不分房睡就晚了……」這類的觀點,甚至有些舉一些極端的案例來進行說明。
就像這個臺灣娛樂圈被所謂「奇葩」的母子狄鶯和孫安佐,孫安佐11歲還和狄鶯同一張床,而且晚上必須捧著媽媽的胸才能入睡。知道孫安佐15歲開始有了生理反應才和狄鶯分床睡。
以這個事件為切入口告訴大家孩子最好早點和父母分床睡!這太過牽強和駭人聽聞了!
首先這是很極端的例子,狄鶯和孫安佐的問題並不只介於同床睡覺這一件事,而是日常相處的整塊模式,所以並不要把問題集中化在同床的點上!
再來,一些家長會在網絡上看到說:「有美國的科學研究表示和孩子分床睡的最佳年齡是幾歲幾歲」,核桃媽也去查了下資料,發現美國的科學研究表示也是眾說紛紜:
有美國兒醫學會(AAP)給出的安全睡眠若干意見:建議至少同6個月同房睡,比較理想的是同房睡到1歲。
也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醫學院兒科及公共衛生學學者在Pediatrics上的文章《Mother-infant Room-sharing and Sleep Outcomes in the INSIGHT Study》中則建議在1歲內及更早的月齡去進行讓寶寶分床分房間睡的嘗試,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睡眠節律,而不是等待寶寶1歲後再嘗試分房間獨睡。
這些專業的評估我們不做判斷,但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到,這些文章裡的內容給出的都只是建議,幫助我們去有個更好的全局觀,而不是說「你非得怎麼做!」
多大分房睡要考量的是動機!
而且這些文章最大的建議的原因是睡眠的安全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會,反正核桃媽的體會非常深刻。
我自己和老公的睡像非常不好,所以我是真切的感受(真實的目睹)過自己曾經在睡夢中以及老公在熟睡中對核桃造成過的傷害!
這不是玩笑,我總會不經意間我就會壓倒她的小胳膊小腿,要不就是被子拉高了蓋住她的頭,好在核桃一哭我就醒了,也因此我和老公開始注意到為什麼核桃每天夜裡都要哭一場,原因就在這裡!(被媽媽在夢裡弄疼了)!
而至於我老公,睡像雖然很老實,但是偶爾不小心翻個身,揮個臂,那個重量對核桃來說都非常的危險。
所以,我開始籌劃著給核桃單獨睡,剛開始我是在自己的房間給她睡地鋪,一個房間又有新鮮感,她都適應的很好,至於為什麼張羅著要分房睡,主要原因不是孩子,是我們(我和老公)!
一直同床同房,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晚間生活,除了夫妻生活外,睡前我們兩想看個電視、玩個遊戲都會考慮是不是會影響核桃的睡眠,而且孩子半夜一哭,成人的睡眠質量更是大打折扣!
我之前同床哄睡經常要花去將近2個小時的時間,我有時會怪老公,都是因為你在旁邊玩遊戲才影響核桃的,這時候,老公也很委屈,覺得自己辛苦一整天,晚上回來用手機安安靜靜踢個足球也不行,非常影響心情。而情緒這種東西是會傳染的,時間久了,就會為親子關係埋下隱患。
所以,在核桃媽看來,分房睡的主要考量是安全和成人的感受,和孩子的年齡沒有太多的關係!
分房睡確實挺好的
核桃現在剛滿3周歲,已經分房睡有將近3個多月了,給我的最大感觸是「爽,自由!」現在每天晚上洗完澡核桃會主動回到自己的房間挑上幾本書,喝好牛奶和水,看好書,放首音樂就自主睡眠了。
在剛開始的一個月,我還是照常哄睡,但我發現,在獨立的小房間,哄睡開始變得簡單很多,因為她周圍的環境和整個睡前的儀式更容易形成「睡眠聯想」。洗澡——護膚——選書——喝奶喝水——看書——關燈——聽歌(我們一般是固定睡前的3首歌單,當然孩子有新的需求時,我們首當滿足),當一些列動作完成後,核桃開始會習慣性的把臉對著牆面,這個時候我就知道她要睡了。
我開始刻意的訓練她的自主睡眠,我會親她一下,告訴她:」媽媽去睡覺嘍,你自己睡吧,有需要的叫媽媽」,有時核桃處於淺睡眠狀態,會微微笑一下,有時核桃是完全清醒的,這時候我會答應她不去關她的門和我們房間的燈,讓她有十足的安全感。
切記當在哄睡的階段,關燈和關門相對更容易製造適宜的睡眠聯想環境;而訓練自主睡眠則需要孩子在強烈安全感的前提下滋養出獨立的力量,所以當孩子願意嘗試的時候,一定要更多的給於配合和正向鼓勵。
比如:核桃睡前說想要吃巧克力,我會先答應她說:「好的,媽媽先給你拿巧克力過來,就放在你的床頭邊上,你睡醒了明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可以吃它好不好?」這時候的核桃一般會非常配合,到了第二天早上也如願第一口吃到了巧克力,這時候別忘了還要正向表揚,「嗯,核桃真棒,昨晚自己睡的,不用媽媽陪著,還吃到了巧克力,太厲害了!」核桃有時會很開心的問我:「是吧,我很棒吧!」
這些小鼓勵(小獎勵)都會讓孩子覺得自主睡覺這件事是個很棒的事!這種獨立的訓練不是靠逼迫,而是要讓孩子自己感覺到開心和自豪!
分房需要注意的幾點
1、熟悉新環境
換到一個新的房間睡覺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所以竟可能先讓孩子在分房之前對這個新環境熟悉起來,白天竟可能把遊戲學習的時間安排在這個環境裡,可以通過語言等一些形式的重複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你自己的小天地,喜歡上這裡。
在布置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參與進來,選上幾個她決定的小物件,還可以邀請一些朋友來她的小房間做欣賞者,去通過把一些小細節放大,讓孩子有適度的掌控感。
2、給於積極的回應
對孩子來說不管是做任何事,都會容易出現反覆、倒退的情況,上幼兒園好兩天鬧一天都是很正常的。
分房睡更是如此,新鮮感過去了很容易就反悔了,所以從分房睡的一開始我們就要和孩子強調「這不是強求,不是必須!」「如果你害怕,如果你需要,爸爸媽媽一直都會在!」
核桃有時睡到半夜會做夢哭,這時候我會跑過來拍拍她或者貼著她躺一會,她就會又安靜的繼續睡,有時候哭醒了,狀態不太好,我就會把她抱回大屋一起睡。
我覺得這沒什麼,並不會影響破壞到孩子自主睡眠這件事,因為在核桃媽看來,能自主睡眠這件事需要的是孩子強大的內心而不是被迫的習慣!所以有時周末晚上想享受親子時光的時候我也會問核桃要不要和爸媽一起睡?
可以自主的切換的睡眠的模式才是真的獨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