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李開復:我希望20歲時就知道的七件事

2020-09-20 diguang


最近正是各大學的開學季,疫情後初次重返校園,相信大家都滿懷欣喜和對未來的憧憬。當我20歲的時候,也在大學裡享受著求知的樂趣,當然,也少不了年輕的困惑、迷茫。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人生經歷,有找到一生所愛的欣喜,也有做錯事的失落,還有銘記至今的感動。如果人生可以從頭再來,我希望自己在20歲時就知道這些。


01 「奇妙的錯位」,讓我找到人生熱愛


20歲時,我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文理學院。我當時不知道文理學院和工程學院的區別,我作為一個工程師卻在文理學院讀書。


但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錯位,讓我讀到了很多經典,學習到了許多在工程學院根本學不到的內容。這些人類智慧和文學知識豐富了我的讀寫能力,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實現了很多寫作和演講上的成就。


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前和家人參觀校園


在那個年代,律師和醫生是大家最嚮往的職業。我本以為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律師,所以最初學的是法律專業。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法律不太適合我。我經常上課睡著,而且成績也不好,對同學們都很喜歡的內容提不起興趣。

於是,20歲的我做了一個決定,轉去計算機專業,學習編程和人工智慧,最終找到了我一生所熱愛的事情。


作為一個年輕的工程師,計算機令我痴迷。我發現我十分擅長計算機科學,不用怎麼費勁就可以輕鬆拿到A。


轉專業後,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所愛


計算機和人工智慧是很棒的學科,奠定了我職業發展的基礎。有一句名言說,「當你從事喜歡的工作時,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工作」,儒家有句話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其中蘊含著大智慧:當你從事喜歡的事情,睡覺、吃飯、洗澡你都會不自覺地去思考這件事;同樣,你會越來越擅長,更加喜歡它,形成良性循環。


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為父親演示畢業論文的語音識別


02 「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去做」


從哥大畢業後,我前往卡內基·梅隆大學學習語音識別和人工智慧。

那時的AI研究形勢並不好,雖然我的導師瑞迪教授(Raj Reddy,圖靈獎得主、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 希望我採用「專家系統」,但我卻不是很認同。


我認為,機器學習應該讓計算機發揮長處,而不是跟著人的想法亦步亦趨。於是我鼓起勇氣,對瑞迪教授說「感謝您的指導,但我不想再繼續研究專家系統了,我希望用基於統計學的機器學習。」


我以為瑞迪教授會有些失望,沒想到他卻一點都沒有生氣。教授仔細聽我解釋完之後跟我說:

「開復,你對專家系統和統計的觀點,我是不認同的,但是我可以支持你用統計的方法做,因為我相信科學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們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個有激情的人是可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的。」


那一刻,我的感動無以倫比。這不僅僅是一種慷慨,也是對科研新人的尊重。不僅如此,他還給我提供了很多資源,包括數據、設備和資金,對我最後取得博士學位幫助很大。瑞迪教授既是我AI科學研究的導師,也是我人生道路的導師。


在我AI Superpowers一書中向Raj Reddy致敬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這句話我記了很久。在我進入企業界之後,每當同事們有不同意見時,我都會鼓勵他們勇敢嘗試自己的想法:當這個想法成功時,對他個人和對企業都會帶來益處;而當這種想法失敗時,這種被信任和支持的感覺也會讓他們越挫越勇。


03 創新不重要,實用性創新才重要


畢業一段時間之後,我選擇去蘋果公司工作,也把這種語音識別技術應用到了蘋果的產品中。現在Siri研發小組的成員,就有很多是我當年的同事。再後來我去了SGI公司。這家公司現在已經聲名不顯,但在當時的矽谷,SGI是一家和谷歌齊名的公司。

在SGI,我做的產品叫「3D瀏覽器」。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其實這純粹是一群科學家的想法:在瀏覽器裡建一個3D世界,能夠導航,移動物體,和做非常酷炫的廣告。

看起來非常酷炫的「3D瀏覽器」


我們當時已經做出了產品,並且運行得相當不錯了。我們盲目地相信,只要做出高科技的產品,就自然會有顧客和市場。然而事實是,沒人想購買和使用這個產品。

後來,SGI換了一個新的CEO,他為這個項目以及所耗費的公司資源感到失望。我告訴他,「這是世界上最好的VR技術,如果你不想留著,至少我們可以賣點錢。」

新CEO給了我一個期限,讓我尋找買家。我本以為能賣個好價錢,但最後還是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賣出去的。我感到十分內疚,自責當初就不應該組織這樣一個項目,看起來很酷,卻沒考慮實用性。


其實很多年輕人創業都會做出類似的決策,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家再三考慮這些創新想法。創新不是最重要的,有實用性的創新才重要。


當你在設計一個技術、產品或創辦一家公司時,要想到你的投資者們正為此冒著巨大的風險。


04 如果想要,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從SGI離開之後,我就回到了中國,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後來的微軟亞洲研究院),《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將其評為全球最熱門的計算機實驗室之一。當時研究院的主要成員,如今大都已成為中國知名科技企業的CTO或高管,像百度、阿里巴巴等。



微軟中國研究院同事合影


網際網路崛起之後,我對這個神秘的世界興趣日濃。當時最火的網際網路公司是谷歌,大家開玩笑說,如果你沒有得到谷歌的面試機會,就證明你不夠聰明。於是我給谷歌時任CEO埃裡克·施密特寫了封郵件,希望獲得面試機會。2005年,我正式加盟谷歌,擔任中國區總裁。

你們可能會問,你這麼資深還要自己寫信?他們不會直接聯繫到你,提供一個職位嗎?這就是我想告訴你們的另外一件事。其實當時谷歌和微軟正試圖達成人才競爭的約定,禁止主動挖對方牆腳。雖然這個約定沒有談成,但是當時要不是我的自薦,谷歌根本不會發現我,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工作機會。所以,如果你想要,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與谷歌時任CEO埃裡克·施密特


05 跟隨自己的心,找到心底的熱愛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一大批創業公司開始湧現,我意識到中國的創業時代已經來臨,就像當初蘋果、微軟等公司創立時一樣,北京很可能變成中國的矽谷。

我想起了史蒂夫·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演講時說的一句話,跟隨自己的心,找到心底的熱愛。我們的人生由無數的節點構成,當你跟隨自己的內心,多年之後回首過往,會發現每一個節點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互相聯繫的。


你無法準確的預測未來,但是要相信,只要傾聽內心的聲音,這些選擇都會對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009年,我再一次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


2000年左右,我給中國的大學生們寫了7封信,這也是追隨我的內心,幫助年輕人成長。我曾經為大約50萬名學生做過演講,出版了10本書,其中有5本都是寫給學生們的。


電子科技大學演講


在微軟中國、SGI以及谷歌的工作,也讓我對科技了解頗多,所以我希望成為一名科技投資人,為初創科技公司提供幫助,創新工場的成立因此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創新工場成立第一年「校招海報」


這張圖是創新工場成立第一年的校招海報,上面寫著「加入你的公司」。我們的目標是讓年輕人以工程師的身份進入創新工場,通過技術創新得到資金支持,成為下一個成功公司的CEO。

這張海報中隨機挑出的八個人裡,有五個市值2億美元以上公司的CEO。所以我對於我們孵化創業公司的成績還是很驕傲的。

當AI時代來臨,創新工場投資了幾十家AI公司,其中包括五家獨角獸,我們還創建了AI工程院,並從中培育出了AI賦能與技術方案公司創新奇智。這些節點串起了我的經歷,也串起了中國過往10年的創業歷程。


06 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回首過往,我真的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定程度上算是一個工作狂,我因此取得了一些成就,獲得了團隊的支持和外界的稱讚,我認為這樣的自己非常幸運。

我的床上工作檯


上面這張圖片是2000年拍的,那時我剛做完一個手術,不能下床,於是讓團隊幫我做了這樣一個架子,我可以躺在床上繼續看電腦和工作。

這份熱情持續到六年前,直到我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四期。擴散的癌細胞取代了我的野心,我不得不接受生命可能只剩下幾個月的現實。朋友看我很痛苦,特地帶我去拜見星雲大師。


有一次,大師突然問我:「開復,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人生信仰: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力越大,做出來的事情就越能夠發揮效應……


與星雲大師交談

大師沉吟片刻後說:「改變世界這個想法太狂妄了,也許只是貪婪的藉口。什麼是『最大化影響力』呢?一個人如果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你想想,那其實是在追求名利啊!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我無法反駁他,我的那些聽起來宏大的目標,其實只是貪婪和欲望的藉口。他送給我一句話,「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這句話讓我警醒,後來每當我覺得自己被欲望佔據時,都會想到這句話;每當我有想改變世界的想法時,我會讓自己思考,我這樣做究竟是不是為了追逐名利……


我學到這一課太晚了,之前的努力工作讓我錯失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機會:我的父親去世了,我甚至沒能來得及告訴他我愛他;我的母親得了失智症,認不出我了;我的孩子們已經長大,而我還不太了解她們……


淋巴癌就像二十幾個紅彤彤的火球,在我的腹部燃燒


我在化療期間讀了一本書,是Bronnie Ware所著的《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正如書裡所寫,在臨終之時,沒有人會因為沒有努力工作而後悔,絕大多數人最後悔的事情,都是未能花更多時間與所愛之人相處。


我從星雲大師和Bronnie Ware學到了很多。我開始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母親去世前,我搬回家陪她度過了最後的時光;當孩子需要我時,我會把她們放在第一位,工作第二;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比如說出去旅行……


和母親在一起


07 毫無保留地愛你所愛之人


這段人生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人生的意義應該是給予他人無條件的愛。在AI時代,這種愛更加難能可貴。


AI在做重複性工作方面比我們有優勢,但將人類與AI區別開的,是愛與創造。不管科幻小說如何描述,AI終究是沒有感情的。AlphaGo不喜歡下棋,它贏了比賽不會覺得開心,輸掉比賽也不會難過,事實上,它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下棋。


AI承擔重複性的工作並不意味著人類沒有工作可做,需要人情味和愛的工作仍然只有人類才能從事,比如導遊、禮賓、護士、教師等。


人類與AI共存的藍圖


長遠來看,我更願意相信30年之後,我們會覺得AI的出現是件幸事:它沒有搶走我們的工作,而是將人類從繁瑣的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構建出人類與AI共存的美好藍圖。


這就是我在過往的人生歲月中學到的七件事。當我在SGI公司的項目失敗時,我知道了創新不能忽略實用性;當我面臨死亡時,我學到了要毫無保留地愛你所愛之人。


One more thing -- 你看了這篇文章可能會發現我最重要的人生教訓不是來自成功,而是來自我的失敗。所以,請記住,你人生中的失敗,並不是對你做錯事的懲罰,而是一個學習人生課程的寶貴機會。

相關焦點

  • 李開復: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
    李開復年少時,父母對他的管教既開明又嚴格。30歲那年,李開復自己也成了父親,他承襲父母對他的管教觀,敢於讓孩子獨立自主做決定。對於一對女兒的教養,他並不以教出「乖巧」的孩子為目標,而認為「積極」是教養中最重要的事。因為目標不同,所以「規矩要愈少愈好」、目的是「培養自律而非他律的孩子」。
  • 關於2021,張穎、李開復、胡潤、梁建章等人的35個「非標準答案」
    我在創業之初,便是想做「既能跟人產生連接又能給人創造幸福感的事」,也就是希望能為旅行者帶來「家在四方」的旅行體驗的信念。 加入愛彼迎,正是因為發現自己希望重新定義旅行的信念與愛彼迎的願景不謀而合,同時愛彼迎是一個既能幫助房東獲取收入又能創造價值的美好標杆,我相信,契合的價值觀及崇高的使命感是可以幫助我們走得更遠的。
  • 李開復:西裝褲口袋經過精確測試, 領帶比市面上領帶細1釐米因為顯瘦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
  • 另類「80/20」,臺灣部落格也可以IPO?
    當時我就發現一件事,我總是從第一篇看到最後一篇,常常看到第六、七篇,就已經是重覆的新聞。也就是說,當我們深愛某類別的新聞,每天緊盯著它,目前的新聞量卻無法滿足我們。如果還有一個網站,讓我天天可以讀到一些演藝圈或科學怪譚的事,我一定自動每天「延伸閱讀」,這個網站會成為我心目中第二個「Yahoo!新聞」。大部份的線上讀者,都還需要「第二個Yahoo!奇摩新聞」,除了體育以外。
  • 一篇深度好文,幫助您了解什麼是禪修
    本文為陳履安院長此前在北京大學及浙江大學校友會上與大家分享「覺性科學與禪修」的演講稿,陳院長分享了自己禪修的體驗與感受,並結合世界知名高校的研究成果,解析禪修給人的身心帶來的積極作用,是一篇客觀認識和理解禪修的深度好文。
  • 「孕期記事」清晨四點羊膜破水,關於20小時待產這件事…
    護士來內診:「目前一指喔!」我:「什麼!還在一指!好久!」老公:「我去買早餐,你要吃什麼?」我:「我胃食道逆流,沒有胃口,幫我買巧克力就好。」就這樣我邊看著電視邊玩手機,只覺得肚子有點悶悶痛痛,就在通知完家人後,我昏睡了不知道多久,只覺得今天沒有妊娠癢,可以好好舒服睡了。下次醒來真的是快速的陣痛開始了。
  • 看電視這件小事告訴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此言不虛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裡說的是,在小孩三歲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其長大後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態;等孩子到了七歲的時候,就基本可以預見這個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了。儘管這話難免有些誇大,但也不是全無道理。今天我們就從身邊最小的一件事情說起,孩子看電視的問題。
  • 七件事你值得「裝」
    連拐杖都用不上了不過,蘭格最著名的研究,是利用「裝假成真」原理帶老人重返往日時光。1979年,她找來一批70、80歲的男性,帶他們去波士頓郊區做為期一周的「懷舊之旅」。實驗開始前,蘭格請所有測試者先做連串的測量,包括身體健朗度、姿勢、視力、記憶力等等。
  • 在麥當勞「這9件事」千萬別做 最後1點讓網友都笑了!
    (圖/) 懂得當一個好客人,也許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務。一名在麥當勞打工的店員,就列點指出「在麥當勞千萬別做的9件事」,引起網友們熱議,有人表示「完全同感啊」;也有網友認為,「在那邊勸世文,看了就覺得白眼」。
  • 46歲周迅又仙了!一句話13個字總結「四十不惑」:我喜歡,我願意,我覺得適合自己.
    可查看超過200篇【教育專題】好文編輯助理:睿璟周迅又爆金句了!這次的13字真言是:大眾對於她最近頻繁參加綜藝發出了「蜜汁」詢問(大眾管的也真是寬),不僅如此,在「相信未來.全國音樂人在線直播」節目裡,別的明星都是帶著專業設備出境唱歌的,而周迅呢,拿著手機,對著小區裡的轉角鏡,就高歌了一曲《天涯歌女》。
  • 韓國「N號房」,最不尋常的N件事
    在「N號房」事件之前,「素媛案」的罪犯趙鬥淳,也是由於今年年底即將刑滿出獄,在韓國民眾的請願之下,才被公開了真實身份和清晰照片。但他畢竟是經過審判和服刑的。就此而言,「N號房」事件的嫌犯在民眾的請願下,未經審判而被公開面目,確實不同尋常。有網友認為,這侵犯了嫌疑人的隱私權利。但要知道,權利是有邊界的,而邊界更不是一成不變的。
  • 「勇敢當個怪胎吧!」P!nk教女兒的5件事,每個人都該學起來!
    在2017全美音樂獎(AMAs)上,她分享育兒經並獲得滿堂彩,來看看她告訴女兒的5件事,不只是小孩,其實也適用於每個人身上。▲P!nk與老公、女兒一同出席全美音樂獎。1. 勇敢做自己P!nk領獎時透露,6歲女兒說自己很醜,當下她很困惑,不懂女兒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但她並不打算安慰女兒幾句就了事,反而用心做了一份簡報。
  • 致敬中國網際網路三十周年之李開復
    從校園來到蘋果,再到微軟和 Google,李開復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堅毅地朝向未來,一直到現在的創新工場。有人說李開復身上有一種「中國傳統社會的聖人情結」,也有人說他「好為人師」,但無論如何,在中國網際網路最為高歌猛進的年代裡,李開復啟蒙並改變了不止一代中國網際網路人的技術素養和商業意識。2009 年,李開復徹底告別大公司,成立創新工場。
  • 「前任」變成同事 上班第一天最怕遇到的10件事
    職場新鮮人無不希望能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當你終於通過面試,開始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最怕遇到什麼狀況呢?《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統計出職場小白兔們上班第一天最怕遇到的事!
  • 百萬博主「七老爺」:極星2的面子和裡子
    「很戳我」「戳」是舊詞新用,指人/事/物的一些特質照在了你的心坎兒裡。採訪中七老爺說了很多次「戳我」,當然都是用來形容極星 2 的。在他看來,極星 2 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都很有特點。外觀包括貫穿尾燈、硬朗的線條等等,「都很有雕塑感」。
  • 關於《殺手 3》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我們花了三個小時體驗了遊戲全六關的其中三個關卡,並在最新的一期 Game Informer 雜誌的封面故事中對「暗殺世界」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進行深入分析。內容十分豐富,我們就直奔主題吧。以下是關於《殺手 3》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一、與其說是「絕地歸來」,不如說是「帝國反擊戰」
  • 「多希望我不是她姊姊」Selina千字談姊妹情
    Selina在PO文開頭就說「多希望我不是她姊姊」,她坦言從小就討厭任容萱,因為有個「很小一隻、長得非常可愛、聲音又甜又臭玲呆」讓所有都不再注意她,Selina說這是「姊姊的憤怒」。正當Selina在演藝圈發光發熱時,任容萱更視她為偶像、崇拜姊姊,熟記她的每首歌,但卻在學校承受同儕的冷言冷語,成了「明星姊姊」光環下的犧牲品,直到6年前任容萱透露想進演藝圈,Selina更是第一個反對。
  • 七千字長文「深度解析」無根生的來歷以及他與馮寶寶的真相!
    「誰搞事我搞誰」的霸氣口號至今都讓人難以忘懷。並且廖忠可是哪都通公司的老員工、大區負責人,然而已經四十多歲的他卻從來都不知道有這個組織的存在,請問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個部門才是《一人之下》裡鎮守天朝的真正力量,很多小夥伴說這個組織可能就是所謂的「龍組」,這個組織的名稱未必就是如此但它存在的地位與意義與其他故事裡的「龍組」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出入。
  • 為何傳出「與鄭有美結婚」?孔劉:希望她只屬於我
    南韓大勢演員孔劉、鄭有美在9日爆出結婚傳言,經紀公司雖迅速出面否認,但有韓媒挖出,為何兩人會因此傳出結婚傳聞,事實上,孔劉過去曾在訪問裡表達對鄭有美的「喜愛之情」,更大方直言:「不希望她出演其他的電視劇,成為只屬於我的明星。」兩人感情甚篤,因此傳出即將結婚。
  • 避免病毒帶來的「情緒勒索」我們需要知道5件事!
    (圖/shutterstock)這場疫情似乎已快磨光人性,世界媒體成天疲勞轟炸、醫護人員體力不堪負荷、各地工廠紛紛關門…,我們需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對抗病毒,也要抵禦「它」帶來的情緒勒索。我們需要知道5件事,就可以避免陷入病毒帶來的情緒勒索中:1. 立刻定睛仰望耶穌阿曼達分享,對抗「肉眼看不見的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禁食禱告。以賽亞書58:6說,「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鬆開兇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