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學時候三門功課加起來常考一百分,老李當時沒放在心上。覺得孩子挺聰明的加上是個男孩子,按照大家說的到了中學以後才會顯出後勁來。可是,孩子上初一後七科總分兩百多,沒有看出孩子的後勁在哪裡。班裡仍然倒數的名次讓老李很沒面子,最關鍵的是:孩子成績這麼差,到底咋辦啊!老李犯了難。
我是差生
如果孩子成績這麼差,真沒有必要花大力氣補習文化課程了。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想好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
七門功課總分兩百多,平均下來每門功課30多分。這就是說孩子上課和聽天書無異。或許有些人會說孩子才上初一,未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只想實話實說,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想翻身很難。況且,初中科目多難度大,孩子基礎這麼差絕不是靠著豪情壯志就會有改變的。那樣的話,學生學習不需要什麼基礎隨時隨地都可以零起步了。
又是不及格
當然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最終生活的幸福快樂。可結合孩子現在情況,走學習這條路的話,孩子很費勁,家長很費錢,老師很費力。鑑於孩子還小,不論將來從事什麼行業,多學習都是不會錯的。在學校裡儘量把能學會的學會,多閱讀,擴寬知識面。
到中招的時候,結合孩子的興趣家長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給孩子找一個好點的技術學校,學到好技術一樣可以找到好出路。
找到出口
以前接觸一個孩子也是成績不好,最後選擇上了烹飪學校。才開始家長肯定心有遺憾,選擇技術學校意味著孩子基本無緣大學了嘛。後來,由於這個孩子形象氣質都很不錯,到釣魚臺國賓館做了幾年服務員,回到老家後應聘到大酒店給餐廳服務員做培訓工作。
還有個孩子也是學習不行,可是家人覺得孩子年齡還小就掏錢上了民辦高中。三年後果然沒有考上大學,但孩子也是選擇了技術學院。畢業後分配在地鐵公司開地鐵成了一名地鐵司機。
現在這兩個孩子不論是工作的環境,還是待遇都還是不錯的,不比當年考上大學的同學差。
幸福的路,不止一條
什麼事情都有對應的時機,有些錯過了可以補一補;而孩子的成長期、教育期,一旦錯過很難彌補。作為家長的只好從現在做起,像老李的孩子錯過了學習習慣的培養期、孩子學習的基礎也沒有打牢,在初中階段要求孩子從頭學起是很難的,畢竟孩子幾乎荒廢了小學六年的學業。
上大學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但絕不是唯一選擇;家長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發展方向,孩子一樣可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