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美大學對亞洲學生漸失吸引力 中日正崛起為新高教中心

2020-12-2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導 日媒稱,對於有抱負的亞洲年輕人來說,在美國學習一直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不過,有越來越多的亞洲學生做出了這個決定:待在家鄉附近。

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5月15日報導,要想理解其中的原因,得從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開始說起。亞洲有三所學校首次進入前30名,前100名裡也有好幾所亞洲院校。更多的亞洲院校開始提供國際上公認的學位課程,且教學語言通常為英語,與英語國家的學校相比,它們的學費更低。

如此一來,那些渴望在海外求學但手段有限或者不願意遠離家人的學生又多了一些選擇。此外,頻繁發生的槍枝暴力事件和總統的反移民立場是阻礙人們去美國的兩個常見原因。

喬治敦大學教育學助理教授史蒂芬妮·金說:「除了美國和英國,學生們還有很多別的留學目的地可以選擇。這一趨勢表明了流動的多樣化和新的高等教育中心的崛起。」

報導稱,有關學生在亞洲內部流動的數據顯示,在川普就任總統前,中國和日本等國家就開始逐漸成為受歡迎的出國留學目的地。

美國的移民辯論如此火熱,只會讓更多的學生在去美國前考慮再三。

川普政府收緊了H-1B籤證項目,該項目支持美國公司僱用技術熟練的外國僱員。川普2017年曾說,這種籤證「永遠不應該被用來取代美國人」。

在就業前景如此不明朗的情況下,為什麼要花錢在美國念書呢,為什麼要負擔高額的學生貸款呢?

報導稱,無論主要考慮的是槍枝、移民政策還是花費,都有一點很明確:在美國學習的留學生數量正在減少。2016至2017學年,在美留學生人數下降了3.3%——這是這一數字十多年來第一次出現下降。根據紐約國際教育學會的數據,本學年該數字預計又將下降6.9%。

報導還稱,在過去十年裡,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的人數一度增加了4倍,超過了35萬人,之後這一速度逐步放緩。一些專家認為,未來情況會發生逆轉,因為北京將斥資數十億美元升級名牌大學,打造「世界一流」學府。

相關焦點

  • 日媒解析亞洲留學新趨勢:不愛美國愛亞洲 中國大學正崛起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日媒稱,對於有雄心的亞洲年輕人來說,長期以來赴美留學、獲得全球聞名學位都是自然而然的選擇,但最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作出新選擇,那就是在亞洲範圍內留學。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20日報導,觀察英國教育雜誌《泰晤士高等教育》發表的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可以發現,在前30所大學中,除了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史丹福大學等面孔之外,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3所亞洲大學也名列其中。報導稱,在亞洲,通過英語授課、教學內容在海外也獲得一定好評的大學正在增加。
  • 日華媒總編神奈川大學參加市民講座 促中日互解
    日華媒總編神奈川大學參加市民講座 促中日互解
  • 世界大學排名東京大學失亞洲榜首 日媒「反思」
    原標題:世界大學排名東京大學失亞洲榜首 日媒「反思」  中新網11月1日電 日本《朝日新聞》網站1日發布文章稱,英國一教育雜誌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榜上,在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東京大學排名下滑,從去年的亞洲首位降至次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北京大學之後的第3名。而躋身前200名的其他日本高校,也只有京都大學一所。
  • 美媒稱儒家思想助推亞洲崛起
    [摘要]美媒稱,亞洲在我們的時代裡崛起,與儒家思想鼓勵的社會穩定和現代資本主義的相互作用不無關係。(圖源網絡)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月6日發表題為《亞洲的崛起根植於儒家價值觀》的文章,文章作者是羅伯特·卡普蘭。現將內容轉引如下:去年秋天,《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用多種文字(包括英文)出版。習近平用孔子的精彩見解來解釋自己的政治和社會哲學是該書最引人注目的一大特點。例如,習近平在書中引用了這位古代聖賢這樣一句言簡意賅的話:見賢思齊。
  • 美媒稱中國正發展為教育強國:亞洲最好大學近五分之一在中國
    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正在成為亞洲高等教育強國,其在亞洲市場的快速崛起沒有放慢的跡象。據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2月6日報導,當天發布的大學排名顯示中國正在碾壓亞洲競爭對手,並正在挑戰西方的傳統獨霸地位。
  • 英媒發布亞洲大學排名:中日佔半壁江山,北大清華超東京大學
    英媒發布亞洲大學排名:中日佔半壁江山,北大清華超東京大學 王宏彬/新華社 2016-06-22 14:21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媒:中日競爭磁懸浮列車
    美國彭博社11月24日文章,原題為「中日競爭高鐵未來主導權」。日本和中國正在競相建造一種新型超高速磁懸浮列車,試圖證明他們掌握了這項具有巨大出口潛力的技術。一些短途和試驗性的磁懸浮列車已經投入運營,但亞洲前兩大經濟體正在競相開發世界上第一條長途城際鐵路。
  • 英媒發布亞洲大學排名:中國高校崛起 全面碾壓日本
    參考消息網2月7日報導 日媒稱,英國教育雜誌《泰晤士高等教育》2月6日發布了2018年的亞洲大學排行榜。繼2017年之後,日本再次只有東京大學躋身前十,排名下降1位,降至第8位。進入前100位的日本大學有京都大學和大阪大學等11所,比2017年減少1所。
  • 美媒:亞洲第一軍事強國並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日自衛隊盛邀美軍體驗90式坦克】【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12月11日報導,雖然人們廣泛認為,中國是亞洲第一軍事強國。但還沒那麼快。事實上,這個稱號屬於日本。美媒稱,日本戰後的憲法也許「永遠放棄發動戰爭這一國家主權」,其軍隊也被冠以「自衛隊」這個好聽的名號。但是著名亞洲軍事專家伍爾澤最近指出,「不要被這些所蒙蔽」。美媒認為,日本軍人的數量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戰鬥機數量是中國的五分之一,艦隊的噸位是中國的一半。單純以軍隊數量而言,日本的確落後很多。
  • 這份全球排名公布後,美媒終於認清現實:這次,中國才是真正贏家
    據環球時報9月4日報導,美媒《福布斯》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題目為「世界大學排名將牛津大學置於榜首,但隨著美國(排名)下降,中國才是真正的贏家」。由此可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這份全球高校排名之後,美媒終於認清現實,承認這次「中國才是全球排行榜上的真正贏家」。
  • 日本大學注重來華招生 中國學生佔日留學生總數近半
    據上智大學中國聯絡處北京事務所所長李欣立介紹,現在中國留學生赴日留學路很寬,有各種各樣的交換留學項目、短期交流等,很多課程均提供英語授課。現在中國留學生的整體層次較10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去日本讀高中和研究生的學生增加了很多。而日本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為自費留學生提供獎學金的國家,使赴日留學的中國學生基本都能享受30%以上的學費減免以及住宿、生活等方面的資助。
  • 日媒稱日本畢業生求職目光投向中企:中國的快速增長頗具吸引力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日媒稱,正在為找工作奔忙的日本畢業生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企業。「或許能夠接觸到更好的工作」「中國的快速增長頗具吸引力」,學生們一邊刻苦學習中文,一邊夢想著參與到中日兩國的商業活動中。
  • ESB雙創國際認證籤約中國新高教集團
    9月9日,新未來在線教育集團與中國新高教集團ESB創新創業國際認證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 新大學集團更名為中國新高教,第二家內地民辦高等學歷教育集團赴港...
    新大學集團更名為中國新高教,第二家內地民辦高等學歷教育集團赴港上市 作者:燻燻 發布時間:
  • 美媒:中國崛起令日本回到20世紀之前的自卑感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稱,目前中日緊張局勢反映了日本當下更深層次的身份危機,即日本人的心靈在種族優越感和自卑心理的兩極發展中被撕裂,無所適從。日本的種族優越感源於現代中國的積貧積弱。日本從明治時期向西方學習,並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參與西方列強殖民帝國主義。
  • 美媒:世界大學排名出爐!中國大學影響力提升美國整體排名下滑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前十位中,美國佔據了創紀錄的八個位置,另外兩個位置分別是第一的牛津大學和第六的劍橋大學。美媒稱,儘管美國大學在全球前十名的地位有所增強,但掩蓋不了英美中等院校長期下滑的事實,亞洲大學特別是中國大學正在崛起。 福布斯報導稱,清華大學成為2011年後第一個進入排名前20的亞洲大學。
  • 美媒:中國女孩老闆正在崛起 大多是千禧一代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媒:中國的「女孩老闆」剛柔並濟美國「精奢商業日報」網站9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女孩老闆崛起,奢侈品的最新目標 儘管中國社會的男權文化根深蒂固,但就企業高管中的性別平等而言,卻是排名最靠前的國家之一
  • 中外學者碰撞:「競爭性共存」下,中日可尋哪些合作?
    上周六(11月22日),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迎來成立30周年紀念慶典,80餘名來自中日韓三國學政企界的中日關係研究者在線上線下坦誠相見,另有數百名關注中日關係中日各界人士在線上「圍觀」。研討會在《新時代的中日關係:課題與展望》主題下,長達10小時彼此傾聽,出謀劃策,為第30屆國際學術研討會平添了戰略高度、思考維度。
  • 2015中日大學展舉行 開創中日科技學術交流新紀元
    為進一步提升日本大學的認知度,為中日產學合作開拓道路,由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際聯絡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人民網、日本學術振興會、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等多家中日機構協辦的「中日大學展暨中日大學論壇 in CHINA 2015」大型學術交流活動日前在京拉開帷幕。
  • 就業困境「雲」破題——新高教集團的探索與實踐
    同時,新高教用「校地合作、校政合作」替換了單個企業合作模式,藉助經濟發達地區政府及企業力量,大量開發優質企業資源助力學生就業。例如,貴州、廣西學校與本省多市縣政府充分深入合作,為學生提供了數以萬計的優質崗位資源。接下來,新高教將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經濟發達地區,構建學生實習就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