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的身體發育,牙齒的增長,能吃的輔食種類也越來越多,此時的媽媽容易大意,會盲目地給寶寶添加自認為好吃的食物。但以下食物應避免給寶寶食用。
醃製食品
鹹魚、鹹菜、鹹肉等醃製品,因含鹽量高,高鹽飲食容易引發高血壓病;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亞硝酸鹽。
油炸燒烤食品
油條、油餅、炸糕、烤肉等食品雖然香味撲鼻,但寶寶難以吸收消化;另一方面,食品經過油炸後,營養素損失較多;另外,其本身含有細菌或產生有害的物質,對寶寶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酒茶類或含咖啡因飲料
如酒類、咖啡、濃茶等飲料,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會干擾寶寶對食物中的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吸收,影響寶寶正常發育,還能引發小兒多動症。酒類中的酒精和咖啡中的咖啡因有刺激神經的作用,對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是有害的。
有些大人在喝酒時,喜歡用筷子沾點酒給寶寶喝,以此為樂。有的寶寶經常被這樣餵酒,還會產生類似成人的酒癮。
罐頭食品
超市裡的水果罐頭、魚肉罐頭、牛肉罐頭等種類很多,味道鮮美,但這些食品中往往含有防腐劑,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害。
斷奶後飲食中的誤區給寶寶斷奶後飲食發生了變化,為了保證寶寶每日的營養攝入量不變,媽媽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亂了方寸,讓我們看看媽媽們在斷奶後添加輔食常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只吃飯少吃菜或只吃菜少吃飯
給寶寶添加輔食,有的父母認為多吃菜,營養豐富寶寶身體才會健康,於是給寶寶吃大量的蔬菜,魚肉、豬肉等,但主食添加的較少,如爛飯、麵條、各種米粥、麵點之類,或是相反。這都違反了膳食平衡的科學原則,不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
用湯泡飯
有的父母認為炒菜或燉菜時,菜中的營養都流入湯中,覺得湯水的營養豐富,還能使飯變軟一點,因此總給寶寶吃湯泡飯。其實不然,首先湯裡的營養只有5%~10%,更多的營養還是在菜裡,而寶寶並沒有吃掉多少的營養。長期用湯泡飯,還會造成胃的負擔,容易使寶寶得胃病。
用水果代替蔬菜
有的寶寶不愛吃蔬菜,大便乾燥,於是父母就用水果代替蔬菜,以為這樣可以緩解寶寶的便秘。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蔬菜中,特別是綠葉狀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可以保證大便的通暢,促進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入。而水果中並沒有纖維,所以用水果代替蔬菜,寶寶的便秘並不像想像中的被治癒。
斷奶後飲食正常,但仍在吃奶糕
奶糕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糖類,和稀飯相似,是從母乳到稀飯的過渡食品。寶寶斷奶後可以吃粥之類的食物,就要停止吃奶糕。如果長期給寶寶吃奶糕,不僅不利於寶寶牙齒的發育,還會阻礙咀嚼能力的培養。
10個月寶寶牙齒一般有4~6顆,但也有些寶寶剛剛開始出牙,可以適當地增加食物的硬度,同時注重補充鈣和磷,有助於牙齒的生長,每日攝取鈣和磷的最佳比例為1:1。這一時期的寶寶已經能夠適應一日三餐一牛奶。可以實施營養套餐,每餐可以組配3種以上的食物;2次奶約為400毫升;水果也不宜過多;在兩餐之間還可以給寶寶吃些點心。由此可見,母乳餵養次數隨月齡的增加逐漸減少,營養的重心也從乳製品轉換成普通食物。
小米山藥粥——治脾胃陰虛,消化不良
材料:鮮山藥、小米各50克,白糖、水各適量。
做法:
1.將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小塊。
2.淘洗小米,放入鍋中煮5分鐘,再加入山藥與小米同煮,大火煮5分鐘,小火煮15分鐘。然後加白糖適量即可。
貼心提示:小米山藥粥有開胃效果,適用於剛開始斷奶的寶寶,可治脾胃素虛,消化不良,大便稀溏。
羊血羹——補充鉀、鈉、鈣等礦物質
材料:羊血50克,高湯、鹽和香菜各適量。
做法:1.將香菜洗淨、切成末;羊血切成小塊待用。2.給高湯加熱,加入羊血塊,煮沸後邊煮邊攪3分鐘,加入鹽和香菜,關火即可。
貼心提示:動物的血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葡萄糖及鉀、鈉、鈣等礦物質。
胡蘿蔔玉米粥——消食化滯,健脾止痢
材料:玉米渣50克,胡蘿蔔20克,水適量。
做法:1.先將胡蘿蔔洗淨、切碎待用。2.再將水煮沸後,放入玉米渣和胡蘿蔔煮爛即可。
貼心提示:胡蘿蔔味甘、性平,有利膈寬腸、健脾除疳、益肝明目等作用。玉米不可與田螺同食。
煎豬肝丸子——預防寶寶貧血的好食品
材料:豬肝10克,雞蛋、番茄各1個,麵包粉和澱粉各適量,番茄醬、洋蔥、食用油各少量。
做法:1.將豬肝洗淨剁成泥,洋蔥切碎。2、雞蛋打入碗中攪成液,加麵包粉、澱粉、洋蔥、豬肝攪拌成餡。3.平鍋置火上放食用油燒熱,將肝泥捏成圓的,下鍋煎熟。4.將番茄洗淨、切碎,同番茄醬一道炒熟,倒在豬肝丸子上即成。
貼心提示:豬肝含有很豐富的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B2等營養素,是預防嬰兒貧血的好食品,而且豬肝丸子香嫩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