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學語文,老師拒絕照本宣科,學生拒絕按部就班,讓我們的語文學習總比別人好一點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人生就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旅行。在我們旅行的路途之上,迷路之時,同學們請千萬不要慌張,請靜下心來,用自己的眼睛去仔細尋找,你會發現:從天空到大地,一切都是方向,時時刻刻為我們清清楚楚地指著——回家的路。
今天要學習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正是這樣一篇好用用,好讀,好玩的科普兒童詩。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這樣?
全詩一共有六個自然段,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用兩句話點明主題,告訴大家:在野外迷路了不要慌,有天然的指南針幫我們辨別方向。在這一段,同學們需要注意「天然」這個詞語,它的近義詞就是自然,意思是:不是人為加工的。
第二部分是二、三、四、五自然段,分別從天空到大地為我們列出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
天空上的天然指南針是:太陽和北極星。
大地上天然的指南針是:樹和雪。
太陽——這個天然的指南針我們可以在天氣晴朗的白天來使用。
北極星——這個天然的指南針我們可以在天氣晴朗的夜晚來使用。
大樹——這個天然的指南針我們可以在陰雨的天氣來使用。
雪——這個天然的指南針我們可以在冬季有雪的天氣來使用。
有的同學會說,現在的科學技術這麼發達,手機上有各種各樣的導航,多方便啊!但是在野外,如果手機沒電了,或者沒有信號了怎麼辦呢?同學們看看,這個時候,是不是還是天然的指南針好用啊!
第三部分是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這一段和第一段只有最後的一個句子不一樣。為什麼呢?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作者給我們列出了四種,但是又絕不止於這四種,還有千千萬萬的天然指南針,需要我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
比如:在田野上,螞蟻的洞穴就是個天然的指南針,螞蟻的洞口的朝向就是南方;比如:秋天的果園,各種果實就是個天然的指南針,果子最紅的一面就是南方;在茂密的森林,砍過的樹樁就是個天然的指南針,樹樁上紋路寬大的一面就是南方。親愛的同學們,你說好玩不好?
除了好用好玩之外,這篇兒童詩還特別好讀。全詩四行一段,整齊劃一,一段又分為兩個句子,在每個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押ang韻,韻腳(押韻的字)綿密,朗朗上口,特別好讀。
這篇課文的寫作特點除了押韻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語言親切,通俗易懂,同學們非常容易就能理解和誦讀。
最後,這一課有兩個字需要同學們注意。
迷:著迷的迷,迷路的迷,一定要和謎語的謎進行區分。走之旁的迷是走路,所以是迷失方向的迷,謎語是用語言來說的,所以是言字旁的謎。
辨:分辨的辨,辨別的辨,一定要和辯論的辯,辯解的辯進行區分。辯論的辯就是面對面說話,所以中間是「言字」,辨別分辨需要閉上嘴巴用眼睛,所以一定不是用嘴巴言語的辯。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就是要教會同學們仔細觀察的能力,從而提高自己思辨的能力。大自然神奇美妙,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只要細細觀察,處處留心,在我們前行的路上,處處都是方向,永遠不會迷失。
以上文字,均屬個人觀點。原創首發,拒絕抄襲。歡迎家長同學以及同行老師朋友們收藏分享,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