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文化煥發時代活力

2020-12-20 閩南網

  又到一年賞花時,作為中國民間一項重要習俗,踏春賞花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與歡迎。我們今天仍可在為數眾多的詩文和遊春圖中一窺當年古人賞花盛況,而歷經千年,人們踏春賞花的熱情不僅未減,線上直播等「雲」賞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還帶火了鄉村旅遊,催生出「賞花經濟」,為賞花文化注入時代內涵。

  在古代,賞花是一項受眾廣泛、幾乎人人可以參與的審美活動。不用香車寶馬、鳴鑼開道,隨便是誰,只要有一顆不誤春光之心,便可呼朋引伴,親近自然。唐代詩人楊巨源在《城東早春》中寫道:「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詩中上林苑代指長安城中的皇家園林。在唐代,每逢各處園林春花盛開,長安城街道上便人頭攢動。花如雲,人亦如雲。南宋文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梨花正盛,蘇州城中半數人都會出城尋春賞花。可見在古人生活中,逢春賞花是一項大眾化的審美活動。

  古代文人名士賞花,往往寄託了高雅的意趣。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當屬蘭亭雅集。春和景明,三五好友聚會,在會稽山下曲水流觴,王羲之因之創作出千古名篇《蘭亭集序》。明人袁宏道在《雨後遊六橋記》中有一段遊春文字:「午霽,偕諸友至第三橋,落花積地寸餘,遊人少……諸友白其內者皆去表。少倦,臥地上飲,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為樂。」新春雨後,袁公同友人遊西湖,褪去外衣,頭枕落英,醉臥花下,並以飄落臉上的花瓣數為計,多者飲酒一杯,少者歌唱一曲。這種醉情自然的閒適與怡然,與西湖春景相得益彰,留給後人無限遐思。

  賞花文化蔚然大觀並延續千年,與我們民族獨特的文化情結息息相關。在古人觀念中,晝夜演替化生陰陽,陰陽變化推動萬物規律地運動。《素問》中記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而冬藏春發,春天正是陰陽更替、萬物重生的轉折,因此被賦予萬象更新、充滿希望的文化涵義。正如蕭統《纂要》所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一定程度上阻擋了人們遊春賞花的腳步,但人們賞花熱情不減,通過「雲賞花」一飽眼福。武漢大學賞花頻道開通之後,短短一分鐘之內便吸引了30萬賞櫻網友。重慶市政府開通的賞花頻道,更是創下70萬人同時在線的記錄。5G高清直播等先進技術手段,讓賞花有了新形式。

  近年來,一系列有關花卉和植物的圖書熱銷並廣受好評,反映出人們對花的欣賞由審美層面正向科學認知延伸,植物背後的秘密吸引著愛花人的進一步探索。《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草木有趣:跟著二十四節氣過日子》《美人如詩,草木如織:詩經植物圖鑑》《花卉:一部圖文史》等書籍,有的將古詩文與植物學知識結合,有的將節氣與民俗活動融為一爐,反映出人們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追求。賞花文化正煥發出新的活力。(文/範天培)

原標題:賞花文化煥發時代活力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傳揚優秀潮文化 煥發時代新活力
    事實上在湘橋,大愛如潮湧,以公益慈善、孝親敬祖為典型的潮文化特質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點點滴滴中展現。湘橋區在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傳習中傳播,在傳播中傳承,繼而擴大文明實踐影響力。
  • 漫評:網際網路+端午,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端午節是中國文化的醒目符號之一,承載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賁張與家國情懷。無論是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還是紀念孝女曹娥說、古越民族圖騰祭等等,端午節無不閃爍著中華文化的光芒。網絡時代,當端午節遇上網際網路,沉潛不語的傳統文化,立刻煥發出時代的張力。當下,網絡直播風生水起,也讓端午文化有了新的傳播渠道。
  • 活態保護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聚焦泉州文化保護經驗成效
    兩天時間裡,採訪團深入泉州的大街小巷,市鎮鄉村,在金魚巷、中山中路和閩南技藝展示館等老宅舊街巷中探訪歷史文脈的清晰延續,在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中體會尚未商業化的閩南特色歷史風貌,在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中感受舊工廠園區如何煥發新活力,了解泉州在傳統文化活態保護方面的成效與先進經驗。
  • 省人大代表張蓉:堅定文化自信 讓巴文化煥發新活力
    省人大代表、巴中市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蓉在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她最關心的是文化發展,「文化實力是一種軟實力,文化是『五位一體』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更廣泛、更深沉、更基礎的自信。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需要文化的支撐;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需要文化的引領。」
  • 煥發出新活力!舊城改造 打造歷史文化街區
    前不久,江西貴溪茨荸弄歷史文化街區項目正式開工了,而瀋陽中街作為當地歷史悠久的商業步行街經過改造之後煥發出了新活力。  江西貴溪茨荸弄歷史文化街區項目以老貴溪街區文化、民俗文化、非遺藝術、特色產業為脈絡,打造集遊覽觀光、民俗體驗、特色餐飲、節慶活動、民俗演藝、民宿客棧於一體的贛東北歷史文化旅遊街區。
  • 東華大學機械學院學子煥發上海地攤文化新活力
    上海都市網訊:2020年八月十七號開始,東華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機械學院「融合時代青年新文化,煥發上海地攤新活力「重點實踐團,針對上海市繡花針項目,對上海市的地攤經濟和夜市經濟進行為期七天的調研活動。豫園夜市的創新則如同華麗轉身,令這個上海盛名已久的旅遊景點在疫情之後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將歷史底蘊文化和流行集市文化相結合,集文化韻味與吃喝玩樂為一體。
  • 老牌景區如何煥發新活力?
    在這一背景之下,諸如冠豸山等老牌景區要想煥發新活力,奮起直追並實現彎道超車,路徑何在?  筆者認為,首先是優質旅遊資源的整合,即由傳統的「景點旅遊」轉向「全域旅遊」和「目的地旅遊」。  事實上,以冠豸山為主體的連城旅遊,擁有山水、文化、美食和溫泉四大優質旅遊資源。
  • 千方百計讓「老校區」煥發「新活力」
    第二,辦學上要有活力,要緊扣新形勢,突出時代感、現代感,要積極探索研究「小班化教學」等特色辦學,」想方設法、千方百計讓「老校區」煥發「新活力」。第三,育人上要有內涵,走文化引領、內涵發展之路,更好地利用挖掘學校的人文歷史、深厚底蘊,更好地凝聚向心力和號召力,激髮帶動廣大教職員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青島老商圈煥發新活力 地鐵助力臺東商圈升級
    青島老商圈煥發新活力 地鐵助力臺東商圈升級來源:聯商網2017-03-25 13:18說到青島的商圈,臺東則是不得不提的濃重一筆。在牆面和整條路上增加一些老臺東的文化元素。雖然李滄商圈近幾年來的發展勢頭勁猛,甚至在新商業建設規模上有超過臺東商圈之勢,但臺東商圈的火爆程度從目前來講仍然是青島其他商圈所不可比擬的。上到百貨商場、各類品牌,下至夜市地攤各色小玩意兒,臺東可以滿足你購物清單上的所有需求,「吃喝玩樂一站式」讓臺東成為青島名副其實的最成熟商圈。
  • 臺灣寫真:瑞芳老礦區煥發新活力
    中新社臺北4月10日電 題:瑞芳老礦區煥發新活力  中新社記者 鄭巧 董會峰  臺灣知名導演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讓鏡頭裡的九份小城聞名遐邇,幾乎成為到臺灣的遊客必去之地。而同屬瑞芳區的金瓜石、水湳洞,近年來也有了特殊風貌,讓整個老礦區煥發了新活力。
  • 祁門縣奇嶺村:古村煥發新活力
    溶口鄉奇嶺村是中國傳統村落,村莊自然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近年來,村兩委把改善鄉村環境、激活鄉村經濟作為工作重點,古老的村落煥發出新的活力。古村要煥發新活力,保護尤為重要。近年來,奇嶺村在美化環境的過程中,加大了村落歷史人文的保護和挖掘,不僅重建聚秀橋、奇源橋兩座廊亭,修復了石板路,還改建了民俗館和村史館,對外集中展示村莊的歷史與變遷。如今的奇嶺村,傳統村落的古色古香與優美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相生共榮。 「村裡現在搞得越來越好,乾乾淨淨的,也恢復了古村落該有的樣子了,大家再也不抱怨糟糕的環境。
  • 陳敏到梅江區調研:延續歷史文脈 煥發老街活力
    陳敏到梅江區調研:延續歷史文脈 煥發老街活力 2020-12-11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如何讓教師職稱制度煥發活力?
    【如何讓教師職稱制度煥發活力?】如何讓教師職稱制度煥發活力?但是,如何才能讓現行的教師職稱制度煥發活力?下面是小編收集了幾點建議:1)提高教齡工資的增幅,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齡加100元的標準累計計算核定。這樣可以讓老師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工資增長,也可以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 五大定位,五大優勢,廣州將這樣煥發老城市新活力!
    4月10日,廣州日報刊發了署名「廣言」的《奮進的城市出新出彩》大述評,在全市掀起了一場「搶抓大機遇 煥發新活力」坐言起行大討論。如何善用「老城市」的優勢、摒棄「老城市」的疲態、破解「大城市」的難題,搶抓大灣區的機遇,煥發新時代的活力,文章拋出的一系列問題引發社會各界熱烈討論。
  • 擦亮南京特色 讓傳統曲藝煥發新活力
    擦亮南京特色 培養明星人物 尋求學術支撐讓傳統曲藝煥發新活力本報記者 王峰「南京白局」校際聯盟展演。曾威 徐琦攝南報網訊 曲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家層面對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曲藝藝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傳承和發展,但仍難掩其日漸邊緣化的境地。南京是中國曲藝三大發祥地之一,南京白局、高淳送春、打五件、相聲等曲種都曾繁榮一時。曲藝是民間文化的傑出代表,是傳揚家國故事的優秀載體,歷來海納百川的南京曲藝如今又該如何煥發出新的活力?
  • 「非遺」讓山東青州煥發新活力
    古城讓「非遺」有了更大的展示平臺,「非遺」也讓古城煥發新活力。記者:王歡編輯:張昕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出品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稅惠助力 非遺手藝煥發新活力
    重慶商報-稅惠助力 非遺手藝煥發新活力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孫瓊英 通訊員 譚銳重慶作為一座具有豐厚文化歷史積澱的城市,在多年的歷史變遷中,形成了許多極具特色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守護「非遺」傳承,促進「非遺」企業發展?
  • AO史密斯軟水機:從源頭煥發肌膚活力
    AO史密斯軟水機從源頭上煥發肌膚的活力,它的誕生更好的解決了一直以來很多女性都比較關心的肌膚補水保溼的問題,同時也是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的事業。
  • 永春:留住「古早味」煥發新活力
    永春縣在傳統村落保護過程中,不斷挖掘文化內涵,讓老傳統、老工藝、老行當煥發新彩,成為開啟當地群眾走向富路的「金鑰匙」—留住「古早味」 煥發新活力劈竹、剖篾、編制、上漆……6月2日,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古大厝漆籃製作中心,幾位村民正按照各自分工有條不紊地進行漆籃製作
  • 700歲真如古鎮煥發新活力
    真如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韶春介紹說,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時代快車,舊時依水而建、依水而興的真如,在新時代只爭朝夕、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真如副中心正如火如荼建設中。活動現場,在羅店、南翔、大場的見證下,真如與浙江省南潯鎮結對籤訂友好合作備忘錄,切實發揮兩地經濟交流中的優勢,增進兩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