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張蓉:堅定文化自信 讓巴文化煥發新活力

2020-12-25 四川新聞網巴中頻道

  省人大代表張蓉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9日訊(陳連波)1月26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成都開幕。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巴中市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蓉在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她最關心的是文化發展,「文化實力是一種軟實力,文化是『五位一體』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更廣泛、更深沉、更基礎的自信。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需要文化的支撐;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需要文化的引領。」

  講述:堅定文化自信,巴文化煥發新活力

  「始源於巴人巴國、根植於巴山蜀水的巴文化,厚重燦爛、源遠流長,是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瑰麗飛揚的巴人神話、古樸精巧的巴國銅器、巧奪天工的巴人技藝、鏗鏘剛烈的巴地歌舞、『忠勇節義、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滋養了生生不息、繁榮發展的巴人。」巴中處於巴文化的中心區域,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談起巴文化,張蓉向記者娓娓道來。

  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對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中提到,「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初步建成,巴蜀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保護。」對此,張蓉有著切身的感受和理解。

  「這些年,巴中先後牽頭舉辦了五屆巴人文化藝術節,舉辦了巴文化發展論壇,開展了巴文化考古發掘,加強了巴文化宣傳推介,提煉了『忠勇節義、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設計了巴文化logo,開發了巴山剪紙、巴適巴食等系列巴文化產品……」張蓉表示,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巴文化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張蓉告訴記者,近年來,巴中市將巴文化中心名片打造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積極推動米倉道申遺,提升以南龕石窟為代表的歷史文物保護力度和展示水平;加快打造大型劇目《米倉神韻》,紮實做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學《十裡坪》《月兒落西下》劇目研討、論證、開發工作,創作打造一批文藝精品;加強《翻山鉸子》等非遺項目和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為巴文化留根固魂;接續申辦巴人文化藝術節,在節會內容上再豐富,在活動組織上再提升,將巴人文化藝術節辦成展示巴中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推進區域開放合作、提高巴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水平的大平臺。

  建議:加大巴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力度

  省政府工作報告在2018年工作安排建議中提出,「促進旅遊與工業、農業、文化、體育、健康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鄉村旅遊和紅色旅遊」「推動文化事業產業繁榮發展」。

  在張蓉看來,巴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還任重道遠,面臨著重視不夠、機制不活、人才斷層、投入不足等問題。「巴文化在巴蜀文化中佔半壁江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加大保護傳承利用的力度。」

  為此,張蓉提出幾點建議:由省級文化部門牽頭成立巴蜀文化研究院或巴文化研究院,對巴文化的來源、發展等進行系統研究;由省級文化部門牽頭制定巴文化保護傳承發展專項規劃,統籌推動巴文化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工作,建設巴文化專題博物館、展覽館;加強巴文化藝術作品、文創產品開發和巴文化產業園區、街區、景區、特色鎮和巴文化生態保護區等打造。

相關焦點

  • 漫評:網際網路+端午,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端午節是中國文化的醒目符號之一,承載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賁張與家國情懷。無論是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還是紀念孝女曹娥說、古越民族圖騰祭等等,端午節無不閃爍著中華文化的光芒。網絡時代,當端午節遇上網際網路,沉潛不語的傳統文化,立刻煥發出時代的張力。當下,網絡直播風生水起,也讓端午文化有了新的傳播渠道。
  • 【川網會客廳】四川省人大代表張蓉:以「旅遊+」為戰略突破口 推進...
    基於兩者間的關係,省人大代表、巴中市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蓉對四川新聞網記者這樣說道,「我們要對一個景點進行打造,就要根植於它的文化底蘊。只有蘊含文化的景區才具有生命力。」  建議一:建立社區書屋,形成全民閱讀氛圍  對於張蓉而言,文化和旅遊是她職業生涯中佔據重要意義的兩大板塊。
  • 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加強文化交流、文明互鑑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只有堅持推動文明相通、文化相融,拉緊各國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紐帶,才能更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積極借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堅定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中國文化在守正創新中堅定自信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一歷史上,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成就,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但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憑藉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國門,中華民族經歷了刻骨銘心的慘痛歷史,中華傳統文化經歷了劇烈變革的陣痛。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改革開放大型展覽 | 堅定文化自信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改革開放大型展覽 | 堅定文化自信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11月25日 10:00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
  • 傳揚優秀潮文化 煥發時代新活力
    事實上在湘橋,大愛如潮湧,以公益慈善、孝親敬祖為典型的潮文化特質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點點滴滴中展現。湘橋區在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傳習中傳播,在傳播中傳承,繼而擴大文明實踐影響力。
  • 堅定文化自信,打造中國鐵路文化優質品牌
    人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攜手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聯合共創中國鐵道文創產業的全新路徑。中國鐵路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展,截止2020年中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4.4萬公裡,高鐵總裡程達3.6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和發展速度賦予了中國鐵路強大的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鐵路文化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當下,加快推動這一國家戰略順利實施,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對堅定人們的文化自信有著重要意義。打造區域黃河文化傳承「核心區」「焦作是黃河文明的重要傳承區,這裡留下了諸多與黃河有關的歷史遺存和許多可歌可泣的治黃故事。」
  • 賞花文化煥發時代活力
    我們今天仍可在為數眾多的詩文和遊春圖中一窺當年古人賞花盛況,而歷經千年,人們踏春賞花的熱情不僅未減,線上直播等「雲」賞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還帶火了鄉村旅遊,催生出「賞花經濟」,為賞花文化注入時代內涵。  在古代,賞花是一項受眾廣泛、幾乎人人可以參與的審美活動。不用香車寶馬、鳴鑼開道,隨便是誰,只要有一顆不誤春光之心,便可呼朋引伴,親近自然。
  • 堅定鐵路文化自信,提升鐵路文化軟實力
    我的煤炭網>新聞>港運資訊>堅定鐵路文化自信,提升鐵路文化軟實力 堅定鐵路文化自信,提升鐵路文化軟實力   高鐵網 發布日期:2020-12-15 15:34:02 新聞歸檔
  • 潮州: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市
    ——中共潮州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新時代潮州要實現新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引領支撐和涵養滋潤。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強調,要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堅定文化自信,以更大決心更強舉措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我市文化界人士表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充分發揮潮州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堅定文化自信,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持續推動潮州文化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 【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原標題:【學習明理】堅定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並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規劃和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更是把文化自信寫入了黨章,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因此,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理論來源及其現實意義具有重要意義。
  • 活態保護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聚焦泉州文化保護經驗成效
    兩天時間裡,採訪團深入泉州的大街小巷,市鎮鄉村,在金魚巷、中山中路和閩南技藝展示館等老宅舊街巷中探訪歷史文脈的清晰延續,在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中體會尚未商業化的閩南特色歷史風貌,在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中感受舊工廠園區如何煥發新活力,了解泉州在傳統文化活態保護方面的成效與先進經驗。
  • 增強青年思想引領 牢牢堅定文化自信
    因此,「十四五」時期應進一步增強青年思想引領,以堅定的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推進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堅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根本前提「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在理性思辨中堅定文化自信
    原標題:在理性思辨中 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的深刻領悟與傳承創新,是民族的歸屬感、自豪感、價值觀、凝聚力的精神釋放與文化智慧、文化底氣、文化力量的充分表達和展示。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關聯度極高、影響力極大的概念。
  • 深刻理解堅定文化自信的時代意義
    □陳東輝( 省社科院政治與黨建研究所副所長)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風雲變幻的當今時代,文化在民族發展和國家競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必須站在國家繁榮發展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高度,深刻理解堅定文化自信的時代意義。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脈不絕,國運必昌。首先,文化是國家和民族強盛的重要支撐。
  • 「弘揚中華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主題徵文啟事
    原標題:「弘揚中華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主題徵文啟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文化自信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精神,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於5月12日在京舉辦了以「弘揚中華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為主題的「首都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017」論壇
  • 習近平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原標題:習近平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他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2020多省優質申論範文:重建節日文化 增強文化自信
    反映出當前年輕群體對於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不了解,逐漸退化為「假日」。這既是端午節正面臨的危機,也是我國所有傳統節日文化面臨的危機。因此,重建節日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愈加緊迫。傳統節日是一種紀念日,內涵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