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海外遊學夏令營的那些坑

2020-12-17 中原新聞網

一到五月份,不少媽媽們就開始為孩子的暑期安排「焦慮」了——急著尋找各種暑期夏令營的方向。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各個國家、各種類型夏令營,很多媽媽無從下手。

本文作者是位親手帶二寶的爸爸,在自己了解了不少形形色色的國際學校後,又採訪了一個週遊過100多個國家的環球旅行家朋友——「十多年來,她每年寒暑假都帶著兩個女兒去世界各地的夏令營,深諳擇營時的各種玄機和技巧。」在這裡,就和大家聊聊夏令營裡那些「坑」。

 小心一不留神成了「小白鼠」

如今的夏令營,就像曾經風靡於每個學校的奧數班一樣,成為一種潮流。似乎不帶孩子去夏令營,自己就不是個合格父母似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五花八門的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各種遊學、插班項目應接不暇,讓對夏令營還一知半解的家長更加迷茫,也令一部分家長花了大錢卻踩了坑。

二寶爸總結下來,坑形成的主要原因有這麼幾條:

首先是信息不對稱。雖然主流的夏令營都有官網,但要做到營地產品信息對消費者完全透明公開,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在利潤的誘惑和機構生存的壓力面前。其次是這個行業的準入門檻相當模糊。在營地教育迅猛發展的今天,營地種類和可選擇性比過去豐富了太多。但與此同時,這也是個沒有明確準入門檻的行業,很多時候顯得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與此同時,現在很多夏令營的推廣,依靠的是公眾號發文、網紅推薦等路徑,有些渠道給錢就發文推廣,也不管自己踩沒踩點;甚至一些包裝形式看似精美的夏令營,其實只是「外包」或是第一年做,「bug」一大堆,家長們很容易因為各種過度營銷而非理智地選擇夏令營,一不小心就成了小白鼠。

遊學線路的坑

相信你也對這樣的坑有所耳聞了:夏令營怎麼成了旅遊團?錯,這本來就是個旅遊團,只是偽裝成了夏令營……

隨著夏令營熱潮越刮越猛,很多人還不了解怎麼回事,就被焦慮裹挾到這股大潮中。很多媽媽看到不少中介機構打出「沉浸式英語會話環境」「體驗美式教育」等標語,再看朋友圈中別人曬出孩子跟國際友人的高大上合影,咬咬牙一跺腳,花幾萬塊給孩子報了名。

而事實上,孩子去了趟美國,「遊」大於「學」,連拉斯維加斯賭場都玩了一趟,實際參與課程的時間可能還不到24小時。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遊學,往往流於「只遊不學」。很多家長省吃儉用花幾萬送孩子參加所謂的「精英夏令營」,除了短短的上課時間外,剩下每天都是參觀斯坦福、伯克利、UCLA、金門大橋、星光大道、矽谷公司這些全部免費的項目。換而言之:花了三四萬的錢,就是在熱門景點前照照相、參觀免費的景點、和外國的小朋友交個朋友……

不光是歐美夏令營如此,現在大熱的泰國夏令營,其實也有類似現象。譬如國人最熱捧的清邁,有些夏令營無非就是帶孩子到小清新們愛去打卡的網紅景點、戶外的動植物園走一圈——我自己帶孩子也能玩啊,和遊學真的關係不大。

仔細研讀一份遊學夏令營行程內容,最好再對比一下同線路常規跟團遊行程,也許你會發現其中的玄機:夏令營與跟團遊,行程並無多大差別,僅僅多了三天的夏令營課程,你也可以理解成,所謂夏令營課程,無非是將國內的課堂搬到了國外而已。

而且,因為有了「遊學夏令營」這個概念的包裝,前者價格通常是後者跟團遊的2倍以上。這樣虛高的價格,更助長了海外遊學這個市場的野蠻生長。

所以,在報名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每個項目的具體內容,才能甄別出,究竟是走馬觀花看景點,還是獨一無二的深度浸入和體驗。比如,我見過有位華人在倫敦某名牌大學當大學老師,他和朋友組織的夏令營,可以帶孩子進入他的辦公室、看一個華人老師是如何備課、如何給來自全球的大學生授課、如何做自動化研發的高精尖實驗……這些體驗獨一無二,那就和其它蜻蜓點水的體驗完全不一樣了。

高大上頭銜的坑

請記住,但凡在介紹中動不動就愛用「最、第一、TOP1」等字眼來介紹夏令營的,需要提高警惕。原因有二:首先,廣告法本身就不允許用這樣的字眼宣傳,至少說明有過度營銷和虛假廣告的嫌疑,這樣的夏令營,誠信欠奉。其次,拿美國夏令營來說,那些官網上,從來不會用世界第一、最什麼最什麼等字眼宣傳包裝自己,因為美國的夏令營壓根沒有任何排名——事實上,好的夏令營從來不會、也不需要用這些詞彙來給自己做廣告。

其實,放到英國、北歐、澳洲甚至東南亞等地的夏令營,也是同理。那些用很誇張字眼來宣稱自己「歷史最悠久、家長好評最高、某地第一品牌」的夏令營,我們還是多一個心眼,最好敬而遠之。

雖說信息不完全對稱,我們依然有一些第三方渠道和平臺,來側面做功課了解。譬如,你要了解美國的夏令營,除了可以上夏令營官網外,也可以使用美國版大眾點評yelp,來查看對於夏令營的評價。yelp有網頁版,也有app。那上面,很多美國人民真的是吐了一手好槽。比如,以號稱STEM第一營的galileo來說,就能看到很多真實的評價。此外,Facebook、Ins這些地方,也都可以通過搜索夏令營名字的關鍵詞,得到林林總總的信息,收穫對該夏令營比較完整的評價信息。建議不要光看點評分數,要具體看評論,尤其是近兩三年的評論。

 課程內容的坑

還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某些夏令營在課程描述中,用各種高大上字眼忽悠你,分分鐘讓你被名頭唬住,什麼「培養孩子未來領導力」「全封閉沉浸式英文環境」……而內容則悄然縮水、掛羊頭賣狗肉、甚至「調包」……

面對「插班夏令營」「戲劇夏令營」「STEM營」……不少家長都會無所適從。而實際上,暑假插班是比較少見的——不管是歐洲、美國,還是東南亞泰國、新加坡,學生都放假了啊。只有澳洲、紐西蘭,可以在七月底到八月底期間,有最多大約四周的插班可能性。有些夏令營號稱「插班上課美國學校」,可再仔細思考一下,一個班突然安排10來個中國學生,哪個正規學校會同意呢?這不是擾亂學校正常上課秩序嗎?

而且,插班的學校多數都是公立學校,公立學校暑假是不上課的,那美國學生是哪裡來的呢?很多其實是遊學機構和學校一起合作,「返聘」美國學生來陪中國學生上課,再給予美國學生一定的獎勵。號稱有美國學生參加的戲劇夏令營、STEM營有不少是這個模式。

寒假倒是最好的插班時機,因為美國的寒假和中國的寒假錯開了。也就是說,中國放寒假的時候,美國學校是正常上課的,這樣會有機會真正體會到美國的課堂。

對一些掛著名校頭銜的插班夏令營,也一定多個心眼。

有時,那些打著名校招牌的夏令營,諸如高大上的哈佛啊、斯坦福啊什麼的,其實只是租用哈佛、斯坦福的教室,老師和這些大學一點關係也沒有——教室是借來的,老師是美國人,學生則幾乎都是中國來的。

且慢,那些美國老師往往也是被「調包」的——本校的全職老師,會在夏天留下來繼續上課的很少,大多數老師暑假都帶自己孩子旅遊去了。那夏令營的老師從何而來呢?有的學校是自己的團隊運營招聘夏令營的老師,由本校老師和夏令營老師一起合作。暑期兼職的夏令營老師大多比較年輕有活力,很多還是教育系的在校大學生。這些老師並不是說不好,只是家長不要以為打著矽谷名校、伯克利名頭的夏令營,就一定是那個學校自己的老師。

所以,選擇這類夏令營,一定要特別留意日程安排。很多遊學夏令營,參觀校園很可能就是花錢排隊看人頭。這樣走馬觀花式的遊覽叫旅行團,不是夏令營。

我有個朋友,曾讓孩子參加過一個國際夏令營,打著「拜訪國際名校」的招牌,花費不菲……結果卻只是在哈佛校園裡拍了個大合影,拉來兩個剛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聊家常。

又比如有朋友送孩子去英國參加遊學,本以為是讓孩子到劍橋學習,但實際上就是在劍橋草地上坐著。到了暑假,劍橋草地上烏泱泱都是中國孩子啊……還不如自己帶娃去,吃住玩得都更好,還省錢。

孩子入營年齡的坑

有些夏令營為了掙錢,對孩子的年齡幾乎不設限制,兩三歲的也有開班,但大多都是「親子同遊」的形式。

按照經驗豐富的家長的說法:倒也不是不支持太小的孩子花幾萬元跑大老遠去參加夏令營,畢竟對於低齡孩子的性情培養和文化薰陶,還是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的。但低齡小朋友首次海外營,建議選擇綜合類營,運動、探索、藝術項目都有,孩子不會枯燥,語言溝通障礙也較低。但同組的中國生人數最好能控制好,並不建議低齡孩子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好友或親戚一起報名。一旦被分在同一個班裡,兩個孩子往往全程自己湊在一起玩自己的,這樣的話,參加夏令營也達不到原本想要的效果。

朋友和二寶爸說了這樣一段經歷:她家五歲多的妹妹,英文能力也就是個簡單this is的狀態,第一天入營是苦著臉、抹著眼淚被老師帶進去的。一路走入小帳篷區,暗中尾隨時發現,小丫頭雖然仍然頗為傷感,卻明顯被新環境轉移了很多注意力。小朋友們在玩各種小玩意,老師介紹著Rules,妹妹很快就跟著指令加入「小火車」隊伍,順順利利地開始新營組生活了。

到下午去接小女兒時,儼然一副「我是營地主人翁」的狀態,向媽媽得意地展示那看上去甚為「粗糙」的作品,滔滔不絕講述當天發生的趣事……

當然,是否要給低齡孩子擇營,還是見仁見智。

二寶爸個人覺得,太小的孩子(4歲以下),可以嘗試主題性的夏令營(運動、藝術等),但並不著急早早參加遊學類的夏令營。孩子不像大人可以讀文字理解背後的含義,ta更需要真實、深度地參與其中才有感受。就算中學生都未必能短時間內迅速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何況更小的孩子。

帶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去看什麼斯坦福啊哈佛啊,這種又遊又學的方式,最終孩子可能既沒玩好,也沒學到什麼。倒不如認認真真地參加旅遊純玩團,給孩子一個高質量的陪伴假期。又或者,家門口的985、211大學校園走一圈,青蔥校園的氛圍,一樣也會感染到孩子,還省錢省精力,不是嗎?

鍛鍊英語的坑

讓孩子走出國門,參加異國夏令營,我相信絕大部分父母和二寶爸的想法是一樣的:想給孩子創造一個純英文環境,就當磨耳朵也是好的。所以,在選擇夏令營時,建議要慎重考察學校的「英語環境」。

比如,去了清邁這類近年被華人炒熱的城市,又選了一個國人心目中的熱門國際學校,很可能你會面對「班級裡擠滿中國學生」的狀況,那就事與願違了(不好意思,又拿清邁來舉例了。不要誤會,二寶爸很喜歡清邁,只是那裡國際學校很多,良莠不齊,容易踩坑)。

還有的學校,可能會把中國來的一堆孩子單獨組一個班,這樣就更沒意思了。

所以,參加夏令營前,務必要諮詢清楚,是怎樣的招生理念以及去年華人學生的比例是怎樣的(給不出去年參考值的新辦夏令營,就別冒險去了)。

切記:那些只要報名就招收、對孩子的英文基礎也不做任何要求的,很可能一個班都是華人學生。

二寶爸在芭堤雅考察時,某個小型國際學校招生簡章上,只要2歲以上的孩子就要,也不要考英語,報名付錢都能進,有種拉到籃子都是菜的感覺。我調查了一下,這個學校的夏令營班,去年幾乎都是中國孩子,等於換個地方說中文。

當然,我覺得另一個極端也要注意:純英語環境,也未必適合每個中國孩子。

有些機構在營銷材料中會給家長「灌輸」這樣一個理念:英語水平越差,通過出國參加夏令營,就提高越快。這其實存在過度營銷的嫌疑。

第一,指望短短1-3周時間,讓孩子英文水平突飛猛進,這並不現實,有誇大成分。第二,中國孩子普遍偏內向,純英語環境的美國夏令營,並非適合所有孩子和家庭。曾和很多美國夏令營的輔導員和主任聊過,他們的普遍反饋是:如果孩子英文不算好、性格又比較內向、不敢用英文表達自己的話,通常在夏令營裡過得並不愉快——孩子更像是個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

這種情況對於夏令營主辦者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挑戰,他們很擔心因為孩子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而產生的各種安全問題。美國很多夏令營,其實更希望中國來的孩子,有一定的英文表達能力和經驗,而不是英文水平欠奉又內向寡言的孩子。

此外,在選擇合適的Camp時,也需要注意不同項目對語言的適應度要求。

朋友的大女兒曾參加過一個Animal Camp。由於是主題營,而且是和賓州動物園合辦的,每天動物園工作人員都會帶不同的動物和孩子一起研究。

這個營本身在當地也是很熱門的,有些當地美國孩子連續幾年都來參加。其間有去動物園夜宿活動,最後還要分組做課題研究,做主題報告。這個項目對語言相對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特別是動物類詞彙,如果孩子平日很少接觸動物類英文書籍,還是會有些吃力,融入感和樂趣都會低很多。

所以,要清晰地給孩子定位,處在什麼樣的英文水平,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再根據綜合評定和分析,為孩子選擇一個氣質風格相匹配的夏令營。

面對環肥燕瘦又參差不齊的各種海外夏令營,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二寶爸建議各位父母,按學生構成、住宿方案、內容、主辦機構四個方面來了解和綜合選擇。再仔仔細細想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性格,什麼年齡段,英文水準如何,希望ta學到什麼,再去找適合ta的。(奇葩二寶爸)

相關焦點

  • 「遊」大於「學」 扒一扒海外遊學夏令營的那些坑
    扒一扒海外遊學夏令營的那些坑一到五月份,不少媽媽們就開始為孩子的暑期安排「焦慮」了——急著尋找各種暑期夏令營的方向。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各個國家、各種類型夏令營,很多媽媽無從下手。本文作者是位親手帶二寶的爸爸,在自己了解了不少形形色色的國際學校後,又採訪了一個週遊過100多個國家的環球旅行家朋友——「十多年來,她每年寒暑假都帶著兩個女兒去世界各地的夏令營,深諳擇營時的各種玄機和技巧。」在這裡,就和大家聊聊夏令營裡那些「坑」。
  • 「扒一扒」魚油裡的那些坑
    所以魚油對於國內的寵物主人來說,大多也只是了解其功效,但對於如何判斷一款魚油的品質好壞,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寵物的魚油多少還是有點迷糊的。今天我們就一起「扒一扒」魚油裡的那些坑,看看魚油的選擇中究竟有什麼彎彎繞繞。 關於魚油你需要了解什麼?
  • 扒一扒那些坑你沒商量的高級軟臥和一人軟包
    作為之前高級列車系列中的續集,這次扒一扒那些坑人的高級軟臥和一人軟包。當你開開心心地走進折頁門,心想著:定員16人的高級軟臥,應該是像那些大肥豬的GRW19T那樣的——乾淨的床鋪、床頭的電視、還有最代表高級軟臥本質的洗手間……的時候,拉開包廂門。大吃一驚!什麼,就兩個下鋪!?當然,有的人可能更有心:不是這車有公用的淋浴室嗎?沒錯,的的確確存在浴室,只是,不能用!就跟Z63/4採用雙供電的25T,卻DC600V是壞的一樣。
  • 暑期遊學夏令營,到底有多少坑?
    暑期遊學夏令營,到底有多少坑?  暑期近半,夏令營、遊學等項目早已紛紛通過各種途徑火熱起來,不過記者通過調查採訪,一些曾經為孩子報名參加過各類夏令營的家長紛紛反映,價格畸高,遊學夏令營注水多。對於即將出行的家長來說,選擇適合孩子的夏令營,的確需要更多冷靜的思考和決定。
  • 海外遊學夏令營亂象紛呈 定位模糊難分公益或商業
    海外遊學夏令營亂象紛呈 定位模糊難分公益或商業   韓亞航空客機失事,讓海外遊學夏令營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輿論普遍質疑,公益性的夏令營變味為商業活動,海外遊學夏令營亂象紛呈。  其實,海外遊學夏令營的亂象,根源就在於對其定位很模糊,究竟是公益,還是商業,大家莫衷一是,這導致其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而受教育者(消費者)對其的選擇,也不明就裡。  夏令營應根據其組織機構的不同,分為公益性質的夏令營和商業性質的夏令營。
  • 美式夏令營機構常春藤夏令營併入環識遊學,打通更多海外資源
    美式夏令營機構常春藤夏令營併入環識遊學,打通更多海外資源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 扒一扒那些足球俱樂部的外號
    扒一扒那些足球俱樂部的外號 球隊外號也是足球文化的一部分,好的外號不僅精煉地概括了球隊特質,甚至能將地域
  • 省錢月卡不省錢,扒一扒那些坑你的會員套路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套路編輯部,原標題為《淘寶新功能抄拼多多還「殺熟」,扒一扒那些坑你的會員套路》,36氪經授權發布。 最近,我發現淘寶在效仿拼多多這件事情上,越來越「給力」了。
  • 如何為子女量身選擇海外遊學夏令營
    近年來,海外遊學風氣愈來愈普遍,許多家長也願意在暑假期間,讓子女參加遊學夏令營活動,以增廣見聞,學習不同文化...一般家長除了考慮遊學課程的內容、地點、價格、安全等問題外,也較為關心子女的年齡能否適合夏令營的生活;尤其第一次替子女挑選夏令營活動的家長,要讓子女單獨前往一個陌生環境學習,擔心他們能否自我照顧,並與其它小朋友融洽相處?同樣作為一所舉辦遊學團的機構或旅行社,又怎樣才令家長安心,讓年幼子女參加暑期遊學活動?
  • 扒一扒數碼寶貝中那些非常有意思的梗,其中一個更是力量的象徵!
    概況有時候我們看動畫不光只看動畫中的日常和主線,更多的會在茶餘飯後討論劇中導演埋下的伏筆和坑,以及每一個篇章都會出現的一些事情,之前在B站看見一個UP主形容獅子獸是象徵著死亡的男人,仔細一想難道不是嗎?
  • 扒一扒風乾牛肉那些事
    扒一扒風乾牛肉那些事!現在人們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所以到了空閒的時間,大家都喜歡出門走走,有的可能會走到相對遠一點,出省或者是去了國外,這都是非常常見的。而外出旅遊回家的時候,我們肯定是要帶上一些特產的,比方說去西藏旅遊的時候,大家都會帶回來一些當地的風乾牛肉,給家人品嘗,今天就來給大家扒一扒風乾牛肉那些事。
  • 扒一扒催乳師的那些「黑幕」!
    我們今天就扒一扒催乳師的那些「黑幕」,讓你了解一下真正的催乳師到底是怎麼回事! 1、催乳師掙錢多嗎? 我猜,你的第一個問題,肯定是這個。 催乳師這個行業,是新媽媽不可缺少的,相信大家都知道這點。
  • 扒一扒船舶名稱的那些事
    小編今天帶著大家來扒一扒~船舶名稱怎麼取?在我國,船舶命名是有嚴格規定滴~主要依據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辦法》、《船舶登記工作規程》。船舶命名的那些門道一個郎朗上口,充滿意義的名稱能夠讓那些在海上乘風破浪的鋼鐵巨獸突然有了生氣。寄託了人們美好的期望和祝福。更是增添了人們心中的親切感。A. 以人名地名命名著名的馬士基航運公司,幾乎家族的每位成員,都擁有一艘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船舶。
  • 動輒上十萬,扒一扒武漢國際學校學費都如何作妖!
    但這已經讓不少網友和武漢市民覺得這是一所天價學校,貴族學校,與普通公立學校相比,一學期900塊的學費,簡直天差地別,就有了不少人質疑國際學校收費這麼高,有沒有人去讀,去讀的都是些什麼心態,學生會不會有攀比心,一年十幾萬,到底能夠得到什麼?這裡的學生未來出路在哪裡?
  • 母乳餵養還有「坑」?快來扒一扒
    然鵝,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一路堅持下去,也有不少的「坑」。今天,小編就帶您一起來扒一扒。
  • 扒一扒那些年被明星們種草的「龍角散」
    今天來扒一下一個超級適合「湊單」的隨身好物——龍角散。提到這個有200多年製藥歷史的品牌,當老師的、做主播的應該都知道,畢竟上次雪梨、佳琦在自己直播間嗓子疼的時候,都在現場直接開吃,可見效果還是槓槓的。但!
  • 扒一扒中信信用卡的齷蹉勾當
    這就是我今天要重點扒的內容之一了。「都是上面授意安排好的」有卡友反饋中信某些活動一到領取禮品的時候就找不到兌換界面了,這種事情你遇到過沒有?如果你沒有參加推薦辦卡送禮品活動,那麼你是幸運的,因為這個活動更坑,更無恥,已經到了作假的地步。
  • 扒一扒那些摘得無數獎項的廚具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那些摘得無數獎項的廚具。1、英國彩虹烘焙套裝紅點獎中的廚具顏值區擔當!我最早認識Joseph便是從這套碗具開始的,這套碗具就像是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個套一個的,而且每一個還都挺實用。彩虹套裝一經推出,就引得種草無數。作為烘焙界的明星產品,具有強大的功能設計。
  • 海外遊學夏令營價格不菲仍受青睞
    又到一年一度的境外遊學夏令營報名高峰期。隨著留學「低齡化」現象愈演愈烈,遊學作為「留學預備營」,其受學生和家長的追捧程度一點也不亞於留學。記者日前從我市多家留學、語言培訓機構了解到,今年遊學夏令營報名仍屬美國、澳大利亞等熱門路線最為火爆,雖然才剛到5月初,但是部分機構組織的美國路線報名已經截止,而新加坡、歐洲等其他路線的報名也非常緊俏。
  • 遊學夏令營的坑你不要踩!參加英語遊學夏令營要注意些什麼?
    以英語學習為主的菲律賓英語遊學夏令營菲律賓英語夏令營的效果怎麼樣?每天大量的一對一課堂那麼是不是只要把孩子丟到菲律賓英語夏令營就可以了呢?不盡然!筆者從事菲律賓英語遊學四年有餘,以下對越來越火的菲律賓英語遊學夏令營談一點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