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生活費應該給多少?孩子總吵吵比別人少,老師:給得太離譜

2020-12-16 天意媽媽談教育

一個人的家庭條件如何,決定了他大學生活費會有多少。家庭條件好的子女,自然生活費就會高一些,家庭條件略差的學生,也就能省則省一點。我們從高中直接步入大學,生活費也不像以前按照每天或者每周給一點,這次是全權由自己支配的金錢。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時間過得真快,很快大學生們就要迎來寒假了,那麼大家在大學生活中還過的習慣嗎?說到大學生活就不得不提到大學的生活費,你覺得父母給你生活費合理嗎?關於生活費的話題其實可以分為不同的層級,有的家庭給的多有的家庭給的少。

經常可以聽到很多學生吐槽自己生活費少,經常月初花沒了還要靠父母救濟。大部分的學生往往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費比別人少,那麼到底大學生的生活費平均是多少呢?這不,今年剛入學的小王和他的父母就被這個問題困擾住了。

我大一新生,每個月管父母要4000元不過分吧?他們卻覺得我要太多

小王是大一的新生,剛入大學父母給了小王2000元的生活費。小王第一次拿到這麼多可自由支配的錢,他覺得錢很多於是剛入學不久就大手大腳的花了痛快,結果還沒到半月,兜裡就剩100元了。於是他問了同寢室跟他一起大手大腳花費的小李,他家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小李的父母竟然每個月給小李8000元生活費!

本以為小李是個個例,可問了同寢室的其他同學,生活費都比他高,這下他心理就不平衡了。於是趁著沒人的時候,他打電話問父母能不能把生活費調到4000元,自己生活費太低了。父母聽了小王的話後說:「你一個月2000都不夠,鄰居老張他兒子一個月才1500都花不完!」小王聽過之後氣不打一出來,生氣撂下一句:「你對自己兒子都這麼摳,總跟生活費低得比,你們咋不拿我跟貧困生比呢?」說完之後便掛了電話,電話那頭的父母也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孩子總吵吵比別人少,大學生生活費應該給多少?

其實大學中的吃穿用品相對於學校外,都便宜很多。關於這個問題我特意問了身邊剛畢業的同事,他們說自己生活費通常在1000~2000之間。其實每個月吃飯1000元就能吃得非常好了,很多女生表示自己一個月的夥食費不超過700元。

由此可見,在大學中其實給1500元就足夠了,像小王這種要4000元的太離譜了。大學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並非是吃喝玩樂,父母除了要承擔學費等壓力,每個月拿出生活費其實並不容易。父母不應該孩子要多少就給多少,畢竟他已經成年了,要讓他對錢有個概念。

大學生活費既不能虧待也不能多給,生活費等級來啦!

1、500元~1000元

很少有人聽過身邊的人有500元生活費吧,實不相瞞我上學的時候就有。這類人生活費雖然不多,但是每個月都會自己做幾份兼職,活得也還算滋潤,學生之間並不會因為他生活費少就看不起。反而我們常常都覺得他很厲害,什麼都會,社交能力也非常出眾。

2、1000元~1500元

這個水平其實是大學期間的平均水平,大學期間的飯菜真的不貴,越好的學校越是便宜,因為學校會給食堂補貼。按照一日三餐來計算的話,早餐通常5塊錢,中餐10元,晚餐10元,一個月1500能過得挺好的。

3、1500元~2000元

這個檔位除了自己吃用之外,還能買點自己喜歡的小東西,或者業餘時間充實自己。這個檔位在大學中可算小康水平了,吃飯的話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隨便吃,不用挑十塊錢的飯吃了,不過家裡條件一般的就不要給他這麼多了。

4、2000元~3000元

這個檔位及以上的檔位,可以說是大學中的「有錢人」了。平時吃飯可以不用在食堂吃飯,可以去學校的餐廳吃飯,買東西上也不用過多思考。不過這個檔位不建議家裡條件一般的人,畢竟3000元都趕上一個人的工資了,孩子無法明白錢的價值,在社會上也會養成大手大腳的毛病,到時候可就完了。

寫在最後:

除了上述幾個檔位,其實生活費1W以上的學生也有,但是他們的家庭條件都非常好。其實如果你糾結給孩子多少生活費的話,不如這麼計算一下。孩子的生活費不能超過家庭收入的1/3,不然生活起來會非常有壓力,孩子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拿生活費的多少,對家庭帶來的影響。

最後,無論給多少都要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不亂花也別不敢花,了解他們生活背後的習慣等等,最後希望大家都有個滿意的「生活費」,哈哈~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你上學的時候是多少生活費?你覺得給多少生活費合適呢?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分享出來,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討論!#教育#

專注分享教育那些大事小情!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不妨點擊、關注、分享!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期再見,拜拜~(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大學生活費每個月需要父母給多少?老師表示:兩三千的太離譜
    在她們心中不知道有多麼擔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適應,而除了擔心之外還有一件事讓他們十分苦惱,那就是每個月應該給孩子多少錢花銷才夠呢?班主任老師表示:兩千三的太離譜了!其實,給孩子多少生活費這個問題,我們要因地制宜,切記不可攀比,要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經濟實力來確定給孩子多少,今天就跟略略一起分析下大學生生活費那些事
  • 孩子大學生活費每月需要父母給多少?老師表示:兩三千的太離譜
    那麼說到大學生活,父母到底該給上大學的孩子每月多少生活費呢?有幾個不同的檔,家長朋友可以參考一下。大學老師也給出了最實誠的參考:兩三千的太離譜,言外之意就是不用那麼多的。所以家長們可以放鬆一些。所以家長在生活費方面就有所顧慮。到底應該給多少生活費比較好?檔次一:1000~1500元/月可以說這個檔次是個平均值水平,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孩子也足夠溫飽的。
  • 大學一個月後,家長總結出給孩子多少生活費了嗎?3000元有多離譜?
    孩子上大學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在高興的同時也有一些煩惱,生活費要給多少永遠是父母們糾結的問題 家庭條件好一點的人家,一直把孩子保護得很好
  • 清華錄取通知書剛到,母女倆因生活費大吵起來,母親怒吼:不孝女
    如今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學生要開學的時間了,相信很多本科生已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可能還有一些專科生沒有接到錄取通知書。那麼準大學生在等待開學的時間,是不是很焦慮呢?你們的開學物品準備好了嗎?生活費的問題和家長交流好了嗎?
  • 因為2000元生活費,母子大吵了一架,兒子選擇離家出走
    對於大學生而言,因為幾乎都是住校生,所以每個月需要家裡面打生活費。為了能夠在大學中過得舒適,很多學生在離家之前便會和父母溝通確定大學期間每個月的生活費。對於家境尚可的家庭而言,孩子的生活費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大多數都會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但是對於家境較差的家庭而言,一個月究竟給多少生活費,就不是孩子說了算了。
  • 錄取通知書剛到,全家大吵起來,父母:每月生活費給多少合適?
    然而,有位林同學卻不一樣,他的錄取通知書剛到,全家人卻大吵了起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啊!來自河南的林同學,成績很不錯,填報志願時選的是上海的大學,他覺得自己那麼年輕,就是要去見見世面。然而,全家人卻因為即將到來的大學每個月生活費出現了分歧。父母覺得自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每個月生活費給個1200元左右就差不多了;但林同學覺得自己去的是魔都上海,那裡的消費水平多高啊!這點錢當然不夠啦!林同學最後提出要每個月1500元生活費,說他的同學都要2000元呢?甚至大聲的吼道,「我是去上大學不是去當乞丐!」
  • 大學一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輔導員直言:2500以上有些太離譜了
    第二天姨媽就來請教在大學當老師的媽媽,還十分疑惑問:「難道大學一個月生活費1500真的不夠嗎?」對此媽媽給出了明確的解釋,大學1500的生活費其實是足夠的,因為大學食堂的飯菜並不貴,只要不是每天出不去吃喝玩樂,其實1500還是綽綽有餘的,2500以上一個月的有點太離譜了,雖然上了大學,但也應該懂得節省。
  • 大學生活費一個月給父母要多少合適?老師:兩三千的不靠譜
    微信上,母親向老師抱怨:「老師,咱這學校的生活費也太貴了吧,一份菜這得多少錢呀,孩子每個月問我要3000,說是才勉強夠花,學校裡的東西確實是有點貴了!我都快供不起了。」看到家長給自己發的消息,導員也是哭笑不得,於是當場給家長算了一筆帳:「這位家長,3000塊錢的生活費太過於離譜,普通學生一千五足矣,而且咱們各大高校的食堂都有補助,吃飯根本花不了多少錢。一天20就能吃的很好,飯錢一個月600,每個月聚會兩次耗費400,平時生活用品500,1500就可以綽綽有餘了,根本不用那麼多!」
  • 錄取通知書剛到,因生活費一家大吵,父親:窮不怕,最怕沒骨氣
    但這不意味著結束,很多考生和家長還沒歡喜太久,就有陷入了新一輪的糾結與苦惱當中——大學期間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最合適呢?席間,我爸親自給我倒酒,說滿十八歲了,也喝一杯,以後去外地上了學,咱父子倆恐怕沒多少機會這樣坐在一起。那一瞬間,我很感動,覺得父親終於把我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開玩笑地說:老爸,別光說不練,說說看給我多少生活費?
  • 大學生生活費給多少?家長犯難:多了怕揮霍,少了怕傷孩子自尊心
    一、家長為孩子生活費多少而發愁對於廣大大一新生的家長們來說,眼下最迫切的是要給孩子預備好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學費與住宿費的金額是明確的,而生活費的多少就因人而異了。近日,很多家長也犯了難,並在一些家長群、貼吧裡發起了諮詢,詢問每個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
  • 大學生活費檔次排行榜,每檔都不同,你家孩子是哪個檔
    文/教育視角360每年高考後,即將進入大學開始新生活,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到底要給孩子多少生活費?這個問題,也引發了很多家庭矛盾,給孩子少了,又擔心在外面受委屈,給多了,又害怕孩子學壞了,先來看看孩子怎麼說。
  • 錄取通知書剛到,全家人卻大吵起來,女兒:我上大學不是去當乞丐
    來自河南的林同學,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她填報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後,也對馬上要開啟的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早就聽別人說大學和高中時完全不同,不管是教育設備還是學校環境都很不錯,這就讓林同學對大學生活有了更多的幻想。但令她沒想到的是,當她拿到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全家人卻因此大吵了一架。
  • 孩子上大學,應該給多少生活費合適?輔導員:生活費也分層次
    文/小周聊教育有些省份已經發出了新通知,已經確定九月份為大學開學的時間了,也就是說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學生們就要回到大學校園生活學習了。而準大學生們也在滿心期待著美好的大學生活,畢竟大學已經遠離了父母老師的束縛,進入了自己的人生新階段。
  • 北大通知書剛到,父子就因為生活費問題吵了一架
    可是孩子一上大學,就意味著家長要承擔4年生活費和學費,而一旦孩子考研或者是讀博了,那麼這一周期就會是7年,甚至要承擔孩子十年的學費,生活費!前兩天有一個準大一新生跟小編吐槽,這幾天自己的北大通知書剛到,就跟父親吵了一架!
  • 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5000不夠花?這三個標準,家長應該需要了解
    就目前的中國國情而言,社會貧富差距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每個家庭的經濟收入也是不一樣的,這就造成了有的大學生,生活費多,有的大學生生活費比較少的情況。有的孩子,家長一個月給了她5000塊的生活費,他還覺得不夠花,有的孩子一個月1000多的生活費就能夠滿足他的日常生活需求。
  • 女大學生校外租房,鄰居舉報太吵,警察:我們管不了
    現在的大學生們上學越來越講究個性化,雖然大學的硬體條件設施逐步變好,宿舍環境,由原來的十個人變成八個人變成四個人,現在甚至有了兩人間和單人間,但是依然不能滿足某些學生的獨特要求,所以好多大學生也不住宿舍,就在外面租房住。
  • 孩子大學生活費到底給多少才夠用?學生:1000餓不死,1萬不嫌多
    當我們進入到大學之後,遠離了父母的種種嘮叨,也沒有了老師的管教,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自由的,想想就感覺很激動。但是這個時候,父母就開始產生擔憂了,畢竟孩子第一次去外地上大學,一個月到底應該給多少生活費才對呢?給多了怕孩子瞎亂花錢,形成大手大腳的性格;給少了又怕孩子餓著,花錢畏手畏腳的。
  • 錄取通知書剛到,一家人就大吵一架,考生:我上大學不是去當乞丐
    然而很多考生和家長還沒歡喜太久,就有陷入了新一輪的糾結與苦惱當中——大學期間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最合適呢?前不久,一位河南考生林同學私信向筆者吐槽:錄取通知書剛剛到手,一家人就因生活費問題大吵一架,緣由很簡單自己理想的生活費標準與父母的標準相差甚遠!
  • 「農村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多少合適?家長可以看看,和你想的不同
    二:參考別人家孩子去給父母經常會參考其他孩子的標準給,比如說,隔壁鄰居家孩子13年上大學,一個月生活費是1000元,一個女孩既能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又能吃得很好,而孩子19年上大學,雖然物價有漲幅,但是給1200元肯定也夠了。
  • 大學生每個月需要多少生活費?家長每月給1500多了還是少了?
    對於在外省上學的同學來說除了學費,那自然還要涉及到一個生活費的問題,那麼作為家長每個月應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在討論每個月應該給多少生活費之前,先插一句題外話,對於剛考上的大學生憑藉錄取通知書可以購買半價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