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家庭條件如何,決定了他大學生活費會有多少。家庭條件好的子女,自然生活費就會高一些,家庭條件略差的學生,也就能省則省一點。我們從高中直接步入大學,生活費也不像以前按照每天或者每周給一點,這次是全權由自己支配的金錢。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
時間過得真快,很快大學生們就要迎來寒假了,那麼大家在大學生活中還過的習慣嗎?說到大學生活就不得不提到大學的生活費,你覺得父母給你生活費合理嗎?關於生活費的話題其實可以分為不同的層級,有的家庭給的多有的家庭給的少。
經常可以聽到很多學生吐槽自己生活費少,經常月初花沒了還要靠父母救濟。大部分的學生往往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費比別人少,那麼到底大學生的生活費平均是多少呢?這不,今年剛入學的小王和他的父母就被這個問題困擾住了。
我大一新生,每個月管父母要4000元不過分吧?他們卻覺得我要太多
小王是大一的新生,剛入大學父母給了小王2000元的生活費。小王第一次拿到這麼多可自由支配的錢,他覺得錢很多於是剛入學不久就大手大腳的花了痛快,結果還沒到半月,兜裡就剩100元了。於是他問了同寢室跟他一起大手大腳花費的小李,他家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小李的父母竟然每個月給小李8000元生活費!
本以為小李是個個例,可問了同寢室的其他同學,生活費都比他高,這下他心理就不平衡了。於是趁著沒人的時候,他打電話問父母能不能把生活費調到4000元,自己生活費太低了。父母聽了小王的話後說:「你一個月2000都不夠,鄰居老張他兒子一個月才1500都花不完!」小王聽過之後氣不打一出來,生氣撂下一句:「你對自己兒子都這麼摳,總跟生活費低得比,你們咋不拿我跟貧困生比呢?」說完之後便掛了電話,電話那頭的父母也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孩子總吵吵比別人少,大學生生活費應該給多少?
其實大學中的吃穿用品相對於學校外,都便宜很多。關於這個問題我特意問了身邊剛畢業的同事,他們說自己生活費通常在1000~2000之間。其實每個月吃飯1000元就能吃得非常好了,很多女生表示自己一個月的夥食費不超過700元。
由此可見,在大學中其實給1500元就足夠了,像小王這種要4000元的太離譜了。大學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並非是吃喝玩樂,父母除了要承擔學費等壓力,每個月拿出生活費其實並不容易。父母不應該孩子要多少就給多少,畢竟他已經成年了,要讓他對錢有個概念。
大學生活費既不能虧待也不能多給,生活費等級來啦!
1、500元~1000元
很少有人聽過身邊的人有500元生活費吧,實不相瞞我上學的時候就有。這類人生活費雖然不多,但是每個月都會自己做幾份兼職,活得也還算滋潤,學生之間並不會因為他生活費少就看不起。反而我們常常都覺得他很厲害,什麼都會,社交能力也非常出眾。
2、1000元~1500元
這個水平其實是大學期間的平均水平,大學期間的飯菜真的不貴,越好的學校越是便宜,因為學校會給食堂補貼。按照一日三餐來計算的話,早餐通常5塊錢,中餐10元,晚餐10元,一個月1500能過得挺好的。
3、1500元~2000元
這個檔位除了自己吃用之外,還能買點自己喜歡的小東西,或者業餘時間充實自己。這個檔位在大學中可算小康水平了,吃飯的話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隨便吃,不用挑十塊錢的飯吃了,不過家裡條件一般的就不要給他這麼多了。
4、2000元~3000元
這個檔位及以上的檔位,可以說是大學中的「有錢人」了。平時吃飯可以不用在食堂吃飯,可以去學校的餐廳吃飯,買東西上也不用過多思考。不過這個檔位不建議家裡條件一般的人,畢竟3000元都趕上一個人的工資了,孩子無法明白錢的價值,在社會上也會養成大手大腳的毛病,到時候可就完了。
寫在最後:
除了上述幾個檔位,其實生活費1W以上的學生也有,但是他們的家庭條件都非常好。其實如果你糾結給孩子多少生活費的話,不如這麼計算一下。孩子的生活費不能超過家庭收入的1/3,不然生活起來會非常有壓力,孩子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拿生活費的多少,對家庭帶來的影響。
最後,無論給多少都要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不亂花也別不敢花,了解他們生活背後的習慣等等,最後希望大家都有個滿意的「生活費」,哈哈~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你上學的時候是多少生活費?你覺得給多少生活費合適呢?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分享出來,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討論!#教育#
專注分享教育那些大事小情!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的話,不妨點擊、關注、分享!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我們下期再見,拜拜~(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