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和螢火蟲看起來很像嗎?是的,螢火蟲更炫彩,可是它們能量完全不同;真貨和假貨看起來很像嗎?是的,假貨更炫目,可是它們品質完全不同;善良和偽善看起來很像嗎?是的,偽善更討喜,可是它們本質完全不同。
金子總是埋在深處,而沙子總讓自己更像金子;名著經久不衰,而網絡小說似乎比它更容易被人接受,經典服飾生命力強,流行服飾卻總是比它更受人青睞。真正的善良展示自己真誠的一面,偽裝的善良掩藏自己丑惡的一面。
這世界就是如此,有時會黑白混同,真假難辨,善惡難分,而人們還是選擇相信真善美最終不會缺席。因為真的、善的、美的,是永恆的,相反的,卻有如春開秋謝之花,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如果你是群星的一個,難免會有被埋沒的悲哀,如果你是群星的一個,被人誤認為螢火蟲又該怎麼辦?泰戈爾說:「群星毫不畏懼自己會看似螢火蟲」。毫不畏懼的膽識和胸懷,讓群星真實、勇敢地展現自己的善良、才華和品德。即使有時踽踽獨行,也仍然孤獨前行。
唐代詩人杜荀鶴出身寒微,年青時就才華展露,但卻無人賞識,報國無門,以致一生潦倒。他的詩《小松》寫到:「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松樹剛生長時,埋沒在很深的草中,人們看不出它,待到它高聳入雲,人們才明白它是高才。但小松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而是一心扎入深草中,自強不息,努力生長,終於長成參天大樹,被人「識破」,原來它就是一個參天之才。杜荀鶴曾自說「乍可百年無稱意,難教一日不吟詩」,他多像那顆小松自強不息,毫不畏懼起初人們把他當成了小草!
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人不知己卻不悲傷,不自卑,努力向上,敢於展現自己,才是群星的光彩。
屈原如此,李白如此,蘇軾如此,辛棄疾更如此。這些文學史中的璀璨群星,哪一個會被看做是美麗的螢火蟲呢?
辯識群星和螢火蟲,不僅要靠他伯樂,更要靠千裡馬自己。
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相信「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相信自己的光輝是璀璨而永恆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就去勇敢地展現自己吧!
別猶豫,不畏懼,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