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攝農夫,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讚留下你的評論。
引子
蘭花難養嗎?我覺得不難,因為蘭花也不過是一種植物,既然是植物就肯定有它的生長規律。我們常說:養蘭先養好根。可是如果不懂得蘭根的特性,卻是很難侍候好它的。好攝農夫本著學習的態度,從多方面搜集素材與實例,只為讓更多的新手蘭友更了解蘭花,了解它的生長特性及規律,這樣才不會在養蘭路上走歪了。
根,是植物的根本,沒有根的植物不可能長得好,蘭花也不例外。關於蘭花的根系,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講過多次,應該如何養護它,用什麼植料什麼肥料,蘭根才能健壯。
關於蘭花的根系
而蘭友們最難理解和明白的是,蘭花的根係為什麼需要菌類的協助,為什麼它自身不具備吸收養分的能力呢?而這些菌類又是如何與蘭根發生作用的。關於蘭菌一節,我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就有詳解。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一下,今天主要講的是,蘭菌是如何與蘭根發生作用的實例,畢竟任何的理論知識都離不開實例的驗證。
先天性與後天性
蘭花的種子非常細小,它本身就不具備萌芽的能力,需要這種菌類侵入種子壁中,形成最初的菌根體系,才有能力從土壤中汲取到養分和水分。這種最初的蘭花菌根,就是我們常說的龍根或者龍蛋。
從龍蛋和龍根中萌出的蘭根,又會把這種菌類融入土壤中。蘭菌是一種喜氧的真菌,它對土壤的要求就是疏鬆透氣,有合適的氧含量。所以蘭花種子落地的土壤中,必須要富含氧氣(也就是透氣性好),才適合這種菌類的滋生。只有這樣的條件下,蘭花才能有生根的可能。
以上是關於蘭花種子與蘭菌的關係,蘭花種子利用蘭菌的侵入形成菌根,才有能力從土壤中吸取養分和水分。只有具備這樣的條件,蘭花的種子才可能萌芽,從而發出新苗。
這是先天性的龍根形成步驟,我們在種植蘭花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後天性形成的龍根。所謂的龍根,其實就是蘭菌侵入蘭根後,致使蘭根表面膨大成疙瘩狀。有的形狀如鹿角,有的形狀如姜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龍根。
簡單地說,蘭花的龍根就是根系上的菌瘤,龍根及龍蛋會隨著蘭苗的長大而慢慢消退。那麼,已成苗的蘭株還有可能長出龍根嗎?可能很多朋友的回答是:不能。
事實並非你所想像的那樣,就算已是成年的蘭苗,在一定的環境與條件下,也是可以生成龍根的。下面農夫就用自己的一盆蘭花實例來講解,後天龍根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要講後天性的龍根呢?因為我發現有很多蘭友(特別是新入行的蘭友),他們很喜歡蘭花的龍根苗,凡是龍根苗他們在引種時都捨得花錢。也正因為如此,很多蘭友在引種龍根苗時吃了大虧。所以農夫覺得有必要在蘭友中普及一下,關於蘭花龍根的秘密。
神奇的蘭花菌根是怎麼形成的?
從上圖開始是同一棵蘭花,說是蘭花其實已經枯死大半了。這棵蘭花因為其他的原因致使老苗全部死掉,可能蘆頭部位還有一絲活力,加上土壤中有充足的蘭根菌。
在經過雨水的滋潤以後,蘆頭不甘寂寞地萌出了一條細根,從圖上可以看出它的弱小。如果僅靠這一條細小的根系是不能發苗的,蘭株蘆頭為了生命的延續也是拚了。
細根生出以後,與土壤(原盆未動)中的根菌相互結合,根菌開始附著在蘭根上,形成了圖片中這樣毛茸茸附著物。有點像香菇種植初期的菌絲,這就是可以協助蘭根吸收養分的根菌。從這裡可以看出,農夫以前講的蘭花「陪嫁土」有多重要了吧。
蘭根受到根菌的眷顧後,慢慢從土壤中吸取養分的水分,根系也一天天地變粗了。這時蘭根就有了萌發新芽的能力,我們從下圖看到的「根發苗」就是在蘭根積聚足夠養分時,從根稍處萌發出來的。這也證明了農夫在前一篇文章中所言不虛,蘭根與根菌的關係確實是相互性的。
二、蘭根與土壤互相合作而產生的
我們種植蘭花以後,只要能符合植料三要素,那麼蘭花大多會成活,其中差別只是服盆期時間長短不一而已。蘭花服盆以後,蘭根就會與土壤相互作用,蘭根中所攜帶的根菌就會在土壤中繁衍,而繁衍的根菌又會反過來提升蘭根的工作效率,如此形成良性的循環。這也是我一直說的,蘭花種植前過度殺菌會影響成活率的原因,因為濫用殺菌藥會同時殺滅蘭根中本身攜帶的根菌。
隨著蘭根的生命力越來越強,它與根菌的作用也會隨之加強,這樣蘭盆中的良性循環就會更好。到時候這條根上的苗就會長得更健壯,當它的蘆頭有了足夠的能量,就會從蘆頭上再發出新苗與新根(如下圖)。
從這個案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根菌是一直存在於蘭盆中的(當然,前提是植料配比達標)。而之所以一般的成年壯苗不會有龍根,是因為它們可以在與根菌作用的時候,就將養分輸送給蘭株了,沒有必要將根菌附著於根系表面。
而那些受損、受害過的蘭苗,因為本身已不具備再復活的能力,所以必須藉助於根菌,在條件適合的時候儘可能多地,吸附一些根菌在幼根上,這樣幼根才有足夠的能量發芽。
總結:知道了這些原理,那麼就很好理解為什麼養蘭花時,施肥和施用殺菌藥有講究了,並不是越多越好的。施肥不正確、用藥過度都會對蘭盆中的根菌產生殺滅作用,後果只會是讓蘭株很受傷。而新手蘭友,以後引種龍根苗是多一個心眼啊,說不定就引了一株病後新出的龍根哦。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