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版泡泡瑪特」來了!被搶投數百萬:資方為泡泡瑪特最早天使

2020-12-13 騰訊網

記者 | 畢連煥

編輯|吳晉娜

「我覺得『十二光年』有潛力變成下一個『泡泡瑪特』。」聽到投資人的認可,Carrie依舊不為所動,又一次禮貌地搖頭說「再讓我想想」。站在她對面的是蜂巧資本創始人屠錚,也是泡泡瑪特的天使投資人。

過去半年,屠錚是十二光年的常客,每次都不只是來逛逛,總會和Carrie聊起投資項目的事情。

「我擔心太早的資本化,會讓品牌發展脫離我們當初的初心。」最終讓她改變主意的是一出手就是三十幾家店鋪的競爭者,這讓她感到恐慌。「如果太慢,市場可能會被做亂。」

十二光年是Carrie在今年初創辦的少女生活方式新零售平臺。公司主要經營泛二次元文化服飾、IP文創產品、社群活動等業務,匯集了織羽集、中牌制服館、天使之淚、十二月暖暖、草莓宇宙等多家泛二次元頭部品牌。

Carrie本身就是「資深二次元少女」。通過十二光年,她想讓每一個擁有少女心的用戶真切接觸到這種文化。

今年5月1日起,十二光年陸續在杭州、上海、貴陽、西安、深圳等地開設了7家實體門店,接下來將繼續向南方文化氛圍較濃的一、二線城市擴張。

10月,十二光年完成了由蜂巧資本投資的數百萬天使輪融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渠道擴展和供應鏈擴展等方面。

註:Carrie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讓二次元文化衝破次元壁

「讓文藝事業可以當飯吃,不要最後為了自己的情懷買單。」Carrie感嘆道。

三年前,Carrie離開原本所在的廣告行業,在上海開了一家網紅設計主題書店。用她的話來說,這就是圓了一個「文藝青年的夢」。

迎著當時的「書店潮」而生,又在風口上起飛。「但我覺得書店並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即使是有資本想要投資時,Carrie最終還是拒絕了。在她看來,無論是資本的加入,還是快速擴張,書店的商業模型是有問題的。

後來撞上疫情,這家情懷書店也不得不提前落幕,她也徒留了滿腹的遺憾。Carrie黯然地說:「疫情期間,大半年裡,書店幾乎沒有客人。」

儘管書店不是完美收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Carrie也找到了另一條道路。去年夏天,Carrie關注到漢服、jk制服、lolita等小眾服飾的大眾化趨勢。許多品牌的「出圈」讓在這個圈子裡混跡多年的「資深少女」Carrie看到了商機。經朋友介紹,她結識了織羽集的創始人,織羽集也正想拓展線下渠道。

「你們有成熟的供應鏈、優秀的品牌,我有線下實體店的經驗,以及廣告營銷和其他市場方面的資源,那麼我們應該合作一下。」Carrie這樣對織羽集創始人說。就這樣,一個創業雛形出現了。

Carrie首先選擇在自己的書店裡驗證這個想法。店內本來就擁有文創板塊區域,Carrie在這個基礎上加設了漢服、lolita服飾區域,進行嘗試。讓她感到驚訝的是,這個區域一個月的銷售流水遠遠超出預期,這些粉絲的熱情令她真正下定決心在這個領域去創業。

今年1月,Carrie創立少女生活方式新零售平臺「十二光年」,主要經營內容包括:泛二次元文化服飾、文創產品、社群活動等,匯集了織羽集、天使之淚、玻璃紙之夜、淺岱江南、十二月暖暖、仲夏物語、中牌制服館等泛二次元頭部品牌。

「不僅歡迎圈內人,更要把這些產品賣給『地球人』(普通消費者)。不僅僅是現有的產品,未來還有更多品類的想像空間。」在市場調查過程中,Carrie發現傳統的二次元實體店非常「圈子化」,很多要預約才能去,且大多開在人流量小的地方。而在Carrie的設想中,十二光年瞄準的並不是深度二次元用戶,而是體量更大的泛二次元用戶。

圈內的商品售賣有著他們自己的一套流程,目前大多還集中在線上渠道購買,通過「下定金—製作商品—補尾款—發貨」的方式進行銷售,這讓很多「我喜歡,但我觀望」的「地球人」面對著淘寶店的定金補款頁面一頭霧水,同時網絡上大量的山寨店鋪也讓很多躍躍欲試的人望而怯步。

Carrie想通過十二光年降低購買門檻,以現貨掉落、現貨首發等方式在實體店售賣體驗,傳播文化消費帶來的快樂感受。對比線上預約,線下即試即買的購物流程能發展線下市場的新用戶。

「我們的產品,它是需要圈子一起玩的,不是買回家自己玩自己的,所以我們會把消費場景再構建起來,你買了我的衣服,還可以找到一起穿的人。」Carrie介紹,除了服飾和文創產品外,十二光年還為顧客建立起群聊,並定期舉辦社群活動,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並鞏固客戶。

投資人花半年時間說服她接受資本化

5月1日,十二光年第一家店在杭州順利開業。雖然還是疫情期間,但是店內還是異常火爆,和周圍的店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開始大家一起開業、一起衝,最後發現周圍的店陸續都關了,只有我們確實一直在衝。」Carrie說道。

很快,十二光年也引起了投資人的關注。6月,蜂巧資本創始人接觸了Carrie,並表明了投資意願。但就像當時開書店時一樣,她非常猶豫,內心有很多顧慮:「我們對市場也沒有那麼大的信心,而且當時店鋪運轉良好,不急著融資。」

但後來她慢慢發現,屠錚會出現在十二光年的店裡,穿梭在文創和小裙子中間,一有機會就開始跟她溝通融資的問題。「我覺得你們有潛力變成第二個泡泡瑪特。」這是在Carrie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話,但她還是沒有接受投資。

直到Carrie發現,市場出現了一些的競品,一下子就開了三十幾家店。這時屠錚對Carrie說,「你看你現在不好好做,到時候有錢的人,把這個市場做成什麼樣子,就不一定是你理想中那樣了。」

這讓Carrie產生了危機感。「我們要做的是文化屬性的社會化公司,如果太慢,市場就會被別人主導。」她開始動搖,有了接受投資的念頭。

「我最怕的是資本化以後,東西並不是向著我想的方向走的,我很珍惜這次的創業和品牌。」對於Carrie的顧慮,屠錚向她講述了當年泡泡瑪特的創業故事,蜂巧資本也是泡泡瑪特最早的投資方之一。

在一番溝通後,Carrie認識到公司的資本化更能夠幫企業更快地發展,快速催生市場的成熟,且蜂巧資本的確對文創等行業豐富經驗,他們達成了共識。就這樣,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Carrie接受了蜂巧資本的投資。

10月,十二光年完成了由蜂巧資本投資的數百萬天使輪融資。Carrie表示,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渠道擴展和供應鏈擴展等方面。

在第一家店開業之後的幾個月裡,十二光年又陸續在杭州湖濱銀泰in77、龍湖濱江天街、龍湖金沙天街、上海凱德晶萃、貴陽亨特city mall、西安大悅城、深圳壹方城等地開設了7家實體門店。

Carrie透露,現在十二光年的店面運營順利,上海和江浙滬地區的門店也在陸續籌備中,預計今年擴張至10家門店。公司目前的擴張重點是南方的文化和消費氛圍較濃的一、二線城市。

「我想跟『十二光年』一起長大,它也像是我的孩子一樣。」在十二光年舉辦的粉絲茶話會上,當一個初二的小女孩說出這樣的話時,Carrie很慶幸,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夠影響這些粉絲。

來十二光年消費的人裡,既有十幾歲的小女孩,也有經濟獨立的都市白領。在Carrie看來,「二次元不是低齡的御宅文化,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少女心,都有一個童真的夢。二次元只是把現實中無法描繪的事物,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是一種敢於追求美好生活的價值觀。」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天使投資人:我為什麼7年前就投了王寧?
    日前,混沌大學商業研究團隊聯繫到了泡泡瑪特的天使投資人啟賦資本的董事長傅哲寬,揭開泡泡瑪特的創業故事以及啟賦資本的投資心法。混沌大學: 啟賦資本早在2013年就投資了泡泡瑪特,但其實也有些大基金直到上市之前都沒有趕上這班車。你們當時看中了泡泡瑪特什麼?傅哲寬: 我們投泡泡瑪特比較早,是在2013年。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市值|弗若斯特沙利文|泡泡瑪特
    就像那些動輒為盲盒花費幾千上萬的年輕人。本質上,就是玩的上癮。/ 06 /投資視角非典型中國商業故事女版比特幣的投資邏輯大部分投資者,仍難以理解,這個毛利率超過65%、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接近淨利潤、ROE有76%的盲盒業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泡泡瑪特是什麼?
    作為80後「前浪」十分的不解,是誰撐起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 首先,我們要先來看看潮玩這個行業,潮流玩具目前主要可分為藝術玩具、盲盒公仔、手辦模型、BJD玩具四大類別。 購買泡泡瑪特盲盒的也主要是95後、00後的年輕人,正是廣大少女們將泡泡瑪特買成了一家市值千億的潮玩公司。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 泡泡瑪特有泡沫嗎?
    泡泡瑪特計劃全球共發售1.357億股。公告稱,最終,香港公開發售項下股份發售增至6378.62萬股,相當於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的約47%(於行使任何超額配股權前)。  作為中國潮玩市場行業龍頭,在泡泡瑪特上市之前,曾因2014年至2016年持續3年虧損,於2017年從新三板摘牌。  但在2017年當年,泡泡瑪特便實現盈利,盈利157萬元。
  • 泡泡瑪特的「泡泡」會被戳破嗎?
    2017年至2019年,淨利率從1%上升為26.8%,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1595.6%,毛利率從47.6%上升到64.8%。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8.17億元,同比增長50.5%;淨利潤為1.41億元,同比增長24.4%。   那麼,究竟是哪些人使得泡泡瑪特的得以爆發式增長呢?   據統計,Z世代用戶為盲盒產品消費的主力軍。
  • 疫情下的泡泡瑪特
    不過,與多家上市公司財報表現出的悽悽慘慘戚戚不太一樣,泡泡瑪特通過營銷和加強線上,在多項業務上都保持了增長勢頭。而泡泡瑪特曾經的股東、在南京等地區擁有31家商場的金鷹國際,則在自身業績大幅下滑之時,對泡泡瑪特來了一紙訴狀。
  • 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
    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時間:2020-11-11 18:10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泡泡瑪特是什麼?泡泡瑪特意思介紹速速圍觀 泡泡瑪特是什麼?大家最近有沒有經常看到泡泡瑪特這句話。相信還有很多網友還不是很清楚泡泡瑪特是什麼意思。那麼想知道的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泡泡瑪特的「乘數效應」
    按產品構成來分,泡泡瑪特的收入可分為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第三方產品、其他三項收入,18年分別為3.4、1.62、0.12億元,佔比66%、31.5%、2.5%;19年分別為13.8、2.79、0.19億元,佔比為82.1%、16.6%、1.3%。2018~2019年同比增長分別為305%、72%、58%。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市值突破千億的泡泡瑪特,2019年的淨利潤僅為4.51億。有爭議,但投資人仍然買單,源於泡泡瑪特驚人的增速。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
  • 獨家對話泡泡瑪特首位投資人麥剛:相伴十年,靜待花開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眾號|ipozaozhidao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正式以9992為股票代碼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潮玩文化第一股」。
  •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創業故事
    王寧通過一年時候找到了一些適合泡泡瑪特風格的供應商和商品,但門店的營收和運營效率依然低下。為此,王寧另闢蹊徑,創建了淘貨網,將零售資源打包,把這作為一項服務來賣給和自己一樣想要開店的人。不過,網站雖然建起來不難,但是推廣和運營都需要巨額資金。於是他開始嘗試接觸風險投資,希望解決資金問題。
  • 泡泡瑪特「造反」迪士尼
    幾天後,是泡泡瑪特而不是「淘貨網」拿到了來自麥剛的200萬天使資金。在此之前,王寧甚至不知道,原來線下店也是可以找融資的。03 想法出現與麥剛的交談,堅定了王寧要做直營店的思路。2012年,泡泡瑪特連開3家新店。之後幾年,又陸續有幾筆融資到帳,泡泡瑪特在線下迅速擴張,到2015年已在全國開了20多家門店,為之後的潮玩生意打穩了渠道基礎。
  • 「西街觀察」泡泡瑪特是「泡泡」嗎
    近日,泡泡瑪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日上漲79.22%,市值逼近千億港元。上市之前,泡泡瑪特創造了驚人營收和淨利增幅。更可觀的是,營收大幅增長且毛利率提高的情況下,泡泡瑪特的銷售成本還能從2017年的32%降低到2019年的21.5%。一邊被質疑,一邊被封神。
  • 泡泡瑪特,中國版樂高能走多遠?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泡泡瑪特如今的身份是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按2019年零售額計算,它在國內潮流玩具市場的佔有率為8.5%;但在2010年成立時,它只是一家小型潮品雜貨店。泡泡瑪特曾在新三板上市,但2014-2016年三年裡一直虧損。2015年,泡泡瑪特調整公司模式,砍掉各種雜項,專心經營潮流玩具,並挖掘了玩偶MOLLY,至今仍是公司核心IP。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開啟了暴漲模式,收入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和16.834億元,利潤也從百萬級別,增長到2019年的4.5億元。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之後屠錚在2018年創立蜂巧資本,與華強資本等投資者一起投了4000萬人民幣。 當屠錚之後穿梭在創業者之中時,也許最有說服力的一句話便是,「你們有潛力變成第二個泡泡瑪特。」某種程度上,泡泡瑪特已經成為屠錚的經典投資案例。
  • 泡泡瑪特IPO背後:「販賣」童真與盲盒焦慮
    企查查上關於泡泡瑪特的融資信息顯示,就在不久前的4月份,泡泡瑪特剛剛獲得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華興新經濟基金、正心谷創新資本。細數泡泡瑪特的融資歷程可以發現,2013年5月份的天使輪融資開始,到2020年的最新融資,泡泡瑪特幾乎每年都能獲取一定的融資金額。
  • 泡泡瑪特「雙十一」首發PUCKY精靈聖誕系列 與你一起過聖誕
    浪漫的聖誕節就要來了,你的聖誕節禮物準備好了嗎?這個聖誕節,POP MART泡泡瑪特與PUCKY精靈們要給你送來滿滿的少女心,推出大家期待已久的PUCKY精靈聖誕系列,邀你一起過聖誕!    將為大家帶來小雪人、聖誕舞會寶寶、北極熊寶寶、馴鹿精靈、聖誕布丁寶寶、聖誕精靈、聖誕寶寶、彩虹天使、聖誕樹寶寶、聖誕企鵝、金色小鹿、胡桃寶寶等12個神態各異的聖誕形象,再加上一個隱藏款——「水晶球天使」,呆萌的形象和滿滿的聖誕元素,讓大家享受潮玩帶來的快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聖誕節的特殊氣氛!
  • 我所知道的泡泡瑪特成長六七八事
    上周泡泡瑪特IPO,衝破千億港元的市值引發了巨大的關注,也造成不少爭議,其實都很正常,對王寧和泡泡瑪特來說,專心做好自己的事、不斷為中國的IP大產業創造新的價值,就是功在千秋。現在的人可能很難理解,在6、7年前,線下零售和文化IP是極其不受投資方待見的,當時電商+豪華團隊+燒錢殺價搶流量搶市場,是絕對的主流,各種投資基金似乎完全只看、只談、只投電商或平臺項目,而對線下零售和有文化價值的IP不屑一顧。投資者當時不斷給創業者的觀點是:一定要做剛需的產品,同時線下零售是要被電商淘汰的,而文化IP產品因為不滿足消費者的剛需,是做不大的。
  • 深氪|泡泡瑪特融資故事:得到的、錯過的,以及得到又錯過的
    此後他更篤定了對潮玩賽道的押注,加快從生活集合店轉型為潮流IP服務商。潮玩展的另一重意義是:泡泡瑪特不再只是一個潮玩行業的普通玩家,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生態構建者。大概是為了增加勝率,王寧告訴年邁的創始人,蘇凱「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大人物」,對方後來還送了蘇凱「一個全球只有20個的限量版」。但好景不長,對方發現Sonny Angel在泡泡瑪特的賣勢不錯後,「一直打壓、限制他(王寧)」,這倒逼王寧去尋找新的IP。2016年,王寧在微博上詢問潮玩愛好者們最近喜歡什麼,「十有七八的人都提到了Molly」。
  • 泡泡瑪特中國式的IP成功之路
    幾天後,是泡泡瑪特而不是「淘貨網」拿到了來自麥剛的200萬天使資金。在此之前,王寧甚至不知道,原來線下店也是可以找融資的。03 | 想法出現與麥剛的交談,堅定了王寧要做直營店的思路。而泡泡瑪特選擇盲盒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匹配當時的供應鏈能力。當時,國內的潮玩市場缺乏標準,以盲盒為基本形式,採用統一的包裝,價格,尺寸,甚至是隱藏款比例。在拉低購買門檻的同時,也為產品的量產提供了基礎。2016年8月,Molly的首款星座系列盲盒在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開售,4秒鐘200套被搶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