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6月26日消息:江蘇省氣象臺昨天清晨7時50分發布了颱風藍色預警信號。昨天,南京出現了今年以來強度最大的一次降雨過程,江寧降雨量超過130毫米。今天白天,隨著颱風北上,包括南京在內的淮河以南地區雨勢減弱並漸止。預計明天,全省天氣轉好。
南京昨3小時下了80毫米
一天降雨50毫米就可稱為暴雨
前天晚上20點之後,南京細雨幾乎綿延了一整夜。昨天清晨5點多,南京的雨情陡然生變,黃豆大小的雨點密密麻麻地砸下來,譁啦啦的雨聲把很多市民從睡夢中吵醒。
6點到7點,位於江寧月華路的國家基準氣象站一個小時就下了25毫米,遠遠超出了南京其他地區,同時期市中心北極閣一小時的雨量僅為5.4毫米。
7點到8點,雨勢越來越大,位於江寧的國家基準氣象站一小時降雨22毫米,其中位於江寧的河海大學自動觀測站達到了31.0毫米。8點到9點,降雨達到一個小高潮,國家基準氣象站半小時就達到了22毫米,一個小時雨量就超過30毫米。早上3個小時,南京的雨量就接近80毫米。氣象上,一般將24小時的雨量超過50毫米的降雨定為「暴雨」,而南京一早上的降雨強度堪比暴雨中的「戰鬥機」。
秦淮河太湖超警戒水位
6月23日至25日,南京出現較強降雨過程,江寧、雨花臺區均超過100毫米,最大降雨點東山站已達173毫米。秦淮河、滁河水位明顯上漲,其中東山站水位25日晚達到8.88米,超過8.5米的警戒線。
南京防辦有關人士介紹,目前,秦淮河武定門閘和秦淮新河閘敞開洩洪,滁河汊河集閘、紅山窯閘已開閘預降滁河水位;高淳縣開啟楊家灣閘降低固城湖水位。南京部分水庫開始洩洪,其中包括臥龍山、赭山頭2座中型水庫及38座小型水庫,南京郊縣部分圩區開始排澇。太湖一帶部分地區也出現暴雨,宜興超過160毫米,太湖水位25日晚達到3.89米,呈上漲態勢。長江、水陽江水勢總體平穩。
省防指有關負責人說,今年第五號熱帶風暴「米雷」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預計將沿我國東部近海北上,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為此,我省將進一步降低太湖、裡下河等地區的水位,同時做好海上和近海作業人員的轉移避險工作。
南京江寧降雨量全省最高
河海大學下成「河海」
昨天雨有多大,住在南京江寧的市民最有感受。昨天南京城內澇最嚴重的地方在江寧,而江寧昨天上午的降雨量也是全省最高的。截至昨天20點,南京國家基準氣象站的24小時雨量為134毫米,而國家基準氣象站站址就在江寧區。
記者從南京氣象臺了解到,昨天0點到15點,江寧區幾個自動觀測站的雨量也是最大,其中陸郎花塘189.5毫米、河海大學江寧校區171.6毫米,東善橋148.4毫米。特別是在微博上,河海大學校園淹水的照片被風轉,網友笑稱:「夏天到河海來看海。」很多市民還記憶深刻,2007年的一場梅雨,江寧的江南青年城小區淹成澤國,那次南京下了200毫米的特大暴雨,其中也是江寧雨量最大。
市區降雨比較大的地方如光華東街136.2毫米,小校場128.6毫米,龍江小學59.2毫米,北極閣90.2毫米,南京一中119.8毫米,瑞金小區122.2毫米。(以上雨量統計均截至當日15點)
泰州鎮江發布黃色預警
昨天下午降雨轉戰蘇南
上午10點之後主城區雨勢稍有減弱,直到中午12點左右,主城區基本上是小雨,卻一直沒有停下來。但是降雨僅僅是「中場休息」,13點之後降雨再度增強。繼南京和揚州之後,昨天13點,泰州和鎮江也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隨著強熱帶風暴「米雷」的進一步北上,下午其外圍雲系已經逐漸向江蘇靠近,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的大部分地區都相繼拉開了大風大雨的帷幕。昨天19點之後,南京的雨勢已經減弱,而蘇東南地區「颱風雨」仍在繼續,截止到19時,蘇南地區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中太湖小雷山風力接近十級。
江寧雙贏花園
從來沒淹水,這回積水過了膝蓋
南京江寧雙贏花園小區的業主昨天向記者反映,他們小區之前夏季幾乎沒有出現大面積積水的情況。但昨天小區內的積水卻深得超過成人的膝蓋。業主們懷疑,這和小區內最近正在進行的雨汙分流施工改造有關。對此,主管部門回應說,小區淹水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雨太大了。
昨天上午10點多,記者在雙贏花園小區南門附近看見,整個小區路面看上去已經成了一片汪洋澤國,過往行人只好把褲管卷到膝蓋上面,趟水前進。附近有很多業主也在冒雨忙碌,他們的車庫裡進了水,大夥在忙著往外搬東西。為了弄清楚積水到底有多深,記者走進水中進行查看,記者身高在1.83米左右,順著小區南側的圍牆走了一圈,積水最深處已經超過了記者的膝蓋。
小區業主們說,他們在這住了兩三年了,之前夏季小區裡幾乎沒有出現過積水的情況。這次出現這麼嚴重的積水,他們懷疑是和小區內最近正在進行的雨汙分流施工改造有關。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該小區南側附近有一條小河,附近正在進行分流的改造施工。
居民們說,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弄清楚原因,給大夥一個解釋。昨天晚上,記者聯繫了施工方的主管部門,江寧科學園管委會工程部孔主任解釋說,雙贏花園小區這次積水和雨汙分流施工沒有任何關係,積水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雨太大了」。據稱,小區旁邊的小河叫玉帶圩,是整個科學園片區的主要排水河道,「昨天上午雨實在是太大了,河道裡的雨滿了已經超過河堤,小區裡的積水是河水反灌過去的。」孔主任表示,雖然積水不是他們的責任。不過為了防止小區今後再次遭受河水反灌,他們會採取一些預防措施。
江寧天印大道
5月才通車的路也淹水,眾車輛水中拋錨
本報訊 昨天上午,江寧天印大道地鐵站附近的天元路路段也出現了大面積的積水情況,眾多車輛在水中拋錨。現場交通擁堵不堪。對此,過往司機很是納悶:天元路是今年5月剛通車的新路,怎麼下水管網也跟不上趟呢?
昨天上午10點多,記者在天印大道地鐵站附近的天元路路段看見,積水的路面長約有數百米,路面被渾濁的積水覆蓋,道路北側積水最深,過往車輛只得爭著擠走道路南側,現場交通十分混亂。很多涉水車輛拋錨,停在路邊熄了火。
過往司機感到遺憾,要說別的老路淹水也就算了,這條天元路是有關部門花重金打造的,今年5月1日剛剛通車,怎麼下水管網也跟不上趟呢?對此,江寧區政府有關部門解釋說,天元路的下水管網沒有問題。造成路面積水的原因是積水路面北邊有條叫玉帶圩的小河,是整個科學園片區的主要排水河道,昨天上午雨太大,河道裡的雨滿了已經超過河堤,路面的積水是河水倒灌上來的。這也是為什麼道路北面積水深,而南側積水相對較淺。
據了解,事發地附近有小區也遭這條小河河水倒灌,成了汪洋澤國。市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好好整治一下這條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