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加上「颱風雨」「壓頂」南京幾小時沒挪窩

2020-12-17 東方網

  東方網6月26日消息:江蘇省氣象臺昨天清晨7時50分發布了颱風藍色預警信號。昨天,南京出現了今年以來強度最大的一次降雨過程,江寧降雨量超過130毫米。今天白天,隨著颱風北上,包括南京在內的淮河以南地區雨勢減弱並漸止。預計明天,全省天氣轉好。

  南京昨3小時下了80毫米

  一天降雨50毫米就可稱為暴雨

  前天晚上20點之後,南京細雨幾乎綿延了一整夜。昨天清晨5點多,南京的雨情陡然生變,黃豆大小的雨點密密麻麻地砸下來,譁啦啦的雨聲把很多市民從睡夢中吵醒。

  6點到7點,位於江寧月華路的國家基準氣象站一個小時就下了25毫米,遠遠超出了南京其他地區,同時期市中心北極閣一小時的雨量僅為5.4毫米。

  7點到8點,雨勢越來越大,位於江寧的國家基準氣象站一小時降雨22毫米,其中位於江寧的河海大學自動觀測站達到了31.0毫米。8點到9點,降雨達到一個小高潮,國家基準氣象站半小時就達到了22毫米,一個小時雨量就超過30毫米。早上3個小時,南京的雨量就接近80毫米。氣象上,一般將24小時的雨量超過50毫米的降雨定為「暴雨」,而南京一早上的降雨強度堪比暴雨中的「戰鬥機」。

  秦淮河太湖超警戒水位

  6月23日至25日,南京出現較強降雨過程,江寧、雨花臺區均超過100毫米,最大降雨點東山站已達173毫米。秦淮河、滁河水位明顯上漲,其中東山站水位25日晚達到8.88米,超過8.5米的警戒線。

  南京防辦有關人士介紹,目前,秦淮河武定門閘和秦淮新河閘敞開洩洪,滁河汊河集閘、紅山窯閘已開閘預降滁河水位;高淳縣開啟楊家灣閘降低固城湖水位。南京部分水庫開始洩洪,其中包括臥龍山、赭山頭2座中型水庫及38座小型水庫,南京郊縣部分圩區開始排澇。太湖一帶部分地區也出現暴雨,宜興超過160毫米,太湖水位25日晚達到3.89米,呈上漲態勢。長江、水陽江水勢總體平穩。

  省防指有關負責人說,今年第五號熱帶風暴「米雷」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預計將沿我國東部近海北上,影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為此,我省將進一步降低太湖、裡下河等地區的水位,同時做好海上和近海作業人員的轉移避險工作。

  南京江寧降雨量全省最高

  河海大學下成「河海」

  昨天雨有多大,住在南京江寧的市民最有感受。昨天南京城內澇最嚴重的地方在江寧,而江寧昨天上午的降雨量也是全省最高的。截至昨天20點,南京國家基準氣象站的24小時雨量為134毫米,而國家基準氣象站站址就在江寧區。

  記者從南京氣象臺了解到,昨天0點到15點,江寧區幾個自動觀測站的雨量也是最大,其中陸郎花塘189.5毫米、河海大學江寧校區171.6毫米,東善橋148.4毫米。特別是在微博上,河海大學校園淹水的照片被風轉,網友笑稱:「夏天到河海來看海。」很多市民還記憶深刻,2007年的一場梅雨,江寧的江南青年城小區淹成澤國,那次南京下了200毫米的特大暴雨,其中也是江寧雨量最大。

  市區降雨比較大的地方如光華東街136.2毫米,小校場128.6毫米,龍江小學59.2毫米,北極閣90.2毫米,南京一中119.8毫米,瑞金小區122.2毫米。(以上雨量統計均截至當日15點)

  泰州鎮江發布黃色預警

  昨天下午降雨轉戰蘇南

  上午10點之後主城區雨勢稍有減弱,直到中午12點左右,主城區基本上是小雨,卻一直沒有停下來。但是降雨僅僅是「中場休息」,13點之後降雨再度增強。繼南京和揚州之後,昨天13點,泰州和鎮江也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隨著強熱帶風暴「米雷」的進一步北上,下午其外圍雲系已經逐漸向江蘇靠近,蘇州、無錫、常州和南通的大部分地區都相繼拉開了大風大雨的帷幕。昨天19點之後,南京的雨勢已經減弱,而蘇東南地區「颱風雨」仍在繼續,截止到19時,蘇南地區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中太湖小雷山風力接近十級。

  江寧雙贏花園 

  從來沒淹水,這回積水過了膝蓋

  南京江寧雙贏花園小區的業主昨天向記者反映,他們小區之前夏季幾乎沒有出現大面積積水的情況。但昨天小區內的積水卻深得超過成人的膝蓋。業主們懷疑,這和小區內最近正在進行的雨汙分流施工改造有關。對此,主管部門回應說,小區淹水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雨太大了。

  昨天上午10點多,記者在雙贏花園小區南門附近看見,整個小區路面看上去已經成了一片汪洋澤國,過往行人只好把褲管卷到膝蓋上面,趟水前進。附近有很多業主也在冒雨忙碌,他們的車庫裡進了水,大夥在忙著往外搬東西。為了弄清楚積水到底有多深,記者走進水中進行查看,記者身高在1.83米左右,順著小區南側的圍牆走了一圈,積水最深處已經超過了記者的膝蓋。

  小區業主們說,他們在這住了兩三年了,之前夏季小區裡幾乎沒有出現過積水的情況。這次出現這麼嚴重的積水,他們懷疑是和小區內最近正在進行的雨汙分流施工改造有關。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該小區南側附近有一條小河,附近正在進行分流的改造施工。

  居民們說,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弄清楚原因,給大夥一個解釋。昨天晚上,記者聯繫了施工方的主管部門,江寧科學園管委會工程部孔主任解釋說,雙贏花園小區這次積水和雨汙分流施工沒有任何關係,積水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雨太大了」。據稱,小區旁邊的小河叫玉帶圩,是整個科學園片區的主要排水河道,「昨天上午雨實在是太大了,河道裡的雨滿了已經超過河堤,小區裡的積水是河水反灌過去的。」孔主任表示,雖然積水不是他們的責任。不過為了防止小區今後再次遭受河水反灌,他們會採取一些預防措施。

  江寧天印大道

  5月才通車的路也淹水,眾車輛水中拋錨

  本報訊 昨天上午,江寧天印大道地鐵站附近的天元路路段也出現了大面積的積水情況,眾多車輛在水中拋錨。現場交通擁堵不堪。對此,過往司機很是納悶:天元路是今年5月剛通車的新路,怎麼下水管網也跟不上趟呢?

  昨天上午10點多,記者在天印大道地鐵站附近的天元路路段看見,積水的路面長約有數百米,路面被渾濁的積水覆蓋,道路北側積水最深,過往車輛只得爭著擠走道路南側,現場交通十分混亂。很多涉水車輛拋錨,停在路邊熄了火。

  過往司機感到遺憾,要說別的老路淹水也就算了,這條天元路是有關部門花重金打造的,今年5月1日剛剛通車,怎麼下水管網也跟不上趟呢?對此,江寧區政府有關部門解釋說,天元路的下水管網沒有問題。造成路面積水的原因是積水路面北邊有條叫玉帶圩的小河,是整個科學園片區的主要排水河道,昨天上午雨太大,河道裡的雨滿了已經超過河堤,路面的積水是河水倒灌上來的。這也是為什麼道路北面積水深,而南側積水相對較淺。

  據了解,事發地附近有小區也遭這條小河河水倒灌,成了汪洋澤國。市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好好整治一下這條小河。

相關焦點

  • 南京梅雨「脾氣」變了 明日雨停迎來梅雨間歇
    梅雨今年晚到了近一周,屬於晚梅,它究竟會是怎樣的脾氣?南京市氣象臺的專家表示,今年梅雨帶左右搖擺,因此梅雨的「脾氣」有點古怪,氣象專家也還在「捕捉」的過程中。而南京市氣象局、江蘇省氣象臺對南京50年來梅雨期數據統計發現,50年的時間裡,南京的梅雨「脾氣」在緩慢發生「蛻變」,雖然不同年份梅雨的雨量差異明顯,但是南京近50年的梅期降水量出現了顯著的增多趨勢,另外入梅有偏晚的趨勢,出梅有偏早的勢頭,整個梅期變短。
  • 雙颱風來襲!雨它又又又又又來了……
    在這條微信開頭讓我們先齊唱一首一為今年軍訓的同學二為我們好多天幹不了的褲褲最近的雨可真無縫對接下不停甚至都有「梅雨」的感覺!這個雨到底要下到什麼時候?!怕是還要再等等因為颱風 他又要來了 ┑( ̄Д  ̄)┍No.1一號新生「玲玲」檔案姓名:13號颱風「玲玲」
  • 颱風「姍姍來遲」 或減弱梅雨影響
    太湖超過保證水位並正向歷史第二高水位逼近,長江中下遊幹流及兩湖即將全線超警,淮河近期將迎來新一輪漲水過程,如此防汛形勢下,即將登陸我國的颱風「尼伯特」,是否會加重災情?長江幹流堤防能否守得住?昨日,新京報記者就8個焦點問題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 兇猛「梅雨」突然殺回江蘇,和這個颱風有關
    在過去一天裡,我國下雨的地方還真不少,從中央氣象臺的監測數據看,8月26日-8月27日,我國東北西北江淮華南多地都出現了大到暴雨,其中江蘇安徽兩省的雨格外猛烈,多地出現了暴雨乃至大暴雨,是昨天到今天雨下得最大的地方。
  • 今年首個颱風來襲——江淮梅雨的終結者?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3日)上午,今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生成,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生成時間第二晚的颱風。這個「遲到」的颱風會對江淮地區的強降雨造成什麼影響?它會直接終結此地的梅雨嗎?  預計,「尼伯特」將先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48-55m/s,15-16級),並逐漸向臺灣到華東沿岸靠近。3日晚上至6日白天,「尼伯特」對我國海域無影響。  6日以後,「尼伯特」將逐漸趨向臺灣到華東沿岸,將於7日夜間擦過臺灣東北部;之後向浙閩沿海靠近,並有可能於8日登陸浙閩沿海,也有可能在華東近海北上。
  • 梅雨形成原因科普 武漢、杭州、上海、南京梅雨季節時間
    《大氣科學辭典》上對梅雨的標準定義為:從我國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常常出現的一段降水量較大、降水次數較頻繁的連陰雨天氣。因為正值梅子黃熟,故名梅雨。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黴」。  通俗的說,梅雨是針對特定區域、特定時間多雨天氣的一個概括。時間:每年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
  • 罪魁禍首竟不是梅雨鋒面
    從昨晚開始,南部沿海及市區連下好幾個小時的大雨,導致多處積淹水,「臺灣颱風論壇」表示,這波豪雨跟梅雨鋒面,其實關係不大,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鋒前暖溼但不強的西南風。許多人好奇,西南風不強,怎麼還下大雨?「臺灣颱風論壇」臉書社團分析指出,正常來說,如果西南風很強(甚至西南氣流),主要降雨區域會落在中南部的山區,但這一波西南風並不強,所以在夜晚到清晨時,弱弱的西南風在抵達臺灣南部陸地之前,就會抵擋不住陸地夜間的「陸風」,直接在臺灣南部近海舉升、激發旺盛雲系,並隨著高空西風吹進南部沿海市區造成降雨。
  • 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叫「木恩」,它馬上來了,會對浙江有影響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段羅君4號颱風「木恩」生成倒計時,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要來了。颱風來了,那梅雨呢,究竟何時「送你離開,千裡之外」?未來強度將逐漸加強,有可能於24小時內發展為今年第4號颱風,並於3日凌晨在海南島東部一帶沿海登陸(18-20米/秒,8級,熱帶風暴級)。也就是說,很可能是剛拿到編號沒幾個小時,颱風就登陸了。其實,「木恩」只是個「替補」。它的前世,就是大名鼎鼎的颱風「菲特」。
  •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每年梅雨季節時間一般在幾月份
    還記得那句「梅雨知時節,當天乃發生」嗎?這句詩描寫的就是關於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地區的雨季景象。那麼,2017梅雨的時間是幾月份?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梅雨  一、2017梅雨的時間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2017年梅雨季節在6—7月份。
  • 梅雨鋒面伴西南氣流 臺氣象部門:全臺注意豪大雨
    華夏經緯網6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央氣象局」指出,梅雨滯留鋒面來到臺灣上空,加上西南氣流的影響,14日全臺會有大雨或豪雨的發生,尤其西半部地區有豪雨或大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的機率。據報導,「氣象局」提醒,鋒面帶上容易有很強的對流胞發展,引起強降雨,但受限行於科技,強降雨的位置不易提前數日預測,往往只能在幾小時前根據監測警示,請民眾提前做好防災準備,多留意「氣象局」發布的警特報訊息。氣溫方面,除東南部高溫仍有攝氏34度,並有焚風發生的機率外,其他地方由於降雨明顯,連日來悶熱的感覺將舒緩不少,高溫約29、30度。
  • 遼寧丹東金山鎮降雨302毫米,難道梅雨登陸東北地區了嗎?也不是颱風
    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雖然雨下這麼大,但是沒有雷電,沒有短時大風,沒有冰雹,在北方這些強對流天氣往往和強降雨形影不離的。 在東北地區,一個晚上出現了區域性的暴雨、大暴雨,從降雨量來看,相當於一次颱風登陸,只是風力不大。颱風生成於中西太平洋熱帶海面,偶爾有颱風經過幾千公裡的長途跋涉,影響東北地區。
  • 颱風「白鹿」已登陸!明天南京……
    颱風「白鹿」已登陸!明天南京…… 2019-08-24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雨雨雨雨雨,還有關於梅雨、颱風的最新消息
    今年汛期雨量及颱風較常年略偏多隨著正式入汛,我們將進入長達6個月的汛期(4月15日—10月15日),這就意味著金華即將開啟「雨雨雨雨雨」模式。據了解,汛期是指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體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主汛期間,根據季節不同,會形成梅汛、臺汛。
  • 1號颱風持續增強中!下周梅雨鋒面來襲,氣象專家:做好防範準備
    颱風黃蜂持續增強中!中央氣象局氣象專家表示,預估明天前可能達中臺等級,直接影響臺灣機率低,以周六日比較靠近臺灣,降雨偏向東半部到恆春半島為主。但要注意的是,下周一起環境轉西南風,再加上梅雨鋒面影響,全臺各地將有陣雨或雷雨,也要慎防劇烈、大範圍的降雨。
  • 長江中下遊梅雨下周或駕到 申城下周最高溫多不到30℃
    「夾在中間」的上海,送走了天氣宜人的高考時間,又迎來了「勿熱勿落雨」的中考時間。眼看梅雨帶離得越來越近,我們還能享受愜意的初夏多久?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隨著雨水的增多,申城可能在下周中後期入梅。好在沒有高溫、沒有暴雨、沒有颱風,本市下周天氣的體感舒適度不算糟。
  • 今年首個颱風登陸我國!接下來南京進入「蒸爐模式」
    進入7月天氣仿佛開啟了「蒸爐模式」先是高溫唱戲然後昨天的那次大雨澆了南京的小夥伴一個措手不及江蘇全省多雲部分地區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總體來看西北部高溫持續沿江蘇南地區繼續清蒸晴熱的天氣再加上時不時的雨水澆
  • 颱風「買1送1」,「森拉克」餘威猶存!廣西雨雨雨雨更猛
    廣西雨雨雨雨更猛 2020-08-02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年的梅雨為何如此「暴力」?還有多少雨在候場?
    雨究竟要下到什麼時候?還是老套路,梅雨依舊會採取它最擅長的戰術——「車輪戰」。接下來,還有第二輪、第三輪。今年的梅雨,被扣上了「暴力梅」的帽子入梅以來,浙江下了多少雨?杭州的雨下得也很「暴力」,尤其是桐廬,有30個站點降水量大於100毫米,並將暴雨預警升級為紅色,啟動了簡訊全網發布。印象中的梅雨,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副「綿綿」的做派,這次為何下得那麼兇猛?浙江省氣象臺說,因為西南暖溼氣流強盛,冷暖空氣交匯明顯,本周的降水已經顯現出非常典型的梅雨鋒面降水特徵。冷暖空氣交界面,在氣象上叫鋒面,導致梅雨的這個鋒面叫做梅雨鋒。
  • 昨日杭城突遭急雨 今日可能未完待續
    王小姐說,其實暴雨下的時間並不長,大概是下午2點多下的,頂多半個多小時,但是真的是非常大。「3點左右雨就停了,積水嚴重起來是3點半以後,4點左右我們看積水還是退不下去,包括江漢路、整個雙城國際門口的停車廣場都是,就趕緊通知5點上課的孩子不要來了。」積水來得快,去得也快。「大概4:40,江漢路上的積水就差不多沒了。
  • 梅雨偏短偏少西南雨多持續高溫 原來都與它有關
    近期,華北、江南等地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網友直呼熱化了;而此時本應該出現梅雨的江淮地區,似乎梅雨的「出勤率」並不高;而華南地區的人也覺得今年的雨並不似往年,真實情況是怎樣的?這些與什麼天氣系統有關?記者就這些網友關心的問題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