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人工智慧成敗的關鍵環節是算法

2020-12-20 光譜知圈

決定人工智慧成敗的關鍵環節是算法。

什麼是算法?

算法是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本質,因為電腦程式本質上是一個算法來告訴計算機確切的步驟來執行一個指定的任務。

算法是人工智慧的三大要素之一,如果說,人工智慧讓人類智慧之光再一次照耀世間,那麼,「算法」就是人工智慧的「魂」核心部分。沒有算法,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從行業應用角度看,基於算法的機器學習目前在網際網路、金融、IT服務行業應用滲透率較高。其中網際網路行業機器學習應用滲透率能夠達到90%,包括銀行、證券以及保險在內的金融業整體滲透率超過20%。

然而,中國人工智慧市場集中在應用層面,深度學習能力不足。由於我國人工智慧起步較晚,人才儲備不足,研究和應用方向多集中在應用層面,對機器學習等基礎技術重視不夠。專注開發應用的公司較多,兼顧機器學習算法的公司只佔29%(也集中在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專注算法研究的公司更是鳳毛麟角。

可以說,人工智慧發展所需的三個要素中,算法是目前我國人工智慧最薄弱的一環。無論是谷歌AI卷積神經網絡測癌算法,或是NVIDIA此前大火的GauGAN畫圖,都證明了美國企業的領先,而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屬於相對滯後的。

表現在研究學術上,中國發表的論文總數雖然超過了美國,卻在深度學習、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以及包括推理學習等在內的其他領域,從發表總數和引用率方面,與美國的差距顯著。

表現應用開發工具上,幾乎93%的中國研究者使用人工智慧開源軟體包,是美國的機構開發提供的。比如Google 的TensorFlow深度學習開源框架,在2018年初,中美研究人員對此的關注人數,分別達到將近9000人和約7000人。這表明中國研究者在基本算法方面,對美國開源軟體包的嚴重依賴。

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以至於出現以下問題:

1、產業底層技術基礎差,形成重應用技術、輕底層技術,存在「頭重腳輕」的結構不均衡問題,使我國AI產業猶如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根基不穩。

2、產業發展氛圍浮躁,多數企業普遍高估並急於兌現人工智慧的短期商業價值,產業發展氛圍略顯浮躁,面臨同質化、碎片化風險。

顯然,從人工智慧三要素視角看,發展人工智慧產業不但要重視晶片與數據的發展,同時對算法的研究開發同樣不可忽略,否則我們一直受制於人。

我們不希望像晶片斷供事件,發生在「算法軟體包」上……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教育應用的算法風險
    依賴算法做判斷和做決定、按照「程序化」的方式處理教育問題,必然導致教師教學技能的退化乃至教師的去智慧化、「痴呆化」,離開智能助手就無法處理任何教育問題,最終只能依賴算法從事教育工作。人工智慧的教育應用或將從根本上毀掉教師職業,不是人工智慧取代教師,而是教師因過度使用人工智慧而喪失教育智慧最終自我毀滅。
  • 【文獻與探索】人工智慧責任:讓算法承擔責任
    在人工智慧的背景下,這樣的論壇可以類似地包括傳統的機構論壇,如法院、議會委員會、監察員等,但也有專門建造的論壇,如人工智慧倫理、標準化機構和審計機構,監測人工智慧系統的設計和運行。人工智慧、算法決策和權力:注意正在出現的問責缺口算法本質上是按照順序實現的任何規則集(無論是計算規則還是其他規則),以達到特定的結果。
  • 人工智慧時代的算法裁判及其規制
    具體到算法, 要求「加強引領人工智慧算法、模型發展的數學基礎理論研究」, 「圍繞提升我國人工智慧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求, 新一代人工智慧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部署要以算法為核心……」  為積極落實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司法改革任務, 在人民法院的第4個 (2014—2018) 和第5個 (2019—2023) 五年改革綱要中, 均將人工智慧的運用作為重要任務之一, 已經取得重要進展。
  • 眼光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
    眼光,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當有一天你具備了非凡的眼光時,你必然能夠品嘗到很多人嘗不到的財富盛宴!
  • 為啥細節決定成敗?
    我們常常說「細節決定成敗」,也說「戰略決定成敗」這都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誇大其詞,都是正確的。一個是說做事要認真馬糊不得,粗枝大葉往往搞錯;一個是說事前要定戰略或定方向,然後再做,否則南轅北轍,越走越遠。題主說的普通人和高手攢錢與賺錢的問題,雖說是細節問題,實際是戰略方向問題。今天只談「細節決定成敗」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一件一件事情,來說明細節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決定成敗。
  • 命運和算法:一些人生重大決定算法替你做了,活在算法中的人們
    那個年代沒有大數據、算法。假如他活在今天呢?大數據、算法、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物聯網......科技的發展為人類生活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在靜悄悄地決定著人們的生活軌跡和命運。假設,如果中國有一年取消高考,用算法根據歷年成績給每個應屆畢業生打分,然後大學根據這個分數決定是否錄取,錄取到什麼專業。英國今年的中學畢業生對算法的這種威力有切身體驗。
  • 算法中的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 | 人工智慧
    譯 as人類容易出錯和有偏見,但這並不意味著算法一定會更好。儘管如此,技術已經在對你的生活做出重要的決定,並可能決定你看到哪些政治廣告,如何篩選你理想工作的申請,如何在你的社區部署警察,甚至預測你家的火災風險。
  • 能動英語:能否合理利用業餘時間,是決定孩子成敗的關鍵
    但是,家長們,你們知道嗎,孩子之間實力的比拼,實際上「功夫在詩外」,如何利用好業餘時間,才是贏得人生長跑的關鍵。 業餘時間怎麼就成了決定孩子成敗的關鍵因素了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在學校接受的義務教育只是基礎教育,如果想要孩子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就要在基礎教育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強化培養,而這些「強化培養」不可能在第一課堂開課的時間完成,只能在業餘時間去完成。
  • 人工智慧時代的算法權力:邏輯、風險及規制
    大數據是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基石;機器學習能對數據進行分析、決策和預測,是實現智能的方法;深度學習是使用包括複雜結構在內的多個處理層,對數據進行高維抽象的算法[1]。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本質是基於數據的算法。數據是現實世界的數位化反映,可以被收集,但不能被創新,算法的發展決定了智能革命的進程。
  • 人工智慧藝術:一場用算法固定創意的馬拉松
    而在3個月前,佳士得決定拍賣該畫作時,估值最高不過1萬美元。更惹人注意的是畫作上的落款是一串難以解讀的符號(即代碼)。又是一副人工智慧創作的畫作……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欺騙?獲得如此之高的拍賣價,源自於佳士得的名氣,以及他們前期的有效包裝。
  • 決定成敗的關鍵是心態
    有一句名言就是「態度決定一切」。是的,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好,關鍵是你的心態問題。在事情還沒有開始做的時候你就認為它不可能成功,那麼它當然就不會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認真,那事情自然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所以,一切歸結心態。只有懷著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我們才能擁抱成功。
  • 是,細節決定成敗。但並不是所有細節都具備決定成敗的影響因子
    今天早晨,老公再一次對我提出批評:「細節決定成敗。你看看,書、化妝包、手機,總是亂放,家裡到處都能看到你的書。我實在不喜歡這種無序!」我苦笑著回應:「抱歉親愛的,我無意造成了家庭無序,讓你不開心了。我們一起想辦法,看看怎麼解決問題吧。」早晨的時間十分寶貴,此刻不是理論的好時機,我需要讓他迅速降溫情緒,開開心心地送寶寶上學,然後上班。
  • 人工智慧入門指南:一文搞懂人工智慧關鍵知識
    ANN處理大量的數據來識別模式,並映射它們來做出類似於人腦所做的決定。為此,它採用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模式識別、強化學習、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方法來模仿人類的學習行為。AI的類型各種類型的人工智慧分為兩類:第一類(基本)和第二類(預支)。
  • 思路決定出路,氣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
    一、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人生境遇無常,思路決定出路!  宋朝流傳一個勵志的故事,一個書生進京趕考,在旅店剛剛住下,準備2天後考試,讀書到了半夜,突然恍惚間睡去,夢見自己來到了一個紅牆碧瓦的所在。不由自主的在牆上種了一顆樹,突然大風吹起,讀書人醒來,一身冷汗!第二天,在吃飯的時候,有些神情恍惚。掌柜的就問了一句,「先生,這是怎麼了,沒有精神?」
  • 分享:人工智慧算法將帶領機器人走向何方
    機器人構成有三個重要因素:(1)機器人通過傳感器和執行器與物理世界進行交互;(2)機器人是可編程的;(3)機器人通常是自主或半自主的;什麼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一個大的範疇,裡面包括了很多小的分支,是依靠算法實現的,它通過開發電腦程式來完成智能的任務,能幫助載體利用最短的時間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
  • 人工智慧之K近鄰算法(KNN)
    前言: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有關算法內容,請參見公眾號「科技優化生活」之前相關文章。人工智慧之機器學習主要有三大類:1)分類;2)回歸;3)聚類。今天我們重點探討一下K近鄰(KNN)算法。^_^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6/381808.htm  K近鄰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也叫K最近鄰算法,1968年由 Cover 和 Hart 提出,是機器學習算法中比較成熟的算法之一。K近鄰算法使用的模型實際上對應於對特徵空間的劃分。
  • 第三代人工智慧來了!知識、數據、算法、算力缺一不可
    7月9日,來自國內外人工智慧領域的院士及頂尖科學家們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共話下一代人工智慧新範式,聚焦和探索人工智慧最前沿的科技發展趨勢,圍繞人工智慧算法創新、多學科交叉融合等話題,描繪智能視覺、智能醫療、智能晶片等領域的技術發展路徑。AI也要舉一反三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 中科院院士:全球人工智慧算法論文40%為中國人所寫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近幾年來,全世界關於人工智慧算法的論文大概有40%是中國人寫的,可見中國人對算法研究的重視。」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近日在杭州市舉行的浙江國際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暨智慧健康大會上,介紹人工智慧研究的相關情況時說。
  • 人文計算與數字人文:概念、問題、範式及關鍵環節
    分析了當前人文計算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人文計算的五階段範式作為人文計算的規範化研究方法,並對其中的若干關鍵環節進行了深入探討。  4 人文計算的關鍵環節  在人文計算的五階段範式中,有幾個關鍵環節。一定意義上,它們是其他環節的前提和基礎,決定了研究工作的成敗與水準。
  • 決定武漢中考最終成敗的關鍵竟然是道法,為什麼呢!
    都說道法與歷史是中考成敗的關鍵,此話並非危言聳聽!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五調大數據,以礄口區為例:中考成敗在道法從數據可以得出,想要總體成績好,道法分數在中考不能少於38分,那這38分拿起來容易嗎?我們要從中考道法的考試特點來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