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首批16所高中入選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承辦中學,中國空軍招飛機構將全面展開招生宣傳和選拔工作。「我長大了要當飛行員!」想必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過這樣的願望和憧憬。要邁上叱吒雲霄的「登天」之路要經過很多考驗,光是滿懷豪情還遠遠不能保證你最終可以實現理想。那麼,小編今天帶您開看看如今國外空軍(包括海軍航空兵)是如何招收和選拔合格飛行員的。
培養飛行員從青少年抓起
自1991年的海灣戰爭以來,空中力量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受到各國軍方的重視,作戰飛機以及相關系統的使用性能和自動化程度得到迅速的提高。有人會說,現在駕駛戰機執行任務就像玩電子遊戲那麼簡單。實際上,日益複雜的作戰環境和高技術裝備給飛行員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對飛行員綜合素質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一名「菜鳥」在成長過程中,不僅受訓時間長,耗費資金大,還隨時可能因生理、心理或技能等方面出現問題而遭到淘汰。各國空軍都已經意識到,要培養和保持足夠數量的高素質飛行員,必須及早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航空教育和實踐活動,形成廣泛的人才選拔基礎,從而源源不斷地造就出羽翼豐滿的「雄鷹」。
美國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空中力量和最發達的商業航空,也擁有為數眾多的民間飛行組織、通用飛機和私人飛行員,這就為培養航空後備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總部位於威斯康辛州奧什科什的實驗飛機協會(Experimental Aircraft Association-EAA)為了促進飛行知識和技能的普及,就在1992年發起了「雛鷹計劃」(Young Eagles),號召會員向身邊8~17歲的青少年免費講解航空知識並帶上他們體驗真實的飛行,目標是到2003年也就是萊特兄弟發明飛機100周年和EAA成立50周年時,參與飛行體驗的青少年人數達到100萬。在社會各界的捐助支持和EAA會員的不懈努力下,這起初看似遙不可及的任務在2003年11月就如願完成了。據後來的統計顯示,親身體驗過飛行的青少年中願意成為飛行員的比例是從未體驗飛行者的6倍,而17歲年齡段的飛行體驗者中有2%取得了飛行駕照。「雛鷹計劃」還推廣到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目前已有168萬青少年參與其中。